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周忠和:中國高校通往世界一流大學之路 | NSR專欄

周忠和:中國高校通往世界一流大學之路 | NSR專欄


?

網傳42所一流大學入選名單。圖片來源:北青報



撰文 | 周忠和 (《國家科學評論》副主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翻譯 | 楊 苗


校譯 | 張弘毅


責編 | 陳曉雪





 

 





中國的大學將很快迎來新一輪入選「雙一流項目」

(即目標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

的評估。很多人將此視為中央政府調配資源用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措施。雖然「雙一流項目」的細節還有待公布,但它已經引發了大量的討論和關注。會出現一個公正的機制來合理評估大學水平嗎?中國的大學想獲得「世界一流」的地位,目前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希望擁有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並非獨有。亞洲其他國家、歐洲國家對世界一流大學的渴求同樣急切。近些年,高等教育的含義似乎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重點更多地放在了產出和效率上,而不是學術、傳統的知識傳播和社會影響上。這樣的轉變可能與全球性的新興共識有關,即高質量的大學對推動一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然而,一所大學還有其他重要的使命。它應該不僅僅培養出科學家、工程師以及推動技術創新,還應該培養出以獨特視野、觀點和專業技能為社會做貢獻的知識分子,而後者對於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長期健康發展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麼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大多數人可能會以大學排行榜來評判。在排行榜上提升排名成了許多大學的目標,這就導致一種被很多人稱為「教育軍備競賽」的情形。評估大學的標準在不同的排名系統中有很大差異。然而,如何通過排名衡量一所大學的精神氣質和社會影響力?有些教職人員或校友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他們卻沒有發表過任何論文,怎麼評估他們的價值?回到中國「雙一流項目」對大學的評估問題上,這是為了排名而做的又一番努力?還是大學官僚化的又一體現?




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的大學數量超過2000所,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將被選入「雙一流項目」。對於剩下的那些有著不同的目標和責任的大學來說,他們將面臨什麼?美國有全球數量最多的頂級大學,因為它擁有囊括了數百所高質量大學的高等教育體系。考慮到目前中國的情況,與擁有一流大學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擁有數百所高質量的大學。一些省級政府近日宣布了各自的「雙一流項目」政策,推出了為省內排名靠前的大學匹配資金支持的條例。類似這樣政治正確的舉措或許並不應該得到鼓勵,因為政府應當投入更多資源給那些不太可能入選「雙一流項目」的本地大學。




在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之外,中國的大學當下還面臨諸多更加急迫的問題和困難需要關注和解決,比如,整體上教學質量偏低、缺乏批判性思維、缺少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與此同時,大學除了傳授就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更加重視大學文化的培育,這就包括了批判性思維、領導力和視野、道德與價值觀、社會責任感等多方面。



政府的投資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非常關鍵。然而,要建設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往往需要幾代學者們的努力。政府應該更加有耐心,減少大學一味追求提升全球排名的壓力。中國的大學需要資源,它們同樣需要一個能夠保障合理薪酬的良好的大學管理制度,還需要在經營學校和教育學生方面的獨立性。更多的中國大學應該注重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公民,並在爭取資金支持時能與排名靠前的大學擁有同等公平的機會。政府應避免擴大一流大學和其他大學之間業已巨大的鴻溝,阻止當下非正常搶奪人才的方式。最後,在採取行動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前,政府和大學都應當進一步思考世界一流大學對中國來說真正意味著什麼。



原文2016年12月3日首次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原標題為「Road to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y」。《國家科學評論》是科學出版社旗下期刊,與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知識分子》獲授權翻譯並轉載。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w087,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製版編輯:斯嘉麗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中國工程院

|創作性非虛構|HHMI青年學者

|吳瑞獎


青蒿素

|可燃冰|

西湖

|墨子號

|

學術辯

|

Sci-Hub

屠呦呦

|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

數學教皇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入學更容易,回報更高?1999年後的高校擴招影響幾何
一顆神奇的腦袋與「黑洞不黑」
擇偶觀:公狒不壞,母狒不愛;概念手機不用電池也可通話 | 每周播報
1950年代華羅庚回國前後|科學春秋
人類究竟需要多少睡眠?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