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圖片均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提供

從500年前開始,在英國和法國,技藝精湛的工匠,財力雄厚的貴族,品位出眾的藏家,他們都為一種裝飾有鍍銀或銅鎏金架置的中國瓷器而著迷。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8世紀 中國瓷瓶 法國銅鎏金鑲接 局部圖

16世紀,中國瓷器很偶然地被帶入英國,或是通過黎凡特,或是通過好望角附近的海域。因為數量稀少,所以中國瓷器被認為是珍貴而特殊的財物。當時,許多有著高超技藝的英國銀匠被委託為這些瓷器作鍍銀鑲接裝飾。「脫胎換骨」後的瓷器,有些被用作贈送貴族的禮物,有些則被用來裝飾華麗的家居。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8世紀 中國瓷瓶 法國銅鎏金鑲接 萊斯特曼夫婦舊藏


這件中國青瓷中部為一「壽」字。引人注目的是,瓷瓶的高度發生了變化,顯然,在它原始高度的基礎上,巴黎的金匠截去了一部分,然後為它裝飾了帶有卷渦、穿孔手柄以及底座的銅鎏金架置。

這種架置裝飾被用來與Jean-Claude Duplessis père(1695年至1774年)的作品相比較。他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金匠,不僅有著精湛的銅鎏金技藝,而且在瓷器設計方面有所建樹。1748年至1758年,在古董商Lazare Duvaux的賬冊中,他的名字常常被提及。

1750年9月,Duvaux將一對中國青瓷賣給marquis de Voyer d"Argenson侯爵,而這對青瓷就是由Duplessis進行的銅鎏金鑲接,花費3000里弗(古時的法國貨幣單位)。這一筆數額高昂的費用顯示了這類瓷器所具有的重要價值。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6世紀 中國瓷盤 英國倫敦鍍銀鑲接 摩根基金會舊藏


經過倫敦銀匠的一雙妙手,鍍銀鑲接的架置讓這件東方瓷盤變得異域風情。無論是贈送貴族的禮物,還是點綴家居的裝飾,它都是獨特的選擇。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6世紀 中國瓷盤 英國倫敦鍍銀鑲接 介面處花紋精緻規整 工藝精湛


到了18世紀的法國,瓷器鑲接工藝又有了更極致的發展。這一時期,銅鎏金工藝扮演了十分重要的功能性和裝飾性角色。在王公貴族家庭中,銅鎏金被廣泛應用於鐵制柴架、傢具五金、壁燈、燭台、枝形吊燈中。當然,它也被用在亞洲和歐洲瓷器的架置裝飾中。尤其是洛可可(ROCOCO)藝術興起後,瓷器的架置裝飾變得更加富麗堂皇,而這種風格正好符合「法式口味」。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8世紀 中國瓷瓶 法國銅鎏金鑲接 萊斯特曼夫婦舊藏


銅鎏金架置的製作可謂價格不菲,十分昂貴。像這樣一件瓷器,其擁有者想必為此付出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錢。18世紀的拍賣目錄顯示,裝飾有銅鎏金架置的器皿經常會出現在貴族收藏中。而且他們認識到,這類器皿的價格恰恰是它們價值的真正體現,因為這種裝飾風格已經走在了時尚前沿。1783年,在路易-瑪麗-奧古斯丁奧蒙公爵(Louis-Marie-Augustin,duc d』Aumont)的藝術品收藏銷售中,許多都是銅鎏金鑲接的日本瓷器或中國瓷器,其中有一部分則由路易十六花費大量資金購藏。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6至17世紀 中國瓷碗 英國倫敦鍍銀鑲接 摩根基金會舊藏


這件裝飾有鍍銀架置的中國瓷器,與伊麗莎白一世的顧問威廉·塞希爾勛爵有關。它有可能是維吉尼亞殖民者Walter Raleigh爵士遺贈給勛爵兒子羅伯特·塞希爾(Robert Cecil)的物品。威廉·塞希爾及他的次子羅伯特·塞希爾兩代輔弼,乃是英國史上的重要賢臣。塞希爾家族本身也昌盛400多年,還在1937年出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洛可可藝術是流行於18世紀前期的一種藝術形式,又稱「路易十五式」。它從大自然中吸收養分,運用各種貝殼、莨菪葉飾相纏繞形成渦形紋飾,花卉、流水般的曲線。同時,也受到東方庭園、花鳥紋樣等藝術的影響,還從中國絲綢、瓷器、漆器、傢具的圖案與造型中汲取了靈感。洛可可藝術在構圖上強調不對稱,造型的基調常用S形曲線、卷渦、波狀和渾圓體。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6世紀 中國瓷瓶 英國倫敦鍍銀鑲接 摩根基金會舊藏


這件瓷瓶出自明代萬曆年間。1585年,倫敦一位不知姓名的銀匠採用鍍銀鑲接工藝,讓它變得與眾不同。而它曾是美國銀行家、著名收藏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1837年至1913年)眾多珍藏中的一員。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8世紀 中國瓷瓶一對 法國銅鎏金鑲接 威廉·貝克福德舊藏


這對瓷瓶的鑲接工藝體現了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的藝術思潮,製作年代在1760年至1770年期間,這正好是兩種藝術思潮的過渡時期。

這是一對典型的仿古瓷,仿製的對象是青銅器。與此風格迥然不同的是,其鑲接設計充滿濃郁的異國風情,由丘比特、花飾、貝殼和植物組成。當時,法國人對中國瓷器尤為推崇,他們試圖改變這些瓷器的外貌,創造出一種完全符合「法式口味」的奢侈物品。

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法式口味」,這對瓷瓶被英國富豪、著名收藏家威廉·貝克福德(1760年至1844年)珍藏。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威爾特郡的「放山居」,其前身就是這位收藏家故園的殘存部分。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18世紀 中國帶蓋香爐 法國銅鎏金鑲接 萊斯特曼夫婦舊藏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這件南瓜形的瓷罐,配有一個頂蓋,出自中國明代晚期或清早期。它被法國金匠改造成一個富麗堂皇的的香爐。渦卷形、穿孔以及葉子、貝殼的銅鎏金裝飾,將罐身與頂蓋隔開。

文中提及的美國頂級藏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以及摩根基金會在文藏6月19日美國頂級藏家收藏的中國明清瓷器中有所提及。更多大都會博物館館藏圖請點鏈接!

欲知曉更多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搜索「中國收藏」並下載《中國收藏》雜誌App。

大都會博物館藏:500年前英法貴族的專屬中國瓷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明清時期道教:戴帽花 助神力
看民國瓷上的摩登女郎時尚秀
走進海明威的「書房」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皇族、貴族和士大夫尤其鍾愛此物,更見證中華5000多年的歷史
香港皇室貴族2018新加坡春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雜項篇
李嘉誠的野心!超400億英鎊控制英國三大行業 世襲貴族爵位500年
貴族運動的「人情味」:1919年11月南寧高爾夫球場的外國人和中國球童
英國貴族擁有眾多古代瓷器,卻送給大英博物館,學者:應歸還中國
國家一級演員,42歲二婚嫁外國貴族,保留中國國籍歸國唱紅歌20年
1508博士文章: 《是什麼驅使當時歐洲王公貴族名流紛紛從中國訂製徽章瓷?》
四版的天空:貴族中的貧民—8006
500年前英國貴族的金戒指長啥樣?
西藏「土豪」的貴族莊園:名表皮包是日用品,曾養3000農奴
唯一保存完好的舊西藏貴族莊園:主人曾有萬畝土地、3000多名農奴
英國少年扮貴族後代,搞高端旅行團狂騙老年人700萬
英國少年扮貴族後代,搞高端旅行團狂騙老年人700萬…
貴族學校的校園霸凌。《惡女千金》第32、33、34話
小國藐視中國,皇帝立刻派10萬人征討,小國貴族立刻殺了國王投降
500平米的別墅豪宅,500萬裝修的高端定製,堪稱家居中皇家貴族!
1900年的蒙古喀爾喀貴族女性服飾和日常生活
她是法國間諜女王,貴族出生牛津大學畢業比英國007更高端
百萬美元獵鷹:中國天空的統治者,中東貴族的高級玩具
「登仕廷幼教」歷史探尋:600年前倫敦貴族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