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故事的它卻一直很低調,明明比大熊貓更適合作國寶

有故事的它卻一直很低調,明明比大熊貓更適合作國寶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騎著麋鹿去封神的壹讀君|吳銳

大熊貓為什麼就能成為國寶呢,就因為它圓圓滾滾會賣萌嗎?話說壹讀君也很萌呀!其實要來一場動物國寶大PK的話,低調、沉穩的麋鹿各方面素質都勝過大熊貓(除去不夠萌)。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麋鹿這個伴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圖騰動物「文化源遠、跌宕起伏、國破家亡、死而復生、重歸故里......」的傳奇故事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被八國聯軍攻陷,此時南苑作為皇家獵苑,還有部分義和團戰士在這裡據守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被德軍攻陷。當時南苑中還保存著中國僅存的幾隻超珍稀動物——麋鹿,被攻陷後這些麋鹿全部被八國聯軍士兵劫殺一空。至此,中國大地上這種可能已經存在了上百萬年的動物徹底絕跡。都死了?那故事不是該結束了嗎?不!麋鹿的大腳再踏上中國的土地已是50年後的事情。這個事我們稍後再說。

沒有麋鹿古人會營養不良嗎?

先說說數量,清代麋鹿的數量竟如此稀少,但在商代以前,情況截然相反,麋鹿多到讓人類離不開它。麋鹿和大熊貓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物種。麋鹿喜歡在水草豐茂的平原沼澤地生活,麋鹿的化石遍布大江南北。歷史上曾西至山西汾河,北至遼寧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都有麋鹿分布。距今4000年到10000年的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數量與家豬骨骼數量相當,說明當時人們吃麋鹿肉和吃豬肉一樣是家常便飯,可見當時作為獵物被獵殺的麋鹿數量之多。商周時期是麋鹿的鼎盛時期,史料記載商王狩獵4次就可捕獲麋鹿726隻。

當然平時吃飯光吃肉也不行,還要有主食,古人吃主食也離不開麋鹿。麋鹿喜歡在沼澤地棲息,古人在被麋鹿踩踏過的沼澤地上進行播種,這樣的稻田在古代被稱為麋田。這也是為什麼「麋」發「米」音的原因。《博物志》記載:「海陵縣扶江接海,多麋鹿,千百成群,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耎,民人隨此而略,中稻不耕而獲其利,所受百倍。」這裡記載的是古代江蘇泰州一帶種麋田的情況。

後來隨著麋鹿數量不斷減少,麋田數量也越來越少,這時牛才開始登上農業生產的舞台,牛踏取代了麋踏。再後來到漢代隨著中國冶鐵業的發展,牛拉犁耕地才開始逐漸推廣。

看看麋鹿,又幫著中國古人補充蛋白質,又幫著補充碳水化合物,為早期中華民族的人口壯大做出了貢獻,此乃其競爭國寶之重要優勢之一。

麋鹿原來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麋鹿在歷史上對國人除了營養上的貢獻外,文化上的貢獻更是不可或缺。在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間,古人在麋鹿的骨頭和角上刻下字元,創立了骨刻文,後來骨刻文繼續演變,到商代發展為甲骨文,再後來美國又出現了個甲骨文公司(嗯,扯遠了)。總之麋鹿的骨骼為中華文字的產生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在我國古代歷史中麋鹿數量曾非常巨大,所以古文中「鹿」字往往專指麋鹿。我們今天的很多文字都和麋鹿有關係。比如美麗的「麗」字,繁體字寫作「麗」,因為古人把麋鹿視作美麗的動物,尤其是對麋鹿的一對大角喜愛有加。「麗」字很像麋鹿大角的形狀,所以「麗」就是麋鹿頭上又加了一對大角。

很多成語中的鹿其實說的也是麋鹿。比如「指鹿為馬」、「鹿死誰手」、「逐鹿中原」,從「逐鹿中原」這個成語可以看出,麋鹿在古時還是一種王權的象徵。這是因為在商代以後,我國麋鹿數量逐漸減少,獵殺麋鹿逐漸成為一種帝王的特權,比如戰國時齊宣王就規定:「殺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可見麋鹿早早就成為國家超一級保護動物了,話說到現在大熊貓也沒這待遇吧。

我國古代詩詞中也有很多提到麋鹿,比如孔子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蘇軾的「我坐華堂上,不改麋鹿姿」。麋鹿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乃是它競爭國寶動物的第二大有利因素。

古人眼中麋鹿是吉祥的象徵,圖為商代麋鹿圖騰的玉佩

麋鹿頻臨滅絕之謎

周朝以後,馴養麋鹿開始出現,但同時野生麋鹿逐漸減少。到元代以後,史料中已很難找到野生麋鹿的記載。到上文提到的八國聯軍洗劫之後,中國已無麋鹿。那麼數量曾經多到肉可以像豬肉一樣方便地吃,骨頭可以承載文字,為什麼後來就絕跡了呢?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性格使然。麋鹿天性溫和,就算是發情期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而且麋鹿奔跑速度也不及梅花鹿,極易獵捕,它的皮、肉、骨、角(茸)又都有利用價值,所以隨著中國古代人口數量的增加,麋鹿數量必然反比減少。而且中國歷史上不斷出現戰亂、饑荒,人餓得都要易子而食了,還能放過你這老實巴交的麋鹿嗎?另外人口的增加也造成大量農田開墾佔據了麋鹿棲息的沼澤,影響了它的生存。

除了人為因素,中國近5000年的氣溫變冷、沼澤和水域減少,也是麋鹿數量減少的一個重要自然因素。

曲折的重生、回歸之路

最後,要進入本文的高潮部分,話說麋鹿1900年在我國已經絕跡,後來怎麼又再次出現重獲「新生」了呢?這要歸功於一位英國土豪,在英國倫敦以北45英里有一個叫「烏邦寺」的地方(名字很美好啊),這裡有一塊佔地3000英畝的莊園屬於野生生物學家貝福特公爵,他在1894年至1901年通過各種渠道共為莊園引進了18隻麋鹿。八國聯軍洗劫南苑後,貝福特在英國的這18隻麋鹿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後的18隻麋鹿。後來就是靠這「諾亞方舟上的」18隻麋鹿不斷繁殖,挽救了這個物種。

烏邦寺莊園

到二戰時烏邦寺的麋鹿數量已達到255頭。此時貝福特的兒子小貝福特提出一個動物保護的理念,他套用財經領域的話說:「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危險的!」為了避免麋鹿死於德國人的空襲,他將莊園里的許多麋鹿轉移到了國內外其他一些大的動物園中,這對麋鹿後來的種群發展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決策。發展到今天,麋鹿已在23個國家或地區的200個公園或保護區中被飼養。

小貝福特關於動物保護的觀點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當年麋鹿在中國瀕臨滅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候改變,所以歷史的巧合讓麋鹿在其他國家不同的環境中繁育,反而重獲生機。這也為其他珍稀動物的保護提供了借鑒。

1954年,倫敦動物學會終身會長哈里森?馬修給當時的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寫了一封信,表示希望贈送中國幾隻麋鹿,一方面是希望麋鹿重回故鄉,另一方面也是貫徹小貝福特多地飼養的想法。作為研究甲骨文的專家,郭沫若自然很清楚麋鹿對中國的價值,也很明白這件事的外交意義,他立刻積極推動此事。最終經中方外交部同意,英方首相丘吉爾認可,在1956年,英方成功贈送給中國2對小麋鹿,中國回贈英國揚子鱷、鴛鴦等珍稀動物。

冷戰背景下悄無聲息的麋鹿外交讓麋鹿時隔50多年重回故鄉,但可惜這4隻小麋鹿並沒能成功繁殖。後來到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在大熊貓走出國門的時期,英方又陸續贈送中國60多隻麋鹿,並成功繁殖。如今我國有南海子、大豐、石首三個麋鹿種群,總數已達3000多隻。

艱苦的重生、回歸之路,傳奇的經歷是麋鹿競爭國寶動物的第三大優勢!

參考文獻

1.《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華文化》,游修齡,《中國農史》

2.《中英「麋鹿外交」》,張民軍,《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

3.《麋鹿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丁玉華,《安徽農業科學》

4.《麋鹿研究綜述》,張光宇,《河南林業科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我吃過的&%×#%&比你吃的飯還多
女王陛下的手提包里都裝了點兒啥?
古時候參觀黃鶴樓、滕王閣也要門票嗎?
為什麼每部劇都需要一個胖子?——論胖子的臉譜形象和娛樂價值

TAG:壹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它是中國捂得最嚴實的動物,比大熊貓都金貴,不論外國人怎麼眼紅就是沒法得到!
氣質完勝大熊貓,賣萌也是一把好手,就是總有人拿它當小浣熊
比大熊貓珍稀的動物其實有很多,但因為長得丑滅絕了也沒人理
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紅太狼,它比我國的大熊貓還要稀有,太珍貴了
古代的「五不像」,配色明明跟大熊貓一樣,卻紅不起來!
男子拍到罕見「四不像」,調查結果讓他興奮,竟比大熊貓稀有
中國最瀕危的動物,僅剩一千餘頭,比大熊貓還珍貴,保護刻不容緩
比大熊貓還要珍稀的兔子,只有中國境內才有,你見過嗎?
大熊貓為什麼這麼少?看看它的懷孕過程就懂了,憑實力當國寶
比大熊貓還珍稀,好幾種野外找不到,中國擁有的數量最少!
比大熊貓還要稀有的動物,這才叫真正的瀕臨滅絕
偶然發現大熊貓,仔細一看心跳加快,怪不得是保護動物
就沒見過這麼萌的大熊貓寶寶群體,就問還有哪種動物能比它們萌?
全球只有這兩隻大熊貓,是不屬於我國的,並且再也無法回到祖國
它是唯一一隻能拍彩色照片的大熊貓,如此罕見,你一定沒見過!
同為中國特有的物種,其實比大熊貓還稀有!卻因外表可愛一度被認為「已滅絕」
大熊貓只是傻傻的很可愛,你是不是也大大低估了它的智商?
它比大熊貓更懂得賣萌,卻因為一種乾脆面,讓大家傻傻分不清楚
與大熊貓比,它是世界上混的最慘的國寶,一言不合就被端上餐桌
他是美國的國寶,比大熊貓還要厲害,如今開豪車卻變成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