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擰條:塬上美麗山花

擰條:塬上美麗山花

陌上花開

神木之南,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這裡貧瘠的土地,孕育了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它們其貌不揚卻如倔強的衛士,千百年來守護著這片厚重而沉默的土地。檸條,以其特有的屬性,在南部山區的坡坡窪窪溝溝峁峁獨綻魅力。

檸條不懼嚴寒不畏酷暑,生長於陽坡。每年春季,檸條抽出新枝,五月的時候,一株株一叢叢檸條花燦然綻放,寂靜的塬上到處是玲瓏小巧鵝黃的檸條花。花期過後便結出莢果,七月份種子成熟,人們順著枝條將莢果捋回,在小院里晒乾,經過捶打,去皮和雜質,顆顆純凈的紅色種子就可以售賣。

在我九歲的那年夏天,雨後墒情好,母親對哥哥和我說,要帶我們去開荒地種檸條,捋了檸條仔賣了給我們買黃膠鞋。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家裡僅僅解決食裹腹,衣敝體,穿的依然是破衣爛衫。夏天拖著一雙沒有後跟的舊布鞋。擁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黃膠鞋,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哥哥和我二話沒說欣然扛起農具就走。印象中到了一個長滿雜草的荒坡,一塊一塊翻土,但記憶中終究沒有捋過檸條仔,也就沒有穿過媽媽允諾的黃膠鞋。擰條,曾經給了我無限的遐想和希望,樸素的願望歷經歲月浸潤,瀰漫成了一團淺淺淡淡的鄉愁。

春夏之際,檸條也是羊子的美食,在散牧的年代,羊子愛吃檸條新抽出的嫩條和花朵。檸條有刺,需小心翼翼探吃。秋天的時候,人們在忙碌之餘,將檸條砍下來,一捆一捆的就地擺好曬太陽,待其晾曬到半乾的時候,背回村莊放在窯洞的腦畔上壘好。冬天村裡誰家腦畔上垛的柴火多,就說明這家的主人勤勞能幹。冬天人們燒土炕也有用檸條當柴火燒,晒乾的檸條極易燃燒,用手籠一束填入火塘,噼里啪啦火星亂蹦,火燒的旺旺的,蒸窩窩煮豇豆燉燴菜不在話下。檸條燒過的灰燼,可以埋入幾個帶皮的土豆,幾個小時後拋開灰取出滾燙的土豆,托於掌心邊吹氣邊剝皮,熟透的土豆鬆軟可口。爐坑裡冷卻的燃燒後的檸條灰燼,人們將它取出與糞便攪拌在一起,是植物上好的肥料。檸條就是這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檸條耐旱、耐寒、耐高溫,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大灌木飼用植物,根系極發達。檸條老枝黃灰色或灰綠色,幼枝被柔毛。羽狀複葉,托葉在長枝者硬化成長刺。

國家實施禁牧以來,飛播造林種植檸條,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披上了綠茵茵的盛裝,檸條更是作為防風固沙的特有植物,被大量播撒在千溝萬壑之中,陝北的黃土高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檸條,這朵樸素的山花,將永遠綻放在美麗的黃土高原。

精 彩 薦 讀

弘 揚 傳 統 文 化

傳 承 中 華 文 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木文廣 的精彩文章:

TAG:神木文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