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 銅釋迦牟尼佛立像鑒賞,東方尋寶第六季全國海選徵集

清 銅釋迦牟尼佛立像鑒賞,東方尋寶第六季全國海選徵集

明代宮廷專設了佛像造像機構——佛作,專門用於製造藏傳佛教佛像。清朝從康熙年起也效仿明朝的做法,在北京紫禁城內的造辦處監製了許多金銅佛像。加之乾隆皇帝本人也信奉藏傳佛教,親自過問佛像的樣式,故而該朝佛像製作精美、細膩,體現了宮廷的審美趣味,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不過,清代是我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也是最終衰落的時期,清代的佛造像在北方依然是以西藏系統的造像為主流,南方漢族的傳統手法雕塑日見衰退,不復振作。

康熙朝佛像的面相豐圓適中,較為秀美,尤其是雙眼的塑造是寫實性的,上眼瞼呈弧形,略有上揚的感覺。菩薩像的帔帛從雙肩下垂,又優美地向兩側甩出,然後纏繞雙小臂,通過雙臂再雙雙復搭於台座前成垂帶狀。

此時的蓮座高度一般偏低,蓮瓣飽滿,花形亦較寬肥。紋飾一般為兩層,裡層蓮瓣起伏很高,呈凸起的橢圓形,上又飾有3朵捲雲,紋樣優美生動。

在康熙時代早期,蓮瓣紋的裝飾手法是滿布台座一周,時代愈往後,台座背面的花瓣逐漸簡略,變成一塊如意雲頭開光。到乾隆時代,已基本上將背後的蓮瓣省略不做,僅剩正面的蓮花裝飾,滿蓮瓣的蓮座幾乎見不到了。

雍正朝的宮廷造像大概是因為雍正皇帝提倡節儉之故,帶年款的極為少見,目前僅見有一尊帶年款的金銅佛像,造型介乎康熙與乾隆朝之間。

乾隆朝製作的金銅佛像數量遠遠超過康熙朝,由於乾隆朝的金銅佛像數量太多,工藝水平雖然不低,但乾隆帝為了做佛事或為母親祝壽,一次即動輒鑄造成千上萬尊,為了大量生產,在工藝上就有所簡略,技藝上已遜於康熙朝金銅佛像。

乾隆時佛面相較康熙時飽滿,額頭寬而隆,臉形偏方圓,五官刻劃程式化,鼻子有的簡略地做出三個面,呈三角體,較為生硬。康熙時佛像是寫實性的眼,上眼瞼呈圓弧形,外眼角略上挑,很是生動傳神。而乾隆時的雙眼,上眼瞼向下垂,彎度很大,呈俯視形。

乾隆時的佛座,其上蓮花瓣紋飾也大為簡略,蓮瓣的內層一般不再裝飾雲朵紋,絕大多數為素蓮瓣。蓮座的最下緣已不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壁樣式,而是一律製成圓隆形,給人以圓潤肥厚之感。

康熙時期造像尚多紅銅質地,而乾隆時期造像幾乎多用黃銅,銅質冶煉精緻細密,造像器壁厚實嚴謹,觸手感覺生硬幹脆,分量沉重,若用金屬敲擊,發聲清脆悅耳,儼如銅鈴。在鎏金方面,康熙造像金色偏橘黃、中黃,金質較厚,色澤悅目燦爛。乾隆造像金色偏冷,呈中黃略冷的黃色,且金質較稀薄。康熙時代的金銅佛像做工精細,金色完美,較之乾隆朝大批量生產的佛像更富有藝術性。帶官款的康熙佛像,全世界至今發現也不過一尊。

由於乾隆皇帝本人精通和信奉藏傳佛教,他在紫禁城和承德外八廟共建了8座六品佛樓,按照下品、上品、上上品、瑜伽品和般若品這些佛教修行的等級,鑄造了數千尊佛像,這些佛像台座正面都鑄官款,背面按品刻佛像的名字,本身藝術水平並不高。

《東方尋寶》已進入了第六季全球海選徵集,以往五季,憑其專業權威的態度,趣味的解說,深受大眾的喜愛,在古玩收藏界影響深遠,口碑非常好,一舉成為廣大收藏愛好者的行業導師,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及廣大藏友的關注,實為一場轟動收藏界、影響力極大的藝術盛宴。本期海選更是豪華升級,致力於為廣大藏友打造一個古玩藝術品分享交流信息發布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提供一次與國家級權威專家老師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東方尋寶》欄目組地址:湖南電視台(長沙市開福區德雅路480號)辦公樓3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尋寶文化收藏 的精彩文章:

文房諸器,宣爐為首,東方尋寶第六季海選徵集報名

TAG:東方尋寶文化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