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管理故事,保密薪酬惹的禍

管理故事,保密薪酬惹的禍

案例:

小王進入一家小有名氣的當地企業,對這份工作很滿意,一方面,公司的上上下下很和諧,氣氛非常輕鬆,工作雖累卻很舒心;另一方面,薪水也不錯,底薪有3000元,還會有一些獎金。小王一門心思都撲在工作上,經常加班加點,有時還把工作帶回家,而且確實也成績斐然。比如說,上次的一個設備安裝項目,在小王的努力下,只用1/3的時間就完成了,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成本。項目負責人還專門寫了一份報告表揚了小王。同事們都很佩服他,主管也很賞識他。

同年進入公司的小李卻開心不起來,因為他今年的業績並不好。有一次在他們倆共同吃午飯的時候,兩人聊了起來,小李唉聲嘆氣地說:「小王,你今年真不錯,不像我這麼倒霉,薪水都加不了,干來干去還是3900元。」猛然間,小王才知道,原來小李的底薪比自己高900元。他對小李沒意見,可他想不通,即使不管業績,小李的能力、學歷都不比他強,公司怎麼會這樣做呢?他想也沒想就往人力資源部跑去。

案例分析:

相信有相當一部分公司的薪酬模式是用這種不透明的方式進行的,而且公司會要求絕對不允許私下討論和打聽別人的工資。針對此現象和此案例,我們來做一下分析:

首先,此案例體現出了公平理論的原理。

公平理論是指出:當一個做出成績取得報酬後,他不僅關心自己的所得報酬的是否滿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和同樣級別的人相比是否公平。因此他要進行各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得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後期工作的積極性。

比較有兩種,一種比較稱為橫向比較,一種稱為縱向比較。

所謂橫向比較,即一個人要將自己獲得的「報償」(包括金錢、工作安排以及獲得的賞識等)與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於工作的時間、精力和其它無形損耗等)的比值與組織內其他人作社會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

所謂縱向比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與目前所獲得報償的比較,同自己過去投入的努力與過去所獲報償的比值進行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

其次,就小王的這個案例我們做一下分析:從縱向比較,小王自己當下獲得報償與自己投入的努力作比較,對目前這份工作很滿意。工作雖累卻很舒心,薪水也不錯,底薪有3000元,還會有一些獎金。故工作積極性很高,一門心思都撲在工作上,為公司作出了貢獻,也得到領導、同事的認可。此時進行比較,他才認為是公平。

可小李的一席話打破了小王的公平感,從橫向比較:小王將自己獲得的薪水與自己的「投入」即業績、學歷及所作努力、用於工作的時間、精力的比值與小李作比較,認為極度的不平衡,故不公平。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減小自己今後的努力程度。

最後,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說,在制定分配製度時,領導者應該儘可能基於公平理論,按員工能力及貢獻大小進行分配才最能夠讓員工產生公平感,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地有聲 的精彩文章:

慶落地有聲2周歲,公益診斷管理問題

TAG:落地有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