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唐代《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為唐代行書碑刻,全稱《新集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唐元序集王羲之書。大和六年(832年)立於陝西西安興唐寺。前冠楊承和序,後列柳公權等人贊語。趙明誠《金石錄》、葉昌熾《語石》等均有著錄。該碑石久佚,拓本傳世很少,以明南子興藏拓本最佳。現藏故宮博物院。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此經前後六譯,各有異同,大和元年(八二七)又排纂刪綴,取名為《新集金鋼般若波羅蜜經》,並有撰序,於大和四年奉定量上進,文宗李昂敕令集五義之書,將此經鐫刻上石,至大和六年春始告完成。
王羲之的行書平和簡靜,遒麗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愛,貞觀初年下詔出內府金帛,廣為徵集王羲之真跡,其後唐代諸帝亦都好王字,於是集字刻石之風盛極一時,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開元九年所刻的《唐興福寺碑》,而《金剛經》是繼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
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唐代李北海《墨跡出師表》 傳
※陳鳳標楷書《朱子治家格言》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高清
※黃自元楷書《陶先生墓表》
TAG:書法愛好者之家 |
※《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歷代碑帖|《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唐代行書欣賞《新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王紱行楷書欣賞《畫觀音書金剛經合壁》
※沈尹默的楷書金針——讀《和青年朋友談書法》
※王恩茂簡歷 王恩茂與龍書金的矛盾
※弘一法師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央行隸書金銀紀念幣欣賞
※康熙御筆楷書金剛經,功力也挺深
※奇書金瓶梅里的春節習俗,與現代人過年並無二樣
※對話聶樹斌案「真兇」王書金:案子是我做的,心裡知道肯定活不了
※神評:千古奇書金瓶梅作者是誰?一般人真寫不出來
※篆書金銀幣今日發行,這些字你猜對了嗎?
※鑒寶節目,王剛讀鑒定書金錘滑手掉落砸壞寶物,是故意還是失手?
※評書金國四強兵器:兩種岳家將單挑無人敵,一種敗在陸文龍槍下
※評書金國速死四猛:一組被楊再興連續槍挑,一組被高龐一照面秒殺
※篆書金銀幣這麼欣賞就對了!今日14點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