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泉南堪輿遺事

泉南堪輿遺事

第一百零二章風雲突變

紅塵如海只茫茫,誰識進退較短長?

夢幻泡影瞬間滅,人生變化嘆無常。

獄中的周德興披頭散髮,不但手腳上了鐐銬,脖頸上還戴著木枷。這是監獄對待死囚的規矩做法,連江夏侯此等身份也無法倖免。所幸的是,在其它住食待遇上,他就比一般人犯好多了。

怎麼會這樣,作的什麼混賬夢!

周德興狠狠地掐了自己手臂一下,疼得直抖索。天哪,這不是夢,這是真的!

一位侯爺,怎麼一下子就成了死囚?

原來周德興乃受其子所累。其子周驥,仗著老子名號,不時出入宮禁,後來不知怎的,竟與某宮女暗中好上了,不料被人撞破,由此引出事來。洪武皇帝朱元璋盛怒之下降旨,江夏侯周德興因其子驥亂宮,並坐待誅。

被羈押後,周德興百般辯解,並求典獄長幫忙,求見主審官員,誰料一個小小的典獄長居然不買賬,理都不理,氣得江夏侯幾乎閉過氣去。

真是:人居高處須防墜,虎落平陽被犬欺。

最初幾天,周德興真乃寢食難安。可奇怪的是,十來天一過,自己竟已經能吃能睡了,他暗自詫異,人的適應力原來有這麼強!

獄中的周德興得到家人送來的消息,就在自己入獄後,一些個大臣官員相繼落井下石,向皇上啟奏江夏侯所犯的種種罪行,大有置人於死地而後休之勢。

有人以查抄到的宋代皇家用品銀龍杯和蓮花碗為證,彈劾他居心叵測。

也有人揭發,周德興私藏宋代皇家之寶的銅麒麟為雄麒麟,置收藏有原配母麒麟的皇室於何地!

還有人揭發,說江夏侯在泉南期間,利用權勢,將發現的《淳化閣帖》石雕版,私自拓印法帖。雖說那《淳化閣帖》石雕版,乃是宋朝遺物,但總屬我大漢皇室珍寶,怎可擅自動用。建議朝廷將周德興問罪,並及時將石雕版收歸內府。而朝廷在查抄周德興之家時,也查到了拓印精美的《淳化閣帖》二十冊,數量不少,但遠非全豹。

更有那粘國舅和史閣老,竟異想天開地給江夏侯加了一項奇特的罪名,破壞風水佳穴,意圖動搖大明根基。

不過他們倒真提出了證據:在泉州惠安板驛摩梧山中,有處佳穴,那是兩塊巨石分列兩旁,左者石上有明顯的日紋,右者則呈現月紋,合日月則成明也。周德興以建橋為由,將兩塊日月石破開,做成橋板使用,是想破毀大明根基。至今在那橋身的石板上,還可看到「日月」留痕之證據,其人真乃罪大惡極!

周德興聽罷,只淡淡一笑:牆倒眾人推,反正俺是必死之人,再多些個罪名又有何妨。常言說得好,成則王侯敗則賊嘛。

周德興驀然一震:這話不對,自己不也成侯了嗎,還照樣敗。看來此俗語須改為「成則帝王敗則賊」了。對,賊得了天下,便成帝王;帝王失去天下,便等同是賊。妙妙,怎麼沒早些發現此中的奧妙?

周德興甚為感慨,自己一個武將,卻改起俗語,做起文人的事兒來了,真好笑。要是早先有這種瀟洒逸情,可省卻多少煩忙!

沮喪之餘,周德興忽然想到了家藏的丹書鐵券,不由心中一喜,此時正好藉之來保命也!

那丹書鐵券是什麼東西呢?原來,那是歷代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時頒賜給臣子的憑證。其外形如筒瓦狀,以鐵鑄成,故稱鐵券。券上刻有信詞,最早乃用丹砂填字,故稱「丹書鐵券」。丹書的內容包括賜券的日期、賜予的對象及其功績,還有皇帝給被賜者的免死特權等等,因此該物又稱免死牌。後來那刻字就改為以黃金鑲嵌,但依然沿習舊稱叫丹書鐵券。

卻說定鼎中原建立大明朝後,為獎賞功臣,朱元璋也給功臣頒發了丹書鐵券。

那鐵券按公、侯、伯分為七等,其中公分二等;侯分三等;伯分二等。鐵券的製作歸工部都水司負責。所有的鐵券都是一式兩件,一件授予獲賜者,另一件藏於內府。在需要查驗時,只要將它們放在一起,便可立辨真偽。

當年周德興以江夏侯的身份獲賜上等鐵券,那上面刻有皇帝的誓言:「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

可當自己提起有丹書鐵券可以贖死時,欽差大臣卻說鐵券早指明可宥之死罪,不包括謀逆反叛罪在內。周德興爭辯自己並未謀逆反叛,欽差卻說,你兒子穢亂宮闈,置皇上於何地?再說若宮女有孕被誤為龍種,說不定有朝一日還會被立為太子,那與謀逆何異,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說得周德興低頭不語。

周德興突然明白了,其實朱元璋就是在借故找茬來除去身邊這些手掌實權的重臣,自古以來,不就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訓嗎。

這不,大明朝建立後發生的諸事,就有蛛絲馬跡可循——

早在洪武二年,年僅四十的鄂國公常遇春暴卒于軍中,死得突然,後被追封為開平王。當時人們納悶了一陣,也就作罷。

洪武八年,德慶侯廖永忠因「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也不知其事是真是假。同年,誠意伯劉基被胡惟庸毒死,事後,朱元璋又借故除去胡惟庸。當時就有風傳,說是朱先借胡之手除去劉,然後自己再出手除去胡,從而一箭雙鵰。當時,眾人並不怎麼相信。

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向朱元璋誣告廣東一個知縣,朱元璋殺了該知縣後,又來一番校正,把朱亮祖父子捉來,一同鞭死,以此來贏得民心。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的義子、外甥曹國公李文正得病去世,追封為歧陽王。朱元璋以庸醫殺人為由,把所有診視過李文正的醫生滅族,其實當時就有風傳,說朱元璋是欲蓋彌彰,李文正正是他命醫生給毒死的。

朱元璋的另一義子、親侄子朱文正曾堅守南昌七十五日,力拒陳友諒,造就了鄱陽湖大捷,也是大功臣。朱元璋幾次要殺他,都被馬皇后勸阻,最後還是背著馬皇后,以「親近儒生,胸懷怨望」的罪名把他鞭死。

洪武十八年,魏國公大將軍徐達病死於家中,享年五十四,追封中山王。而有人傳說,徐達乃因背生疽,醫再三叮囑禁食鵝肉。而正是朱元璋以關懷為由御贈全鵝,徐達不敢不食,食後即疽發身亡。

周德興暗道:如今,終是輪到自己了。

朱元璋欲殺人,其實是很容易找到理由的。當年他不但誅殺功臣,也拿文人開刀。那位中書舍人詹希原,書寫太學「集賢門」門額,門字右直微鉤起,朱元璋竟以「吾方集賢,乃欲閉門塞賢路耶?」為由而殺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眼下,朝中的那些同僚,可能有些人還在暗自慶幸,甚至還會適時出口幾句表忠心和損我江夏侯之話語,可他們根本不知道,日後的下場不見得會比我好,想那實權在握的涼國公大將軍藍玉、戰功赫赫的穎國公傅友德和定遠侯王弼還有永平侯謝成以及軍功彪炳的宋國公馮勝等眾,將來必有人免不了被殺。

真是伴君如伴虎呀!

感恩關注或轉發。

作品介紹:《泉南堪輿遺事》共106章,三十萬字。小說以歷史傳奇形式,介紹了泉州的歷史名勝,語言、習俗等。小說將主線和副線穿插交合,懸念不斷,有伏筆,有呼應,高潮起伏,宣揚了正氣,鞭撻了醜惡。小說文筆優美。頗值一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飛白 的精彩文章:

TAG:樂飛白 |

您可能感興趣

川西遺事:阿羅
「浮世繪」青春遺事
熏香遺事:古人如何紅袖添香暗香襲人?
它遺事孤立,即將消失,宮崎駿電影《天空之城》原來真的存在!
宋江對綠帽子不以為意?《大宋宣和遺事》卻是另外一版本
楊志真是楊令公的孫子么?《大宋宣和遺事》中早有明確記載
來看看謠言的威力有多大,那些年的韓國申遺事件,真相有點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