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造物節,淘寶大IP戰略下的熱鬧與隱患

造物節,淘寶大IP戰略下的熱鬧與隱患

2017(杭州)淘寶造物節已接近尾聲,一個集108家淘寶奇貨店鋪的線下會展,在阿里兩個多月的精心籌備下,受到萬人觀摩,好生熱鬧。

其中少不了阿里大BOSS馬雲爸爸的站台,昨日(7月9日)傍晚,他在微博上如此稱讚:

事實上,虎嗅在上周五(在正式開幕前一天)參加過阿里組織的淘寶造物節探班,一睹了今年淘寶造物節盛世風采。

用圖說話,大致有三大看點:

第一部分:奇貨神店,地域特色濃厚

2017年淘寶造物節正試圖把現場變成「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108家線下神店紛紛坐落於東市、西市、南街和北街四個板塊中。

第二部分:AI、AR科技感為現場效果加分

GIF/1.7M

淘寶造物節-AR直播

官方介紹:2017年淘寶造物節,在技術上基於AI演算法綜合運用3D空間重建、場景分割、動態行人監測、單目同時定位和建圖、互動式視頻流等技術,打造了一個現實與虛擬水乳交融的奇幻場景。相對於上一代的VR直播,AR直播能夠突破空間和設備的限制。

通過在AI演算法上的不斷優化,做到智能監測和場景感知,構建一個實時強互動的現實虛擬相疊加的場景,大大拓展了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傳播形態。

第三部分:無人便利店之「淘咖啡」進行公測

該環節,虎嗅進行了現場體驗——在進入淘咖啡前,需用手淘掃描淘咖啡官方二維碼進行賬戶識別登陸,生成入場二維碼,刷軋機方能進入。虎嗅在購買了一份五星吐司後,進行了人臉識別自動支付,整個過程大致一分半鐘。

據了解,淘咖啡背後,涉及到會員賬號打通、商品鏈路和支付三塊技術方案。其中物聯網支付方案,是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的研發工程師研發的。目前身份誤識別率是0.02%, 商品誤識別率為0.1%。

我們不是來頌讚淘寶造物節有多大威懾力,而是要來探究淘寶造物節熱鬧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虎嗅認為,可以一句話總結:淘寶大IP戰略下的矩陣打造。

何為是「淘寶大IP戰略」?

首先是事件型IP。淘寶造物節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第二屆,正如同「雙十一」一樣,成為阿里商業行為上的社會性IP,而今年逐熱「無人便利店」推出的淘寶會員店(TAOCAFE淘寶會員店)無疑是其IP主題下的內容延展。#有話題,易傳播

再看2016年淘寶IP的成名爆款—— 「故宮淘寶」。

在淘寶上,以清朝故宮卡通形象,塑造了「萌清文化」,而販賣配件配飾、生活、藝術裝飾等衍生品,其官方對完宣稱,去年一年內實現了10億的銷售額。

今年淘寶造物節「奇貨江湖」主題延續了中國風元素,同時在IP衍生上附著了年輕人『酷.炫』潮流,用互聯網介子進行了形象放大。所以,形成了億淘寶大IP為陣營的子集IP,而此次在淘寶造物節上進行參展108家店鋪,僅為淘寶垂直品類的頭部賣家。

再看這108家「奇貨」店的報名篩選機制『由商家自薦(部分是阿里定向邀請)、系統篩選、粉絲投票互動這幾種形式產生』,仔細看完《2017淘寶造物節粉絲投票活動招商規則》我們能得出三個基礎條件:

一、店鋪DSR(用戶評分)>=4.6、店鋪微淘粉絲數大於1000;

二、必需具備一定的內容生產能力(短視頻);

三、要會藉助社會化媒體進行傳播與互動(微博/微信/微淘拉票)。

再深入本質,是「流量再造」,對應的是在配合大淘寶的內容商業化戰略,阿里內部稱之為「東歐演化」。

這點,虎嗅柔和半個月前「淘寶·內容創作者大會」上他們高管的分享內容進行分析——

阿里官方做出過統計,在2016年,其大淘寶(天貓)平台上擁有115萬內容創造者(達人),全年內容變現約18.1億。2017年,在其原有的內容產品工具——淘寶頭條、淘寶直播、手淘有好貨、愛逛街、映象淘寶等產品基礎上,又重點推出了「短視頻」。

大淘寶平台商家內容,在欄目IP化上明顯加強,內容創作的專業化程度也在提升,從以往的UGC往PUGC。未來,阿里的「前台策略」是如何把達人、內容與消費場景做更多結合,形成再傳播、自傳播。

造物節,在這個過程中,正在扮演「雙十一」的角色。

淘寶大IP戰略熱鬧之下的隱患

其一:版權問題,如同隱雷,如若引爆,遍體鱗傷。

舉個「栗子」——虎嗅出品的爆款「喪T」,在淘寶上被山寨了!!

虎嗅喪T是由我們茶水間主任兼門神—阿棟操盤的虎Cares(職場人的慾望清單)品牌,傾力打造的私人定製T恤。正版是這樣的(下圖):

山寨,版權問題在淘寶上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一場春晚、一部電視劇、甚至美國大選結束後的短短一兩分鐘,就會在淘寶上出現各種明星同款、總統同款……也正是因為盜版泛濫,2016年底,阿里再次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入年度「惡名市場「黑名單」。而阿里集團,幾乎每過一兩個季度,都會高調打假,宣布用各種科技手段、聯合各行業協會、政府機構進行打假。誠然,治標不治本。

在今年的淘寶造物節「奇市江湖」上,並沒有「洋文化」的湧現。一是不敢碰怕被侵權糾紛,二是洋元素與江湖的武俠情懷格格不入。如果普遍「山寨」不止,那麼「淘貨」永遠摘不掉「A貨」的帽子。山寨延續,一是原品牌維權成本太高、費時費力,二是小品牌惹得起。

其二:小眾IP,賺得到眼球,賺不到鈔票。

奇,必然「稀」,稀必然小眾。所以小眾IP的商業化延續性,與其再衍生能力,決定了其生命線的長短。市場化角度,小眾IP商業化難以規模化,一來是品類垂直與稀缺的局限,二來是創意的非標準化、不確定加大了難度。

所以,不管如何神奇,都需要建立在「共識元素」之下,比如阿里的武俠文化——緣起金庸的武俠作品;某個老字號都是復古的傳承。註定,故宮淘寶這樣的大IP是少數中的少數,大部分奇貨淘寶店鋪難成為主流店鋪,吸睛並不一定吸金。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給淘寶大IP戰略潑冷水,探究現象背後的本質後,對應也有其解決方案。虎嗅認為阿里方面可以做出類似的解決方案——協同阿里文娛業務板塊,成立商家IP扶持部門,類故宮大型主題IP可以進行版權采銷或商業化共同開發合作,然後讓下游淘寶店鋪進行「消化」,表面上是資源對接,深遠一些,是另一條迪士尼工廠路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軍師聯盟》口碑兩極化,都是編劇惹的禍?
小米急招 1000 名資深手機工程師,也許是看到了手機革新的拐點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活
微眾銀行與網商銀行去年營收均增長9倍,民營銀行的春天這麼快就來了?

TAG:虎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