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蒙娜麗莎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

蒙娜麗莎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

(本期科普聯動窗欄目文章來源: Nature自然科研,原文作者:Philip Ball)

還真有點兒。就像這幅畫本身一樣,《蒙娜麗莎》背後的故事也層層相疊,隨著它們被逐層揭開,讀者也越來越深地陷入那深邃的眼神和夢幻般的風景中。你開始意識到,達芬奇在創作這幅畫時採用了一種甚至連現代人也難以參透、近乎奇蹟的技法。「他知道他所做的在當時是前無古人的,」Kemp和Pallanti寫道,「我們現在知道,《蒙娜麗莎》也同樣後無來者。」為了一探究竟,他們一絲不苟地研究了畫家、贊助人和肖像主的家族歷史,文藝復興藝術的傳統與隱喻,以及針對這幅傑作的科學分析。

工程師Pascal Cotte站在利用他發明的分層放大法得到的《蒙娜麗莎》掃描照片前。

Paul Ellis/AFP/Getty

得到的成果有點像一副拼圖:Pallanti孜孜不倦地追蹤了畫作背後人物的故事,不過《蒙娜麗莎》的委託人——弗洛倫薩商人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以及他的妻子麗莎身上並沒有什麼特別驚人之處。關於達芬奇本人的探密工作則更引人入勝。他們發現,達芬奇的生母是孤女Caterina Lippi,達芬奇是她十幾歲時(1452年)生下的非婚生子。不過,作者將達芬奇的作畫動機條分縷析的過程才是此書的真正精彩之處。

一般而言,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都在表達某種形而上的觀點,《蒙娜麗莎》尤為如此。作者寫道,這幅「小畫」(79 cm x 53 cm)是一個「至高載體」,達芬奇將自己作為畫家的「全部力量傾注於其中,它成為了達芬奇對於『繪畫科學』所能達成的成就的個人表達」。

「繪畫科學」一詞常常被歸結為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科學與藝術統一性的陳詞濫調。但正如本書所解釋的那樣,它不僅限於畫家運用科學原理(比如透視法)來創造反映人文現實主義的作品。達芬奇認為,在揭示真相時,藝術也可以擁有與科學證明同樣的權威性。關鍵的是,這種揭示是由藝術家塑造的,而藝術家的任務就是強調自然形式與結構的對應。

Kemp由此闡明,蒙娜麗莎身後怪異失衡的風景代表了達芬奇對地球與人體間相似性的觀點:一種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間的關係。她衣裙的褶皺反映了達芬奇對普遍存在的流動形態的觀點。他曾在筆記中用「自然令其流動」來形容窗帘,並將水的流動與頭髮的掉落相類比。達芬奇運用了被他稱為「空氣透視法」的技法,將遠處的風景處理成了偏藍色。這種方法建基於他受古典原子論影響、有關光和空氣的詳細理論。這種觀察、感知、象徵與創造間的交互同樣影響了達芬奇有關工程設計、解剖和地質學等主題的文稿和草圖。

達芬奇通過詳細的觀察記錄和書本(如海什木的11世紀著作《光學書》)研究過幾何光學。不過,儘管他認為藝術家應該知道這些規則,但自己卻沒有完全遵照它們。他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變通:Kemp和Pallanti在書中寫道,《蒙娜麗莎》「受不確定的光學所籠罩」。達芬奇視繪畫為一種「精妙的創造」,畫家利用自己敏銳的感知力再造法則,以揭示有關我們如何觀察、觀察什麼的深層真相。

這種不確定性要求人們細緻檢查他的畫作亦真亦幻的表面:「麗莎臉部的明顯輪廓消融在了不確定性中」。通過釉料展現的膚色細緻入微,就連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現代技術也難以將它們區分開來,陰影則是利用小心混合的燒棕土反覆塗抹而成的。作者考察了有關達芬奇所使用的技術的新觀點,這些發現是通過在不同波長上進行超高解析度掃描(即工程師Pascal Cotte發明的「分層放大法」)獲得的。但即便如此,人們也並不總是明白該如何解讀他們看到的東西。

為了充分地理解《蒙娜麗莎》,我們還必須結合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傳統。例如,那抹神秘的微笑可以追溯至但丁《神曲》中的貝雅特麗齊所代表的女性特質,但就連這些規則都是為了被打破而創造出來的:蒙娜麗莎的直視違背了人們對於端莊女性畫像的期待。她的微笑和眼神本是為了丈夫弗朗西斯科而存在的,而不是畫廊里的看客。但畫著畫著,達芬奇似乎忘記了贊助人的要求。他知道他在創作的是一個大膽的個人聲明,或許正因為此,他一直將這幅畫保存在身邊。

今天,人們已經無法以足夠近的距離欣賞《蒙娜麗莎》,從而與之建立起真正的關係。因此,我對自己逐漸愛上這幅畫作不抱多少信心,但這本書給我留下了一線希望。

小名片

「Nature自然科研」是Nature Research官方賬號,介紹中國及世界科技出版業最新動態!

重要公告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科普中國微平台《科普聯動窗》欄目從3月2號開始就正式上線啦!!本欄目服務於科普中國微平台各合作入駐機構,將持續更新,挑選各地科協、科普科研入駐機構的優秀內容進行推送,實現科普資源共享互推。同時,科普君也將藉此契機,為讀者朋友們挑選更加豐富、有趣、全面的科學知識。也歡迎各入駐合作機構毛遂自薦,踴躍供稿哦!供稿投稿請看以下聯繫方式!期待您的來信!

編輯:魯凡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聽說「喝尿」能保健?你確定這不是在自虐嗎?
趣味科學:洗手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TAG:科普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蒙娜麗莎「復活」了!到底怎麼回事?
《蒙娜麗莎》:為什麼蒙娜麗莎沒有眉毛,人們卻不覺得丑?
最意想不到的館藏珍寶,還有翻版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達芬奇到底還藏了多少密碼在同一幅畫裡面?
世界未解之謎,達芬奇到底用蒙娜麗莎表達著什麼?
蒙娜麗莎遇到對手了,周冬雨的「神秘微笑」走紅,太有才了
蒙娜麗莎並不是在看著你
蒙娜麗莎她是誰?
蒙娜麗莎竟然沒有眉毛?
《蒙娜麗莎》好在哪裡?
蒙娜麗莎你是誰?
籽料版的「蒙娜麗莎」來了,你看像什麼?
如果蒙娜麗莎和梵高生活在現代,他們穿衣風格什麼樣?
親愛的蒙娜麗莎,你還好嗎?
達·芬奇留給我們的,不只有蒙娜麗莎
是蒙娜麗莎,還是特洛伊的海倫?
某綜藝被拍到穎兒在家帶孩子!牆上胖版的蒙娜麗莎很搶眼!
蒙娜麗莎加蒙娜麗莎,不只是2個蒙娜麗莎
不妨去看蒙娜麗莎真跡
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這幅畫還隱藏著第二張臉,你看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