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只有一個周星馳
一個多星期沒進電影院,門口檢票的小伙紙換成了個小姑娘。
本來想看許導的《明月幾時有》,但上畫十天,竟然已經沒什麼排片了,看了下票房還不到6000萬,看來這部作品沒有Touch到國內觀眾的燃點。
在各方的安利之下,決定去看這部《絕世高手》,據說導演盧正雨是周星馳的接班人。
之前對盧正雨不太熟悉,唯一記得的就是下面這個形象,以及一堆同款表情包。
看之前還專門人肉了一下他,這個有著一個很詩意名字的年輕導演還真是有些來頭,他的成名之路極具勵志色彩,人家真是一步步拼上來的。
出身小鎮,毫無家學背景,不像陳凱歌一出生就見識過老爸拍電影。湖南工業大學多媒體設計專業畢業。以我的經驗,這個專業如果畢業後不換賽道,一般都會去當影視公司的後期剪輯或者特效(大多是一些拍廣告的公司),是行業內典型的技術兵,但盧正雨明白在泳池裡才能學會游泳的道理,邊拍邊學,在大學的時候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創作者。
後來通過拍攝一系列廣受歡迎的網劇而慢慢進入這個圈子,更重要的是,他重新定義了「迷弟」這個稱呼的高度,因為極度的熱愛周星馳,「向周星馳看齊」成了他最鮮明的奮鬥標籤。
迷弟不光是仰視的粉絲,還可以成為上升的階梯。因為一系列頗具技術含量的致敬作品,讓盧正雨進入到周星馳的視野。從最初的偶爾接受星爺指導,到後來進入到核心的編劇團隊,深度參與了《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的製作,這個小鎮青年逐漸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之路。
這個經歷真是挺勵志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夢想還是有的,萬一、說不定、一不小心,就實現了呢。
從電影院里出來,我覺得盧正雨算是吃透了周星馳,看的出來,從表情、神態、口白,他都在極力的向自己的偶像靠近。我看了一點他之前的作品,我覺得盧正雨的風格和周星馳還是有些不一樣,大類都是無厘頭,周星馳是調侃與解構,但盧正雨更多的著眼於耍賤。但是在他的這部大銀幕處女作上,他反而有些縮手縮腳,更像是偶像的影子,全方位的向周星馳風格靠攏,但他模仿的越像,我越覺得彆扭。
齊白石老人曾經對他的弟子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你可以學習我的思路,但不要在皮相上像我,臨摹的越像,越沒有你自己,死的越快。
盧正雨在這部片子里的表現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
除了表演,這部《絕世高手》在劇作結構上也全面的借鑒了《食神》,以幾場比拼作為劇情節點,包括一系列人設都很像,比如都有一個世外高人,都有一個畫風怪異的醜女,盧正雨的角色更是典型的「周星馳標本」,一個底層屌絲的逆襲。
看的出來,盧導是很用心的想拍出一部能夠追得上偶像的商業鬧劇,但非常非常的遺憾,復刻星爺的路子,已經走不太通了。
我很武斷的認為,純粹的「周氏無厘頭」已經被周星馳演「盡」了。自從《功夫》之後,就連周星馳本人,也已經在這個框子里四處碰壁,我想這也是他可以擔任監製、編劇、導演、製片,但拒絕再出來演戲的最重要原因。
無厘頭這個表現形式並不天然的屬於周星馳,但周星馳為它做出了最大化的定義,盧正雨並不是第一個想要繼承這種風格並有所提升的人,不少人曾經想在這個風格里有所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鄭中基。
在十幾年前,唱歌唱的好、家世又很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鄭中基連續出演了很多部鬧劇電影,開始往諧星方向發展。2003年的《龍威》,裡面他演一個賤到巔毫的富二代,當時看完真是讓我大跌眼鏡,太子基啊太子基,真是太豁得出去了,完全無法和那個唱出《戒情人》的歌手聯想到一起。
接下來他就不斷的演同類的角色,但無論怎麼演,你總感覺他逃不出周星馳的那一套東西,這麼多年,可以說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
然後張衛健、鄧超等人都嘗試過無厘頭的開拓,但沒有一個人可以成為公認的喜劇之王。
從現在看來,盧正雨也還擔不起這個接班人的Title,那他和周星馳到底差在什麼地方?
我覺得是短在表演上。
之前盧正雨大多都是創作短片,短與長之間絕不僅僅在於時間的差距,12分鐘和120分鐘的根本不同點在於創作邏輯上的差異。
簡單說來就是:短片是一個「單任務系統」,而長片是一個「多任務系統」。短片一般情節戲是單一的,分布三四個集中的笑點就可以撐起娛樂密度,表演重在力度而不在細膩,表現就是肢體與語言的極度誇張。比如下面這張盧正雨的動圖,單看這張圖,就算沒有任何上下文的情節,你依然覺得挺搞笑的吧,但長片就不行。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萬萬沒想到》,當它是個10分鐘的短片時,王大鎚的一個白日夢遺就可以撐起一個小故事,爆發出很強的娛樂性。但一旦鋪陳成一部長片.......哎不提了,內傷現在還有些隱隱作痛。
不可否認盧正雨的娛樂才華,據說他私下裡的性格和周星馳都有些像,有些沉默寡言,不太善於交際,卻能寫很搞笑的段子,但這些能力到了大銀幕作品中,需要做大幅度的轉換,我覺得他還沒有適應好。
一旦有了敘事跨度,哪怕是一部鬧劇,盧正雨演技的短板就凸顯了出來。因為他本身就是導演,不存在被誰調教的問題。我可以說,他也許是個不錯的創作者,但並不是很有演戲的天分,這部劇里論演技來說,他算是最不過關的,誇張與收斂,都不算到位,甚至還不如同樣是照貓畫虎的鄧超。
但周星馳,是有演技的,他是搞笑能手、喜劇之王,但他也是個很棒的演員。
這麼想一想,能稱得上喜劇之王的,都是好演員。勞埃德、基頓、金凱瑞、卓別林,即使他們不去演喜劇,也會有出色的作品。
演技這東西是硬通貨。
顯然盧正雨還差的遠,他這張面孔和之前建立的人設,是對他的一種束縛,當所有的觀眾一看到你的臉就認定你是來搞笑的時候,是一種非常大的壓力,所以他才會在這部處女作中放置這麼密集的笑點,就是為了緩和觀眾的這種期待,其中甘苦,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們常說好的喜劇作品最終都會有一個悲劇的內核,《喜劇之王》《月亮上的人》就是最好的典範,盧正雨在《絕世高手》里也試圖加進一個悲劇的內核,但我覺得很不成功,最後的那段表白怎麼看都是很薄很虛假的情感,我沒有任何被感動的情緒出來,只想這一段趕緊過去。
我以上算是批評,但這並不是一部不能看的作品,無論從製作品質還是鏡頭的設計,我覺得盧導是有些想法的,但在敘事與節奏方面有很明顯的缺陷。單就「笑」果,有幾個點確實抓到我了。
比如龍珠發龜派氣功那裡,還有就是最後老乾媽本尊出來的時候,媽蛋的我差點被雷到椅子底下,在影院里大喊了一聲「卧槽這也行!」
還有一個驚喜就是蔡國慶老師。我嬸嬸的覺得,他是一個被演唱事業耽誤了的諧星,在他玲瓏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奔放而狂野的靈魂。
鬧劇就是要看反差,郭德綱去演一個長發披肩的無厘頭曹操沒什麼,他本來就是那副德行,但國慶老師這麼高大全的形象去演一個混蛋就很出效果,還是一個非常有自黑精神的混蛋,當他唱起那句「我送你三百六十五個祝福」,我真想隔空還給他一個飛吻。
作為一部導演的處女作,我覺得《絕世高手》雖然算是及格,但還遠沒有到驚艷的地步,甚至在中間的一段我都有些昏昏欲睡,從一個網劇創作者到大銀幕導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盧導能夠擺脫掉偶像的光環,走出自己的路。
畢竟,只有一個周星馳。
(卧槽,最後這段怎麼像老幹部總結陳詞,自扇三嘴巴子!)


TAG:夢雨馨陽 |
※體育界最吸金的5個明星,姚明只能排第二,畢竟第一是他!
※這樣的龍魚請叫大佬,畢竟都是有好些年頭的,特別是30年的老龍
※這兩位女星一個個牛氣衝天,畢竟「業務能力」 強?
※一個男人抱怨前妻:「畢竟曾經夫妻一場,她連借4萬塊錢都不肯」
※若清華北大合併,成為世界第一未必只是笑話,畢竟有浙大這個先例
※中國五千年歷史,畢竟還有幾位功成身退的
※每個男人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一個老女人?畢竟年輕姑娘只愛刷你的卡
※畢竟王菲已是60後,有多少人到了這個年齡還這麼折騰?
※做魚界的大佬!畢竟我是有年頭的!
※我沒有怨恨,更多的是祝福他們,畢竟一個是我閨蜜一個是我表哥…
※這幾天出生的女人,旺夫招財,子女個個有出息,畢竟夫妻恩愛,娶到就是賺到
※代課也是一門學問,畢竟一個不小心就翻車了……
※講真,這才是今年最該去打卡的「網紅地」!畢竟十年一次!
※有一種「隨緣」,叫演員萬茜,有戲拍就行,畢竟還要打魔獸
※以後對男朋友好一點,畢竟他是這個世界上眼光最好的人
※大陶紅爬山,一臉少女樣完全不像48歲,遇一姻緣樹虔心求拜,畢竟一大把年紀還沒嫁人
※中國家長最喜歡說三句話來彌補過錯,第一句:畢竟他還是個孩子
※這個冬天謝娜和張傑不在感到寒冷,畢竟家裡又多了兩個暖呼呼的小棉襖!
※每年這個時候,麥迪總會被炸出來,畢竟場均甩了第二名10分
※胡一天是個行動的吃貨,網友:畢竟是吃五碗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