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育圈裡學霸層出不窮 林書豪選擇哈佛迫於無奈

體育圈裡學霸層出不窮 林書豪選擇哈佛迫於無奈

近日,在學院符合2018年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候選人公示中,奧運冠軍馬琳的名字赫然在列,如今公示期已過,意味著馬琳已獲得在中國乒乓球學院攻讀碩士專業的資格,儘管是奧運冠軍,如今又成為國乒男單組教練,但馬琳學霸的精神仍讓人不得不佩服。

2010年9月,中國乒乓球學院揭牌成立,幾年來,學院堅持體育強國戰略,探索「體教結合」的新體制與新機制,培養高層次乒乓人才,傳播「國球」文化,招生規模也不斷擴大。

國球乒乓 學霸濟濟

而乒乓球界最有名的學霸,也是鼻祖性的人物——莫過於鄧亞萍。鄧亞萍在賽場的成績無需贅言,在學習方面恐怕常人也難以企及。她1997年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並於1998年9月正式宣布退役,由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業上。2001年,鄧亞萍取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的文憑。

2001年9月,鄧亞萍來到了英國的諾丁漢大學,攻讀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研究生。一年後,鄧亞萍獲得了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之後,她又前往劍橋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2008年,鄧亞萍從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畢業,獲得土地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劍橋大學的歷史上,很少有鄧亞萍這種在某項運動中成績頂尖,有著統治地位的校友。而在中國體育史上,也很少運動員能像鄧亞萍一樣攻讀外國的高校並拿到多個博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她可是用英文完成的畢業論文,讓易體網小編這個英語小白十分膜拜!

中國乒壇人才濟濟,除了馬琳和鄧亞萍兩位「老將」,現在的「小鮮肉們」也不甘示弱!

大滿貫冠軍冠軍馬龍曾就讀上海交通大學,里約奧運會奪得男單冠軍後,母校上海交大為其送上祝福。里約奧運冠軍丁寧是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2012級學生;李曉霞是中國乒乓球學院2013級研究生;至於劉詩雯也不含糊,是華南理工大學2010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

這樣看來,中國乒壇不僅球技高、顏值高,隊員們的智商也不容小覷,學霸隊伍十分壯大,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三高」隊!

女排人氣王 再成人生贏家

中國女排頭號球星,中國女排第一人氣王惠若琪,近日又開啟了自己的人生贏家模式,在獲得54青年的表彰後,惠若琪又迎來人生的一個高峰,那就是繼續開啟學霸路線,碩士論文成功通關,開啟了博士之路。

其實這樣看似「開了掛」似的學習歷程,也像惠隊的職業生涯一樣充滿了波折。惠若琪高中就讀於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由於訓練、比賽,她用在文化課上的時間,幾乎只有同學的一半。雖然文化課曾經考過倒數,惠若琪仍然在實驗班成功逆襲,成為第一。也許正是練習體育,讓她有了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即使困難重重,也絕不輕易放棄,反而能夠破繭成蝶、成功逆襲。

幾乎滿分進哈佛 選擇「常春藤」屬無奈

哈佛大學從不缺各領域的精英,但活躍於美國四大體育聯盟的卻沒有幾位,這就是林書豪在NBA名噪一時後受到哈佛校友的熱捧與支持的原因。

哈佛大學並沒設體育特長生,林書豪是靠自己過硬的專業成績考進去的,並且成績幾乎是滿分。身為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學士,林書豪在校期間擔任了校籃球隊的隊長。不過林書豪卻說,選擇哈佛是「迫於無奈」。他當年其實想讀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或者斯坦福,因為這兩所均有籃球獎學金。林書豪特意將自己在高中時期的比賽錄像剪輯並刻成DVD後分別寄給了這兩所名校,最終卻未被錄取。而哈佛作為常春藤聯盟的院校沒有與體育掛鉤的獎學金,無奈之下,林書豪才選擇了哈佛。

體壇「吳彥祖」 近視400度的跳高冠軍

「體教分離」現象長久以來存在於中國體育界,不過為培養出文體兼備的運動員,一些名校還是有體育特長班,清華附中的「馬約翰班」就是其中之一。跳高運動員王宇初中時憑藉跳高的天賦進入馬約翰班,之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大學時,王宇表示每天的時間分配很明確,上午上課,下午訓練,晚上恢復、複習。規律的生活讓他在學習與運動上都十分出色,尤其英語口語非常棒,出國比賽時也帶來許多便利。

王宇平時戴眼鏡,外型斯文,雖然兩眼都近視400多度,但他能輕鬆越過2米30以上的高度,這位體壇「吳彥祖」憑藉出眾的運動成績和高顏值,一直佔據著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男神榜單!

加盟WNBA 力爭兼得最佳球員與學霸稱號

國家女籃主力隊員邵婷近日獲邀,將參加美國女籃職業聯賽(WNBA)明尼蘇達山貓隊的訓練營。作為國家隊和北京女籃的中堅力量,邵婷在剛剛過去的賽季,幫助北京隊在聯賽中成功衛冕,之前的一個賽季,她還曾奪得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MVP)稱號。

而在MVP的另一面,邵婷還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她目前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本科、研究生時光都在北師大度過,其間帶領校隊五次奪得大學聯賽冠軍。再往前,她是上海建平中學的一名學生,還曾有過當數學老師的理想。邵婷是當下難得的在校園中成長起來的球星,將學霸與MVP集於一身,她的人生可謂精彩。

看了這麼多體育圈裡學霸,易體網小編只得默默地獻上膝蓋。看著他們既在體育圈裡閃閃發光,又在學業上大有所成,他們的經歷其實極富探討價值,校園能否成為精英體育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重要平台?如何避免「體教分離」的現狀與大趨勢?在當前的情境下,這些如邵婷、王宇等的例子還不足以支撐起這個體系,校園體育在訓練條件、專業教練等諸多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更重要的是,校園體育的發展理念和整體輪廓尚在凝聚共識與逐步構建的過程之中。

但避開體育圈裡的明星不談,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從普及的層面講,體育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屬於不可或缺的標配,但體育教育更是融入通識教育之中的,在青少年身心成長的過程中,兩者理當相互支撐,互為倚仗。兩者如果割裂發展,無論對於專業體育還是普通教育,都會產生結構性的問題。在這些體育明星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體育與教育的協調發展,兩者的相互支撐展現了足夠的光彩。

挖掘校園體育的價值,理順和專業體育的關係,二者相互促進,將讓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激發更多可能,展現更多元的色彩,最終使得國家和社會更富活力與生機。這些體育圈裡學霸故事也不再是傳奇,他們也不將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易體網/專欄作者 鄧慧玲)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易體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易體網」。

[關於易體網:專註體育創新領域報道,在這裡易起解碼體育創新。

目前已入駐今日頭條,界面,北京時間,封面號,大魚號,一點資訊,搜狐/網易/騰訊客戶端,微信公眾號:yitisports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體網 的精彩文章:

易體網探營ISPO2017展中國體育產業將迎來新一輪黃金十年
中國品牌爭相搭載體育快車 玩轉足球元素想要接軌國際
ISPOSHANGHAI 2015-2016新奇展品盤點回顧
NBA所有球員都離不開的十大神奇黑科技
體育營銷助力品牌國際化 重金之下還需理性

TAG:易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