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軍在我境內挖戰壕、設帳篷,稱將長期駐紮絕不後退,為何印軍覺得我軍這麼好欺負?

印軍在我境內挖戰壕、設帳篷,稱將長期駐紮絕不後退,為何印軍覺得我軍這麼好欺負?

中印軍隊在洞朗地區(中印邊境中國領土上)的對峙已持續了近一個月,印軍至今還沒有退出的跡象。《印度時報》7月9號報道,印軍正在該地區挖掘戰壕、設置帳篷,以表明絕不後退的態度;目前士兵們正在維持著正常的物質供應,「除非中國達成明確的條款,否則不可能考慮後退」。

2013年中印在拉達克地區帳篷對峙畫面

印軍的態度看來已經十分的明朗,準備和中國耗到底——在中國的土地上。有人可能問了,目前印度的國力、軍力比中國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他就不怕中印之間爆發戰爭再慘敗嗎?從目前印度各方的反應看,很可能就是如此。印度似乎覺得中國絕不會輕易使用武力,只要印方擺出強硬的態度,這次事件中國就會妥協並以和平談判結束;即使發生衝突,也只能是小規模的衝突。印軍似乎真的覺得,如果發生了小規模的衝突,印軍將憑藉先期的人數優勢和事發地的地理優勢而佔有一定的便宜。可是,是誰給了印度如此的自信呢?

一、印度快速增長的國力和軍費。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裡的大國,印度這些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很快,2016年其GDP增長率更是達到了7.1%,號稱連續3年超過中國。不管其數字準確性如何,世界人民信不信,反正印度人民是信了。而這些年,印度軍費也獲得了大幅度的增長,目前已經開始趕上俄羅斯了。一個各方面快速發展的國度的人民,往往是擁有各種憧憬的,自信心往往是爆棚的。就像我國網路上就到處充斥著美國軍力大衰退啊、美國經濟馬上就要崩潰啊的言論,印度想必也一樣,只是蔑視的對象是中國。

這次中印士兵「身體接觸」對峙視頻畫面,中方由於人數較少,處於劣勢

二、中國這些年樹立的「和平發展」的形象。

1、南部·海域島嶼爭端的經驗教訓。所謂「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特別是在面對「流氓」國家的時候。一味給好處安撫以換取對方的妥協那是面對君子,可如果對方不是君子呢?以前我國在南部·海域爭端中,以某吳姓外交人員為代表的人士,還真存在著「以妥協求和平」的思想,搞得周邊國家「一鬧就給好處,不鬧就沒好處」,進而形成「不鬧白不鬧,白鬧誰不鬧」的局勢以及「跟你友好沒啥好處,和你鬧騰能夠得到好處」的惡劣後果。

2012年後,我國明顯改變了這種風格,堅定了樹立了正確的獎罰機制,「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對於友好國家就「獎」,對於損害我國利益的國家就「罰」,「獎罰分明」。自此,我國南部·海域爭端局勢大為改觀,黃·岩島被我實際控制,各大島·礁得以大規模填海造陸;形勢一片明朗,而前面鬧的最歡的菲律賓轉而變得和我們友好起來。我國「以鬥爭求和平」的目的達到。

2、近30年在陸地上的和平。所謂「一場仗打出30年的和平」,那麼從80年代末至今,也接近30年了。不要說半個多世紀前的朝·鮮戰爭,就是80年代的陸上戰爭,如今的威懾力還剩多少?也許我們一直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炫耀,但對方體驗的是這幾十年與我國陸軍實際的接觸。這些年,印軍一直在邊境爭議地段奉行「蠶食政策」,試圖不斷的向前推進並修築工事,但兩國之間發生戰爭了嗎?沒有。前幾年的數次緬甸炮彈落入我國境內的事件,我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還記得2015年我軍方高級將領在香山論壇上所說的「即使在涉及到『領土主權』的問題上,我們也『絕不』輕言使用武力,力避擦槍走火,始終通過『友好協商』的方法解決爭端」的話嗎?我們是否真的一直在執行這個政策,而印度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這個表態呢?

現在你大概明白在洞朗地區為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了嗎?那麼印度這次是否會得逞呢?當然不會。印度這次做的太出格了,侵犯我國領土也就罷了,還準備長期對峙並逼迫我們撤出,怎麼可能?而且這次國內媒體這樣的公開報道這次事件,顯然是要先在輿論上做準備。

從海上爭端明顯可以看出,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只需根據形勢的需要(印度敬酒不吃吃罰酒)對政策的調整以及一些調兵的時間。一旦我們準備妥當,後果就不是印度可承受的了。印度百姓如今為有了一個能幹的強勢政府而歡呼,可一旦再次戰起印軍失敗,還記得當初鬱郁寡而亡的尼赫魯嗎?

作者:利刃/晨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TAG:晨曦防務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越軍戰壕里的這一幕讓解放軍瞬間愣住?
為何越軍戰壕里的這一幕讓解放軍瞬間愣住?真相讓人差點哭出聲來
美軍為何不愛挖戰壕,散兵坑只及膝蓋,而解放軍的戰壕又大又深
美軍為何不愛挖戰壕,散兵坑只及膝蓋,而解放軍戰壕又大又深
一場戰爭中,倖存的老兵真的是運氣?老兵:我從來都不是躍出戰壕
美軍曾經很注重挖戰壕,如今卻只挖小土坑,我國也是這樣嗎?
敵軍的狗被拋棄,狗狗忠誠守著戰壕不肯走,令人感動
在二戰中,一支被突然襲擊的軍隊為何能快速挖好戰壕進行反擊?
戰場的戰壕真是士兵挖出來的?他們哪來的體力?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抗戰時期,日軍看見帶這種帽子的中國軍隊,立馬挖戰壕,先挨一頓打!
這才是戰壕里步兵們的噩夢,還真是無處可逃
同一個戰壕的戰友,退役之後卻很少聯繫?老兵們怎麼說
戰場上戰壕都是士兵挖嗎?他們哪來的體力?實際上我們都想錯了
戰場上戰壕都是士兵挖嗎?他們哪來的體力?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不再是一條戰壕內的盟友,美土或將鬧翻,希臘卻表示歡迎
日軍一看到戴這種帽子的中國軍隊,就趕快挖戰壕,先挨一頓打再說
這兩國曾經是敘利亞戰場上同一戰壕的戰友如今卻翻臉了?
戰場上一名士兵能挖多深的戰壕?事實可能難以接受,都沒想對
戰場中激戰時,戰士們根本就沒時間挖戰壕,那這些戰壕是怎麼來的
二戰中,部隊突然被襲擊,是怎麼出現戰壕的,現挖有那麼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