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我寫篇育兒心得,寫什麼好呢?
堅持陪伴 靜待花開
我作為幼兒園小班學生的家長,育兒的路才剛開始,前面的路還很長,最近收到幼兒園老師要我寫育兒經驗的任務後,心裡很忐忑,我一位極普通的職場媽媽,一直在向更優秀的家長學習,摸索著前行,在育兒的路上,也有過困惑、與家人有過分歧,甚至懷疑自己的時候,慶幸地是,得到孩子老師和很多大齡孩子家長以及育兒專家的幫助,才在孩子的陪伴成長中,少走彎路。
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位4歲半男寶的母親。結婚4年後懷孕,33歲生寶寶。高齡晚育,對於我本人養育孩子,算是件「好事」。因為年齡大,心智更成熟,也有一定生活閱歷,做好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但從醫學角度,並不贊成所有人都晚育,有高妊娠風險,媽媽們要視自己實際情況而定。
從懷孕時候的胎教,讀育兒書,上孕產課開始,非常期待見到這個小生命。寶寶在預產期當天出生,剛出生,我倆對視,我跟他聊天,那黑又亮的小眼睛看著我,心都要融化了,那一刻我是名副其實的媽媽了。寶寶半歲休完產假正常上班,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一位從事幼教研究的孕媽媽,聊天中,聽她說要給小寶寶讀繪本(另一種說法叫圖畫書),看圖畫(這裡特別指出,孩子一出生就可以給孩子讀了,比如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就給剛出生幾天的孩子讀《量子物理》繪本了),當時作為出版界工作多年的我竟然不知道繪本為何物,反正是牢牢記住了她這句話。後來,我對繪本有更多了解,家裡開始囤眾多繪本,有簡體的,台灣繁體的,英文原版的,至今已有近三千種。正是因為每天堅持親子閱讀,孩子愛上書,讀多了就自然認識了字,是個小書蟲,每天都要求我下班回家帶新書看。幼兒園老師也是知道他認識很多字之後,才讓我來在這裡分享我的育兒經歷的。以下,我從幾個方面來簡單談談:
1.堅持親子共讀
在接觸繪本之前,我也買了一些歲寶寶的書,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甚至是在超市買的,實在談不上是正規書。接觸繪本之後,我有意地收集多位知名閱讀推廣人推薦的繪本,比如彭懿、方素貞和余治瑩。另外,繪本不只是單純的故事,還有插畫,很多甚至是國際大師的作品,配有優美的文字,讀來總是有所領悟,正如某一本書中所說:「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和子女共同成長。」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要先成為那樣的人,至少是努力成為那樣的人。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面前說教,但效果並不好。給孩子選一些書,親子共讀,書中的內容,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父母的當面指責和說教。繪本主題,可以是親情的,友情的,習慣培養的,安全常識的,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認知程度來選擇。由於我家長期堅持親子共讀,如果偶爾孩子跟著老人看會電視,我在另一個房間讀書(讀出聲音),孩子就會被我的聲音和故事吸引過來,坐在我膝蓋上安靜地聽書,看圖。我們並沒有刻意讓他識字,畢竟繪本的圖都很贊,我想讓他多關注圖,反正字早晚都會認識的,不必急於一時,讀的多了慢慢地,他認識了很多字,經常指著廣告牌,車站牌甚至是他們幼兒園的菜譜讀,讓周圍的大人很吃驚,以為我們家長在教他讀字。我們家長也從來沒有覺得孩子認識字是有多大的優勢,從不主動問他,這字讀什麼?有些家長讓我推薦書單,我推薦了之後多數反饋他們孩子讀了也很喜歡,但也有不喜歡讀的。這裡我想說幾點:一要選孩子喜歡的主題,比如孩子喜歡車或者恐龍,那就從這方面主題的繪本開始培養閱讀興趣,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再從興趣著手。二是,一定要親子共讀,孩子不認識字,要給孩子讀書,體會這樣的親子時光,不能指望把書放那,孩子自己去讀。三是,要有讀書的環境。家裡再小,也要給孩子準備一個讀書角,屬於孩子的小天地,孩子坐著趴著都可以,家裡安安靜靜的,適合讀書。不能是家長在那電視或手機,要求孩子去讀書。最後,父母再忙,每天也要堅持睡前,哪怕只是半小時,也要有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什麼都不做,只是陪著孩子讀書或者只是單純的講故事,聊天。
2.親密接觸大自然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接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體驗四季變化,種子發芽、開花、結果,認識昆蟲,小鳥,等等。只要條件允許,晚飯後和周末,我們都會在附近的公園裡玩,有時候一家人蹲在一起看螞蟻,蜘蛛網,一看就是半小時。晚上看星星,月亮,了解星座,每個月月亮的變化。孩子喜歡玩沙子,撿石頭帶回家,我們都支持他,衣服弄髒了大不了回家洗。因為他喜歡接觸這些,我們也買了很多自然類,天文知識類的書籍,還有《十萬個為什麼》等,滿足他小小的好奇心。我們雖然沒有安排他上任何輔導班,但也沒有讓他的業餘生活只是瘋跑和傻玩,還是用了小心思的。
3.育兒先育己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第一個模仿的人就是父母。所以,做了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還有,現在的孩子要面對未來社會,不能用二十年前的教育模式來讓孩子面對二十年後的人生。現在的媒介發達了,育兒書,育兒課很多,家長可以根據所需來選擇性的讀書和聽課了。吸收了營養,再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轉化成自己的方法,科學育兒。有關蒙特梭利教育的,猶太民族關於兒童教育的,數學啟蒙的,英語啟蒙的,等等,都可以轉化成家庭實踐。
還想說明一點,男孩和女孩還是有一定養育差別的,建議根據自家情況甄別方法。男孩是更需要心理關注的,這是我在《養育男孩》的書里讀到的。不論男孩女孩,生完之後,完全放手由老人帶是特別不可取的,既然生了就要自己帶,不要找各種借口,別說有多麼忙,賺錢養家也不是理由,孩子的生長不可逆,他不會站在原地等你一個擁抱,錯過就永遠地錯過了。兒童時期有親密的親子關係,有足夠的相互信任,才能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長大成人。
2017年7月11日


※每日二胎孕媽媽備孕育兒寶寶知識之孕媽媽須知
※有黃磊這樣的爸爸,孩子怎會不優秀!看別人家爸爸的育兒經
※誰能靠「他還只是個孩子」混過一輩子?父母沒原則,就養不出有規矩的孩子! | 育兒
※四大安全攻略送給家長!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安全過暑假! | 育兒
※香港女特首兩個兒子都畢業於劍橋,她育兒觀只有8個字
TAG:育兒 |
※看幾千篇育兒文章,不如掌握這四大黃金育兒法則!
※零基礎小白的第一篇育兒漫畫:有了妹妹後,哥哥的心理歷程!
※0-12個月的寶寶護理很重要,這篇育兒大全很有用,請爸媽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