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在面,不配得入骨!
「我邀請你做我的嘉賓。」微信那頭可瑩老師的話,讓我激動萬分。最近頻頻有好事兒,朋友頻頻打電話邀約吃飯;微信公眾號里有人給文章打賞;我的普通話老師也發出在電波相遇的邀約……。
我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純粹的高興,而是夾雜著不安,害怕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1、你是自卑還是自傲?
「劉老師,你的聲音真棒,好聽!」
「真的嗎?哪裡,哪裡,主要是這個麥還不錯......」
「你的文章越寫越好了!炒雞棒!」
「哪裡,哪裡,主要是來了靈感……」
「以你的能量,與對方鏈接,沒問題!」
「哪裡,哪裡,主要是人家性格好,隨和……」
……
我觀察到,當我獲得對方的表揚,肯定時,有個習慣性謙虛模式予以回應。
似乎中國人講求卑己尊人,講究謙虛,西方人崇尚個性所以每每談及中西方文化差異時就能聽到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歪果仁對初次見面的中國女性:「you are beautiful(你好漂亮)」,我們中國同胞謙虛的脫口而出:「哪裡,哪裡!」,然後旁邊的翻譯就直接:「where,where(哪裡,哪裡)」。結果那個老外愣住了:「all!all!(渾身上下都漂亮)」。
著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發現中國人很少表現驕傲,他們認為驕傲和自戀是好的,潛意識人們深刻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但頭腦里卻認為是不對的。所以就fj 進行壓抑,以此緊鎖住自己外張的能量。
他有句著名的話「越謙虛的人,越猥瑣,謙虛到骨子,就猥瑣到骨子裡」。
我覺察到如果自己面對別人的讚美不回應「哪裡,哪裡」時,竟然頭腦會出現片刻空白,不知說什麼。
「你很美!」
「我知道啊!」
「你真棒!」
「我知道啊!」
.......
雖然聽到周梵老師和能量班同學不止一次這樣回應人家對TA們的讚賞,卻感覺自己如此回應總顯得有些難度,不由自主的莫名的想要謙虛一把。
我是有害怕失敗的意識?還是有個更害怕成功的潛意識?
《秘密》這本書有一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發自內心的想要成功的話,就一定會成功。而這個世界上之所有有那麼多無法成功的人,其實是他們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
這個念頭升起把我嚇了一跳,如果是這樣的,那我是不允許自己成功的。
我發現自己發出的每一個「哪裡」的字眼,都有一個潛台詞:我的聲音不好,我寫作其實不行,我沒什麼魅力。
以上所有的潛台詞都幻化成一個自毀式疑問:「我配得起別人的表揚嗎?」如果進行置換的話,當我們在質疑自己能否成功,那麼某種程度我們也是有著成功焦慮的。
一次聽到一位自然科學家的分享:現在看來,人類對未來事物的所有預測都是基於已經出現的科學技術上,或已經出現的事物,哪怕再天馬星空的想像,也脫離不了已經出現的理論。
比如科幻電影的外星人模樣都是螃蟹,八爪魚的變異,19世紀的愛迪生曾預測在21世紀金屬傢具會取代木製傢具,我們往往因科技飛速發展而進入錯覺,可現實是可控和巨變。
同樣地,我們目前的心理狀態也會被過去成長的經驗所束縛,比方說,你很渴望有錢,但你不敢像王健林那樣說:「先設定一個小目標,先掙它一個億再說。」因為你覺得這個不切實際是基於你過去的擁有金錢的經驗所致。
不配得感是一種低自我價值的信念,這是由童年及過去的種種經歷打包形成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有人想吸引一個完美的異性伴侶,但自己很自卑,一方面你想要完美伴侶,另一方面內在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個好的伴侶。
內在兩股力量的拉扯,就會讓她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心境。如果不破除這樣限制性信念,現實就不會按照我們想要的進行發展。
2、是否從父輩那裡繼承了他們匱乏?
「錢再多不如日子多」、「繼續加油,不要驕傲,驕傲使人落後。」、「人情大如債,頂著鍋兒賣」......。父輩的老話無不透露著對當下的否認,對未來的擔憂,似乎思危才能居安。
如果任何當下的境遇都以更長遠的未來的為標準恆定,那麼當下永遠不夠好。因為根本沒有真正的未來。未來也是以當下出現的。
當我能取得好成績時,當我變得優秀時,當別人了解我並認同我做事時,當我變得漂亮時,當我獲得冠軍時,當我擁有美滿的愛情時,當我成為成功人士時......
似乎我們不斷追求未來的完整性,完美性,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我們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完整,不夠完美。
另一方面,這也是潛意識裡對父母匱乏感的忠誠。比如父母過得很窮,很辛苦,為了保持清白感。我也保持同樣的辛苦和痛苦。
然而人類唯一基本動機力量是自我實現的傾向。讓人們變成他們所成為的樣子,每個人內在有個藍圖或一組潛能可以被繼續發展。
晚年的馬斯洛,也在自己著名的需求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最頂端增加了一個超個人。
「好孩子要懂事,好孩子是不隨便要東西的。」在我的童年經歷中,會用父母類似的標準要求自己。
有沒有要到的時候呢?當然有,比如說成績好的時候,自己做了什麼事討父母歡喜的時候.......。
愛是有條件的,愛是交換。如果你沒有什麼可以交換 ,那麼你不配得到。於是我們就會被自我成長和自我毀滅的兩股力量拉扯。
一方面要成長進化,一方面又繼承父母的匱乏及彌補匱乏的條件,成功自然就變得遙不可及了。
3、高處不甚寒,你怕嗎?
有一種恐懼,叫做害怕自己太美好,太成功。
因為太孤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涼;
會愧疚——我的成功映襯出別人的失敗;
害怕被進攻——其他人的嫉妒,害怕自己遭遇懲罰;
害怕對自己和別人失望——如果不能保持成功,我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還不如不成功。
有一次,我參加一次馬拉松競走的淘汰賽。
一大群選手你追我趕,接著拉開距離,變成三三兩兩。進程大半後,我走到了整個隊伍的最前面。害怕被淘汰,在爭分奪秒時我不敢回頭。
當我與身後的選手拉開超遠的距離時,好像整個賽場 只剩了我一個人。
彷彿剛剛大家還在齊頭並進。
然後陸續消失。
彷彿彈指一揮間,
歸於寂寥。
我繼續走著,卻好像沒有參照物。不知道該往哪走,迷茫、孤單、害怕.......。
同時心裡還有一個聲音:如果這次我贏了,那麼我參加複賽代表我們的團隊,我是不是也必須贏,萬一贏不了怎麼辦?
不知不覺我的速度開始放緩,直到有一個選手靠近我,我特意放緩腳步。讓她超過我,我便跟著亦步亦趨。安全、輕鬆.....。是的,我主動放棄了第一名。
為什麼我們享受不了孤獨呢?為什麼愛迪生髮明電燈泡過程中,能孤獨的呆在實驗室嘗試弄清近千種材料的特性。
因為,他享受其中,他覺得有意義。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彷彿我們一出生就開始了人生的種種競賽,比成績、比身高、比有錢、比優秀、比美麗、比環境、比孩子.......卻似乎從未考慮,贏是為了什麼。
我曾在旅行的路途上,碰到一個成功人士。他說自己的企業每完成一個目標,還沒來得及多開森,就開始制定下一個新的目標,否則覺得莫名的恐慌。
因為下一個目標更大,所以他發現自己並不享受剛剛獲得的成果,同時也接下來能否實現目標而感動憂心忡忡。
因為這種焦慮,他從來不像周圍人那樣從心底認為自己是成功人士。
所以,我提醒他去看到自己的內在的缺乏安全感,以及被自認同形象裹挾的焦慮。
弗洛伊德談到的人類生存最根本的一個動力:攻擊性。讓人很容易想到,社會的殘酷性就是要麼戰勝別人,要麼保護自己。
從生物和社會屬性來看,我們很容易嫉妒身邊的人,很容易眼紅身邊的人而攻擊他們。所以當我們貌似成功了,進步了,我們也很害怕別人攻擊我們,所以潛意識裡對成功也害怕。
4、為了歸屬感,你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嗎?
台灣老師庄慧秋曾在她的《心靈寫作》工作坊里為我分享到:靈魂誕生在中西方是會註定不一樣的。比如它們是認識你自己vs光宗耀祖、為國爭光。
她戲稱宗祠、家譜、同鄉會,這些都是東方特色。西方獨立、自由,但是孤獨,這是西方哲學的主要議題。
所以東方倫理議題,恰恰是丟臉,害怕辜負別人的期待。
其實既然我們人類有著社會屬性,成長過程中一定離不開人際關係,也被集體文化深深影響著。比如「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更在乎別人眼中的我」……
你去觀察不同年階段的孩子就知道了,他們口中談話的內容會從「我爸爸說」到「我老師說」、「我的同學說」。
比如說我觀察讀初一的女兒,她的談話多半都是同學之間討論的趣事或明星八卦。
社會心理學史密斯,所有的社會關係都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創段是「包含」,就是被團體所承認並接納,即「里或外」的問題;
第二階段「控制」,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被看到,有影響力,即「上或下」的問題,孩子在班級中很想競爭為班長,隊長…….。
第三個階段:帶有情感的「社會關聯」,渴望愛與被愛的需要,以及彼此間發展出強烈焰的情緒聯繫的需要。
即「近或遠」的問題,你也會發現孩子漸漸長大更願意在同齡人中分享TA的小秘密或為對方付出,來發展情感的關聯。
一次,我家小朋友跟我分享,副科考試,很多同學作弊。明知不對,但看到大家作弊了,自己也想作弊了。
因為她想跟大家一樣。她坦言內心真實的聲音是:「如果我跟大家不一樣,我可能會被排擠。」
孩子為了增進群體感,很容易跟別人一樣,於是我引導她去再次確定什麼行為是正常的,是好的,是壞的。
拒絕跟別人一樣並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並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同時鼓勵她去看到自己的明星Taylor Swift之所以那麼受歡迎,就是拒絕模仿或順從別人,而去做自己。
在集體中,我們最常做的事就是統一思想,排除異已到沒有界限或者反對個性。
如果你稍微留心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議論別人的隱私,對別人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所以明星是被大家談論較多的,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與眾不同,大眾越喜歡他們的個性或才華(每個人喜歡獨特性)就越對他們的隱私津津樂道,這也是他們出軌的新聞很容易登上大眾頭條。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通過一定數量的別人或集體來評價和認識自己,越是對自己的不夠自信的人,越想用外求的方式找歸屬感。
我跟你們一樣,沒什麼特別........似乎最能被集體歸屬感所接納,而謙虛就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了。
5、你對別人引起的感受,是否激起了你的負面情緒?
「哇,看到你每天都寫文章,我開始自我攻擊了」、「我對自己需要更接納」……。
每次進行文章分享時,大家在稱讚的同時,我察覺自己對他們的反應,升起絲絲愧疚感。
當一個人傷心地哭時,對方遞上紙巾,意識上可能是對方同情TA想做點什麼,而另一種可能是潛意識上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別哭了,看你哭,我很難受,好尷尬啊)
小時候父母常常用孩子有內疚感來對孩子進行控制,知恥而後勇。你沒考好,讓我丟在面子了;為了你上學,我拚命工作……這無疑讓孩子覺得我對不起爸爸媽媽。
孩子對父母就是:「都是因為我,才把爸媽害得這麼苦。」父母對孩子就是:「我都這麼慘了你還不努力啊。」最後就演變成了我們要為別人的不愉快或痛苦負責了。
最核心的問題是;如果我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我就會喪失客體的愛。如此說來,當我接受到別人讚美時,我也害怕別人同時對自己現狀比較下的失落感。
6、改變你的劇情
自卑,來自內在父母對內在小孩的認可。所以從陪伴自己內在的小孩子長大開始,去做小時候不敢做的事情,培養自己的勇氣。
比如有人邀請我去做嘉賓,我害怕自己不如對方想像中的那麼滿意。
其實這都是頭腦的繹,全能自戀在普通人身上有一個表現就是誅心論,即我的想法是什麼,就一定是真的。即想法=行為=後果。
那麼先去做。不管做得如何,自己的價值並不依賴它去衡量的。相反如果自己始終不去開始,那麼你又如何知道自己離對方事物性滿意的標準的距離有多遠呢。
同時不要把事情的結果與自我形象認同進行區分,即不管事情如何完善都不直接與我是不是能幹,我是不是聰明,我是不是優秀直接划上等號。
即使畫上等號,那可不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笨或者失敗,因為不管如何那也不是真正的你。
所以我坦然接受任何別人的讚美和回饋,如打賞坦然接受,告訴自己值得擁有。同時也給別人打賞。
如果實在不能底氣十足的說「我知道,自己就是這麼棒」,那麼就充滿感恩的說「謝謝你的看見,我收到了」同時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其二,無論父母有很辛苦,多匱乏,都要看到那是他們為了過得更好而採取的措施,我們無需保持同樣的辛苦和痛苦,讓自己有清白感。
父輩認為省錢是掙錢的一種方式,謙虛是為了不斷進步,最終都是為了一個美好結果。
作為子女大可採取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實現父母和自己一直想達到的狀態。
其三,真正的歸屬感是建立在每個成員允許做自己的基礎之上,因為人和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相對獨立的兩個完整的人身上的。
任何一方都不應該成為一種附屬,每個人都有必要發展自我,通過發展自我從而得到外界的認可,以此建立正常健康的關係,而不是通過取悅他人。
所以,你始終會發現,你總能自主選擇不同集體的歸屬感,倘若依附讓所有集體滿意,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集體與集體之間的就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行為準則.......。
一個人喜歡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為他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是真的可愛值得他喜歡,如果想要值得別人喜愛,那就要做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獨立而又完整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
同時敞開自己,在自己舒服的可接受的範圍內發個紅包,請朋友吃個便飯。當去做因為我有可以給出去的感覺時,匱乏感自然就得到了補給。
其四:面對自己的任何負面感受,別人的行為之所以引起我們的負面感受,是因為那件外在的事情勾起對方內在本身就有的底層動力,反之亦然。
就好比,看到有錢的人,覺得自己無比匱乏,並不是因為相比較滋生也無力感。而是因為內在就有著強烈的匱乏感,外在類似的證據被不斷驗證自己的匱乏感。
所以,如果對方因你的舉動引起的負面情緒,去看到,接納同時看到地方的閃光點。你可以仍按你自己的節奏來走。
「我給你買個筆記本,方便你寫文章。」當先生決定給我買電腦時,我馬上轉化自己又不是作家,不值得配個電腦寫作的想法。
對自己說:「非常好,我得先進入作家的狀態,而且不管如何,總會有人看。」
原來我為人謙虛只是一個表相,骨子裡卻有著深深的不配得感在作祟,所以就用此文,效仿關雲長做一次刮骨療毒吧!


TAG:鳳文鳳語 |
※絲絲入骨的寒涼,及至雨停,那場屬於宋詞的夢也不得不醒來……
※男票的這「3個位置」摸不得,摸了就得負責,八成愛你入骨了!
※不煙,不酒,不嫖,不賭的男人混成啥樣?句句入骨!
※不煙,不酒; 不嫖,不賭的好男人能混成啥樣?句句入骨!
※男人若不是愛你入骨,才不會有這表現,渣男裝不了!
※有一種深愛,叫入心入骨入髓;卻不能,如心如意如願!
※女人這麼做,說明她「愛你入骨」捨不得離開,別不懂!
※雙子座「愛你入骨」的5種表現,不管能不能在一起,愛了就不後悔
※不煙,不酒,不賭的好男人能混成啥樣?句句入骨!
※懂你,是一種難言的柔情,入心入肺,入骨入髓
※異性相處,男人愛你入骨了,才會用這些方式來折騰你,別不在意
※讓天秤座愛你入骨並不難,懂得這些感情弱點,幸福很簡單
※入骨的警句:擠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
※探秘丨不煙,不酒,不嫖,不賭的男人混成啥樣?句句入骨!
※若不是太愛,我才不為你牽腸掛肚?若不是太想,我才不會相思入骨
※男人愛你入骨,才會讓你碰觸這裡,裝不了,絕對是真愛
※濕寒入骨?關節疼痛不用怕,有了可控溫護膝寶,艾灸在家就能做!
※女人「憋」不住,就不「裝」了,其實內心是嫌你入骨的!
※真心愛你入骨的男人,反倒是不捨得讓你做這些事情
※愛你入骨的男人,才會有這些「無法抑制」的表現,渣男裝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