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愈加成熟的中國遊客,更樂於陪伴家人、放個長假以及去更遠的地方

愈加成熟的中國遊客,更樂於陪伴家人、放個長假以及去更遠的地方

如同眾多旅行機構和諮詢公司預測的那樣,出境游的中國遊客數量仍保持著高速擴張,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研究顯示,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達1.22億人次,到了2017年年底,這個數字預計會被刷新到1.5億人次。而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今年4月公布的另一項調查中,2016年,中國遊客在國外一共花費261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2%,也創造了全球出境旅遊消費的新記錄。

毫無疑問,近十年來,跨出國門的中國遊客對於相關的航空業、酒店業、百貨業及奢侈品行業來說,是推進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全球商家緊密關注與合作的目標。然而,這樣驚人的規模之下,並非總是墨守成規的旅遊慣性與一成不變的消費選擇。前不久,一份來自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奧緯諮詢(Oliver Wyman)的調查報告發現,變化的暗流(Turbulence)正悄然涌動。

這份名為《迎接改變——中國遊客的現狀與未來》的報告對2000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遊客組成的樣本進行了深入調查,並得出了不同尋常的結論:中國遊客的口味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是:中國遊客逐漸變得沒那麼嚮往購物了。

從需求方面來看,儘管「購物」仍然是中國遊客的主要旅遊目的之一,但其地位正在下降,從2015年的排名第二降至2016年的第三位,排在「購物」之前的首兩位旅遊目的分別是「觀光」和「休閑娛樂」。而從結果方面來看,對於旅遊支出的統計數據表明,儘管中國遊客在2016年的平均單次旅遊消費總額,相對2015年同比增長3.5%,但與購物相關的支出在總額中的佔比,卻由2015年的41%降為2016年的33%。其中,「代購」(Shopping for resell)所佔比重的減少最為明顯,從2015年的8%降至2016年的3%;「幫別人買」(Shopping for others)從13%微降到12%,「給自己買」(Shopping for self)則由20%變為18%。而在消費的特徵與傾向方面,中國遊客在國內出行時,對價格相對更敏感,47%的受訪者表示,在國內旅行時會追求更高的性價比,而將前提條件變為國外旅行後,給出相同答案的受訪者比例為40%。

2015年、2016年中國出境遊客平均單次旅遊消費分析(單位:人民幣)

報告還分析,相比將購物放在第二或第三位的消費者,將購物視為旅遊首要目的的消費者往往收入更低,也就是說,那些有著最強購物意願的遊客,往往並非花得最多的旅遊消費者。這也是為何人均購物消費的具體數值在增長、而佔據消費總額的相對比例卻下降的原因。對此,報告的作者、奧緯諮詢合伙人魏恆德表示:「中國遊客消費的焦點正在轉向更有意義的旅遊體驗,比如享受美食,感受文化,甚至是參與探險運動等。同時,隨著跨境電商飛速發展和海外出行的日益普及,中國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購買世界各地的商品,因此也導致了海外代購的需求量降低。」

中國遊客在紐西蘭開心地嘗試跳傘

另一項重要變化則是:獨自旅行的中國遊客減少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們在大人的帶領下踏上旅途,對於商家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出遊的中國家庭往往更樂於消費:男人購買葡萄酒或其他種類的烈性酒,帶孩子的女性更有可能購買化妝品和香水,孩子們則對食物和零食的需求旺盛。報告中特彆強調,家庭度假是一個尤為具有消費潛力的部分,因為帶兒童出行的遊客通常都比不帶的花得更多,並在購買商品、產品或服務方面,將對孩子的便利性、友好性等作為優先考慮的因素。

選擇與家人結伴出遊的中國出境遊客越來越多

而另一項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大部分度假游的中國家庭會像一個小集體那樣,在吃、住、玩等各項活動中保持全家行動一致。因此,理想的目的地應儘可能滿足所有的家庭成員。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隨著出境游的人數和頻次的增長,中國旅行者正在變得更有經驗——例如懂得更精明的消費,在旅途中照料孩子或老人;也變得更加沉穩和老練(sophisticated)——例如更傾向於自己制定出行計劃。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將超過1/7的旅行計劃交給旅行社,但2016年該數字下降到少於1/40。而在自行做出規劃和決策的過程中,中國遊客對於信息資訊的獲取比以往更廣泛:例如,在購物方面,超過60%的中國旅行者會通過口耳相傳的經驗、品牌的官方網站、第三方電商平台以及相關的網上社區或論壇等途徑,對所需資料進行搜集與綜合整理。因此,無論對於商家、酒店或是目的地旅遊機構,如果能更好地增加在上述平台的曝光和滲透,也將意味著中國遊客對其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國遊客越來越傾向於自己規划出境旅行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傳播影響力日益增強的當下,與危機、悲劇或政治事件相關的突發消息,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發酵為病毒式傳播,並影響中國遊客對於目的地的選擇,給相關的旅遊行業帶來巨大衝擊。

就旅行時長而言,中國遊客停留在亞洲的假期時間越來越短,而前往海外遠途目的地的中國遊客則更傾向於給自己放個長假:中國赴美遊客的度假天數比之前多了好幾天,在英國、法國遊覽的時間更是增長迅速。然而,另一項有趣的結果則是:2016年國內旅行的數量同樣激增,比2015年多出一倍,90%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中在中國境內出遊過至少一次。香港依然是最受中國大陸遊客歡迎的旅行目的地。曾到香港旅行的中國大陸遊客再度訪港的機會高達七次。在大部分受訪的中國遊客看來,香港是一個「別具價值」的旅行勝地。

韓國已從2015年「中國遊客首選旅行目的地「的榜首跌落;與之相對的,日本收穫的數據則是一片繁榮:2016年中國訪日遊客人數同比增長4%,日本再次成為中國遊客人數增長最快的旅行目的地;29%的受訪中國遊客計劃在2017年前往日本旅行,日本也榮登「中國遊客心中最嚮往的旅行勝地」榜首。

報告還特別給出了針對酒店行業的建議:酒店應儘可能配置中文平台,此外,在海外酒店的選擇方面,中國遊客對於各大中文旅遊、生活信息平台的在線評論或攻略一向極為關注和信賴,從螞蜂窩、窮游、途牛、驢媽媽甚至大眾點評網等都在中國遊客的參考範圍之內,因此,在攜程、去哪兒或是藝龍這樣的OTA大戶之外,上述其他平台也應值得酒店的重點關注。

總而言之,中國出境旅遊業正在經歷欣欣向榮且複雜多元的變化,然而,不斷上升的數據並不會自動轉化為旅遊相關業務的增長。正如報告在引言中所說,當以往典型意義上的「中國遊客」逐漸消失,也意味著傳統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可能不如原來那樣奏效,因此,中國遊客在這樣的變化過程中,逐漸展現出的在旅行的偏好、動機層面更加細緻的差別和多樣性,值得人們更多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煙花女意麵是什麼鬼???
每個老司機都被爆改小電瓶侮辱過
設計這些賓館的是傻子嗎。。
美特斯邦威西單旗艦店關張
葉門霍亂疫情大爆發30萬人感染 新增病例約半數為兒童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亞洲最小的國家,首都還不及頤和園大,卻是全球遊客嚮往的地方
這個總喜歡和中國較量的國家,很不待見出手大方的中國遊客?
國外最瞧不起中國遊客的地方,中國遊客依舊人滿為患,趕都趕不走
最歡迎中國遊客的非洲國家:有很多的美女,但是卻沒人願意去!
中國遊客最喜歡去泰國,男遊客最多,不只是旅遊,還有更重要目的
全球最不待見中國的國家,對遊客高姿態,但擋不住遊客的瘋狂湧入
中國遊客最喜歡的國家,卻因這些因素,成為了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全球最看不起中國人的國家,一臉的不待見,中國遊客還蜂擁而入
中國是很多遊客的旅遊勝地,網友:印度人看到真實的中國很激動!
全球最不待見中國的國家,態度傲慢,卻還是擋不住中國遊客蜂擁而入
中國遊客和印度遊客的差別,這個國家的人最有話語權,聽完網友都振奮了!
中國最「危險」的旅遊城市,很多人去了就不回了,遊客們都爭著去
中國遊客最不敢去的一個國家,尤其是女遊客,網友調侃:給錢都不能去!
最「瞧不起」中國人的鄰國,對待中國遊客竟這種態度?卻抵擋不住遊客的步伐!
大阪居民眼裡最可怕的地方,竟成了外國遊客最愛住的地方!
這個國家不喜歡中國人,但中國遊客卻扎堆去旅遊,就沒地方去了嗎?
這個海島只對中國遊客開放,別的國家遊客不得進入,景色超美!
中國的遊客最苦最累,將放鬆的旅行過成了壓力,外國人嘲笑太傻
中國遊客特別喜歡去泰國,尤其是男遊客最多,他們不僅去旅遊還有更重要的事
國內最純潔的城市,因為不會宰客,遊客來的多卻賺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