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小看印度,印度在這一領域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不要小看印度,印度在這一領域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作為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一直處於領跑地位和迅猛發展階段,所以,近些年來中印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隨著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中國、印度以及整個亞洲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無怪乎人們稱21世紀為亞洲的世紀。中印兩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有著相似的國情和相似的發展目標,兩國既是友好鄰邦,也是競爭對手。

印度也是世界人口大國

人最心塞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個各方面指標都超過自己的鄰居,國家同樣如此。作為亞洲兩個最重要的大國,但中國發展始終領先印度一步,所以中國就成了那個讓印度眼紅的鄰居。因此,印度才千方百計地追趕中國,幾乎所有的指標都以中國為參照。而中國卻從來都是以美國為參照。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雖然印度文明比中華文明更加悠久,而且歷史上印度對中國還是宗教和文化輸出國,但兩千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整體上勝過印度。但是最近,印度終於有一項數據要超越中國,而且一旦超越,將會是長時間的保持領先,而且還是世界第一!那就是印度的人口。據官方統計,截至2016年,印度人口有13.26億人,同期的中國人口則有13.75億人,這是分分鐘要超越中國的節奏啊。

印度社會發展比較落後

中印兩國作為人口大國,在人口的「較量」上不是一次兩次了,縱觀世界人口的歷史,2500年來,中印兩國一直是作為世界人口大國而存在的,且兩國人口的排名不分伯仲。歷史上,中印兩國人口總和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40%-60%之間,兩國處於交替領先的地位。歷史上中國人口曾三次被印度超越,分別是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宋末期至明代初期,不過最終都會被中國反超。

印度國土面積約有300萬平方公里,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卻為何能有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那是因為印度國內有一個很好的資源——耕地。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只能排世界第七,但其耕地面積卻排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超越了國土面積大國中國和俄羅斯。

印度社會制度比較混亂

印度也是較早提出人口控制計劃的國家,早在1952年,印度就開始有意識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但由於印度傳統文化的強大影響,印度教、伊斯蘭教的婚姻觀念和生育觀念,加上村莊文化的影響力,導致印度的人口控制計劃見效甚微,根本停不下來。

人口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基礎,但絕不是唯一,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比如美國人口只有不到中國的零頭,但卻是世界第一強。比較中印兩國人口變化的趨勢,雖然印度處於數量的優勢,但質量卻堪憂。如果發揮得好,龐大的人口是優勢,但如果發揮得不好,龐大的人口就有可能成為負擔。印度的先天條件與中國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印度要憑藉其人口規模和結構優勢在經濟發展上超越中國依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起 的精彩文章:

這國將壓箱底的絕技傾囊相授:美對這項技術垂涎已久,卻無法獲得
海軍司令親自為其撐傘:自籌資金搞科研,只為祖國更加強大
曾趾高氣昂,現在卻良心發現,誠心與中國合作?
一次齊射報廢一艘超級航母:中國已大批出口,美國海軍最怕它
寧願被羞辱都不求中國,俄如今終於後悔,中國不計前嫌送其大禮

TAG:龍起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為什麼?印度在這項上超越了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
別在瞧不起印度了,印度這一點正在慢慢超過中國,中國該謙虛點!
印度國寶,迷弟是鄧超,兩人關係不一般,從這一點就能看出!
印度唯一超越中國的地方也崩盤了,原來這只是一個笑話!
印度一數據又奪得世界第一,可這次印度人為什麼卻高興不起來?
印度軍隊這三個方面世界第一,中美俄看完後,沒有一個能比得上
印度人是這樣做海鮮的,一定不要讓中國大廚看到!
印度想成為超級大國,卻連國家統一都做不到,印度很無奈
印度儘管髒亂不堪,但是在有一方面,中國無法超越印度
印度,又幹了一件大事,這次不是阿瓊是核潛艇,被海水泡壞了,世界上對自己最狠的國家
與中國第一高樓相比,再看印度第一高樓,網友:印度要崛起了
印度這項世界第一已保持十年 中國也自嘆不如
中國的這一決定,讓很多國家苦不堪言,印度卻從中得了大便宜
美國不服輸,印度摔一架,我摔4架,看看誰才是世界第一
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有航母的,但是一直都沒成功!
印度「十年磨一艦」,這一次說啥也要趕在中國國產航母之前服役
印度這次終於贏了中國,但蒙羞的卻是印度自己
印度這項記錄,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中美俄都不願意超越
印度宣布一計劃,要與中國一較高下,立馬遭這國打臉,外媒怎麼看
印度將獲核三位一體,烈火5自吹精度世界第一,但落後中國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