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令狐沖:躲在任盈盈身後的孫悟空

令狐沖:躲在任盈盈身後的孫悟空

在《笑傲江湖》這部小說里,金庸塑造了一個自在逍遙的令狐沖,儘管有著正人君子一樣的師父、賢妻良母一般的母親和身邊一群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同伴,他依然我行我素,只憑自己的興趣行事,好不瀟洒,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然而,這位「浪子」令狐沖卻是最戀家的。

令狐沖,其實是一個君子。

他真的可以,笑傲江湖嗎?

一令狐沖與孫悟空

很明顯的一點是,金庸在塑造令狐沖這個人物時,是想到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的。事實上,《笑傲江湖》書名便出自《西遊記》中「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一句。

孫悟空嚮往自由,不拘權威,上至神佛,下達鬼怪,無不結交,書中神佛多道貌岸然,鬼怪大真真小人;而令狐沖自在散漫,不拘小節,正派人士也有厭惡的,魔教中人也但交無妨,活脫脫一個武俠世界《西遊記》。

在《笑傲江湖》第九章《邀客》里,令狐沖對田伯光說:「我不願做的事,別說是你,便是師父、師娘、五嶽盟主、皇帝老子,誰也無法勉強。總之是不去,一萬個不去,十萬個不去。」

這段話很容易能讓讀者聯繫到孫悟空,孫悟空的形象不必多言,在被五指山壓著之前,他反龍宮、反地府、反玉帝、反規則,全世界一切他都反,只要有誰管他,他就反。金庸在散文集里就說過:「《西遊記》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反抗玉皇大帝。」很明顯金庸十分欣賞孫悟空在鬧天宮時的氣勢,這不可避免地被他安排進了令狐沖的性格因素中去。

說了這麼多,一切都告訴我們,《笑傲江湖》的主旨就只有一個:反抗規則、歌頌自由。在《西遊記》前七回里,同樣是這樣的主題。

儘管如此,我們很清楚,當一個人開始反社會時,他必然不能和社會和睦共處下去。所以當孫悟空大鬧天宮到了高潮時,五行山出現了;當令狐沖在江湖上徹底自由自在時,任盈盈出現了。

五行山壓了齊天大聖五百年,最終逐步消弭掉了孫悟空的戾氣,孫悟空只能被保留一部分猴性地歸順;任盈盈卻應了老子那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但她和令狐沖在一起後,形成「曲諧」。

為什麼兩個角色的走向不同呢?因為孫悟空和令狐沖有一個根本上的差別。

孫悟空是誰?天地生成一石猴,「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這段話告訴我們什麼?

孫悟空沒有父母,他天生沒有社會性。

孫悟空從《西遊記》中出場就是光溜溜赤條條一隻猴,沒有父母,也沒接觸過人類社會,和猴群的相處並不能滋養他的社會屬性,直到後來去尋仙訪道時才會「弄個把戲,妝個掞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但正如菩提祖師所說:「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

所以孫悟空再怎麼樣,他也難以真正理解人的社會屬性,他可以學會天下第一的本領,卻無法理解為何要在社會規則下生活,到了天庭他腦海中沒有等級森嚴的概念,今天和這個神仙平輩論交,明天和王母娘娘沒大沒小,他從不知規則為何物,自然也不知道規則對他是好是壞了。他是天宮中的異類,他無法融入天宮。

所以他反天庭、反規則,這不是什麼階級鬥爭的思想加成,只是本性使然。

孫悟空是規則天生的破壞者。

令狐沖則不一樣,令狐沖有精神父母。

儘管令狐沖也是孤兒出身,但令狐沖從始至終都把岳不群和寧中則當作了自己的精神父母。在《笑傲江湖》第三十六章《傷逝》里有這樣一段話:「岳夫人揩拭了他傷口血跡,敷上傷葯,從懷中取出一條潔白的手巾,按在他傷口上,又在自己裙子上撕下布條,替他包紮好了。令狐沖向來當岳夫人是母親,見她如此對待自己,心下大慰,竟忘了創口疼痛。」

一個有社會性的人怎麼能做得到完全反社會呢?令狐沖做不到,所以這時我們看到,在他還是華山派大弟子時,師父和師娘對他很好、小師妹同他親近,他什麼都不缺,因此得意洋洋地可以對田伯光說:「我不願做的事,別說是你,便是師父、師娘、五嶽盟主、皇帝老子,誰也無法勉強。總之是不去,一萬個不去,十萬個不去。」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不是的。

金庸在自傳體小說《月雲》中說了這麼一段話:「從山東來的軍隊打進了宜官的家鄉,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壓農民,處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傷心了大半年,但他沒有痛恨殺了他爸爸的軍隊。因為全中國處死的地主有上千上萬,這是天翻地覆的大變亂。」

這裡的「宜官」是金庸(查良鏞)父親查懋忠給查良鏞起的小名,無意去評價這件事本身,但是很顯然自小離開家鄉、成年後父親亡故的事情,帶給金庸的,是持久的父親本位的缺失。

因此讀者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金庸小說里但凡男主角,大都是父親缺失的。陳家洛父親早早亡故、袁承志一直活在袁崇煥的影子下面、郭靖在前半部小說里都一直為父報仇、楊過終其半生都在尋找殺父仇人、張無忌自小目睹父親自盡、胡斐的人生主命題之一便是為父報仇、喬峰/蕭峰後半生在父親和自我的身份認同上始終游移、段譽活到小說最後發現自己的「父親」並非父親、虛竹剛和父親相認父親便身亡、韋小寶從頭到尾都認為自己是個雜種。

通過這一系列簡單的列舉我們能看到,在金庸小說中,主角的父親本位缺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以至於楊過後來把郭靖當作自己的精神父親、韋小寶把陳近南當作自己的精神父親來填補心理缺陷。也因此當令狐沖被師父逐出師門、發現岳靈珊愛上了林平之後,令狐沖開始不再洒脫,他便得扭扭捏捏,這個時候的他「父母」缺失、「愛情」消散,過去的美好生活全部失去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變成了渾渾噩噩的酒鬼,早沒了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勁。

後來,令狐沖認識了任盈盈。

二令狐沖與任盈盈

在《笑傲江湖》第十三章《學琴》里,金庸寫了好幾筆令狐沖再也洒脫不起來的表現:

令狐沖唯唯喏喏,全不置答。他倒不是對王伯奮有何惡感,只是眼見王家如此豪奢,自己一個窮小子和之相比,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林平之一到外公家,便即換上蜀錦長袍,他本來相貌十分俊美,這一穿戴,越發顯得富貴都雅,丰神如玉。令狐沖一見之下,更不由得自慚形穢,尋思:「莫說小師妹在山上時便已和他相好,就算她始終對我如昔,跟了我這窮光蛋又有甚麼出息?」他一顆心來來回回,儘是在岳靈珊身上纏繞,不論王伯奮跟他說甚麼話,自然都是聽而不聞了。

……

令狐沖道:「哪……哪裡醉了?幹了!」舉起酒碗,骨嘟骨嘟的喝下,倒有半碗酒倒在衣襟之上,突然間身子一晃,張嘴大嘔,腹中酒菜淋淋漓漓的吐滿了一桌。同席之人一齊驚避,王伯奮卻不住冷笑。令狐沖這麼一嘔,大廳上數百對眼光都向他射來。

……

他擠身進去,摸出王元霸昨日所給的見面禮封包,取出銀子,便和他們呼幺喝六的賭了起來。到得傍晚,在這家小酒店中喝得醺醺而歸。

這很明顯是令狐沖失去了父母和愛情這些過去依戀的美好後,再也洒脫不起來的表現。

好在終於令狐沖會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因為《笑傲江湖》一曲而結識綠竹翁和任盈盈,從而重新「活了」過來。

孫悟空這樣一個沒有社會性的石猴,是很難去理解並共情人類社會的規則的,因此他只能適當性低頭,這本無非對錯,沒有人說孫悟空做的就是對的,但孫悟空要想融入社會就只能如此。因此五行山、緊箍咒,一個個枷鎖在孫悟空身上壓著。

如果把唐玄奘和佛教勢力看作是主流社會,那麼孫悟空就是社會邊緣人士的代表,在故事開始,孫悟空極力和主流社會作鬥爭,主流社會也以暴易暴,將他壓制在五行山下。而後緊箍咒代替了五行山,直到孫悟空自己祛除了魔性,緊箍咒自動消失。

這不是被馴服,而是找到了和主流社會相處的邊界,但自己依然游離於世界之外。很多類似今何在的讀者都認為二者永遠是對立的,其實不然,若是當真被馴服了,最後又怎麼會寫下「行者氣呼呼的道」這幾個字呢?實在是孫悟空最終成為了一個同時擁有猴性和人性的斗戰勝佛,前者「斗戰勝」,後者「佛」。

令狐沖是有社會性的,不只是有,而且是大大的有。金庸塑造了令狐沖的浪子形象、讀者也認為令狐沖是一個浪子,但從上述表現中可以看到,這位「浪子」令狐沖卻是最戀家的。

一個這樣的令狐沖,要想讓他在失去了過去美好的支撐後復甦過來,五行山對他是沒用的,只有讓他再度感受到溫暖。

《學琴》這一章最後,金庸這樣寫:「令狐沖生性本來開朗,這番心事在胸中鬱積已久,那婆婆這二十多天來又對他極好,忍不住便吐露自己苦戀岳靈珊的心情。他只說了個開頭,便再難抑止,竟原原本本的將種種情由盡行說了,便將那婆婆當作自己的祖母、母親,或是親姊姊、妹妹一般。……令狐沖與那婆婆相處多日,雖然從未見過她一面,但從琴音說話之中,知她對自己頗為關懷,無異親人。這世上對令狐沖最關心的,本來是岳不群夫婦、岳靈珊與陸大有四人,現下陸大有已死,岳靈珊全心全意放在林平之身上,師父師母對他又有了疑忌之意,他覺得真正的親人,倒是綠竹翁和那婆婆二人了。」

後來我們都知道,這個「婆婆」便是令狐沖,曾有讀者好奇,為何第一女主任盈盈出場這麼晚,因為任盈盈必須現在出場,當令狐沖面對著過去世界崩塌時,她的出場才能給令狐沖以重新開始活著的希望。

但重新活著的令狐沖,勢必又要面對那個問題:「我不願做的事,別說是你,便是師父、師娘、五嶽盟主、皇帝老子,誰也無法勉強。總之是不去,一萬個不去,十萬個不去。」這時的他該怎麼辦?

我們都很清楚,當我們的世界觀不再是強烈的對錯分明,而是默認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是灰色的時候,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滿起來。但《笑傲江湖》是一部具有單一主題的小說,在令狐沖的眼中,權力本惡。這是一種很強烈的價值判斷,而且是極為主觀的。讀者往往也被它影響,從而順著令狐沖的視角去判斷、評價書中人物。也因此岳不群、左冷禪、任我行和東方不敗都成了被權力侵蝕的野心家,沒有人會從他們的角度去看過問題。

當前提被設定下來後,令狐沖和主流世界的人勢必要互相對立起來,這個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屬於令狐沖和外界的矛盾,也屬於令狐沖自身的矛盾。

這時想要追求絕對的個體意識的令狐沖,應該怎麼辦?一方面令狐沖想要完全獨立,另一方面他又根本脫離不了社會。所以他只能淪為酒鬼。

直到遇見了任盈盈。不用擔心了,現在有任盈盈了。令狐沖終於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肆無忌憚。

有任盈盈甘願在少林寺待二十年,有任盈盈在並派大會上給他打點,有任盈盈在他抱著小師妹的屍體時默默守著,有任盈盈在他堅持不屈於任我行時化解矛盾。

所以令狐沖喜不喜歡任盈盈,這都無關緊要,也許是喜歡的,書中可以舉出多少令狐沖對岳靈珊的依戀,就可以舉出多少令狐沖對任盈盈的關心。但並不妨礙令狐衝心里還留著對過去的懷念,只是無論如何他都清楚,只有任盈盈才是他令狐沖的歸宿。這叫做救贖。

令狐沖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被任盈盈保護得很好。在同時失去了「親情」和「愛情」後的令狐沖,躲在了任盈盈的庇護下,任盈盈同時給予了他以新的「親情」和「愛情」,這才讓令狐沖得以以本來的方式繼續在江湖上笑傲。

繼續來看看孫悟空。孫悟空終於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了,孫悟空終於被觀音菩薩戴上緊箍咒了,於是滿天神佛面對孫悟空的態度是:你不反抗我們就和睦共處,你反抗我們就壓制你。

因為孫悟空是一個沒有情感的石猴,沒有社會屬性便無法產生情感,因此必須用強制性的辦法才能讓他慢慢主動依附社會,到故事結束時,老石猴也會哭了,老石猴也沒那麼大的戾氣了,他可以在保持猴性的基礎上和社會共存了。

但令狐沖沒有。令狐沖從始至終都在嚮往他自己的花果山。

也正因為令狐沖嚮往自己的花果山,任盈盈才會義無反顧地愛上他。

三令狐沖與君子

那是華山。

在《笑傲江湖》第二十七章《三戰》里,岳不群接連使出了華山派劍法「浪子回頭」、「蒼松迎客」、「弄玉吹簫」、「蕭史乘龍」,意圖頗為明顯——

只見岳不群使完這一招後,又使一招「浪子回頭」一招「蒼松迎客」,三招「沖靈劍法」,跟著又是一招「弄玉吹簫」,一招「蕭史乘龍」。高手比武,即令拼到千餘招以上,招式也不會重複,這一招既能為對方所化解,再使也必無用,反而令敵方熟知了自己的招式之後,乘隙而攻。岳不群卻將這幾招第二次重使,旁觀眾人均是大惑不解。

令狐沖見岳不群第二次「蕭史乘龍」使罷,又使出三招「沖靈劍法」時,突然之間,腦海中靈光一閃,登時恍然大悟:「原來師父是以劍法點醒我。只須我棄邪歸正,浪子回頭,便可重入華山門下。」

重歸華山和娶岳靈珊為妻,那是他心中兩個最大的願望,突然之間,師父當著天下高手之前,將這兩件事向他允諾了,雖非明言,但在這數招劍法之中,已說得明白無比。令狐沖素知師父最重然諾,說過的話決無反悔,他既答允自己重歸門戶,又將女兒許配自己為妻,那自是言出如山,一定會做到的事。霎時之間,喜悅之情充塞胸臆。

岳不群的真實想法我們另談,但在這裡我們卻能看到金庸給令狐沖寫下的批註:重歸華山和娶岳靈珊為妻,那是他心中兩個最大的願望。

一個內心深處羈絆極多的浪子,往往也便只是表面上的浪子了。也許令狐沖自己都沒能完全想明白,他的不羈究竟是發自內心,還是一種自我暗示。

說了「我不願做的事,別說是你,便是師父、師娘、五嶽盟主、皇帝老子,誰也無法勉強」這話的令狐沖,在面對岳靈珊的懇求時,立刻便答應了,非但令狐沖自己心不甘情不願,便是一旁的任盈盈都忍不住插嘴道:「你……你怎可答允?」

岳靈珊是在請令狐沖照顧林平之一輩子。

岳靈珊道:「大師哥,我求你一件事,你……千萬要答允我。」令狐沖握住她左手,道:「你說,你說,我一定答允。」岳靈珊嘆了口氣,道:「你……你……不肯答允的……而且……也太委屈了你……」令狐沖道:「我一定答允的,你要我辦甚麼事,我一定給你辦到。」岳靈珊道:「大師哥,我的丈夫……平弟……他……他……瞎了眼睛……很是可憐……他在這世上,孤苦伶仃,大家都欺侮……欺侮他。大師哥……我死了之後,請你儘力照顧他,別……別讓人欺侮了他……」

令狐沖一怔,萬想不到林平之毒手殺妻,岳靈珊命在垂危,竟然還是不能忘情於他。令狐沖此時恨不得將林平之抓來,將他千刀萬剮,日後要饒了他性命,也是千難萬難,如何肯去照顧這負心的惡賊?

令狐沖想起過去十餘年中,和小師妹在華山各處攜手共游,有時她要自己做甚麼事,臉上也曾露出過這般祈懇的神氣,不論這些事多麼艱難,多麼違反自己的心愿,可從來沒拒卻過她一次。她此刻的求懇之中,卻又充滿了哀傷,她明知自己頃刻間便要死去,再也沒機會向令狐衝要求甚麼,這是最後一次的求懇,也是最迫切的一次求懇。

霎時之間,令狐沖胸中熱血上涌,明知只要一答允,今後不但受累無窮,而且要強迫自己做許多絕不願做之事,但眼見岳靈珊這等哀懇的神色和語氣,當即點頭道:「是了,我答允便是,你放心好了。」

在這段話中,最有趣的細節在這句話:「不論這些事多麼艱難,多麼違反自己的心愿,可從來沒拒卻過她一次。」當我們把這句話和上文中提及的令狐沖和田伯光的對話進行對比時,頗發生了一絲微妙的反應。

——原來,令狐沖從來就做不到憑自己心意做事,他所說的那些話和他所做的那些事本身並不能完全一致,他縱然身上有豁達的地方,但在很多地方他會一直記掛在心裡,終生都無法忘懷。

無獨有偶,第十章《傳劍》中,在面對風清揚時,他說:「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殺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戮,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只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

而在第二十五章《聞訊》中,莫大又這麼說:「令狐老弟,你在衡山群玉院中胡鬧,我莫大當時認定你是個儇薄少年。不料你不但不是無行浪子,實是一位守禮君子。對著滿船妙齡尼姑,如花少女,你竟絕不動心,不僅是一晚不動心,而且是數十晚始終如一。似你這般男子漢、大丈夫,當真是古今罕有,我莫大好生佩服。光明磊落,這才是男兒漢的本色。」

令狐沖不是浪子而是君子?

我要說,莫大的判斷非常準確。也許令狐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非但不是一個浪子,而是一個外浪內正的君子。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令狐沖和岳靈珊正是這樣影響下的產物。

岳不群在江湖上的形象是翩翩君子,外號「君子劍」,出場時「輕袍緩帶,右手搖著摺扇,神情甚是瀟洒」,正是一幅君子模樣。而在後來對他的人格塑造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給旁人帶來的正氣凜然、如沐春風,作為這樣一名令人尊敬的華山派掌門,他的女兒自然是很崇拜他的。

父親對女兒的擇偶觀有很大影響,一個在女兒心中值得肯定的父親,會讓女兒在擇偶時選擇相近的人,反之則反之。

那麼林平之是什麼樣的人?第三十三章《比劍》里,令狐衝心想:「林師弟沉默寡言,循規蹈矩,宛然便是一位『小君子劍』。他正因此而得到師父、師娘和小師妹的歡心。」

林平之出場時便是行俠仗義的少年,武功低微的他為了救岳靈珊而不惜大打出手,但偏偏也一本正經,再後來到了第二章《聆秘》,金庸這樣寫:

到得午間,腹中已餓得咕咕直叫,見路旁幾株龍眼樹上生滿了青色的龍眼,雖然未熟,也可充饑。走到樹下,伸手便要去折,隨即心想:「這些龍眼是有主之物,不告而取,便是作賊。」他幼稟庭訓,知道大盜都由小賊變來,而小賊最初竊物,往往也不過一瓜一果之微,由小而多,終於積重難返,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想到此處,不由得背上出了一身冷汗,邁開大步,向前急行,再不向道旁的龍眼樹多瞧一眼。

更有趣的是第五章《治傷》里令狐沖和林平之的對比描寫:

儀琳見他口唇發焦,眼眶乾枯,知他失血不少,須得多喝水才是,便道:「我去找些水給你喝。一定口乾了,是不是?」令狐沖道:「我見來路之上,左首田裡有許多西瓜。你去順手摘來便是。左近又無人家,種西瓜的人一定住得很遠。」儀琳囁嚅道:「不予而取,那是偷……偷盜了。」令狐沖有些不耐煩了,道:「你這小……」他本想罵她「小尼姑好胡塗」,但想到她剛才出力相救,說到這「小」字便即停口。

這兩段對比很是值得注意,一個是不食無主之梨的林平之,一個是總想著變通的令狐沖,當岳靈珊面對著他二人時,會選擇誰自然一目了然了。

這一點很多人都指出來過,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非但岳靈珊受岳不群的影響極大,令狐沖的人物性格也受岳不群影響極大。按照心理學的分析,兒子作為個體總是潛意識地想要反抗父親,面對著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岳不群,令狐沖自然要想著成為和岳不群不一樣的人。也許他沒有主動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令狐沖成了「油腔滑調」的祖宗。

可是再油腔滑調的令狐沖,骨子裡還是信的岳不群那一套。試想如果令狐沖本就是那個毫不在乎規則、對任何自私自利行為都視而不見的浪子,又怎麼會在岳不群形象崩塌的那一刻不敢相信?

正因為他相信。令狐沖相信岳不群,令狐沖相信岳不群的君子,令狐沖相信君子。

令狐沖從小就耳濡目染著那些君子的事情,儘管他口口聲聲說不信,但他骨子裡其實才是最相信的那個人。只有理解了這一層,才能明白莫大對令狐沖做出的前人未有過的評語,恰恰纔是本質——因為旁人包括岳靈珊甚至包括令狐沖自己,都只看到的是令狐沖不羈的浪子形象,以為他對什麼都不在乎,以為他放蕩,以為他一心渴望自由。

也因此,全書最後,金庸讓懂令狐沖的莫大活了下來:「牆外響起了悠悠的幾下胡琴之聲。只聽胡琴聲纏綿宛轉,卻是一曲《鳳求凰》,但凄清蒼涼之意終究不改。令狐衝心下喜悅無限:『莫大師伯果然沒死,他今日來奏此曲,是賀我和盈盈的新婚。』琴聲漸漸遠去,到後來曲未終而琴聲已不可聞。」

也因此,懂令狐沖的定閑師太會在臨終時讓他成為恆山派的掌門:「你……你答允接掌……接掌恆山派門戶……我……我傳你令狐沖,為恆山派……恆山派掌門人,你若……你若不答應,我死……死不瞑目。」而祖千秋等四人站在令狐沖身後,面面相覷,均覺定閑師太這遺命太也匪夷所思。

也因此,令狐沖最終和任盈盈在了一起。因為任盈盈才是一眼就看出他本質的那個人,岳不群看不出來、寧中則看不出來、岳靈珊看不出來、儀琳看不出來,任盈盈看出來了。

令狐沖自己卻始終未能看出來。

結語五行山下笑傲江湖

令狐沖的花果山一去不復返了,他不願真正去剖析自己內心,不願走上自己的取經路。

那怎麼辦?有任盈盈,他可以躲在任盈盈背後。

在《笑傲江湖》第四十章《曲諧》里,全書最後一段話是這樣的:

(任盈盈)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說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

而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後記里這樣寫:「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沖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

金庸看到了令狐沖失去了自由,卻也沒有點明令狐沖也許並不真正渴望自由。

好在人的壽命有限,不用等五百年才會想明白,也許終其一生令狐沖都無法想明白,但那也挺好的。

所以如果哪一天,任盈盈離開了令狐沖,令狐沖還能繼續笑傲江湖嗎?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推薦:《大明王朝1566》:在史冊里,在人心裡

我寫,你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林齋 的精彩文章:

《軍師聯盟》初評,這是三國該有的樣子

TAG:書林齋 |

您可能感興趣

李亞鵬許晴有情況?網友:當年的令狐沖終於要娶任盈盈了!
笑傲江湖:任盈盈和岳靈珊,令狐沖最喜歡誰!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為何最後選擇了任盈盈?其實原因很簡單
時隔18年,現實中的「任盈盈」許晴,和「令狐沖」李亞鵬在一起?
李亞鵬許晴在一起了?網友:當年的令狐沖終於娶到了任盈盈
新笑傲江湖任盈盈喜歡誰 新笑傲江湖任盈盈最後和令狐沖在一起了嗎
時隔18年,現實中「任盈盈」許晴,和「令狐沖」李亞鵬在一起?
網傳李亞鵬許晴合照,令狐沖和任盈盈是否能在一起
令狐沖愛的究竟是任盈盈還是小師妹?
《笑傲江湖》里的令狐沖,最終為什麼選擇了任盈盈?
令狐沖娶了任盈盈,真的幸福嗎?一曲笑傲江湖就是答案
李亞鵬許晴石錘 網友:多年後令狐沖終於娶到了任盈盈!
李亞鵬許晴宣布戀情?網友:當年的令狐沖終於娶到了任盈盈!
令狐沖的初戀是岳靈珊,最終伴侶是任盈盈,他真正愛著的是誰?
為什麼令狐沖見到任盈盈後撩妹技能全開?
李亞鵬與許晴深夜約會,親密照流出,網友:令狐沖終於娶到了任盈盈!
金庸筆下一讀就錯的姓名,令狐沖、任盈盈「領銜」
許晴見李亞鵬的親朋好友,網友直呼:當年的令狐沖終於娶到了任盈盈
《笑傲江湖》—令狐沖真正愛的是小師妹還是任盈盈?
《笑傲江湖》中,令狐衝到底是喜歡任盈盈,還是始終對岳靈珊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