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的心在這小島上」

「我的心在這小島上」

清晨6點30分,曾艷林如常醒來。打開房門,她走進前院。地上有些昨夜飄落的樹葉,收拾乾淨後,她來到後院。新開的月季有淡淡的香味,5個孩子課後常愛圍著幾叢花打鬧玩耍。

這樣的清晨,曾艷林已經過了差不多9年。「還有一年就要退休了,真捨不得幾個孩子。」曾艷林2008年9月調任湖南株洲縣挽洲小學,從剛來時的不適應到如今的不捨得,挽洲這座面積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不到300人的小島,將曾艷林教師生涯的最後10年「塑造」成另一種「相貌」。

每周日下午,從位於神山村的家出發,步行約20分鐘,曾艷林抵達渡口。等船、過河、上島,再步行十來分鐘,國旗飄揚的白色院牆內,島上唯一的學校正靜靜地等著她。而她,將在這兒住到周五返家。

每周5天,白日里與她做伴的,是5個學生和校長蘭紅建;夜裡,陪著她的是天上的星和窗外的蟲與鳥。每周三,走教的老師王倩來了,校園會更熱鬧。

「我1981年到學校任教時,還有160多個學生。」蘭紅建是挽洲本島人,1979年從株洲縣四中高中畢業後,蘭紅建選擇回島務農。兩年後,他從10位參考者中脫穎而出,考入挽洲小學任教。

教了幾年書後,兩個兒子陸續出生,加之妻子沒有工作,一家四口的生活壓力全落在了蘭紅建身上。「我當時每個月只有30多塊錢的工資,養活四口人,難啊!」蘭紅建動了心思想離開。可白天一到學校,看著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蛋兒,他又捨不得了。

過了幾年節衣縮食的日子後,蘭紅建的兩個兒子逐漸長大。「孩子要上學,我的負擔更重了」,1997年蘭紅建真的離開了,去島外做一份每個月1200塊錢的工作。一年後,他卻再次回到學校,每月的收入恢復為700多塊錢。

「總覺得外面的時間過得慢。」蘭紅建說,在學校里度過的每一天都特別快。早7點30分,指導學生讀課文、做作業;8點開始上課,數學、思想品德或是體育,總課時不少於4節;課間帶著孩子們做做遊戲,或是講幾個故事;4點學生離校後,獨自準備第二天的課;回家途中,向偶遇的家長說一說孩子的到校情況、課堂表現……

「這幾年政府重視,加大了投入,學校越來越美,我每個月的收入也增多了不少,工作起來更舒心了。」蘭紅建說,「今年開春,學校迴流了兩個娃兒。」學校條件好了,家長自然願意送孩子來這。

仍在適應走教生活的王倩老師,每次走教往返路途需花費兩小時以上,「還是有點累」,但「我不來,孩子們怎麼辦」。

類似問題,曾艷林9年前也問過自己。丈夫和兒子有時會抱怨幾句,放著好好的家不住,常年守在島上,圖啥?

是啊,圖啥呢?9年間,挽洲小學陸續分來了幾位特崗教師,最終都因為無法忍受小島艱苦單調的生活,辭職了。

偶爾,曾艷林也想調走,可看著5個比自家孫子大不了幾歲的孩子,她便打消了念頭。「我走了,他們怎麼辦呢?」曾艷林笑著說,「我還是與他們做伴到明年5月退休吧!」

說完,她拿起掃帚,開始清掃教學樓的過道。樓梯間,傳來孩子們的聲音。「周家芯、李誠瑾,你們倆掃教室,我和李佳年、周仕榮掃樓梯和走廊。」說話的是今年才轉來的三年級學生周裕軒。

「他適應得很快!」蘭紅建說,島上的孩子心性單純,總是能在極短的時間裡接納新朋友。「4點了!孩子們要離校了!」拿著手機,蘭紅建往校門走去。

曾艷林和王倩已在那兒等著他,與5個孩子道過別後,一天的教學才算結束。「他們中說不定哪天還會再出一個名牌大學的教授呢!」看著孩子們小小的背影,蘭紅建想起的,是多年前畢業的某個學生,他走出小島後考入復旦當了一名教授。(本報記者 賴斯捷 禹躍昆)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11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職業教育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變革的時代,世界重新審視技能
山東臨沂經開區:聘用、在編教師同等待遇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太平洋新出現一座小島!科學家登島後發現:這小島不是天然形成!
這小島沒電話沒網路,只有美到哭的風景,帶女友1200塊住一晚值嗎
軍閥頭子段祺瑞,做元首時曾幫中國拿下北歐這小島,如今開始受益
老布希差點在這小島被吃掉,如今日本在此部署雷達提防中國
弱國無外交,非洲十五國聯合要求美國歸還這小島,結果遭美國無視
這小島有17個沙灘帶飛機跑道,售價1.2億很多明星想買,這波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