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新覺羅宗譜

愛新覺羅宗譜

《愛新覺羅宗譜》共8冊,即:星源吉慶、甲冊、乙冊、丙冊、丁冊、戊冊、己冊、庚冊。《星源集慶》冊為直系皇室冊,甲、乙、丙、丁冊為宗室冊,戊、己、庚冊為覺羅冊。《愛新覺羅宗譜》原稱《清玉牒》。清初沿襲明制於順治九年(1652年)設宗人府,掌皇族屬籍,並纂修皇族譜系《玉牒》。

《愛新覺羅宗譜》是清朝產生的一部大型統譜。

清朝最後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緒33年(1907年)。1915年,遜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覺羅呈報戶口,準備再次續修家族宗譜,沒有了江山,要做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陰曆6月,到次年的閏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東北上書滿洲國皇帝溥儀,請求續修愛新覺羅家族宗譜。次年8月,溥儀下了一道「聖旨」,修譜所需的費用,由「恩賜款」項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這次修譜由樸厚、鍾繼、溥瀛、斌碹、今松喬、慶厚負責。除了匯總、普查資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譜。關內京津方面由載濤、載潤負責,把各府家譜正本送到東北。同時,這次修譜還參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實際上是歷次玉牒的總匯。最後用鉛字排印,精裝為8大冊。

首卷轉錄自《清朝通志》的「愛新覺羅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圖、世系譜(錄)3部分,與普通的民間家譜略有不同。子孫排行字語(字輩)作為譜錄的排列依據,融人在世系譜之中;一般族譜中的「告身(恩綸錄)」,記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賞賜,愛新覺羅本系皇族,自然也就無所謂皇家的恩綸了;由於歷代皇室編有專門的《聖訓》,記述了歷代祖先對子孫的訓示,而《宗人府則例》,實際上是以國家立法形式出現的皇族「族規」,在《宗譜》中也就沒有一般族譜中的「家訓」部分;至於像科舉、傳記、墓圖、著述這幾部分,同樣因皇家各有專門的書籍,在《宗譜》中也沒有必要重複記述了。

《宗譜》的首冊是「星源吉慶」,為帝系圖,以及歷朝帝後大事,附錄妃、嬪及皇子女。另外7冊為世系表:甲冊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聖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孫;乙、丙冊為太祖位下世系子孫;丁冊為顯祖位下世系子孫;戊、己、庚冊為景祖、興祖位下世系子孫。

世系表中的內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時、壽數、妻妾、子嗣、爵秩、封贈。不同於豎格玉牒,它沒有關於女兒、女婿的記載。

甲冊

1-4:德宗景,穆宗毅,文宗顯,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純,世宗憲,聖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孫。

乙冊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貝勒褚英,第二子親王代善,第三子鎮國公阿拜 之子孫。

丙冊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四子鎮國將軍湯古代,第五子莽古爾泰,第六子輔國公塔拜,第七子親王阿巴泰,第九子鎮國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類,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三子輔國公賴慕布,第十四子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親王多鐸,第十六子費揚果之子孫。

丁冊

1-5: 顯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貝勒穆爾哈齊,第三子親王舒爾哈齊,第四子郡王雅爾哈齊,第五子貝勒巴雅喇 之子孫。

5: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肅親王豪格之第五子溫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廣略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懷愍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蘇努此支降為紅帶子

玉牒之末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將軍興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二子碩托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禮烈親王代善之第二子穎毅親王薩哈廉之第一子阿達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輔國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額克親之第六子額爾濟圖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饒余敏親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樂之第十九子務爾占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爾泰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類此支降為紅帶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費揚果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親王舒爾哈齊第一子阿爾通阿第一子舒爾赫宜此支降為覺羅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親王舒爾哈齊第二子已革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玉牒之末

子[此支宗譜未記載,記載對象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間黜宗室]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親王舒爾哈齊第二子已革貝勒阿敏第二子愛度禮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親王舒爾哈齊第六子鄭獻親王濟爾哈朗支下揚桑阿第一子務能義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親王舒爾哈齊第九子腦岱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四子鞏阿岱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五子錫翰此支降為紅帶子

顯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瑪護此支降為紅帶子。

戌冊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第一子武功郡王禮敦巴圖魯,第二子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第三子多羅宣獻郡王齋堪,第五子多羅恪恭貝勒塔察篇古之子孫。

2-3: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庫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譚圖,第三子尼揚古之子孫。

3: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劉闡第一子陸虎臣,第二子瑪英格,第三子門圖之子孫。

己冊

1-5: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長阿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務泰,第三子綽奇阿注庫,第四子龍敦,第五子飛永敦之子孫。

庚冊

1-3: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孫巴圖魯,第三子對秦,第四子郎騰之子孫。

3: 興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寶實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納,第三子阿篤齊,第四子多羅郭齊 之子孫。

索引1-2: 愛新覺羅·常林主編。

附錄: 星源吉慶

宗室與覺羅

皇族,依據與歷代清朝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就大者而言,分為宗室與覺羅兩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後世子孫,也就是努爾哈赤及兄弟們的後裔,包括塔克世系、努爾哈赤系、皇太極系、福臨系、玄燁系、胤禛系、弘曆系、顒琰系、旻寧系、奕詝系、載淳系、載泥系、溥儀系。

覺羅,是指興祖福滿和景祖覺昌安的後世子孫,還有塔克世兄弟的後裔,包括福滿系、覺昌安系。宗室身系黃帶子,覺羅身系紅帶子,以顯示貴族的不同身分與地位。宗室又依據與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分為近支與遠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還有當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別的各支則為遠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紅帶子;覺羅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帶子。據《玉牒》統計,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後有18個支系被降束紅帶子: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長子阿爾通阿長子舒爾赫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之孫塞克圖次子拉哈禮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次子阿敏次子愛度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六子濟爾哈朗之孫楊桑長子務能義一支;

顯祖塔克世三子舒爾哈齊九子腦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鞏阿岱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錫翰一支;

顯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瑪護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曾孫蘇努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孫興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碩托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廉長子阿達禮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五子莽古爾泰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六子塔拜之孫額爾濟圖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樂十九子務爾佔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子德格類一支;

太祖努爾哈赤十六子費揚古一支;

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覺羅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帶子的,最少有兩支:

興祖福滿長子德世庫主子尼揚古子瓦哈長子阿三一支;

興祖福滿次子劉闡子陸虎臣曾孫塔思護之曾孫長安保十二子豐盛額一支。

襲爵與嗣子

愛新覺羅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們的後代子孫也受到清朝的封賜。愛新覺羅家族的先祖被迫封為皇帝者有4人: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追封為肇祖原皇帝;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追封為興祖直皇帝;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追封為景祖翼皇帝,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為顯祖宣皇帝。在他們的子孫中,封為親王的1人,郡王2人,貝勒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計33人。

襲爵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多數皇族的爵位是按輩遞降承襲。如父為親王,子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郡王,孫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貝勒,曾孫無殊功則1人襲封為貝子,以下類推。另一種是按原封世代承襲,即所謂「世襲罔替」。清初有6個親王、2個郡王,他們的王爵以後每代由1人承襲,習慣上稱之為「鐵帽子王」。清中葉以後,又恩封了4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愛新覺羅的後世子孫,承襲先輩爵位大多是子襲父爵,但卻不是如漢族的嫡長子承襲制,而是在諸子中,選擇最具才能、功勛最大者承襲,有的是由最喜歡之子承襲,有的是由最心愛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襲。

豫親王多鐸的子孫承襲王爵:

第二代豫親王是由多鐸次子多尼承襲;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襲;

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襲;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齡承襲;

第六代先是由修齡長子裕豐承襲,因事革爵後又由修齡次子裕興承襲,又因事革退,最後由修齡五子裕全承襲;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義道承襲,第八代是由義道長子本格承襲;

最後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襲。不難看出,愛新覺羅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樣,不是嫡長子繼承製,而是擇子繼承。努爾哈赤及兄弟的子孫後代,受封及襲爵者多達1978人,包括親王140人、郡王94人、貝勒63人、貝子53人、鎮國公88人、輔國公209人、鎮國將軍148人、輔國將軍249人、奉國將軍261人、奉恩將軍673人。

設嗣子主要是為了承襲爵位,但當嗣子承襲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封為睿親王,1650年死後無嗣,由同母弟多鐸五子多爾博過繼給他為嗣子,襲睿親王爵。次年多爾袞以謀逆被革爵,多爾博當然也就無爵可襲,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帝為多爾袞昭雪,追還原封王爵,世襲罔替。而多爾博早幾年已過世了,但仍追認為多爾袞的嗣子,由他的子孫襲爵。

在愛新覺羅家族史上,還出現幾個「嗣子世家」。在這幾個家庭里,有多名子孫過嗣給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帝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綿懿,過繼給他三兄永璋為嗣子;

四子綿傯,過繼給他十二弟永琪為嗣子;

長子綿恕的次子奕綸,過繼給他四兄永鹼之子綿惠為嗣子;

七子綿儐之孫載岐,過繼給他十二弟永瑾之孫奕繕為嗣子。

二是道光帝五子奕諒,他本人過繼給嘉慶帝三子綿愷為嗣子;

他的長子載濂之子溥修,過繼給載濂五弟載津為嗣子;

次子載漪,過繼給嘉慶帝四子綿忻之子奕詰為嗣子;

四子載瀛之子溥忻,過繼給道光帝九子奕謠為嗣孫。

三是道光帝七子奕誤,他的次子載泥,過繼給咸豐帝為嗣子,後為光緒帝;

五子載灃的長子溥儀,過繼給同治帝為嗣子,後為宣統帝;

六子載洵,過繼給嘉慶帝四子綿忻之子奕志為嗣子;

七子載濤,過繼給嘉慶帝五子綿愉的六子奕謨為嗣子,後又改繼給奕譞的八弟奕詒為嗣子。

十四等封爵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封爵方式有兩種,一因軍功受封叫軍功封,一種以皇帝直系子孫受封叫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王、貝勒均世襲,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則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以後則世襲罔替不再遞降。清代共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以軍功封爵。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襲罔替王爵四家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清初因是開國功臣被封世襲罔替的八家親王如下:

禮親王: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圖魯」。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進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代善又主持立福臨(世祖)為帝。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其後代襲爵有名者,如嘉慶十年襲爵的禮親王昭褳是皇族中著名學者,著有《嘯亭雜錄》等傳世,昭褳後因凌辱大臣被奪爵。末代禮親王叫世鐸,清帝退位後去世。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兩個被削爵。

鄭親王:始封祖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孫。濟爾哈朗從征蒙古、朝鮮,崇德元年進封和碩鄭親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道光二十六年端華襲封,咸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殺肅順,端華賜自盡。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多爾袞以作戰勇敢賜號「墨爾根代青」,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他顧全大局和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臨即位。順治元年多爾袞進入北京,安撫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多爾袞先後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死於出征路上.年僅39歲,靈柩回京時順治親迎於東直門。多爾袞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神主祔太廟。後蘇克薩哈等攻訐他種種不法,被廢尊號,黜出宗室,毀陵墓,家產人員入官,此後百餘年無人敢論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曆令修葺東直門外睿王墳,乾隆四十三年為其平反覆其王爵,其爵世襲罔替,追謚日忠,配享太廟。其身後無子,以同母弟多鐸之後繼承爵位。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不計追封者共8王。

豫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5子豫通親王多鐸。多鐸在太宗時於大凌河大破明軍祖大壽之師,從此明朝無有成規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軍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肅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清軍入關後率軍西征川陝,剿擊李白成、張獻忠余部。豪格與多爾袞多不睦,順治元年因語侵多爾袞竟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末代肅親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書。清帝退位後,避居大連與日本人過從甚密,死於1922年。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庄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第5子承澤裕親王碩塞。碩塞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白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庄親王。庄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岳托自幼隨父祖征戰,功勞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岳托作戰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屢被申斥,封爵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清兵入關後,岳托率部攻山東克濟南,崇德三年病死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順承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第3子薩哈磷,薩哈磷兼通滿、漢、蒙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3子。順治元年勒克德渾被任命為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清代因恩封為世襲罔替親王爵的有以下四家:

怡親王:始封祖為怡賢親王允祥。允祥是清聖祖玄燁第13子。雍親王允稹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謚為「賢」,又特於謚前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廟,乾隆時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道光時載垣襲爵,穆宗(同治)初立時載垣與端華、肅順等同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辛酉政變後與鄭親王端華同被賜死。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恭親王:始封祖為恭忠親王奕訢。奕訢為清宣宗曼寧第6子。道光遺詔中遺命四子奕詝入繼大統的同時封奕沂為親王,文宗奕詝繼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詔謚「忠」,配享太廟。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醇親王:始封祖為醇賢親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寧第7子,咸豐年封醇郡王,其福晉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穆宗(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廟,「稱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載湉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為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奕劻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世爵的親王。奕劻是清高宗弘曆17子永磷嫡孫,光緒十年命其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60萬壽封親王,深得慈禧信任,曾與李鴻章共同主持辛丑議和。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辛亥革命爆發後奏啟用袁世凱,清廷退位後被清朝親貴遺老目為「賊子」。後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沒來得及世襲。

開始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後來清聖祖康熙皇帝參考了漢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輩分排行。最初的幾名兒子以「承」、「保」、「長」三字命名,後來固定用「胤」,孫輩用「弘」,曾孫用「永」。乾隆時,又根據他作的一首詩,定了後人用「永」、「綿」、「奕」、「載」。道光時定了「溥」、「毓」、「恆」、「啟」,咸豐時定「燾」、「闓」、「增」、「旗」。1938 年修續愛新覺羅氏宗譜的同時,溥儀又添了 12 個字,「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為了細分,乾隆開始定聖祖康熙帝開始以輩分排序的皇室子孫為近支宗室,而康熙之前的則為遠支宗室無需以輩分命名。由嘉慶開始,又規定三代以內同輩同一世系第二個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豐帝叫奕詝,有同父異母兄弟奕訢,兩人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言」部,但慶親王奕劻的則是「力」部。

清朝各帝皇子其子孫(除去死後無嗣的)所在的旗籍分布為:

顯祖塔克世系:

正藍旗:穆爾哈齊子孫;

鑲藍旗:舒爾哈齊子孫;

鑲黃旗:巴雅喇第二子拜音圖子孫,第四子鞏阿岱子孫;

鑲白旗:巴雅喇第六子濟瑪護子孫。

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

鑲紅旗:褚英子孫、代善第二子岳託子孫、阿濟格子孫;

正紅旗:代善子孫(除岳託一支外);

正藍旗:阿拜子孫、阿巴泰子孫、賴慕布子孫、多爾袞子孫、多鐸子孫;

正白旗:湯古代子孫、塔拜子孫;

正黃旗:巴布泰子孫;

太宗皇太極系:

鑲白旗:豪格子孫;

正黃旗:葉布舒子孫;

鑲紅旗:碩塞子孫;

正黃旗:高塞子孫;

鑲黃旗:常舒子孫、韜塞子孫。

世祖福臨系:

鑲白旗:福全子孫;

正藍旗:常寧子孫。

聖祖玄燁系:

鑲藍旗:允禔、允礽、允祉、允禵、允禧;

鑲白旗:允祺、允佑、允祹、允祁;

正藍旗:允祀、允禟、允祥、允禕、允祜;

正紅旗:允礻我、允禑、允禮。

世宗胤禛系:

正藍旗:弘晝。

高宗弘曆系:

正藍旗:永璜。

鑲紅旗:永璋、永琪;

鑲白旗:永璇;

正紅旗:永瑆、永璂;

鑲藍旗:永璘。

仁宗顒琰系:

鑲白旗:綿愷;

鑲紅旗:綿忻;

鑲藍旗:綿愉。

宣宗旻寧系:

鑲紅旗:奕緯;

鑲藍旗:奕?;

鑲白旗:奕譞;

正紅旗:奕詥;

正藍旗:奕譓。

編者註:前幾年,由北京市民族聯誼會出面,末代皇帝溥儀的四弟溥任長子金毓嶂牽頭,中央民族大學的老師具體負責進行過愛新覺羅宗譜的續修工作。本微信平台也發過幾篇介紹愛新覺羅家族的文章,為此我接到很多電話,談到缺少某支系或某支系寫的有誤,我深感愛新覺羅宗譜工程浩大,我們是無力寫出完整的文章,歡迎各位族胞不吝賜教,給提供有關資料和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前柔道冠軍當選蒙古總統,我們要怎麼說?
興祖福滿家,分支寧古塔
打千和打扦有什麼不同?
大清皇族在金亡後留在中原有一支數百萬的同宗族人
看大清一直堅持統一,反對南明和鄭成功分裂國家的企圖!

TAG:付春兵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弘曆
愛新覺羅氏的先世譜牒
愛新覺羅?溥佳
清朝皇帝簡介(愛新覺羅家族)!
愛新覺羅的野趣畫風!
《愛新覺羅宗譜》透露哪些秘密?
愛新覺羅·溥佺山水畫欣賞
愛新覺羅·胤禩(八阿哥)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
歷史探秘系列之愛新覺羅和宋徽宗
大清王朝的主宰者愛新覺羅家族簡介
茶皇——愛新覺羅·弘曆的飲茶記
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清朝貴族愛新覺羅氏是不是宋徽宗後裔?
愛新覺羅弘曆是怎樣的人?
愛新覺羅家族之紅帶溝村後裔簡史
道光帝四代孫愛新覺羅·溥佺山水畫作品欣賞!
趣聞丨鋼琴愛好者:愛新覺羅·康熙
努爾哈赤是宋朝徽欽二宗後代本姓趙?愛新覺羅並非清朝皇帝的姓氏
被忽略的皇親國戚——愛新覺羅·溥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