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論生產力工具的自我修養!五款13寸高端輕薄本橫評

論生產力工具的自我修養!五款13寸高端輕薄本橫評

硬體學堂

給您帶來更及時

更專業的IT硬體資訊

就等你的關注

輕薄,是大家對於筆記本電腦的基本訴求。在越來越多的筆記本產品都能滿足用戶對於輕薄的要求之後,「生產力工具」這個概念就成了輕薄筆記本爭相強調的熱門辭彙。隨著微軟Surface Laptop的推出,「生產力工具」這個概念再一次被推向了筆記本電腦議論區的風口浪尖。想要選擇一款輕薄本作為自己的生產力工具,應該怎麼挑呢?今天,我們對蘋果2016款MacBook Pro 13、華碩靈耀3 Deluxe、微軟Surface Laptop、戴爾XPS 13以及華為MateBook X這五款高端輕薄筆記本進行了詳細的對比,首先來為大家獻上經過細緻對比後的購買建議,詳細的對比項目及結論可以閱讀後面詳細的內容。

蘋果MacBook Pro 13,無論品牌還是產品都是大家公認的優秀。擁有DIY PC市場半壁江山的華碩,旗下靈耀3 Deluxe也是在Computex 2017上新發布的旗艦級輕薄筆記本。微軟Surface Laptop,Surface家族中傳統形式筆記本的生力軍。戴爾XPS 13,紅了多年的能與MacBook相較量的Windows系統旗艦產品。民族的驕傲,後來著居上的華為MateBook X,同樣是小巧而強悍。這麼多款產品,應該怎麼選呢?

我們先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看一看,哪一款筆記本是能夠負擔得起的吧。從上面的表格里能夠看出,低配版的微軟Surface Laptop售價7688元,戴爾XPS 13的起售價為7499元,華為MateBook X的售價為6988元的,都算是較為親民的售價。

蘋果MacBook Pro 13的128GB低配版售價10288元,i7-7660U和256GB硬碟的高配本也只加到了11888元,建議購買高配版。

華碩靈耀3 Deluxe,i5-7200U、8GB、256GB的低配版售價就到了9988元,與採用i7-7500U、8GB內存和512GB固態硬碟的高配版華為MateBook X售價一樣。本著結論先行的原則,除了配置參數和售價以外,這幾款筆記本還有各自獨特的本領要展示給大家。

只需要你把錢花到位的好產品——蘋果MacBook Pro 13

推薦指數:★★★★

MacBook Pro 13是電子產品標杆品牌蘋果旗下的得意作品,不論是產品的用料做工還是細節設計,都是業界教科書式的存在。針對硬體優化的封閉而穩定的mac OS操作系統,就能獲得良好的日常辦公娛樂體驗。優秀的屏幕素質,出色的電池續航以及速度最快的SSD固態硬碟,都是消費市場中幾乎無人能出其右的存在。如果不考慮mac OS系統的局限性,介面的局限性以及沒有新意的外觀設計,手感一般的鍵盤,新的 MacBook Pro 13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生觸控屏幕的業界新秀——微軟Surface Laptop

推薦指數:★★★☆

作為微軟Surface系列中的傳統形式筆記本電腦產品,Surface Laptop雖然不是市面上第一款能夠支持觸屏操作的筆記本電腦,但是它的出現代表了微軟對於作為生產力工具的筆記本電腦下一個形態做出的詮釋:想要移動辦公變得高效,就要使用有觸屏功能的並且搭載了Windows 10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電腦。

Surface Laptop的產品做工與續航能力比肩新款的MacBook Pro 13,即便沒有高速的Thunderbolt 3 USB Type-C介面,即便它的SSD速度是這幾款產品中最低的,也不能夠影響它高端便攜筆記本的地位。出色的鍵盤面操控體驗,獨特的設計思路,全平衡的設計理念都是Surface Laptop的獨特所在,你可以不買微軟Surface Laptop,但是無法否它給業界帶來的新發展方向。

輕奢至薄商務風——華碩靈耀3 Deluxe

推薦指數:★★★☆

華碩於Computex 2017期間發布了靈耀3 Deluxe,13寸規格的機身裡面是1080P的14英寸屏幕,12.9mm的至薄機身與四處可見的金色輕奢裝飾性元素,都賦予了這款產品極高的顏值。便攜性方面優於MacBook Pro 13,性能也與MacBook Pro 13不相上下,8小時的本地視頻播放續航能力中規中矩,附贈的轉接線和高檔皮製內膽包將華碩靈耀3 Deluxe的輕奢商務風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對輕薄有極致的追求,同時又更喜歡Windows操作系統,那麼華碩靈耀3 Deluxe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曾經Windows陣營中唯一能抗衡MacBook的戴爾XPS 13

推薦指數:★★★★

戴爾XPS 13是窄邊框顯示屏的鼻祖。5.1mm的兩側及頂部三側窄邊設計,具有極其獨特的視覺衝擊力。C面觸感細膩的碳纖維表面材質和豪放的鍵盤背光系統,以及由支持Thunderbolt 3技術的USB Type-C介面、兩個USB 3.0介面和一個SD卡插槽組成的機身拓展介面,都是這款產品對生產力的詮釋。

優秀的屏幕素質、續航能力和高速SSD也是戴爾XPS 13的加分項,但是9-15mm的機身相比之下已經不像曾經那樣具有優勢了,甚至讓它處在了五款產品中厚度最大的劣勢位置。就生產力工具而言,戴爾XPS 13也是除了微軟Surface Laptop之外唯一一款有觸屏版本可選的型號。如果戴爾XPS 13的造型正中你的下懷,那麼它的其他方面一定也會讓你滿意的。

後來者居上的極致輕薄本典範——華為MateBook X

推薦指數:★★★

華為MateBook X是五款產品中最為輕薄、小巧的一款,其搭載的13英寸3:2顯示屏具有高達88%的屏佔比!除了SSD 300MB/s的寫入速度不太理想以外,華為MateBook X在硬體層面幾乎沒有短板。不過它的機身介面僅為兩個USB Type-C,且不支持Thunderbolt 3,而且左右分工明確,會給日常使用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好在附贈的一個拓展塢能夠解決日常介面使用的問題。

i5-7200U處理器、8GB內存以及256GB固態硬碟的配置售價為7988元,性價比出眾。12.5mm的厚度和1.05kg的重量,不考慮鍵盤背光、機身穩定性和降頻問題的話,華為MateBook X還算一台具有高性價比的輕薄本。

小結

根據五款產品的各項表現,我們給出了如上所述的推薦等級,這裡再次為大家直觀地排序:蘋果MacBook Pro 13=戴爾XPS 13>華碩靈耀3 Deluxe=微軟Surface Laptop>華為MateBook X。

簡明地再次闡述一下原因:蘋果MacBook Pro 13的綜合性能非常好,但是mac OS、介面的局限性比較大;戴爾XPS 13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只是15mm的厚度就目前來看確實有些落後了;華碩靈耀3 Deluxe的綜合表現尚可,沒有短板,但亮點也不多,而且售價毫無優勢可言;微軟Surface Laptop全新的設計思路,出色的C面觸感在業界一枝獨秀,但硬碟性能拮据,沒有最新的介面配置,這是無法逾越的短板;華為MateBook X則是因為CPU滿載降頻和SSD寫入速度太慢而影響了性能表現,鍵盤背光和機身結構也存在問題。

以上就是蘋果2016款MacBook Pro 13、華碩靈耀3 Deluxe、微軟Surface Laptop、戴爾XPS 13以及華為MateBook X各自的競爭優勢所在。如果大家需要進行更加細緻的對比,後面就是這幾款產品在外觀、屏幕、輸入操控體驗和性能方面的細緻對比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各具特色的外觀對比

輕薄筆記本的外觀顏值一方面能夠顯示出使用者的審美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從側面展現一個品牌對於產品定位的理解和設計功底。

蘋果2016款MacBook Pro 13、華碩靈耀3 Deluxe、微軟Surface Laptop、戴爾XPS 13以及華為MateBook X,它們作為各自品牌旗下的旗艦級輕薄筆記本產品,自然會得到各個品牌所有設計方面的精華。我們先逐一細數,然後在將這五款高端輕薄放在一起比較一下。

返璞歸真的簡約設計——蘋果 MacBook Pro 13

最新款MacBook Pro 13依舊是經典的金屬磨砂鋁合金材質外觀設計,不過是A面中間的蘋果LOGO從白光可亮換成了鏡面拋光。個人認為這樣低調的設計更加符合MacBook Pro 13的定位,同時鏡面拋光的工藝相比LOGO燈會更加有利於做薄屏幕的厚度。越是簡潔的外觀設計,就越能夠迎合多數消費者的審美,蘋果在這方面一向做得十分到位。

變窄後的黑色屏幕邊框讓2016款MacBook Pro 13擁有了更高的屏佔比,如今更大的屏幕比例除了能夠讓產品顯得更加高端、漂亮外,還能體現廠家的工業設計水準。B面過渡到C面轉軸處呈現LOGO的地方就不再是鏡面玻璃了,算是這個產品都少有的裝飾吧。平整C面上的第二代蝶形鍵盤和面積巨大的觸摸板,都是規規矩矩的樣子。還是那句話,約返璞歸真的設計就越能受到更多人喜歡。

MacBook Pro 13底部的精簡與整個產品的格調都是相呼應的,不大不小的四個黑色腳墊和六個必要的螺絲位置,幾乎可以忽略的底殼接縫也驗證了蘋果產品一絲不苟的做工水平。304.1mm x 212.4mm x 14.9mm的MacBook Pro 13,共有深空灰色和銀色兩種配色可選。

金屬拉絲同心圓圖騰——華碩 靈耀3 Deluxe

華碩靈耀3 Deluxe的A面造型也是這個品牌經典的設計,以正中的ASUS LOGO為中心,金屬拉絲的同心圓紋理一直向外擴散。再加上中間蝕刻的「ASUS」LOGO,華碩靈耀3 Deluxe就立刻市面常見的金屬磨砂工藝產品形成了競爭差異。同時其屏幕側邊的CNC陽極氧化工藝金色飾邊,也為產品的整體視覺增加了一份靈動和高端氣息。

華碩靈耀3 Deluxe的金色ASUS ZenBook標誌與屏幕玻璃融為一體,觀賞一致性更高。此處能看到華碩產品設計團隊的用心,說明靈耀3 Deluxe是一款從整體到細節都十分認真的產品。兩側窄邊框的鏡面屏幕和擁有金色透光字元的鍵盤,與整體的輕薄以及CNC陽極氧化工藝金色飾邊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了華碩靈耀3 Deluxe的輕奢風格視覺。

華碩靈耀3 Deluxe的圓形腳墊設計,具有邊緣拋光的工藝處理,穩重之中多了一些活潑,看來華碩的產品設計師心裡都是戲呀。華碩靈耀3 Deluxe的底面除了螺絲、腳墊外,還安置了兩個高品質揚聲器。329mm x 210mm x 12.9mm的華碩靈耀3 Deluxe,共有皇家藍和石英灰兩種配色可選。

值得一提的是,華碩靈耀3 Deluxe配有一款採用皮革材料製成的精緻內膽包,這是其它幾款產品都沒有的考量。

生產力工具新銳——微軟 Surface Laptop

微軟Surface Laptop使用激光切割的鋁合金全金屬機身,屏幕部分是經典的Surface「有棱無角」設計,機身部分明顯與屏幕的設計語言有所出入,是很多筆記本產品都採用的斜坡過渡設計。拋光刻印的微軟LOGO在磨砂A面的正中央,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田」字牌。

微軟Surface Laptop是典型的Surface設計風格,屏幕部分有點像是Surface Book屏幕的瘦身版,有稜有角的方正風格具有十足的特色,鍵盤部分則採用了輕薄本上常見的楔形設計,二者結合在一起時會給人以違和感,市場上基本沒有單面的楔形設計產品,微軟算是開了個先河。但無論如何,Surface Laptop是即使去掉了微軟的田字格你也能看出來是微軟血統的筆記本。

不得不提的是微軟在Surface Laptop上面也引入了Alcantara材質的鍵盤面,手感非常細膩舒適,這種觸感無論是金屬還是碳纖維都無法比擬,材料本身具有抗污性能,很容易擦拭打理。

在微軟Surface Laptop的表面,你根本找不到一顆用來固定的螺絲,所以說它的製造工藝能夠對標蘋果MacBook是有一定道理的。Surface Laptop底面不僅沒有螺絲,楔形邊緣過渡也能給人一種鮮明的微軟風格。308.1 mm x 223.27 mm x 14.48 mm的微軟Surface Laptop,有白金色、鈷藍色、酒紅色和石墨金色四種顏色可選。

微邊框屏幕的先驅者——戴爾 XPS 13

戴爾XPS 13同樣是鋁合金材質的全金屬機身,同樣是磨砂工藝處理的A面,其邊緣有點向下「包裹」的趨勢,與四方的整體搭配起來就有了一種柔中帶剛的感覺。

XPS 13的機身部分可以說是稜角分明的,底部的金屬殼同樣是邊緣有包回來的趨勢,這就使得XPS 13的整體設計有了統一的感覺。屏幕上側以及左右兩邊的5.1mm超窄邊框設計,著實在輕薄本領域引起了一波潮流。同時,XPS 13的C面使用了手感極佳的碳纖維材質,使其從金屬C面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枝獨秀。

工業設計堪稱是業界典範的XPS 13,機身底部是有可見的螺絲的。標誌性XPS翻蓋銘牌,兩個長條形的防滑腳墊以及散熱風口,構成了XPS 13獨有的略微豐富的D面視覺,讓XPS 13成為更具個性的一款產品。304mm x 200mm x 9-15mm的戴爾XPS 13,有無忌金和無忌銀以及兩種配色可選。

老牌廠商進軍高端輕薄本市場的利器——華為 MateBook X

華為MateBook X採用了全金屬的機身,整體設計走得也是簡約路線。頂蓋的四個角有著類似 MacBook的圓角過渡,華為的英文標識鑲嵌在頂蓋的中心位置。相比華為的花型LOGO來說,「HUAWEI」字樣的辨識度雖然更高一些,但是顏值和逼格感覺沒有花型LOGO強。根據華為官方的說法,沒有選擇花型LOGO主要是受到工藝的限制,花型LOGO的蝕刻工藝更為複雜,日後會考慮加入。

華為MateBook X機身邊緣採用CNC切割工藝處理,與華碩靈耀3 Deluxe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屏幕的比例與微軟Surface Laptop一樣,都是能讓長寬尺寸得到更高效利用的3:2。13英寸的3:2屏幕再加上窄邊框的設計,讓華為MateBook X的產品尺寸維持在了很小的程度,這就形成了C面獨特的左右「窄邊框」鍵盤的樣子。

華為MateBook X的外觀配色整體貫通,連底殼的螺絲和腳墊都是同樣的顏色,而且幾乎沒有色差。華為這次進軍高端輕薄筆記本市場的決心之大,MateBook X就是很好的證明。286mm x 211mm x 12.5mm的華為MateBook X,有深空灰、流光金和玫瑰金三種配色可選。

每款產品的外觀詳細介紹基本到位了,現在我們就把這幾個寶貝聚在一起,讓大家直觀地對比一下它們的尺寸、厚度。

從右側看去,戴爾XPS 13的寬度最小,華為MateBook X、蘋果MacBook Pro 13、華碩靈耀3 Deluxe寬度居中,擁有3:2的13.5英寸屏幕的微軟Surface Laptop的寬度最大,比上面三款多出了1cm多。

至於長度,戴爾XPS 13、蘋果MacBook Pro 13與微軟Surface Laptop保持了一致,華為MateBook X和華碩靈耀3 Deluxe分別與前面三款有約2.5cm的出入。

厚度比較關鍵,蘋果MacBook Pro 13的厚度為14.9mm,並不是計算的機身邊緣,而是中間最厚的部位;戴爾XPS 13從開合處到轉軸處的厚度為9mm過渡到15mm;華為MateBook X最厚處也在轉軸位置,為12.5mm;華碩靈耀3 Deluxe轉軸處厚度為12.9mm;微軟Surface Laptop厚度為14.49mm。雖然蘋果MacBook Pro 13厚達14.9mm,但是側面看上去也就是12mm不到13mm的樣子,而且在實際使用中的感覺也是挺薄的,只能說蘋果MacBook Pro 13的設計太精髓了。

蘋果2016款MacBook Pro 13、華碩靈耀3 Deluxe、微軟Surface Laptop、戴爾XPS 13以及華為MateBook X,這五款產品的外觀對比就是上述的那些。外觀顏值就是蘿蔔青菜,看對眼了怎麼都會覺得美好。至於重量,我認為1.5公斤以下的輕薄本產品都不會對出行造成任何困擾的。

介面配置全面對比

介面的拓展性也是與筆記本產品的使用體驗直接掛鉤的,一起來看看各款產品的介面種類和對應的數量吧。

MacBook Pro 13機身左側是兩個USB Type-C的Thunderbolt 3介面(兼充電),機身右側則是單獨的3.5mm二合一音頻口。帶Touch Bar的版本則是四個Thunderbolt 3介面+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任意的雷電介面都可以充電。

Surface Laptop的機身左側配有一個USB 3.0介面、一個miniDP介面、一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機身右側僅有一個Surface Connect兼充電介面。雖然目前還是傳統形式USB介面產品的天下,但是USB Tpye-C是未來的趨勢,希望微軟在以後的版本中能夠改進。

華碩靈耀3 Deluxe的機身右側是兩個支持Thunderbolt 3技術的USB Type-C介面,左側有一個耳機/麥克風插口和一個Typc-C介面,介面類型比較單一。

針對單一的介面類型,華碩為靈耀3 Deluxe配備了兩個轉接頭,分別是Type-C轉USB 3.0接頭和Type-C轉HDMI的接頭,用戶不必再單獨購買,比較貼心。

介面的種類,還是戴爾XPS 13更全面一些。左側是充電口,一個支持Thunderbolt 3技術的USB Type-C介面,一個USB 3.0介面和一個耳機/麥克風插口。右側是一個USB 3.0介面和一個SD卡插槽,豐富的介面類型使得戴爾XPS 13在不需要拓展塢的情況下就能完成很多工作。

華為MateBook X的介面配置算不上豐富,機身左右兩側各配有一個USB Type-C介面,左側是專用的充電介面,右側則是外接屏幕設備的介面,兩側介面都可以傳輸數據。

同樣是針對單一的介面,華為MateBook X配有一個MateDock2拓展塢,能夠拓展出一個USB 3.0介面、一個VGA介面、一個HDMI介面和一個USB Type-C介面。

介面方面,除了蘋果固執的採用形式單一的USB Type-C介面且不配備轉接設備外,其它幾款產品都具有足以滿足用戶日常使用的介面。其中戴爾XPS 13的SD讀卡器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有著格外突出的親和力,雖然身邊日常背著SD卡讀卡器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可是有原生介面就是很方便,萬一讀卡器丟了然後客戶著急要照片怎麼辦?

外觀打分,滿分10分的話, 蘋果MacBook Pro 13 9分,華碩靈耀3 Deluxe 8.5分,戴爾XPS 13、華為MateBook X與微軟Surface Laptop都是8分。

關乎視覺體驗的屏幕對比

蘋果2016款MacBook Pro 13採用了邊框更窄的屏幕設計,13.3英寸的IPS屏幕擁有2560×1600的解析度,PPI值為227。這塊屏幕的亮度達500尼特,並支持P3廣色域,不支持觸控。色彩還原什麼的,以蘋果的造詣自然會給到用戶市面上頂好的產品。

經測試,MacBook Pro 13的色域表現為:sRGB 125%,NTSC 73%,AdobeRGB 92%。除了80.1%的屏佔比外,蘋果MacBook Pro 13的屏幕在此次對比中各方面表現都是最好的。

華碩靈耀3 Deluxe的機身尺寸與普通13英寸屏幕的筆記本相同,但它搭載了14英寸IPS屏幕,邊框的寬度僅為7.46mm,屏佔比高達84%,這一點相比普通13英寸屏幕的筆記本有著極大的優勢,另外它的屏幕表面還採用了康寧第5代大猩猩玻璃,不用再擔心因為意外刮花屏幕,僅0.55mm的屏幕讓機身變得更薄。

華碩靈耀3 Deluxe的色域表現是:sRGB 90%,NTSC 61%,AdobeRGB 66%。因為14英寸的屏幕用了1920 x 1080的解析度,所以靈耀3 Deluxe的屏幕PPI僅為158,不過基本影響不到使用體驗。

微軟Surface Laptop的13.5英寸PixelSense屏幕具有2256 x 1504的解析度,採用3:2的鏡面設計,屏幕PPI為201,細膩程度也是業界一流的。具有290尼特最高亮度的PixelSense屏幕,能夠同時支持Surface Pen和Surface Dial兩款微軟的屏幕交互設備,觸屏操控的易用性在手機產品上的體現就不用多說了。

色域方面的表現,微軟Surface Laptop的sRGB值為89%,NTSC為66%,AdobeRGB為70%,屏佔比僅為79.5%,在一片窄邊框筆記本中毫無優勢可言。

戴爾XPS 13的屏幕沒的說,經典的16:9防眩光霧面IPS屏配合5.1mm的超窄邊框設計,擁有13.3英寸的屏幕和一般11英寸規格筆記本的機身。評測中我們用到的是1920 x 1080解析度的霧面屏,它還有一個3200 x 1800的觸控鏡面屏幕高配版本可選,分別對應的PPI值為166和277。

戴爾XPS 13的屏幕色域表現比較不錯:sRGB 97%,NTSC 67%,AdobeRGB 73%。即便戴爾XPS作為窄邊框屏幕的先驅,也有著三邊5.1mm的巨大優勢,但是實測屏佔比卻沒有想像中的高,只有80.4%。即便如此,戴爾XPS 13的窄邊屏幕依然具有十分獨特的視覺衝擊力。

華為MateBook X的屏佔比高達88%,可以說是非常誇張了。華為MateBook X的窄邊框屏幕是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所有能夠擁有88%的超高屏佔比。華為MateBook X的屏幕解析度為2160×1440,屏幕比例是與微軟Surface Laptop一樣的標準3:2比例,PPI值能夠達到200的水平,相當不錯了。

華為MateBook X的IPS鏡面屏幕色域表現也十分不錯,擁有95%的sRGB、65%的NTSC和70%的AdobeRGB成績。

蘋果MacBook Pro 13的色域表現實在是太驚人了,比Windows陣營里表現最好的戴爾XPS 13還多出去一大截!

一張最高屏幕規格對比表格,讓大家能夠直觀地對比五款產品的屏幕參數。尺寸、解析度、屏佔比有了,專業的色域表現也有了,下面一張圖讓大家看一看這幾款產品的屏幕漏光情況。

在屏幕亮度100%的情況下,全屏展示一張純黑的圖片。能夠看出來,MacBook Pro 13的屏幕一片漆黑,華碩靈耀3 Deluxe的屏幕有點略微的藏藍色,微軟Surface Laptop的屏幕能夠看出來有點發灰,戴爾XPS 13與華為MateBook X的屏幕也都出現了一些黑灰的顏色。這些都屬於正常的背光,並沒有出現屏幕側邊漏光的現象。

屏幕素質方面的表現,滿分10分,蘋果MacBook Pro 13給9.5分,戴爾XPS 13給8.5分,華為MateBook X給8分,華碩靈耀3 Deluxe和微軟Surface Laptop都給7.5分。

輸入操控體驗非常關鍵

雖然產品的輸入操作體驗也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因素,但是對於主流的消費者來說,鍵盤的鍵程、按鍵的觸發壓力以及背光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偏好趨向的。適中的鍵盤鍵程能夠讓用戶長時間進行文字輸入不至於特別疲勞,按鍵的觸發壓力合適與否也對於用戶來說也有與鍵程相似的影響。優秀的背光系統一方面能夠增加產品的顏值,另一方面對於用戶的暗光環境操作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所以,下面我們將對鍵盤的鍵程、觸發壓力帶來的手感以及背光系統進行詳細的對比。

鍵盤操控體驗

用於12英寸新MacBook的那一款第一代蝶形鍵盤,在新的MacBook Pro 13上得到了第二代的延續。MacBook Pro 13的第二代蝶形鍵盤,幾乎為零的0.6mm鍵程是為了成全新品輕薄的妥協。蘋果為新一代的MacBook Pro選配了支持10點觸控的Touch Bar,可根據前台任務自動變化顯示內容以實現不同的功能,有著極高的自由度。

但不是說MacBook Pro 13的按鍵毫無反饋可言,相反MacBook Pro 13的按鍵手感十分獨特,在習慣了之後獲得的輸入體驗也比較有意思。我們評測中使用的MacBook Pro 13是沒有Touch Bar的版本,就一款高效生產力工具而言,Touch Bar的存在固然有著較高的學習成本,但理論上來說,一經熟練使用,帶來的效率提高一定應該十分顯著的。

華碩靈耀3 Deluxe配備了十分出色的鍵盤,黃色字元的鍵帽比普通輕薄本還更大一些,雖然鍵帽間距比較小,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依然有著非常舒適的輸入體驗,日常辦公沒有任何問題。

1.2mm的鍵程在目前主流的輕薄筆記本產品中被使用得非常多,靈耀3 Deluxe的1.2mm觸發鍵程配合迅速回彈的稍硬反饋,表現出色。

微軟Surface Laptop的鍵盤不是C面的亮點,相信很多朋友更容易被Alcantara材質所吸引。這種類似翻毛皮的織物材質不僅看上去十分柔和,摸起來也是特別柔軟,而且它表面的聚氨酯塗層具有防水、耐腐蝕的屬性,創新、顏值與實用性一應俱全。

微軟Surface Laptop的鍵盤鍵程也是1.2mm,按鍵相較於華碩靈耀3 Deluxe要軟一些。

戴爾XPS 13的C面亮點同樣不是鍵盤,而是有網格紋理的碳纖維表面,強度和耐腐蝕性能都與鋁合金一樣強大,細膩的觸感讓人一摸就能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

戴爾XPS 13的1.2mm鍵程鍵盤,按鍵手感比微軟Surface Laptop更軟一些,同時也是五款產品中最軟的一款。如果說平均按鍵力度是100%,那麼戴爾XPS 13就是75%。

前面說到了,13英寸的3:2屏幕再加上窄邊框的設計,讓華為MateBook X的產品尺寸維持在了很小的程度,這就形成了C面獨特的左右「窄邊框」鍵盤的樣子。與整機材質一致的金屬磨砂C面,以及「窄邊框」鍵盤的樣子,賦予了華為MateBook X的與眾不同。

華為MateBook X鍵盤鍵程1.2mm,鍵帽的尺寸和間距與主流13英寸筆記本沒有太大差異。就打字體驗來說,華為MateBook X的敲擊感非常舒適,按鍵的回彈力度和回彈速度與微軟Surface Laptop幾乎一致。

鍵盤背光實拍

總的來說,MacBook Pro 13的鍵程最短、按鍵最硬,下來是華碩靈耀3 Deluxe,戴爾的XPS 13按鍵最軟。如果你沒得比較的話,除了MacBook Pro 13以外的幾款產品的鍵盤手感都能滿足你的使用需求。下面是各個產品的鍵盤背光展示。

蘋果MacBook Pro 13的鍵盤背光,在有光的環境中是不容易被發現的,而暗光或者少光的環境下,你又能明確地感知背光的存在。

華碩靈耀3 Deluxe的鍵盤背光,將金黃色的鍵帽字元烘托成了質感另類的風格。正常使用時的視角,除了F列的功能鍵區,其他部分是看不到有光從鍵帽底下溢出的。

微軟Surface Laptop的鍵盤背光也是比較含蓄的,正常使用視角鍵帽側邊不溢光,所以在有光照的時候也不容易分辨鍵帽是否有背光,屬於與MacBook Pro 13一樣的含蓄派。

戴爾XPS 13的背光是這幾款產品中最奔放也是最有特色的,它是鍵帽字元和鍵帽四周都有白色背光的,無形之中鍵帽多了背光邊框,是比較討喜的設計。

華為MateBook X的背光也屬於含蓄派,但是字元上有背光不均勻的情況,比較影響觀感。

觸控板體驗對比

鍵盤作為文本的定位輸入利器和複雜的組合功能按鍵基礎,有著觸控操作無法取代的地位。但是涉及到文件的拖拽以及大範圍無指向性的界面操作時,鍵盤也有它乏力的地方。筆記本的高效輸入,必須有體驗良好的觸摸板加入。

蘋果MacBook Pro 13的巨大面積觸摸板,具有二段式按壓的操控設置,能夠輔助第二代蝶形鍵盤進行高效的操作支持。

華碩靈耀3 Deluxe搭載了高精度的觸控板,整合了防誤觸技術,支持智能手勢技術和手寫功能。在觸摸板右上角還有指紋感測器,方便用戶快速解鎖。

相比之下,微軟Surface Laptop觸摸板的相對面積就算是比較小的了。表面磨砂工藝處理的觸摸板,在微軟Surface Laptop上的地位沒有其他幾款產品高,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可觸控屏幕。

微軟Surface Laptop的觸控屏幕,起到的作用可以說與觸摸板大致相同,不過這種指哪打哪的高效與便捷卻是觸摸板無法比擬的。通過點擊、按壓、拖拽的操作形式,以及支持具有4096級壓感的Surface Pen,微軟Surface Laptop的辦公效率絕對是這幾款產品中最高的。

戴爾XPS 13的觸摸板表面使用了類膚的塗層處理,手感一流的同時,造型上也與整個C面具有很高的匹配性。

華為MateBook X的觸摸板周邊採用了與屏幕和機身周側一樣的CNC鑽石切割工藝處理,表面是磨砂工藝處理,具有不錯的手感和質感。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個別機器的問題,我們拿到的MateBook X在拿起鍵盤左下角或者右下角時會觸發觸控板按鍵,說明內部可能缺少一些加強機身強度的配件。

要為這幾款產品的輸入體驗打分,滿分10分,微軟Surface Laptop給8.5分,戴爾XPS、華碩靈耀3 Deluxe給7.5分,蘋果MacBook Pro 13給7分,華為MateBook X也是7分。

你想不到的性能差異

終於到了性能對比的環節,相比之前的外觀、鍵盤手感,性能的對比更加客觀、簡單明了。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從產品的CPU、SSD、電池續航以及散熱能力四個方面,對這五款高端輕薄本進行評價。

CPU 及 SSD 測試

此次我們用在評測中的產品對應的配置為:搭載了i5-6360U處理器、8GB內存和256GB固態硬碟的蘋果MacBook Pro 13;i7-7500U處理器、8GB內存以及512GB SSD的華碩靈耀3 Deluxe;使用i5-7200U、8GB內存以及256GB固態硬碟的微軟Serface Laptop、戴爾XPS 13和華為MateBook X。

除了蘋果MacBook Pro 13以外,移動端的CPU成績實測差距其實很小。MacBook Pro 13成績之所以低的原因是i5-6360U處理器的主頻不高。

相比實測性能差不多的CPU,這五款產品的固態硬碟性能表現才是亮點十足。蘋果MacBook Pro 13用的是世界上最快的筆記本PCIe SSD,華碩靈耀3 Deluxe的綜合讀寫速度位居第二,戴爾XPS 13的PCIe通道SSD也有著很高的讀寫速度。華為MateBook X的讀取速度能到1115.06MB/s,但是寫入僅有308.89MB/s,不夠理想。微軟Surface Laptop的572.78MB/s讀取與202.36MB/s的寫入,表現最差。

1小時續航測試

續航測試,我們在60%屏幕亮度,20%系統音量以及連接WiFi的使用情況下,用本地視頻播放器播放MKV格式的1080P高清視頻,一個小時候看電池剩餘電量。

蘋果MacBook Pro 13,一小時播放後剩餘電量92%;微軟Surface Laptop,一小時播放後剩餘電量92%;華碩靈耀3 Deluxe,一小時播放後剩餘電量82%;戴爾XPS 13,一小時播放後剩餘電量91%;華為MateBook X,一小時播放後剩餘電量91%。

蘋果2016款MBP13 的續航時間大約為13小時;

雖然微軟Surface Laptop的續航時間同樣約為13小時;

華碩靈耀3 Deluxe的電池續航能力比較弱,即便播放碼率稍低一些的其它格式1080P高清視頻,續航最多也就8個小時左右。

華為MateBook X的續航能力居中,測試中有多於8小時的高規格視頻播放續航能力表現。

戴爾XPS 13的續航能力,視頻播放超過12小時沒有問題。

極限散熱測試

下面我們來對照它們的拆解圖看看它們的滿載散熱情況。

蘋果MacBook Pro 13滿載運行一段時間後,正面最高溫度為46.1℃,背面最高溫度為43.2℃,最熱的地方基本位於產品機身靠右側的位置,也就是熱管風扇所在的地方。從拆解圖也可以看出蘋果MacBook Pro 13是不支持硬體升級的。

微軟Surface Laptop滿載運行一段時間後,正面最高溫度為44℃,背面最高溫度為43.6℃,熱力分布比較均勻,基本機身右側的出風口溫度最高。微軟Surface Laptop同樣不支持硬體升級,而且拆解對它來說具有毀滅性,無法復原。

華碩靈耀3 Deluxe滿載運行一段時間後,正面最高溫度為47.2℃,背面最高溫度為46.7℃,熱力分布集中在機身右側的CPU位置。靈耀3 Deluxe不支持內存拓展,但是允許用戶自己升級M.2固態硬碟。

戴爾XPS 13滿載運行一段時間後,正面最高溫度為50.1℃,背面最高溫度為51.8℃,熱力分布集中在機身中偏左的散熱風口處。戴爾XPS 13也允許用戶自己更換M.2介面固態硬碟。

華為MateBook X滿載運行一段時間後,正面最高溫度為49.4℃,背面最高溫度為53.2℃,熱力幾乎均勻地分散在整個機身上。MateBook X支持用戶自行更換M.2硬碟,只不過它用的不是常見的2280規格,而是更短一些的2242規格,升級的成本相對較高。另外,MateBook X也是本次橫評機型中唯一一款採用無風扇散熱的產品。

滿載降頻狀況測試

這裡能夠看出,戴爾XPS 13和華為MateBook X滿載溫度都是比較高的,前者具有機身底部風口,後者是整個金屬機身都參與了散熱活動。相比之下微軟Surface Laptop的滿載溫度是最低的,這能說明什麼?我們來看看大家在滿載的時候,都是怎樣的工作狀態。

這是微軟Surface Laptop滿載半小時後的CPU主頻,幾乎降了一半變成了1.38GHz了。

滿載一小時的華碩靈耀3 Deluxe,CPU主頻依然穩定在3.17GHz,相比上一代降到沒有的主頻有了很大的進步。

戴爾XPS 13的持續滿載CPU頻率同樣堅挺,3.05GHz在性能上沒有任何妥協。

而華為MateBook X就表現得十分讓人失望了,半小時降頻到1.57GHz,兩個半小時之後就只有0.98GHz了。

由於蘋果沒有頻率監控工具,所以在本環節沒有進行詳細測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蘋果MacBook Pro 13也存在著滿載高溫降頻的情況,但是其降頻的水平至多與微軟Surface Laptop一樣。

戴爾XPS 13的滿載溫度之所以高,第一因為它具有熱量集中的散熱風口,第二是因為它滿載的時候不降CPU的頻率。

如此看來,散熱性能最好的是華碩靈耀3 Deluxe,接下來是戴爾XPS 13,散熱性能最差的是華為MateBook X。

綜合性能打分,戴爾XPS 13得8分,華碩靈耀3 Deluxe得7.5分,華為MateBook X與微軟Surface Laptop得分6.5分,蘋果不予打分。

哪些特性能主宰未來?

從前面的各方面對比與評測中我們能夠看出,輕薄作為筆記本產品亘古不變的主題,一直都在向著更輕、更薄的方向持續進發著。同時,高端輕薄筆記本產品還有以下這幾個方面值得大家作為選購的參考因素。

另闢蹊徑的C面設計

金屬材質的機身和富有個性創新的鍵盤C面設計,前者是高端產品必備,後者則能夠通過差異競爭籠絡一批忠實用戶,就像ThinkPad的小紅點一樣。通過造型鞏固的差異性競爭優勢,在高端產品中尤為適用。

高素質、可觸控的屏幕

屏幕部分,擁有高解析度、廣色域以及精準色彩還原度的產品更受用戶歡迎,觸屏功能一定是未來筆記本產品作為高效生產力工具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支持Thunderbolt 3技術的USB Type-C介面

在機身越來越薄的道路上,拓展介面會向著支持Thunderbolt 3技術的USB Type-C統一。但是就目前來說,傳統的USB介面的統治力短期內不會被動搖,這個短期以一到兩年為界限。

能撐到下次充電的續航,就是好續航!

電池的續航能力只要能夠滿足一天的工作、娛樂使用需求,就都是合格的產品。在電池材料不能取得質的飛躍的情況下,11小時與12小時續航能力帶給用戶的體驗其實沒有多大的差異。智能手機大家都是一天一充,電腦為什麼就不行呢?

屬於這個時代的,糾結的過渡產品

強調生產力工具也有一陣子了,目前比較成熟的,同時也是比較穩定的輸入方式就是屏幕觸控。蘋果搞出了Touch Bar,微軟則是把觸控屏幕的系列產品拓展到了傳統形式筆記本的領域裡。蘋果只有MacBook,而微軟除了自家的Surface,身邊還有一群神通廣大的OEM廠商。

所以微軟Surface Laptop做出一個帶觸控屏幕的高效生產力工具,再通過各大OEM廠商的學習和產出,那麼未來線上線下都是支持屏幕觸控並且搭載了Windows操作系統的筆記本產品,沒有雷電3的USB Type-C介面,還顯得很關鍵嗎?

然而,洞悉一切的戴爾早就為自家的XPS 13增加了高解析度的鏡面觸控屏幕版本,方便大家選購。

選擇一定是非此即彼嗎?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能看出五款產品中幾乎沒有一款是絕對完美的。

作為一直以來的高端代表產品,蘋果MacBook Pro這次決絕果斷地配備了兩個(或四個)雷電3介面,雖然有Touch Bar加成,但是高昂的售價和並不友好的mac OS會阻擋很多想嘗試新品的果粉,單就系統而言,近兩年mac OS的水平愈發下降,擴展性兼容性沒什麼進步,穩定性卻一年不如一年,反倒是微軟的Windows 10已經成了穩定高效的代名詞。

Windows陣營中的XPS 13依然是我們本次橫評中最為推薦的產品,出色的窄邊框設計,優質的鍵盤體驗,強大的性能和散熱表現,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等等都是它值得購買的理由,但是它還是2015年初的設計,論輕薄、論顏值可能都已經跟不上時代。

作為老牌筆記本廠商的代表,華碩這些年在輕薄本的發揮一直很穩定,從ZenBook到靈耀系列,變的是主打的品牌,不變的則是背後的那群人。靈耀3 Deluxe的設計與前代作品沒有太大差異,但是華碩這一次終於把散熱和降頻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價格或許它的短板,但價格可能更是消費者的短板。

微軟Surface Laptop的推出再一次給OEM廠商上了一課,與其說觸控屏幕是它的亮點,倒不如說觸控屏是Surface的標識性存在,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款Surface是不支持屏幕觸控的。Surface Laptop的設計和體驗問題都不大,但微軟偏偏使用了一塊速度超慢的PCIe硬碟,用戶還不能升級,保守的散熱處理方式和表現一般的屏幕都讓它在第一梯隊里成了另類的存在。

至於華為MateBook X,作為華為的第二代產品,華為能做到這個地步著實震驚了整個業界,但從產品的設計思路來看,說這款產品在研發過程中沒有微軟的幫助我是斷然不相信的,從華為第一款筆記本的發布,到微軟和華為5月份的發布會,再到華為6月在國內正式發布新MateBook,每一個環節我們都看到了微軟的身影。

即便如此,華為MateBook還是存在著降頻現象突出,介面設計不人性化,鍵帽透光表現差,PCIe硬碟速度不達標,兩個USB Type-C介面有著固有的操作邏輯等等,都是它二代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而言之,本次橫評距離我們上一次輕薄本橫評已經有將近兩年,兩年之中PC產業其實並沒有經歷太大的技術革新,但是各個方面都有著穩定的進步,以XPS 13為例,兩年中外觀沒有任何改變,只是靠硬體的升級和介面的變化就保持了自己的領先定位,當然五款產品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沒有任何一款是完美的,具體選擇哪一款,還是要看大家各自的使用需求和側重點,相信總有一款能夠適合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硬體學堂 的精彩文章:

A卡旗艦缺席一年 姍姍來遲的Vega能帶給我們驚喜嗎?
強大的多功能家用主機!戴爾靈越7000一體機評測
趨於完美的二合一筆電 微軟2017款 Surface Pro 評測
比MBP還輕薄的遊戲本來了 聊聊這背後的黑科技
每日一答:模塊化會成為手機發展的新趨勢嗎?

TAG:硬體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戴爾靈越5390不止是生產力工具,更為輕薄本立了好榜樣
超薄本中極具性價比的生產力工具 惠普 戰66AMD銳龍版評測
一網打盡,永遠的生產力工具,1.5kg以下輕薄本選購全攻略
優雅的生產力工具!華碩靈耀S4100VN深度評測
雙飛燕FG1010無線鍵鼠套裝體驗:得力的生產力工具
高效移動生產力工具:Dell 攜帶型移動固態硬碟 250GB 快速上手
618購生產力 這幾款辦公電腦讓你效率倍增
專業顯卡搭配八代標壓 這才是強勁的生產力工具
第二代龍芯派問世 從玩具到生產力工具的升級
三星UR59C首測:全球首款31.5英寸4K曲面 更彎曲更舒適的生產力工具
「腰力才是第一生產力」
一款App竟讓我的安卓平板真正變為「生產力工具」?
標配6+128GB的OPPO R15,堪稱顏值最高生產力工具
空客2019年的交貨量攀升,生產力面臨挑戰!
蘋果重新定義生產力
空客2019年的交貨量攀升,生產力面臨挑戰
Tiger5G裝機單 篇二十五:三萬打造的生產力、遊戲兩不誤個性化定製高性能主機
8.9寸的GPD作生產力工具怎麼樣?小伙親自測試告你實情
你的手繭見證了四代生產力工具的迭代
隨時可用的生產力工具,羅技K480無線藍牙鍵盤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