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話春秋之一百六十二:其惟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

閑話春秋之一百六十二:其惟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公元前571年,魯襄公二年,虎年(庚寅年)。今年是周王朝的天子周靈王元年,讓剛即位的新人露個臉,大家認識一下,以後他就全權代表周王朝了。這一年,關鍵的有三件:一是周王室安葬周簡王。天下諸侯之多,沒有誰去會葬,可以看出,周王室的政令不出京畿之地,仁德不能佈於天下;二是鄭國順服了晉國。內心有堅守的鄭成公死後,魯國孟獻子和晉國荀罃(yīng)實施了「城虎牢」戰略,晉國在鄭國的大門口建了個「軍事基地」,被逼無耐的鄭國,又開始了「晉來隨晉,楚來隨處,誰強跟誰」的「順風倒」戰略;三是魯國小君齊姜死了。借著齊葬的葬禮,心胸不怎麼寬廣、思慮不怎麼明智的季文子,對穆姜進行了自認為聰明的報復行動,把穆姜(婆婆)為自己準備的送終用品拿來用於安葬齊姜(兒媳),這極大地損害了魯國公室和季文子自己的形象。《詩》說:「其惟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意思是,只有明智的人,才可以把好話告訴他,要他順著道德而行事。在這件事情上,魯國實際掌權者季文子,行為如同普通愚夫愚婦,將大義與私怨攪在一起,因私怨而廢大義,很不明智,完全算不上「哲人」。《論語》中孔老夫子所謂「三思而後行」的季文子尚且如此,普通人之言行當更應該慎之有慎,順德而行。

「二年,春,王正月,葬簡王。鄭師伐宋。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六月庚辰,鄭伯睔卒。晉師、宋師、衛寧殖侵鄭。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於戚。己丑,葬我小君齊姜。叔孫豹如宋。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於戚,遂城虎牢。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孔子老先生用119字記載今年10大新聞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城虎牢」,這讓晉國人很便捷,鄭國人很苦惱,楚國人很困擾。

(一)

二年,春,王正月,葬簡王。」

魯襄公二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安葬了周簡王。

按時當的禮制,「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去年九月,周簡王去世,今年春季正月就安葬,只有五個月時間,葬禮辦得有點太快,顯示出周王室對周簡王的死不怎麼悲傷!當然,對這位周王朝「大哥大」的死,那些在外地當「大哥」的和做「小弟」的,更就沒什麼哀傷可言了,他們相互之間正忙著爭權奪利呢。周運已經如此,就不必太計較了吧!

(二)

鄭師伐宋。」

魯襄公二年,春季,鄭國軍隊討伐宋國。

鄭國這又是按楚國主子的意思,討伐宋國以招致大國懲罰。鄭成公應該是一個不怎麼長眼且打不死的「小怪獸」吧。晉國悼公之前的晉景公、晉厲公都不怎麼靠得住,鄭國卻時不時地向晉國靠攏,以避免被晉國帶領諸侯兄弟群歐。如今,比較靠譜的晉悼公上台後,真誠對待諸侯,堅決打擊異己,鄭國卻死心踏地地與楚國站在了一起,矢志不渝,招來了前年、去年、今年連續三年被「聯合國軍」討伐。這種思維和作派,是把鄭國人民往絕路上領,也是鄭成公自己往死路上走。

(三)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魯襄公二年,夏季,五月十八日,魯成公夫人齊姜死了。

魯襄公母親齊姜死了,而他奶奶穆姜還被軟禁在東宮(4年前,公元前575年,魯成公軟禁其母在東宮。詳見【閑話春秋】之一百五十七),穆姜為自己準備的送終物品,被魯國執政的季文子拿來安葬了齊姜,季文子這種作派,明著欺負孤兒寡母,做人確實有點不地道。魯宣公夫人、齊姜的婆婆穆姜派人選擇上好的檟木(jiǎ,梓之屬),為自己作了內棺和頌琴(「以自為櫬與頌琴。」櫬chèn,棺。頌琴,琴名,也叫雅琴,都是送終之用),季文子(季孫行父)把它拿來安葬齊姜。君子說:「這是不合於禮的,禮不能有所不順。媳婦是奉養婆婆的人,虧損婆婆以成全了媳婦,沒有比這再大的不順了。《詩》說:『只有明智的人,才可以把好話告訴他,要他順著道德而行事(其惟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詩經?大雅?盪之什?抑》)。』季孫在這件事情上就很不明智了,而且穆姜還是國君的祖母。《詩》說:『釀造甜酒,敬獻祖妣,合於禮儀,遍降福氣(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偕。《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豐年》)。』」

齊國公女去世,齊靈公派遣嫁給齊大夫的宗女和同姓大夫的妻子前來魯國送葬,這一大波齊國貴婦人出國送葬,前史所未聞,創歷史紀錄。

齊靈公召見萊子(萊國國君),萊子不參加會見,所以晏弱(晏桓子)在東陽(今山東濰坊市臨朐縣東)築城來逼迫萊國。在這事之前,春季,齊靈公進攻萊國,萊國人派正輿子(字子馬)把精選的馬和牛各一百匹贈送給齊國少傅夙沙衛(齊國的內侍),齊軍就退兵回去了。君子因此而知道了齊靈公所以謚為「靈」的緣故,因為謚法:「亂而不損曰靈」,說的正好是齊靈公的行為。

(四)

「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魯襄公二年,夏季,七月初九日,鄭成公姬睔(gùn)死了。

鄭成公生病,鄭國大夫子駟(公子騑)請求服從晉國,以解除執行楚國命令的壓力。鄭成公說:「由於鄭國的緣故,楚國國君的眼睛被箭射中(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晉射楚王目。詳見【閑話春秋】之一百五十七)。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我啊!如果背棄他,這是丟棄了人家的功勞和自己的誓言,還有誰來親近我?使我免於過錯,就是看你們幾位的了。」秋季,六月庚辰(六月無庚辰,而七月庚辰為七月初九),鄭成公睔死了。於是由子罕(公子喜)掌政(攝君事),由子駟處理政務(為政卿),子國(公子發)出任司馬。當時晉軍、宋軍、衛甯殖(甯níng惠子)帥軍入侵鄭國。鄭大夫都主張服從晉國。子駟說:「國君的命令沒有改變。」至此,應該明白為什麼鄭成公對楚國「矢志不渝」了吧,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鄭成公是一個內心有堅守的人。

鄭成公,姬姓,名睔(亦書侖、具、纁),鄭悼公的弟弟。鄭國第十五任君主,公元前584年-公元前571年在位14年。

(五)

「晉師、宋師、衛寧殖侵鄭。」

魯襄公二年,夏季,晉軍、宋軍、衛甯殖(níng,寧惠子)帥軍入侵鄭國。

鄭成公剛死未葬,鄭國上下正以沉痛的心情辦理喪事,這時候,晉、宋、衛三國聯軍入侵鄭國,這在古代叫「伐喪」,是非常無禮、無情、無道的行為。晉悼公以禮服諸侯,而對鄭國卻如此無禮,是其思慮不周之處。

(六)

「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於戚。」

魯襄公二年,秋季,七月,魯國大夫仲孫蔑和晉國荀罃(yīng)、宋國華元、衛國孫林父、曹國人、邾國人在戚地(衛邑,今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舉行正式會見。

現在,諸侯們都放權給大夫啦。這次大夫級別的國際會晤,是為了商討征服鄭國的辦法。孟獻子(仲孫蔑)說:「請在虎牢(北制)築城以逼迫鄭國。」知武子(智罃)說:「好。鄫地的盟會,您聽到了齊國代表崔子(崔杼)的話,現在他不來了(鄭地,約在河南商丘市睢縣東南)。滕國、薛國、小邾國的都不來了,都是由於齊國不服從的緣故。寡君的憂慮不僅在於鄭國(言復憂齊叛)。罃準備向寡君報告並向齊國請求會見。這是把築城之事告訴晉悼公,而請齊國參與築城,想藉此觀察齊國的志向。這個建議得到寡君允許後,告訴諸侯在虎牢築城,這是大您(孟獻子)的功勞。如果得不到允許,戰爭就會在齊國發生。您的請求(城虎牢,足以服鄭息征伐),是諸侯的福氣,豈獨寡君依靠這些?」

有孟獻子和智罃這樣的大夫,既是他們國君的福份,也是天下蒼生的造化,因為這種既有思想,又有執行力的人才,可以避免社會資源的巨大內耗和損失。

(七)

「己丑,葬我小君齊姜。」

魯襄公二年,秋季,七月十八日,魯國安葬了小君齊姜。

小君相當於君,應按「諸侯五月葬」之禮實施,這才三個月不到就安葬齊姜,有點行動過速,但考慮到國君魯襄公才4歲,國政被季文子等「三桓」把持著,能夠正常安葬也就算不錯了,就不要要求太高啦。齊姜的「齊」是謚號,「執心克庄曰齊」。小君,相當於今天某些人口中的「國母」之類的稱號,是一種無原則、無人格的流毒。天生萬物一律平等,將一物凌駕於一物之上的思想體系,都是別有用心的人為滿足「私慾」而精心設計的。

(八)

「叔孫豹如宋。」

魯襄公二年,秋季,魯國大夫叔孫豹到宋國去。

叔孫豹(穆叔,叔孫穆子)到宋國聘問,通告新君即位的事。這一筆記載,顯示出魯國「三桓」之一的叔孫氏的掌門人(宗主)現在是叔孫豹,而且是魯國的卿士。

(九)

「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於戚,遂城虎牢。」

魯襄公二年,冬季,魯國大夫仲孫蔑和晉國大夫荀罃、宋國大夫華元、衛國大夫孫林父、曹人、邾人再次在戚地(衛邑,今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舉行正式會見,接著就在鄭國的虎牢築城。

齊國的崔武子(崔杼)和滕國、薛國、小邾國的大夫都參加會見,這是由於知武子(荀罃)這一番話的緣故。前邊已經有一大段知武子的話,意思是:齊國將攤上大事兒!齊國聽到後,有點恐懼,於是領著自己的小屬國來參加會見。孟獻子提出了意見很快被荀罃採納,極有戰略眼光。為了團結齊國,並不急忙築城,直至等到齊國代表崔杼,爭得他的同意。與魯國孟獻子較交好,來威脅齊國,如此軟硬兼施,晉悼公真是沒有看走眼,荀罃果然是治國之能臣。

諸侯在虎牢築城,目的是逼迫鄭國順服。鄭國人的北部重鎮虎牢關被控制,鄭國如同大開門戶,而這時那位對楚共王「矢志不渝」的鄭成公已經靈魂消亡,所以,鄭國才要求講和,鄭國親晉的力量佔據了上風。虎牢築城後,晉軍伐鄭,朝發而夕至,大大減少了每次出兵的成本,具有著巨大的意義,虎牢也就成為之後所提出的三分晉軍、爭鄭疲楚的戰略跳板。

(十)

「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魯襄公二年,冬季,楚國殺了他們的大夫公子申。

楚國的公子申做右司馬,收受了小國很多賄賂,大有逼奪令尹子重(公子嬰齊)、大夫子辛(公子壬夫)權勢的傾向,這是做死的節奏。自作孽,不可活。楚共王一代雄主,在位快20年,30歲出頭,事非忠奸一目了然,因此,在國內政治力量的鬥爭中,堅定地支持了令尹子重一派。

讀點春秋,知點禮義。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閑話春秋之一百六十:羽翼不豐難振翅,魯成公身不由己的一生
閑話春秋之一百五十七:鄢陵之戰,好整以暇
閑話春秋之一百四十一:無盡的權欲,魯宣公為君位所累的一生
閑話春秋之一百四十: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TAG:自然自覺自在 |

您可能感興趣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區塊鏈人物簡史之徐明星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