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冷症的經筋療法

冷症的經筋療法

【病症概述】

冷症,乃是患者自覺手足、下腹、腰部等處有寒冷感,伴見全身虛弱表現的一種病症。本病虛寒見證為多,以衛氣虛衰、營衛不和為臨床主要表現。好發於女性青年人,但男性及老年人亦可見。病因未明,處於探索之中。從《經筋醫學》治病原理對冷症辨證施治,收效顯著.故列入適應症,加以陳述。

【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手足發涼及寒冷感.是冷症的突出癥狀。據北川秀勝氏測溫,患者足底深部溫度約比健康者低3度,左右足底溫差為0.8度,與健康者的0.1度相比較,呈顯著差異。表明患者的寒冷感,具有客觀指征。人身軀體表層,中醫認為是衛氣的伏藏與周循的部位。《靈樞·本臟》雲;「衛 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 和則分肉解利,是故人盡天壽,百歲不衰」。冷症,由於衛氣「溫分肉」的機能失調,是故肢末肌膚自感寒冷。外寒內熱:外寒內熱,是冷症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之一。這是機體衛氣所虛的基礎上,機體衛外「藩籬」屏障失固,外邪乘虛而入,導致「營衛不和」的結果。《靈樞·百病始生》曰:「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邪氣淫泆,不可勝論」。由於衛氣虛衰,邪從皮入,入而抵深,干擾營衛,營衛不和,營氣偏勝,營熱癥狀出現;除了表現內熱的渴而不飲,舌質紅、脈數等以外,虛熱上浮時,尚可出現頭暈、頭頸出汗等癥狀表現。氣滯血瘀證:機體的營衛失和,導致氣之循行受到郁滯。氣為血帥,氣之滯,導致血之瘀。臨床上,以軀體的下肢及少腹的氣滯血瘀比較常見。故冷症患者中,多數病人出現月經不調、痛經、尿瀕、便秘及痔瘡等的綜合征。邪閉空竅症:衛氣虛衰及邪之所侵,導致「內閉九竅」的病理變化。竅受閉阻,患者常出現頭暈眼花、耳鳴、咽乾等症。邪壅肌膚,筋肉疼痛:筋肉疼痛、肢體倦怠,是冷症患者常見的癥狀。其主要是邪壅肌膚所致。

病灶體征:冷症病者的經筋科檢查,主要是根據冷症的 生理病理、病人的臨床癥狀表現,著重從經筋的病態變化,及經筋病變對機體產生的影響,來作全面檢查及分析,為理筋治療提供依據,求得將病症治癒。

皮膚檢查:常見患者四肢末梢發涼,冷天期多見紫色斑紋線,面色潮紅,頸額較常人多汗;部分患者訴其偏肢有汗現象,以夜間睡眠中呈現。西醫解釋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醫以營衛不和作解釋。

氣滯血瘀及積聚陽性病徵:積聚,是氣滯血瘀的最終結局。它可於皮膚、肌筋及某些臟腑中發生,成為多種形態癥狀出現的直接致因。冷症患者積聚的出現,常多見於頭頸及少腹。例如,其頭暈頭痛,多不因虛弱所致,而常見患者的眶膈筋及顳筋發生瘀積性之筋結。輕微的筋結,產生致暈現象,嚴重之筋結,產生筋性收縮性偏頭痛。冷症病人的少腹部,常可查到「三線」「五皺襞」的筋結病灶形成(詳參閱施治穴點陣圖及腹部檢查法)。部分病者伴存婦科附件炎、刮宮後遺反應病症等。

【治療方法】

冷症病人的經筋療法治療,採用因人、因病、因地制宜的施治原則。針對患者的衛陽氣衰基本成因,著重運用輕柔的理筋手法,施以廣泛的舒筋活絡全身調治方法,令其氣調血和,增強機體整體功能。將經筋檢查發現的筋結病灶,如頭頸部及少腹查到結灶,予綜合理筋法,施以消灶解結,令其病灶松解,氣血以通。針對患者顯著出現的臨床癥狀,給予消除癥狀的對症治療。例如,患者失眠或睡眠紊亂,重在以舒筋寧神、寧痛的治療;患者食欲不振,重在調理脾胃的施治。輔助治療,如根據病人的思想情緒,細緻作解釋工作,教導病人學習「靜功」及簡易的自我調治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能雜貨鋪 的精彩文章:

背肌勞損的經筋療法

TAG:全能雜貨鋪 |

您可能感興趣

石學敏經筋刺法及應用
造成背部越來越厚的經絡系統里的經筋組織您保養了嗎?
只要經筋暢通,就不會生病
秘傳易經筋,第三式 韋馱獻杵第三勢,高血壓患者不適宜練習此式
只需一條」帶子「,就能快速拉開你的經筋、經絡
只需一條」帶子「,就能快速拉開你的全部經筋與經絡
只需一條」帶子「, 就能快速拉開你的全部經筋 與 經絡
只需一條帶子,就能快速拉開你的全部經筋與經絡!
關愛女性從健康開始|航天科工三院物資部送健康 傳統經筋推拿活動受熱捧
這次劉強東案,東哥已經筋疲力盡了
蛋糕·壁紙 90後:這個「年」什麼時候能過去,已經筋疲力盡
2019年3月3日,大同市五骨經筋揉術大師楊原等一行人來寺拜訪上昌下義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