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李隆基行書《鶺鴒頌》

楊貴妃情敵江采蘋: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

從公元712年到756年在位44年,李隆基開創了唐朝的鼎盛時期,但從他開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從安史之亂開始,唐朝逐漸衰落下去。以下軼聞便是唐朝衰落的一個佐證——

一天,李隆基對高力士說:「如今也沒什麼讓我操心的事情了,你說我干點什麼好呢?」

高力士出了一個主意:「奴才請願到民間徵選絕色美女,以解陛下煩憂。」

李隆基提出了關於選美的四大標準,即才貌雙全、知書達理、性情溫婉、清秀脫俗。高力士一聽,這不是按照武惠妃的條件找嗎?

這日,福建節度使向高力士彙報:「我省有一名女子也許符合標準,此女名叫江采蘋,是我省著名的美女詩人。」

就這樣,江采蘋一躍成為李隆基的愛妃。江采蘋除了陪伴李隆基歌舞昇平外,其他時間都是讀書練琴。李隆基覺得她非比尋常,越發離不開她。

一次李隆基宴請皇兄皇弟,薛王喝得大醉,矇矓中見江采蘋過來敬酒,就用腳蹭嫂子的腳。江采蘋並未聲張,謊稱身體不適匆匆退去。次日,酒醒之後的薛王想起自己闖了禍,連忙向李隆基負荊請罪。

晚上李隆基親臨後宮江采蘋處,試探性地說道:「你要是當時告訴我,我立刻就將其處死。」江采蘋大悲,說道:「兄弟如手足,為此事處死薛王實在不該。」李隆基感慨萬千,江采蘋果真是深明大義之人。

江采蘋了解到,李隆基當了皇帝,還經常邀請諸位兄弟到宮中同吃同睡,如果說出薛王調戲自己的真相,李隆基也許還會責怪自己污衊薛王,挑撥他們的兄弟之情。以李隆基的性格,必然會遵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這一規矩。江采蘋料事如神,後來在安史之亂之時,李隆基果然就逼楊貴妃自殺。

740年,李隆基在驪山行宮「霸佔」了兒子壽王的老婆楊玉環,江采蘋失寵。

一次,江采蘋寫詩向李隆基告楊玉環的黑狀,其詩如下:「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江采蘋對李隆基酸溜溜地「 抗議」:皇帝陛下,恭喜你覓得一位肥碩的大美人。據說這位美人來歷很「複雜」,由此也看出你魄力非凡,祝你過得愉快。楊玉環立刻回敬了一首詩諷刺江采蘋:「美艷何曾減卻春,梅花雪裡減清真。總教借得春風草,不與凡花斗色新。」楊玉環說得明白,我是鮮花一朵,你是狗尾巴草。喜新厭舊本是男人的本性?你江采蘋一朵過氣的黃花,有什麼資格跟我爭?

之後,楊玉環經常在李隆基面前說江采蘋的壞話。746年,曾顯赫一時的江采蘋被貶到上陽宮,蟄伏了四年,寫了一首《樓東賦》給李隆基。她責怨李隆基耳根子軟,常對楊玉環「言聽計從」。江采蘋雖滿腹委屈,但並未說「情敵」的壞話,而是將自己和楊玉環歸為一類——都是苦命的女人。既然是苦命的女人,就應該惺惺相惜,何必爭風吃醋呢?

一日天降大雪,李隆基跟眾大臣雪中賞梅。睹物思人,李隆基突然想起江采蘋,派人給她送去一斛珍珠。江采蘋又做了一次冒險的賭博,她以一首詩拒絕了皇帝的好意。《謝賜珍珠》中寫道:「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李隆基見詩後果然沒有罪責江采蘋,還找人為此詩譜曲,列為皇家慶典時的壓軸曲目。由此可看出,江采蘋在智力上比楊玉環高出許多。

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帶著楊玉環出逃,中途發生馬嵬坡之變,楊玉環被迫上吊自殺。叛軍攻陷長安,江采蘋為保貞節,跳井而死。 (古傲狂生)

延伸閱讀(一)

唐玄宗李隆基生平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第7位皇帝,政治家。唐太宗曾孫,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竇皇后(竇德妃)。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多才多藝。小名:阿瞞(同曹操)。

685年9月8日(八月初五)唐玄宗李隆基出生。

神龍元年(705年)中宗李顯即位,重建唐國號,但政柄卻旁落在皇后韋氏手中。中宗去世後,韋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

710年7月21日(景龍四年六月二十日),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女)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後與安樂公主等,擁其父唐睿宗李旦複位,被其父立為太子。

712年(延和元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退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發動宮廷政變以廢玄宗,李隆基乃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於先天二年(713)先發制人,賜太平公主死,盡誅其餘黨,改元「開元」。

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他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髮生,唐朝開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少兒時代

李隆基出生的時候正是武則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時候,所以他小時候就經歷了錯綜複雜的宮廷變故,這也許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堅定的性格。他小時候就很有大志,在宮裡自詡為「阿瞞」,雖然不被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

在他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衛的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裡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衛!」弄得武懿宗看著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備加喜歡。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在奶奶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懦弱無能,結果朝政大權落到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原來發動政變恢復唐朝的功臣、宰相張柬之也被他們貶官驅逐,太子李崇俊被殺。韋皇后效仿原來武則天的做法,讓自己的兄長韋溫掌握大權,對於女兒安樂公主的違法賣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縱容。公元710年,中宗暴死。然後,韋皇后便想學習婆婆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

兵變

一直靜觀時變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搶先發動了兵變,率領御林軍萬餘人攻佔了皇宮,把韋皇后一派全部消滅。然後,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為太子。但父親李旦也和中宗一樣是個軟弱的皇帝,不願和太平公主發生正面衝突,總是忍讓。而太平公主則認為是自己給了他做皇帝的機會,功勞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權。隨著自己勢力的強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脹起來,想像母親那樣也做做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對手便是太子李隆基,開始她沒把他放在眼裡,覺得他還年輕,但後來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斷之後,就開始防範他。她製造輿論說,李隆基不是長子,沒資格做太子,更不能繼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廢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為自己以後做女皇帝開路。

到公元712年,太平公主藉助天象,散布流言,言太子不利於君主,將要奪位。她本以為睿宗會對李隆基有所提防,但由於睿宗厭倦了做皇帝的生活,卻把帝位讓給了兒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軍政大事的決定權。睿宗的讓位加劇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除掉對方。

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斷地先下了手,親自率領兵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幹幾十人,將傾向太平公主的官員全部罷官廢黜。唐玄宗終於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當年,唐玄宗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主政

唐玄宗雖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後,徹底鞏固了皇權,但當時的形勢不容樂觀:兵變大大地傷了朝廷元氣,吏治的混亂、腐敗亟待治理。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賢能人做宰相。在這方面唐玄宗還是有伯樂眼光的。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都是唐玄宗時期的大臣。

姚崇辦事果斷,他因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條建議而被器重,做了宰相。十條建議包括了勿貪邊功、廣開言路、獎勵正直大臣、勿使皇族專權、勿使宦官專權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議執行了。對於皇親國戚,姚崇也不進行照顧。當時薛王李業的舅舅王仙童欺壓百姓,為非作歹,姚崇奏請玄宗批准後,懲辦了王仙童。

姚崇還主持了開元初年的對蝗災的治理工作。當時在黃河的南北地區都發生了嚴重蝗災,蝗蟲飛起來遮天蔽日,對莊稼的破壞異常嚴重。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時消滅蝗蟲,不僅會導致經濟的重大損失和百姓的災難,而且對於國家穩定也至關重要。他親自指揮,下令各郡縣要全力以赴消滅蝗蟲,有功的進行獎勵。在他的大力推動下,蝗災沒有再繼續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姚崇之後是宋璟,他也很重視對人才的選拔任用,雖然他掌握朝政大權,但他決不徇私枉法,相反,對自己的親屬還更加嚴格地要求。一次,他的遠房叔叔宋元超在參加吏部的選拔時,對主考官說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關係,希望能予以照顧,弄個好官兒做做。結果被宋璟得知後,不但沒有給他說情,反而特地關照吏部不給他官做。

張九齡是廣東人,當時的廣東被稱為嶺南,還不是發達地區,犯罪的人也經常被流放到那裡,以示懲罰。所以在人們眼裡,那裡是荒涼、艱苦的地方。出身於廣東的人由於歷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裡出來的人很難在朝中做到宰相這麼高的官。但是張九齡卻憑藉著自己出眾的才華被玄宗相中。

張九齡在做宰相之後,也像玄宗那樣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幹,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參與選拔官吏時,他一直主張要公正選才,量才使用。同時,對於玄宗的過錯,他也及時地指出,加以勸諫,不因為玄宗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隱瞞實情。

唐玄宗不僅慧眼識賢相,還對吏治進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他採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第一,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把武則天以來的許多無用的官員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糾舉違法官吏,嚴懲不怠。第三,重新將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予以恢復。這本是唐太宗時期的一種制度,讓諫官和史官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監督朝政。到了武則天主政之後,提拔了許敬宗和李義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開,因此將這種制度也就廢除了。第四,重視縣令的任免。唐玄宗認為郡縣的官員是國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國家形象。所以,玄宗經常對縣官親自出題考核他們,確切地了解這些縣官是不是真正地稱職。如果考試優秀,可以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實,也會馬上遭到罷黜。

開邊

唐玄宗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辦事幹練果斷,這是他能開創開元盛世的主要原因。唐玄宗不僅對內政進行有效的治理,對於邊疆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地重新奪了回來。

早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北方邊境已是危機四伏。在武則天做皇帝的初期,即公元686年(萬歲通天元年),契丹的李盡忠利用當時的民族矛盾,煽動部下反叛唐朝,而且攻佔了營州。武則天派兵反擊,結果失敗。此後,在公元703年,安西地區的碎葉鎮也被突厥攻佔,致使絲綢之路最後斷絕,嚴重影響了唐朝的聲譽和外貿經濟。

北方的領土在唐朝初年曾經統一,而且設置了單于、安北都護府,分別管轄長城內外到貝加爾湖的廣闊地區。到了武則天主政以及做皇帝時期,突厥人經常騷擾邊境,還攻佔了蔚州(今河北蔚縣)和定州(現在河北定縣),迫使唐朝將安北都護府南遷。

為了重新統一北方,唐玄宗採取了很多措施,為收復北方領土做準備。這主要是對於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對於軍事不太重視,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時,士兵逃跑現象極為嚴重,軍隊戰鬥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

在公元723年,即開元十一年,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僱傭兵。從關內招募到軍士十二萬人,充當衛士,這就是「長從宿衛」,也叫做「長征健兒」,這次改革是從府兵制到僱傭兵制的轉變。此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玄宗將這種制度推廣到了全國。這種制度使原來的府兵輪番到邊境守衛的做法取消,解除了各地人到邊境守衛之苦。同時,這種僱傭兵還為集中訓練、提高戰鬥力提供了保證。

除了對兵制進行改革之外,唐玄宗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如頒布了《練兵詔》,命令西北的軍鎮擴充軍隊,加強訓練。同時,任命太僕卿王毛仲為內外閑廄使,全力負責軍用馬匹的供應,這使短缺的馬匹及時得到了補充,提高了戰鬥力。另外,為徹底解決軍糧問題,玄宗又命令擴充屯田範圍,在西北和黃河以北地區大力發展屯田,增加糧食產量。

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後,唐朝逐步把營州等地收復,長城以北的回紇等族也自動取消了獨立割據的稱號,重新歸附唐朝。安北都護府也恢復了,唐朝重新行使對長城以北土地的管轄權。西域地區政權的恢復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復碎葉鎮,第二階段是重新恢復了絲綢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來。

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佔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佔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公元712到725年之間,唐玄宗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他任命宇文融為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這樣下來,一年增加的客戶錢就高達幾百萬之多。

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唐玄宗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提倡道教

佛教在唐朝初年雖然沒有被查禁,但發展受到了儒教和道教的限制,特別是對道教的提倡,使得佛教的發展沒有取得至尊的地位。但是到了武則天時期,為了從宗教上來打擊李姓,武則天對佛教採取了寬容態度,這使得佛教發展迅速。在全國的各個州基本都有佛教寺院。僧侶們不僅在國家的包庇縱容下兼并土地,還極力逃避國家稅收。和尚數目的大量增加,使國家承擔賦稅和徭役的人數減少,影響了國家的收入。

在開元二年,唐玄宗下令削減全國的僧人和尼姑數量,最後使全國還俗的僧尼達到一萬二千人之多。然後,玄宗又下令,禁止再造新的寺廟,禁止鑄造佛像,禁止傳抄佛經。對於官員和僧尼的交往也進行禁止,這使佛教在玄宗時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公元725年10月12日即開元十三年,唐明皇從洛陽進發前往泰山封禪,於11月14日凌晨封禪泰山

唐玄宗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新的發展,超過了他的先祖唐太宗,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強盛繁榮、流芳百世的「開元盛世」。

楊貴妃

在開創了盛世之後,唐玄宗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於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了。正直的宰相張九齡等人先後被罷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病死後,又是楊國忠掌權,致使政治更加黑暗。

這個李林甫最善於揣測唐玄宗的意思,在公元736年,唐玄宗想從洛陽回長安,但宰相張九齡等人說秋收還沒有結束,這樣上路會騷擾百姓,影響生產。李林甫在張九齡走後卻對唐玄宗說,長安和洛陽是陛下的東宮和西宮,陛下願意什麼時候來往就什麼時候來往,不必再等以後,至於妨礙了農民秋收,免了他們的稅收也就行了。

玄宗很高興,照計而行。後來,李林甫就找機會誣陷張九齡等人,終於使唐玄宗將這些敢於直言的宰相罷官,由他把持了朝政。李林甫掌權之後,凡是不聽從他、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都要想方設法地陷害。李林甫嫉妒賢能之人,嘴裡說的話很好聽,但心裡卻陰險毒辣。所以,人們背地裡說他是「口有蜜,腹有劍」。

公元736年,唐玄宗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病死,玄宗日夜寢食不安。聽人說他和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氏美貌絕倫,艷麗無雙,於是不顧什麼禮節,就將她招進宮裡,楊妃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為了掩蓋自己奪兒媳的醜惡行徑,唐玄宗讓楊妃自己請求進宮做女官,住進南宮,又賜號太真。為了安慰兒子壽王,唐玄宗又給他娶了個妃子作為補償。

這個時期的封建倫理觀念還沒有南宋末年朱熹理學出來之後那麼嚴格,男女觀念雖然是不平等,但對於女性的貞操觀念和改嫁等方面還是比較寬容的,封建社會對於婦女的壓制是元朝之後的明朝和清朝。武則天之所以能做女皇,和這時的這種寬容的社會心理有關,所以,到了清朝末年,同樣掌握國家政權的慈禧太后就不敢稱女皇了,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後來,唐玄宗封楊妃為貴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楊貴妃。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但這時候沒有皇后,所以楊貴妃實際上就是唐玄宗的皇后了。玄宗對她恩寵備至,還稱讚她是自己的「解語之花」。愛屋及烏,有了楊貴妃的關係,楊氏一族開始飛黃騰達。所以,當時民間竟有了生小孩希望生女孩,將來入宮做妃子榮耀家族的觀念。

為了討貴妃的歡心,唐玄宗可謂費勁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玄宗還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長安的幾千里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因為荔枝摘下後五天內會變味兒。而楊貴妃生在南方,喜歡吃這種東西。

有了楊貴妃,唐玄宗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大臣、貴族、宗室為了巴結皇帝,投貴妃所好,結果讓她高興的人都升了官,這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貴族巴結逢迎,爭獻美味佳肴、珍異珠寶。

在妹妹的關係影響下,哥哥楊國忠也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楊貴妃的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二姐封為虢國夫人,三姐封為秦國夫人。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做了朝中的高官。楊國忠的權勢無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輝煌時期也為日後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在楊國忠的專權下,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可以說,唐朝的轉向衰落固然有唐玄宗的過失,但楊氏兄妹特別是楊國忠這個哥哥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為非作歹,也沒有給妹妹帶來好運,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歸路。美麗並不是罪過,但美麗卻是一個起因。在楊國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亂。在暴雨造成災害時,玄宗詢問災情,楊國忠卻拿著大個的粟穗子給玄宗看,說雨大但沒有影響收成。下邊有的官員報告災情,請求救助,他大發雷霆,命令司法機關進行嚴懲。楊國忠能力不高,但喜歡胡亂處理朝政,正事做不好,壞事卻很在行,接受賄賂、拉幫結派等等應用自如。

朝政混亂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均田制在這個時期瓦解,稅收急劇減少,但朝廷的花費卻因為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而逐漸增多,國庫入不敷出。政治的腐敗還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因為招募的兵士都是一些無賴之徒。這些人在後來玄宗發動的戰爭中不但沒有奪得勝利,反而招致了更多的失利。玄宗對於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為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玄宗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玄宗外事四夷,開邊不已,導致國家軍事力量集中於邊界,中原內地兵力空虛,造成嚴重的「強枝弱干」局面。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倉皇出逃。逃至今陝西興平馬嵬驛時,將軍陳玄禮以軍士不滿為名,殺了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讓楊貴妃自縊。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乘機北上寧夏靈武,被臣下擁立為帝,即唐肅宗,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在郭子儀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玄宗也由此返回長安。

晚年

回到長安後,玄宗住在城南的興慶宮裡。肅宗本就對玄宗心懷猜忌,加上奸相李輔國的挑撥,對玄宗更是冷漠少禮。實際上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先是將興慶宮中的300匹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又將玄宗連騙帶逼地轉移到太極宮,以便監控;最後又把幾十年的貼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陽縣)。唐玄宗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覺寂寞,凄涼,他整日鬱鬱寡歡,連飯也越來越吃不下了。上元三年(762年5月4日)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長安太極宮神龍殿,享年77歲。後人有詩形容他的晚年說:「南內(指興慶宮)凄涼西內(指太極宮)荒,淡雲秋樹滿宮牆。由來百代明天子,不肯將身做上皇!」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貴妃情敵江采蘋 恭喜李隆基覓得肥美人為哪般

畫像與影視中的楊貴妃

延伸閱讀(二)

體重138斤的楊貴妃為何受到唐玄宗寵愛?

唐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世人公認。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身材就很豐腴,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也有說楊貴妃身高1.55米,體重120斤的,但楊貴妃究竟有多胖,至今無法考證,只能從唐代詩詞、書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中尋得一絲痕迹。比如唐人繪製的「貴妃出浴圖」就給後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另有「環肥燕瘦」這一成語的來源,也與楊貴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身材是豐腴的,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材是清瘦的,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與瘦,被蘇軾老先生用來比喻書法作品風格各有所長,據蘇軾的《孫莘老求墨妙言詩》言:「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瘦誰敢憎。」美人的胖瘦本與書法隔著十萬八千里,居然也被蘇老先生聯繫到了一塊,真是夠別出心裁。此後,「環肥燕瘦」這一成語也就流傳開了,不過慢慢跟書法毫無瓜葛了,回歸到它最本真的含義,說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另有白居易的《長恨歌》,雖說對楊貴妃肥與不肥沒多的描述,但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可讓人從字裡行間體會到楊貴妃的豐腴。

周昉的「簪花仕女」,被稱作是「唐朝女子的符號」,也讓唐朝女人的壯碩與豐美,如一朵恣意盛開的花,鮮活、飽滿地養了無數唐代人的眼睛。而且,唐朝不僅女人肥,男人也肥,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一個,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三百三十斤,居然跳《胡旋舞》還能疾如風,真不可思議。更讓人疑惑的是:唐人為何以肥為美?豐腴的楊貴妃緣何受寵?

唐朝是個富有的朝代,杜甫有詩記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國家繁榮昌盛,人們豐衣足食,大多可放開肚皮暢快淋漓地吃香的喝辣的,具備了身強體胖的外在條件,也就保持了健康豐滿的體格。

「環肥」之美,興於盛唐,起自北方。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李唐王室由鮮卑游牧部落的關隴軍事集團起家入主中原後,依然是保持著游牧生活的一些習性的,喜歡欣賞牡丹,熱愛肥臀大馬,崇尚壯碩之美。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碩的體魄,豐腴的楊貴妃受歡迎,得到寵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說,唐人自信,無憂患,當時的唐代是高度開放的國家,與130多個國家交往著。唐代的長安城是一座雄偉壯觀的都城,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會,是東方文明的中心,吸引著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旅行家、學者和不同信仰的宗教徒。譬如波斯就與唐朝交往很是密切,唐長安城裡有著大量的波斯人居住。

隨著西域人大量湧入,長安城中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變化,模仿「胡人」成為時尚。比如在服飾上,長安受西域風氣的影響就較深,遠自波斯、吐火羅,近至突厥、吐谷渾和吐蕃都為唐人模仿的對象。而西域人的塊頭都比較大,估計唐朝的「以肥為美」與此也有著一定的關聯。

現在想來,那個豐乳肥臀的唐朝令那麼多人懷想,以胖為美也沒什麼不好的。胖美人楊玉環,都美得皇帝連朝政都不想理了,那麼胖應該始終是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王蘧常《十八帖》論王羲之書法以及其完全認讀篇
乾隆 題《介眉三錫》和楊維楨 草書《溪頭流水詩軸》
登泰觀海——岱廟裡的書法碑刻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美女楊貴妃為什麼喜歡吃荔枝?
唐明皇楊貴妃的凄美愛情讓人羨慕,你知道真正的楊貴妃嗎
唐玄宗李隆基那麼愛楊貴妃,為什麼還要兩次趕楊玉環回娘家呢?
唐玄宗如此喜愛楊玉環,為何楊貴妃沒能成為皇后?
大家知道美女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哪裡才是真正的「中國荔枝之鄉」?
楊貴妃吃荔枝,吃的是矯情還是江山?
是誰害死了楊貴妃?是唐玄宗李隆基還是安祿山等叛亂之人?
深受皇上喜愛的楊貴妃,為何只能是貴妃?
楊貴妃和安綠山是情人關係嗎
李隆基當年這麼寵愛楊貴妃,為什麼只是貴妃?而不是皇后?
《妖貓傳》里世人都愛楊貴妃,那你知道楊貴妃愛的是誰嗎
為何楊貴妃備受唐玄宗喜愛,卻沒能成為皇后?原因令人心疼
楊貴妃為乾兒子安祿山洗澡搓背是真是假?李隆基居然也覺得好玩
楊貴妃是玄宗寵妃,夜夜寵幸為何無法生育?原來她喜歡吃一種葯
楊貴妃根本不喜歡吃荔枝?
楊貴妃為何能吃垮大唐?
她是乾隆的江南寵妃,極得寵愛,雖為漢女卻當上皇貴妃,生一女兒家喻戶曉
唐朝以「肥」為美,那楊玉環是「胖子」一枚?帶你看看真實楊貴妃
皇帝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之間有沒有愛情?真的是長恨歌嗎?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李隆基沒意見?原來這是唐代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