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00-2006西南大學自然地理學真題及答案

2000-2006西南大學自然地理學真題及答案

2000年

一、名詞解釋(2.5×8=20)

1、季風

在海洋和大陸之間的廣大地區,以一年為周期,隨季節變化而方向相反的風系。季風是海陸件季風環流的簡稱,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陸件的熱力差異形成的大範圍熱力環流。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的風為夏季風,冬季由大陸吹向海洋的風為冬季風。一般來說,夏季風由暖濕熱帶海洋氣團或赤道海洋氣團構成,冬季風則由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構成。

2、厄爾尼諾

為西班牙文,意為「聖嬰」,秘魯漁民用以稱呼聖誕節前後南美沿岸海溫上升現象,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則用以專指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水溫異常增暖現象。在有的年份,由於大氣環流變異,亞熱帶環流周期性南移,東南信風減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熱帶暖水淹沒了較冷的秘魯寒流,海溫升高,上涌海水與沿岸冷水消失,導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鳥類死亡、腐爛,並釋放大量H2S進入大氣,赤道東太平洋秘魯流的這種變化,如果水溫增加超過0.5℃,持續時間達6個月以上,稱為厄爾尼諾。

3、準平原

準平原是在溫潤的氣候條件下,地表經過長期的風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態。作為一種大規模的夷平面,也可因構造上升而成為高原面或發生變形、或被切割後僅保存山嶺頂部成為峰頂面。是在濕潤氣候條件下,地表經長期風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態。假設一個原始面經過侵蝕和堆積,經歷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的地貌,就是準平原,也就完成了一個侵蝕循環,此後如果再度出現地殼抬升或基準面下降,便進入了另一個侵蝕循環。

4、雪線

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於年消融量,這一高度帶稱為固態降水的零平衡線,通稱雪線。多年積雪區和季節積雪區之間的界線叫雪線。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是影響雪線高度的三個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線的嚴格控制,任何地區如果地表沒有高出雪線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自然綜合體

在地球表層由彼此密切聯繫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有規律地組合而成的統一整體。包括自然區劃和土地類型的各級單位。又稱自然地域綜合體。自然綜合體是由低級單位逐級合并,水平範圍和垂直厚度也逐級擴大。

6、生物指示作用

生物指示作用:根據生物種或它們的群體或生物的某些特徵來確定地理環境中的其他成分的現象,生物能夠只是環境或環境的某些組成成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全部成分或要素處於緊密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聯繫中。在各種自然要素中,生物特別是植物及其群體對於其他要素所施加的影響反應最為靈敏,並具有最大的表現能力。一般以為,狹生態幅生物比廣生態幅生物的指示意義大,生物群落的指示性要比一個種或其個體指示性更為可靠。

7、河槽集流

坡地漫流的水匯入附近的河網後,在河網中縱向流動,形成出口斷面的流量過程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階段是降雨徑流形成的最終環節。

坡面漫流的水進入河道中,沿河網向下游流動,使河流流量大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階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滲過河谷堆積物補給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後,地下水又反過來補給河流。河槽集流過程在降水停止後還將繼續很長時間。這個階段包括雨水由坡面進入河網,最後流出出口斷面的整個過程,它是徑流形成的最終環節。

8、波浪

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質點以其原有平衡位置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圓周運動的現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長和波高四個要素。波峰是靜水面以上的波浪部分;波谷是靜水面以下波浪部分;波頂是波峰的最高點;波底是波谷的最低點;波高是波頂與波底間的垂直距離;波長是兩相鄰波頂或波底間的水平距離。

二、簡述題(10×4=40

1、影響氣溫的分布和變化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的?

2、什麼是風化殼?簡述其特徵及其基本類型和分布。

概念:被風化了的岩石圈的疏鬆表層稱為風化殼。風化作用能達到的深度,也就是風化殼的厚度,風化殼形成的基本條件:

有利於風化作用持續進行的氣候、岩性和構造條件。如高溫多雨,溫度較差大,岩石節理、裂隙發育,構造破碎強烈等。

有利於風化產物停積的地貌、水文、植被等條件。如地勢起伏不大,植被覆蓋較好,地表流水侵蝕較弱,地下水活動顯著等。風化殼的基本特徵:(形態、結構、組成、類型)1)由於風化作用的強度和風化產物的就地殘留的條件不同,風化殼空間分布上不連續,厚度差異也很大。

風化殼的基本特徵:(形態、結構、組成、類型)

1)由於風化作用的強度和風化產物的就地殘留的條件不同,風化殼空間分布上不連續,厚度差異也很大

2)在剖面上風化程度從上至下逐漸變弱,顆粒由細變粗,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性;但不具有類似沉積岩的層理。

3)組成物質以黏土和碎屑為主,也可包括少量殘存液體。

4)完整的風化殼可分為強度風化、中度風化和微風化三個層帶。風化殼的基本類型及其分布

富鋁型酸性風化殼——主要分布於熱帶部分地區。鋁和鐵都非常富集,常形成鋁和鎳等風化礦床。

硅鋁鐵型酸性風化殼——廣泛地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硅和鋁形成高嶺土類粘土礦物。

硅鋁粘土型弱酸性風化殼——分布於濕潤的溫帶森林區。風化殼顏色主要呈棕色或黃色。

碳酸鹽型中性至微鹼性風化殼——分布在水分較少的半濕潤或半乾旱的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區。顏色不深,厚度不大,主要含鈣質。

富鈣鹼性風化殼——分布在乾旱地區。風化殼顏色淺、土層薄、含碎屑。岩屑型風化殼——分布在寒帶、高山區及荒漠地區,物理風化為主,岩石在原地崩解破裂。碎屑成分基本與母岩相同

3、什麼是土地結構?在農業用地結構研究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4、簡述河谷的發育過程。

三、論述(20×2=40)

1、請敘述一下氣候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1)氣候因素影響土壤水熱狀況,水熱狀況又直接或間接影響岩石風化過程、植物及微生物活動和土壤物質遷移轉化過程

2)氣候影響次生粘土礦物的形成

3)氣候影響岩石礦物風化強度

4)氣候對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5)氣候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

2、目前我國正在實施中西部開發戰略,請就西部地區(陝甘青寧新)和西南地區(雲貴川渝)兩大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及自然環境條件來論述一下在區域開發(以農業為主)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即人地關係突出矛盾在哪裡。

2001年

一、解釋下列名詞及概念(3×10=30)

1、氣團和鋒

氣團是指在廣大區域內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鉛直穩定度等物質屬性較均勻的大塊空氣團。氣團內部物理屬性詳盡,其天氣現象也大體一致,因此氣團具有明顯的天氣意義。按熱力性質分冷氣團和暖氣團。

溫度或密度差異很大的兩個氣團相遇形成的狹窄過渡區域,稱為鋒。鋒是佔據三維空間的天氣系統。鋒面兩側的空氣溫度、濕度、氣壓、風、雲等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鋒面坡度越大天氣變化越劇烈。根據鋒移動過程中冷暖氣團的替代情況,可分為冷鋒、暖鋒、准靜止鋒、錮囚鋒四種類型。

2、哈德萊環流與沃克環流

當赤道上空空氣在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流向極地時,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氣流逐漸具有西風成分,到南北30°左右,氣流變為與緯圈平行,由於上空不斷有空氣流來,空氣堆積下沉,形成深厚的副熱帶高壓帶。低層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向赤道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偏為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南半球偏成東南風,稱為東南信風。東北信風與東南信風在赤道地區輻合上升,到高空又南北分流向高緯。這樣在南北半球低緯地區各形成一個經向環流圈,稱為信風環流圈,也稱熱帶環流圈或低緯度環流圈。由於是英國學者哈得萊1735年首先提出用以解釋信風的經向環流,故又稱哈得萊環流圈

沃克環流正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水溫的分布為東冷西暖,因此赤道太平洋上空形成一個緯圈熱力環流。位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側的南美洲西海岸,強烈的下沉氣流受冷海水影響降溫後,隨偏東風西流,到達西太平洋時受熱上升,轉向成為高空西風,以補充東部冷海區的下沉氣流。於是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圖上,就出現一種大氣底層為偏東風,上層為偏西風的東西向的熱成閉合環流。這就叫沃克環流。

3、河流、水系和流域

河流:是陸地表面上經常或間歇有水流動的線形水道。降水或由地下水湧出地表的水,彙集在地面低洼處,在重力作用下經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窪地流動,這就是河流。河流有河槽和水流兩個基本要素組成,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水流不斷塑造河槽,河槽又約束著河流。

水系:河流沿途接納很多支流,並形成複雜的干支流網路系統,即為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層構造、沉積物性質和新構造應用場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為樹枝狀、格狀和長方形三類。流域:每一條河和每一個水系都從一定的陸地面積上獲得補給,這部分陸地面積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區。由兩個相鄰的集水區之間的最高點連接成的不規則曲線,即為兩條河流或兩個水系的分水線,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線內的範圍,就是他的流域。

4、崩塌與滑坡

滑坡:由岩石、土體或碎屑堆積物構成的山坡體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響下,沿軟弱面(滑動面)發生整體向下滑落的過程,成為滑坡。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過軟弱面的抗滑力時才能發生,因此,坡體滑落必須具備一定的內在因素和誘發因素。

崩塌:陡峭斜坡上土體、岩體、岩層,由於重力作用而發生突然的、快速的下移運動,稱為崩落或崩塌。崩落形成兩種地貌,即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與坡麓的倒石堆

5、準平原與山麓面

準平原:是在濕潤氣候條件下,地表經長期風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態。假設一個原始面經過侵蝕和堆積,經歷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的地貌,就是準平原,也就完成了一個侵蝕循環,此後如果再度出現地殼抬升或基準面下降,便進入了另一個侵蝕循環。山麓面:是乾旱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坡面洪流不斷搬運風化碎屑而導致山坡大體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後退,山體逐漸縮小時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6、生物的適應與指示作用

生物的適應:是指生物的形態構造、生理機能、個體發育和行為特徵與其長期生存的環境條件相互統一、彼此適合的現象。生物和環境間的這種協調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有趨同適應和趨異適應兩類。

生物指示作用:根據生物種或它們的群體或生物的某些特徵來確定地理環境中的其他成分的現象,生物能夠只是環境或環境的某些組成成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全部成分或要素處於緊密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聯繫中。在各種自然要素中,生物特別是植物及其群體對於其他要素所施加的影響反應最為靈敏,並具有最大的表現能力。一般以為,狹生態幅生物比廣生態幅生物的指示意義大,生物群落的指示性要比一個種或其個體指示性更為可靠。

7、生態農業與城市生態系統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等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先進技術而建立的一種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具有良好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集約經營管理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

城市生態系統:是人類通過社會經濟活動在適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典型的經濟—社會—自然複合生態系統或人工生態系統。這裡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同時也是經濟文化和交通貿易中心。所以產生生態系統所以人為主體,充分利用空間和集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地域大系統。

8、地域分異規律

地域分異規律:也稱空間地理規律,是指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確定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上表現出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一般包括緯度地帶性和非緯度地帶性兩類。後者又包括因距海遠近不同而形成的氣候乾濕分異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帶性分異兩個方面。

9、風化作用與風化殼

風化作用:地表岩石與礦物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顆粒細化、礦物成分改變,從而形成新物質的過程,叫風化作用。風化是剝蝕的先驅,對地貌的形成、發展與地表夷平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可分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

風化殼:地球表層岩石風化與剝蝕後,由殘留在原地覆蓋於母岩表層的風化產物組成的殼層,稱為風化殼。其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有利於風化作用持續進行的氣候、岩性和構造條件。如高溫多雨,溫度差較大,岩石多節理、裂隙、構造破裂顯著。有利於風化產物殘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與水文地質條件。地勢起伏和緩較穩定,植被覆蓋度高,地表流水侵蝕較弱,地下水流動顯著且地下水位較低。

10、土壤與土地

土壤: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具有自身的發生髮展過程,是連接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紐帶,是生物的生長點和營養泉。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土壤是成土母質在一定水熱條件和生物的作用下,並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過程形成的。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具有肥力。且能從物質組成、形態、結構和功能上進行剖析的物質實體。

土地:土地和土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與基礎地質、水文與植物,還包含這一地域範圍內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以及動物就人類目前和未來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我國地理學家普遍贊成土地是一個綜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認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種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二、簡述(10×4=40)

1、什麼是行星風系?全球行星風系包括哪三個盛行風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在不計海陸分布和地形起伏的影響下,地面盛行風的全球性形式稱為行星風系。依據全球的氣壓系統分布狀況和風壓關係,全球地面行星風系主要包括三個盛行風帶:信風帶,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

在南北半球兩個副熱帶高壓帶之間的低緯度盛行信風,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兩信風帶之間是赤道低壓帶;在副熱帶高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之間的中緯度為盛行西風帶;在副極地低壓帶和極地高壓帶之間的高緯度盛行極地偏東風,北半球為東北風帶,南半球為東南風帶。

信風帶

由於南北緯30-35附近副熱帶高壓和赤道低壓之間存在氣壓梯度,從副熱帶高壓輻射的一部分氣流便流向赤道,因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形成東北風,南半球為西南風。其位置、範圍、強度隨副熱帶高壓帶作比較規律的季節變化。

信風向緯度更低、氣溫更高的地帶吹送,因此,其屬性比較乾燥,有些沙漠和半沙漠就分布在此帶內。信風、赤道無風帶和熱帶輻合帶都與氣壓帶和等溫線一起,呈季節南北移動。

西風帶

南北緯35-60度之間,因副熱帶高壓和副極地低壓之間存在氣壓梯度,從副熱帶高壓輻散的一部分氣流流向高緯度,因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變成偏西方向即西風。

極地東風帶

自極地高壓向外輻散的氣流因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變成偏東風,故稱為極地東風帶。

2、簡述地貌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一)導致地表熱量的重新分配和溫度分布狀況複雜化

(二)改變降水量分布格局

(三)地貌對生物界的影響

(四)地貌對自然界地域分異的影響

(五)地貌對土地類型分化的影響

3、影響氣候形成的主因子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現階段氣候的形成?

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前兩者是全球性的地帶性因素,後三者是非地帶性因素。

(1)緯度位置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緯度不同的地方,太陽照射角度就不一樣,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幾個月受不到陽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陽角度不同,接受太陽光熱的多少就不一樣,氣溫的高低也相差懸殊。一般是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各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氣溫不同的主要因素。

(2)大氣環流是形成各種氣候類型和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大氣圈內空氣作不同規模的運行,統稱大氣環流。它是大氣中熱量、水汽等輸送和交換的重要方式。大氣環流的表現形式有行星風系、季風環流、海陸風、山谷風等。人們平常講的大氣環流主要是指行星風系。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十分顯著。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氣流強烈,水汽易於凝結,降水豐富;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雨水稀少;在信風帶氣流從緯度較高的地區流向緯度較低地區,水汽不易凝結,一般少雨。但在大陸東岸,信風從海上吹來,降水機會較多;在大陸西岸,信風從內陸吹來,降水較少。在西風帶控制的地區,大陸西岸風從海洋吹來,水汽充沛,降水豐富,越向內陸水汽越少,降水越少;大陸東岸,西風從內陸吹來,降水較少。一般說來,上升氣流和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氣流,氣溫由低變高,水汽容易凝結,降水機會就多;下沉氣流和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氣流,氣溫由高變低,水汽不易凝結,降水機會就少。因此,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氣候特徵,尤其是降水變化有顯著地差異。 (3)海陸分布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的地帶性分布。由於海洋和陸地的物理性質不同,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海洋增溫慢,陸地增溫快,陽光減弱後,海洋降溫慢,陸地降溫快。海洋與陸地表面空氣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說來,在海洋或近海地區,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較小,降水比較豐富,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多形成海洋性氣候。因此,在相同的緯度下,處於同一氣壓帶和風帶控制的地區,由於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形成的氣候特徵也不同。

(4)地形的起伏能破壞氣候分布的地帶性。地形是一個非地帶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不同。在同一緯度地帶,地勢越高,氣溫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範圍內,是隨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熱帶地區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先後出現從赤道到極地的氣候變化。另外,高大的山脈可以阻擋氣流的運行,山脈的迎風坡和背風坡色氣溫與降水有明顯的差異。 (5)洋流對其流經的大陸沿岸的氣候有一定的影響。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熱能,對流經的沿海地區,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水溫低於周圍海面,對所流經的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濕的作用,因而在氣溫說,洋流可以調節高、低緯度間的差異。在盛行氣流的作用下,使同緯度大陸東西岸氣溫顯著不同,破壞了氣溫緯度地帶性的分布。

4、簡述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類型及各類型的主要特徵。

(1)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赤道及其兩側的濕潤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一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二是非洲的剛果河流域;三是東南亞一些島嶼,往北可伸入我國西雙版納和海南島南部。氣溫降水量:終年高溫多雨,年均溫在26℃以上,年降雨量超過2500 mm。土壤:磚紅壤。熱帶雨林的優異生態環境,使之具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層次結構也很複雜。植被:以高大喬木為主,多具光滑柱狀樹榦葉片寬闊質地較硬,具有板狀根和莖花現象,並附有多種木質藤本及其它附生植物,群落外貌終年常綠。豐富的食物資源和適宜的環境條件養育著種類繁多的動物,昆蟲、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類和數量最多。熱帶雨林是生物生產力和生物量最高的陸地生態系統。

(2)熱帶稀樹草原: 又稱薩王納分布於乾濕季對比明顯的一些熱帶地區,主要見於東非、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這些地區終年溫暖,年均溫18-24度,年降水量500-1500mm,季節分配不均。薩王納群落以高達1米以上的旱生禾草為主要成分所組成的草被層佔優勢,在這種草被層的背景上散生著一些旱生矮喬木,它們常常具有分枝多的叢生樹榦和扁平的傘狀樹冠,葉小堅硬,常綠或落葉。土壤中有一層由Fe(OH)3的膠結物所形成的類似於石板的硬殼,稱為「磚紅壤殼」。

(3)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指分布在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區,分布區:我國長江流域、日本南部、美國東南部。氣候特點: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少雨而寒冷,春秋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溫16—18℃,年降水量800~2000mm。土壤:紅壤和黃壤等酸性土。植被:種類和結構複雜,但遠不及雨林,上層喬木以殼斗科、章科、山茶科、木蘭科等常綠闊葉樹種為主組成的森林生態系統,喬木一般分為兩個亞層,上層林冠整齊,一般高20 m左右,很少超過30 m,以科斗殼、樟科、山茶科常綠樹種為主;第二亞層樹冠多不連續,高10 ~ 15 m,以樟科、杜英科等樹種為主;灌木層較稀疏;草本層以蕨類為主。藤本植物與附生植物仍常見,但不如熱帶雨林繁茂。動物:種類豐富,昆蟲和鳥類種類繁多,爬行類和兩棲類也較多。亞熱帶除了常綠闊葉林外,還在地中海氣候下形成硬葉常綠闊葉林。 (4)溫帶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是溫度中部、南部濕潤氣候條件下典型的生態系統,又稱夏綠林,分布區:北美中東部、西歐及我國溫帶沿海地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嚴寒,年平均氣溫8 ~ 14℃,年降雨量500 ~ 1000 mm,且多集中在夏季。土壤: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較為肥沃。植被:構成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櫟、楊、樺等高約15—20m,葉片較寬薄,夏季盛葉,冬季由於寒冷樹木葉子枯死並脫落。群落的垂直結構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等,層次清晰,樹冠整齊,冬枯夏榮,季相變化明顯。初級生產者主要是各種以落葉方式越冬的落葉樹種,如櫟、檬、樺等。林下常有一個明顯的灌木層和草本層。消費者動物:多為松鼠、鹿、狐狸、狼、和鳥類等。

(5)北方針葉林:又稱泰加林,我國稱寒溫帶針葉林,分布區:北緯45°-70°之間的寒溫帶氣候區,橫跨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北部。我國分布於大興安嶺的北部和阿爾泰山。氣候特點:夏季溫涼而較短,冬季嚴寒而漫長,年均溫℃上下,年降雨量一般為400~ 500 mm。土壤:棕色土,土層淺薄,由於氣候嚴寒,土壤有永凍層,不適於耕作,所以自然面貌保存較好。植被:多為雲杉、冷杉、松樹等樹種為主,結構簡單,層次清晰,喬木層由一兩個樹種組成,多為單優種純林,林相整齊。林下灌木層和草本植物不甚發育,林下常有耐陰的灌木層和適於冷濕生境的苔蘚層發達。植物生長期短,結構比較簡單。動物:有兔、鹿、鼠和鳥類,還有名貴的皮毛獸,如貂、虎、熊等。

(6)溫帶草原:分布區:分布於內陸乾旱到半濕潤區,主要有亞歐大陸草原、北美洲草原和南美洲草原等,氣候特徵:具有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暖,冬季嚴寒。年降水量250—500mm,度集中於夏季且年紀變化大。植被:主要是旱生多年生喬本科植物,如針茅、羊茅、須芒草、早熟喬、冰草等為建群種。群落結構簡單,一層或兩層、季相變化頻繁而明顯。動物:善於奔跑的大型食草動物,如牛、羊等,嚙齒類、鳥類和肉食動物,如鼬、狼、猛禽等。

(7)荒漠:荒漠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亞熱帶和溫帶極端乾旱少雨地區,分布區:南美洲智利、澳大利亞和南非,我國分布於內蒙古西部和西北乾旱區。氣候特徵:極端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大都低於250 mm。蒸發量大於降水量許多倍,氣溫變化劇烈。土壤:土壤貧瘠。植被:嚴酷的自然環境限制了許多植物的生存,僅有一些超旱生半喬木、半灌木、小半灌木、灌木或肉質仙人掌類植物分布在貧瘠的土地上,植物種類貧乏,個體數量稀少。結構簡單、覆蓋度很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動物:食物資源貧乏導致動物種類不多,動物具有高度適應乾旱環境的特徵,如夏眠、穴居、夜間活動、長期不飲水、不具汗腺和排放高濃度尿液。 (8)凍原:又叫苔原,是典型的寒帶生態系統,分布區: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大陸北部邊緣地帶。氣候特徵: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爽短促,降水量200—300,有多年凍土分布。植物:共100—200種植物,主要是苔蘚、地衣和莎草科、喬木科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多貼在地面生長,群落結構簡單通常一兩層。動物:種類貧乏,主要有馴鹿、北極狐、北極熊、狼等,夏季有候鳥前來繁息。

三、論述(15×2=30)

1、以我國為例,試述土壤的成土因素與主要成土過程。

(1)土壤發育的母質因素

1)土壤母質是岩石風化的產物,是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會影響成土過程的速度和方向和自然肥力。

2)多數土壤的屬性繼承了母質的特性。

3)不同母質對土壤次生礦物也有影響。

4)不同母質形成的土壤養分狀況不相同。

5)母質影響土壤的質地。

6)在一些土壤形成過程中,母質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2)土壤發育的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決定著成土過程的水熱條件,直接影響到土壤中的水、氣、熱的狀況和變化。氣候不僅直接參与母質的風化和物質的淋溶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影響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與分解,決定著養分物質的生物小循環的速率和規模。所以,氣候是土壤形成和發育的重要因素,控制著土壤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作用過程的總趨勢。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土壤便有很大的差異。

1)氣候影響次生粘土礦物的形成,一般情況下是降水量和溫度的影響。

2)氣候影響岩石礦物風化強度。風化速度與溫度有關。

3)氣候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也是溫度與水分的影響。

4)氣候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

5)土壤中物質的遷移是隨著水分和熱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3)土壤發育的生物因素

生物是促進土壤發生髮展的最活躍的因素。通過生物的循環,才能把大量的太陽能納入成土過程,才能使分散於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的多種養分物質聚集於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並使之不斷更新。因此,成土過程實質上就是母質在一定條件下為生物不斷改造的過程。沒有生物的作用便沒有土壤的形成。尤其是陸生植物與土壤彼此之間具有一定的從屬性。(4)土壤發育的地形因素

地貌在成土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地貌的組成物質即成土母質和岩石的性質對成土的直接影響;另一是地貌的形態特徵對其他成土因素和土壤本身的物質和能量再分配的影響。

(5)土壤發育的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是有別於其他成土因素的一類特殊因素。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強度因子,反映出土壤在各成土條件的共同作用下所經歷的階段和效果。具有不同年齡、不同發育歷史的土壤,應歸入不同的土壤類別,並表現出不同的土壤屬性。土壤的年齡通常可分絕對年齡與相對年齡。從土壤開始形成時起直至當前這段時間,稱為其絕對年齡。相對年齡則指土壤發育的某個階段或發育程度,可作為成土過程的強度及發育階段更替速度的指標。

(6)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的作用

人類生產活動對土壤形成和性質的影響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主要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方向和強度。

成土過程:

根據成土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遷移、轉化、累積的特點,土壤形成可分為如下幾個過程。

1)原始成土過程

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層的岩石風化物上著生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繼後生長藻類,再後生長地衣、苔蘚,它們開始積累有機質,並為高等植物生長創造了條件。這是土壤發育的最初階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是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參與下進行的,形成的原始土壤初具肥力。(如發育在青藏高原等地高山寒漠土)

2)灰化過程

灰化過程是指土體亞表層SiO2殘留、R2O3及腐殖質淋溶及澱積的過程。 在寒溫帶針葉林植被條件下,由於有機酸(富里酸)溶液的在下滲過程中使土體上部中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淋失,土壤礦物中的硅鋁鐵發生分離,鐵鋁膠體遭到淋失並澱積於土體下部,而二氧化硅則殘留於土體上部,形成一個灰白色的淋溶層,稱灰化層。這是灰化土的典型特徵。

3)黏化過程

黏化過程是指土體中粘土礦物的生成和聚積的過程。在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土體中水熱條件比較穩定,發生強烈的原生礦物分解和次生黏土礦物的形成,或表層黏粒向下機械淋洗,在土體中下部明顯聚積,形成一個較粘重的層次。

4)富鋁化過程

是指土壤形成中土體脫硅富鋁鐵的過程。在熱帶、亞熱帶濕熱氣候條件下,土壤形成過程中原生礦物強烈分解,鹽基離子和硅酸鹽大量淋失,鐵鋁錳在次生黏土礦物中不斷形成氧化物且相對累積,由於鐵的染色作用,土體呈紅色甚至出現大量鐵結核或鐵磐層。如磚紅壤。

5)鈣化過程

是指碳酸鹽在土體中淋溶、澱積的過程。在乾旱,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季節性淋溶使礦物風化過程中釋放的易溶性鹽類大部分淋失,硅鐵鋁氧化物在土體中基本上為發生移動,而最活躍的鈣鎂元素髮生淋溶澱積,並在土體下形成鈣積層。如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等。

6)鹽漬化過程 是土體上部易溶性鹽類的聚集過程。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成土母質中的易溶性鹽類,隨水搬運至排水不暢的窪地,在蒸發作用下,使鹽分向土體表層集中,形成鹽積層。

7)鹼化過程

是指土壤吸收性複合體上交換性鈉占陽離子交換量的30%以上,PH值大於9,呈鹼性反應,並引起土壤物理性質惡化的過程。鹼化和鹽化有密切聯繫,兩者往往相伴發生,但有本質差別。

8)潛育化過程

是指低洼積水地區土體發生的還原過程。由於土層長期被水浸潤,空氣缺乏,處於脫氧狀態,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較多的還原物質,高價鐵錳轉化為亞鐵錳,形成一個顏色呈現藍灰或青灰色的還原層。

9)瀦育化過程

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還原過程。主要發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潤的土層中。由於地下水雨季升高,旱季下降,土層乾濕交替,引起土壤中鐵錳物質處於還原和氧化的交替過程。在土壤漬水時鐵錳被還原遷移,土體水位下降時鐵錳氧化澱積,形成一個有銹紋斑、黑色鐵錳結核的土層。

10)白漿化過程

是指土壤表層由於土體上層滯水而發生的瀦育漂洗過程。發生在質地粘重或凍層頂托、水分較多的地方。土壤表層經常處於周期性滯水狀態,引起鐵錳的還原淋溶。其中一部分低價鐵錳淋出土壤並逐漸脫色形成白漿層,另一部分低價鐵錳旱季時就地氧化形成結核。

1)腐殖化過程

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土體中尤其是土體表層進行的腐殖質累積過程。它是土壤形成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成土過程。腐殖質化的結果使土體發生分化,在土體上部形成一個暗色的腐殖質層。

12)泥炭化過程

是指有機質以植物殘體形式的累積過程。主要發生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地表有積水的沼澤地段,濕生植物因嫌氣環境不能徹底分解而累積於地表,形成了泥炭,有時可保留有機體的組織原狀。

13)土壤的人為熟化過程

是指在人類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著肥力提高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人類通過耕作培肥和改良措施,消除土體的障礙因子,調節土壤水肥氣熱條件和補充土壤養分,使土壤具有適合作物生長熟化程度的人為表土層。

2、根據你所掌握的資料,結合一些具體情況,試分析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2002年

一、名詞解釋(3×10=30)

1、地殼

地殼: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間由各類岩石構成的殼層,在大陸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殼厚度差異很大。地殼由沉積殼、花崗質殼層與玄武質殼層組成。地殼的組成可以從元素、礦物、岩石三方面來說明。

2、薩王納(熱帶稀樹草原)

分布於乾濕季對比明顯的一些熱帶地區,主要見於東非、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這些地區終年溫暖,年均溫18-24度,年降水量500-1500mm,季節分配不均。薩王納群落以高達1米以上的旱生禾草為主要成分所組成的草被層佔優勢,在這種草被層的背景上散生著一些旱生矮喬木,它們常常具有分枝多的叢生樹榦和扁平的傘狀樹冠,葉小堅硬,常綠或落葉。土壤中有一層由Fe(OH)3的膠結物所形成的類似於石板的硬殼,稱為「磚紅壤殼」。

3、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在一定空間內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環境)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所以自然界只要在一定空間內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存在,並通過物質和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將它們聯繫成為一個功能上的整體,這個整體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而不是封閉的系統;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控制系統或反饋系統;生態系統還是一個動態系統。

4、河流階地

河流階地:較寬的谷底,尤其是河漫灘河谷,經河流下切侵蝕,原先的谷底部分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沿河分布於谷坡上,即洪水位淹沒不了的谷底部分稱為階地。階地由階面和階坡組成。

形成階地的原因有:地殼上升運動。侵蝕基準面下降。氣候變遷。 階地類型有: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基座階地、埋藏階地。

5、對流層 對流層:是大氣的最底層。平均高度11km。

以空氣垂直運動旺盛為典型特點,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雲、霧、雨、雪等主要天氣現象都出現在此層,天氣現象複雜多變。

氣溫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6、潮汐

潮汐:由月球和太陽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現象。根據潮汐的周期變化,可分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種類型

7、坡立谷

坡立谷又稱岩溶盆地或岩溶平原,指喀斯特區寬闊而平坦的谷地。谷地兩側多被峰林夾峙,谷坡急陡,但谷底平坦,橫剖面如槽形,又稱槽谷。谷地內常有過境河穿過,由谷地一端流出,至另一端潛入地下。在河流作用下,谷地不僅迅速擴大,而且堆積了較厚層的沖積物。此外,還保留著石灰岩殘積紅土,以及低矮的石灰岩孤峰或殘丘。溶蝕谷地的發育受構造影響甚大,例如,有些谷地發育於向斜或背斜軸部,有些沿斷陷盆地或斷裂帶發育,還有一些則沿可溶性岩與非溶性岩的接觸帶發育。

8、土地評價

土地評價:在土地類型研究基礎上,根據特定生產目的對土地質量、適用性和生產潛力進行的評估,稱為土地評價或土地分等。土地類型及其質量是土地評價的對象;土地評價的原則:土地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原則;效益和投入比較原則;多用途比較及綜合評價原則;永續利用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土地評價的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平行法和兩段法、土壤診斷—土地潛力分等法。

9、鈣化過程

碳酸鹽在土體中淋溶、澱積的過程,乾旱和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季節性淋溶使礦物風化過程中釋放的易溶性鹽類大部分流失,硅鐵鋁氧化物在土體中基本未發生移動,而最活躍的鈣鎂元素髮生淋溶和澱積,並在土體的下部形成一個鈣積層。

10、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複雜性。或者說,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主要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主要層次。

二、簡答(10×4=40)

1、簡述河川徑流的形成和集流過程。

1.停蓄階段

降水落到流域內,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經過下滲,進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產生徑流。

降水進行到大於上述消耗時,便在一些分散窪地停蓄起來,稱為填窪。停蓄於窪地的水也不能立即變為徑流,所以這個階段叫做停蓄階段。

2.漫流階段

當植物截留和填窪都達到飽和、降水量超過下滲量時,地表便開始出現沿斜坡流動的細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漸擴大範圍,並分別流向不同的河槽里。漫流階段的產流強度,決定於降水強度和土壤穩滲率之差。在同樣降水強度下,砂質土地區產流強度較小,而壤土地區產流強度較大。

3.河槽集流階段

坡面漫流的水進入河道中,沿河網向下游流動,使河流流量大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階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滲過河谷堆積物補給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後,地下水又反過來補給河流。

河槽集流過程在降水停止後還將繼續很長時間。這個階段包括雨水由坡面進入河網,最後流出出口斷面的整個過程,它是徑流形成的最終環節。

2、簡述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的主要特徵。

大氣的分層據氣溫和氣流運動分為5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散逸層(外層) 對流層,特徵:

(1)厚度時空分布:夏季>冬季;低緯度到高緯度厚度減小。

(2)在一般情況下,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m下降0.65℃。

(3)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4)天氣現象複雜多變。

平流層,對流層頂以上到55km的大氣層氣流穩定。平流層氣溫基本上不受 地面影響,高度上升而溫度不變或微升。平流層水汽、塵埃含量極少,很少出現雲或降水。氣流運動相當平穩,並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透明度良好。

中間層,自平流層頂到85km高度的氣層為中間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 下降;空氣垂直運動相當強烈,水汽很少;80km高度有一個出現於白天的電離層。

暖層,自中間層頂到800高度的氣層為暖層或電離層。大氣密度很小。空氣 因受太陽紫外輻射和宇宙線作用而處於高度電離狀態,常出現極光,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 散逸層(外層),暖層頂之上的大氣層稱為逸散層,是地球大氣與星際空間 的過渡區域,空氣極其稀薄,溫度隨高度升高。地球引力很小,高速運動的分子可掙脫大氣引力束縛而逃逸到宇宙空間。

3、試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條件。

4、何謂地質大循環?何謂生物小循環?二者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關係如何?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規律是物質的地質大循環與生物小循環過程矛盾的統一。

1.地質大循環 是指結晶岩石礦物在外力作用下發生風化變成細碎而可溶的物質,被流水搬運遷移到海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成沉積岩,當地殼上升,沉積岩又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再次受到風化淋溶。

2.生物小循環 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環釋放出的可溶性養分,通過生理活動製造成植物的活有機體,當植物有機體死亡之後,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變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礦質養料。

生物小循環是在地質大循環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了地質大循環才有生物小循環,有了生物小循環才有土壤的形成。

在土壤形成過程中,這兩個循環過程是同時並存、互相聯繫和相互作用的,從而推動土壤不停地運動和發展。地質大循環使岩石風化為成土母質,並釋放、淋溶出植物生命過程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生物小循環是植物營養元素的積累過程,它可以不斷地從地質大循環中獲得一系列生物所必需的養料元素,由於有機質的積累、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發生和發展了土壤肥力,使岩石風化產物脫離了母質階段,形成了土壤。

三、論述題(30)

1、自然區劃的含義是什麼?請說明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主要特徵。(20)

自然區劃: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的作用,分化為不同等級的自然區,以地域分異規律學說為理論依據劃分自然區,并力求反映客觀實際的方法,就是自然區劃。各級自然區之間都存在特徵差異性,自然區內部則具有相對一致性。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分別是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青藏高寒區。

一、東部季風區,背靠內陸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階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區,面積約佔全國46%,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95%。具體特徵如下:

(1)決定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隨緯度變化的溫度和熱量的地域差異。與西北乾旱區的分界線大致為400mm等降水線,與青藏高寒區的界限大致為3000m等高線。

(2)新構造運動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較低,大部分在海平面1000m以下;欽州—鄭州—北京一線以東,新構造運動以沉降為主,形成廣闊的堆積平原,海拔多在500m以下。

(3)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寒冷氣流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風向、降水、氣溫隨季節的變化而有明顯的更替。

(4)地表水以雨水補給為主,湖泊多為淡水湖,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絕大部分為外流區,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5)土壤發育古老,多為林下發育,土層深厚,土壤剖面發育較好,機械組成較細,腐殖質含量較高,可溶鹽分較少。但區內的差異很大,長江以南以紅壤、磚紅壤、棕壤為主,淋溶作用強烈,土壤多呈酸性。

(6)天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為主,現狀多為農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

(7)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深刻而廣泛,可開墾的地方以闢為農田,天然森林破壞嚴重。水文,小氣候也因人類活動而變化。

(8)地貌的外營力為常態的風化,物質移動、水力侵蝕與堆積、溶蝕,沿海有波浪和潮汐作用,部分地域有風沙。

(9)植物區系在第四紀冰期受冰川破壞作用不大,植物種類繁多,分布較混雜。

(10)第四紀冰川作用範圍甚小,生物種類繁複,有不少中生代末及第三紀植物,紅色古風化殼分布廣,長江以南尤為發育。

(11)我國最主要的農業地域,大半為山嶺丘陵,林業應該大規模發展,畜牧業亦應顯著擴大。

二、西北乾旱區,主要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以北內陸地區,主要包括第二階梯的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爾盆地等。面積約佔全國陸地27.3%,人口約佔全國4%。主要特徵如下:

(1)決定自然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隨距海遠近而變化的乾濕狀況地域差異。

(2)新構造運動以差異上升為主,但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形成海拔1000m左右的高原,少部分地區上升較大,形成橫亘於高原中或盆地邊緣的高大山脈。

(3)乾旱半乾旱的氣候,由於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來自海洋的水汽較少,夏季風難以到達。

(4)絕大部分為內陸流域,多短暫性水流,湖泊多為鹹水湖,山地徑流為特別重要的資源,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潛水不豐富。

(5)土壤機械組成較粗,有機質含量有限,可溶性鹽分較高。

(6)植被以荒漠為主,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高山有森林和高山草原。

(7)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遠不及東部季風區廣泛,深刻。內蒙古、寧夏及有高山流水可灌溉的地方人類活動影響也較大。

(8)地貌外營力以微弱的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水力侵蝕;廣泛地風蝕、搬運和堆積;山地冰川侵蝕即冰緣風化、物質移動和侵蝕。

(9)植物區系在中生代末期以來斷續出現乾旱半乾旱氣候,植物逐漸乾旱化,植物種屬少。 (10)外營力較弱,構造地貌保存較好,第四紀中曾有較濕潤的時期,有些地方古代水系發達;3500m以上,有第四紀冰川遺迹。

(11)綠洲發展農業,乾草原和荒漠草原發展畜牧業,山地部分宜林牧業。主要問題是水源保障,固沙與防止鹽漬化。

(12)與青藏高寒區的界限是昆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三、青藏高原區,是中國及世界上及其獨特的自然地理區域,是海拔最高、形成最新的高原區。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崙山和阿爾金山以南,是我國的第一階梯。土地面積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6.7%。具有以下特徵:

(1)決定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自然界隨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

(2)新構造運動以大幅上升為主,形成了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的大高原,許多高山海拔超過雪線。

(3)氣候寒冷乾燥,空氣稀薄,氣溫很低,風力強勁,太陽輻射強,降水不多。

(4)高原東部為外流區,西部為內流區。有不少冰川和湖泊,河流以冰雪融水和降水為主,高原邊緣為河流發源地。

(5)土壤形成的化學風化微弱,成土母質的機械組成很粗,土壤剖面發育很差。

(6)植被天然稀疏矮小,以荒漠、草原和草甸為主,山地和谷底中有森林。植物具有耐寒、耐風耐鹽的特性。

(7)人類影響非常微弱,區內人口稀疏或為無人區,人類影響較大的區域僅限

18於部分河谷。

(8)地貌外營力以物理風化為主,物質移動強烈,也有冰川和流水的搬運和堆積地貌。

(9)植物區系,第四紀冰川後在上升過程中形成。與蒙新高原植物關係較少,植物種屬較少。

(10)第四紀冰川遺迹廣泛分布

(11)以畜牧為主,少數地方可發展農林葉,作用問題是,熱量不足,風大,土壤質地粗土層薄。

2區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 一個熱門話題,自然地理學怎樣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發揮作用?

2003年

一、名詞解釋(4×10=40)

1、風化作用

風化作用:地表岩石與礦物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顆粒細化、礦物成分改變,從而形成新物質的過程,叫風化作用。風化是剝蝕的先驅,對地貌的形成、發展與地表夷平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可分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為植物生長不斷的供應和協調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過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的綜合反映。土壤中的水、熱、氣、肥並不孤立,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

3、岩溶作用

喀斯特作用:在碳酸鹽類岩石地區,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為主,以流水的機械侵蝕和重力崩塌為輔,共同對碳酸鹽類岩石的破壞改造作用成為喀斯特作用。其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動的水。

4、地質構造

所謂地質構造是指組成地殼的岩層和岩體在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的變形變位,從而形成諸如褶皺、節理、斷層、劈理以及其他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等組成地殼的岩層和岩體,在內外地質作用下(多為構造運動),發生變形和變位後,形成的幾何體,或殘留下的形跡。

5、季風 (2)

6、水循環

水循環是一個複雜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在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動下,水在水圈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不停的運動著,構成全球範圍的海陸間循環(大循環),並把各種水體連接起來,使得各種水體能夠長期存在。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進入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動態循環。

7、自然區劃

自然區劃: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的作用,分化為不同等級的自然區,以地域分異規律學說為理論依據劃分自然區,并力求反映客觀實際的方法,就是自然區劃。各級自然區之間都存在特徵差異性,自然區內部則具有相對一致性。

自然區劃的原則有發生統一性原則、相對一致性原則、空間連續性(區域共軛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主導因素原則等

8、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在一定的地段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物種彼此發生作用,形成一種有規律的組合,這種組合就是植物群落。環境條件越優越、群落髮育時間愈長和群落內部物理環境愈複雜即空間異質性程度愈高,生物種的數目愈多,群落結構也愈複雜。

9、鋒面

溫度或密度差異很大的兩個氣團相遇時,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過渡區域,稱為鋒。通常把鋒看成是一個幾何面,稱為鋒面,鋒面兩側的空氣溫度、濕度、氣壓、風、雲等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鋒面坡度越大天氣變化越劇烈。

10、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由地球表層中無機和有機的、靜態和動態的自然界各種物質和能量所組成,具有地理結構特徵並受自然規律控制。自然環境根據其受人類社會干擾的程度不同,又可分為兩部分: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人為環境(次生自然環境)

二、簡述(15×4=60)

1、氣候對土壤發育和土壤空間分布規律的影響與作用。

土壤發育的氣候因素

1)氣候因素影響土壤水熱狀況,水熱狀況又直接或間接影響岩石風化過程、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活動,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氣遷移轉化過程

2)氣候影響次生粘土礦物的形成

3)氣候影響岩石礦物風化強度

4)氣候對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5)氣候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

6)土壤中物質的遷移是隨降水和熱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2、地球表層的組成、結構狀況和基本特徵。

表層組成:

地球表層系統是相對於地球內圈而言的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氣圈、水圈、人類圈和生物圈構成的地表自然社會綜合體。是人類圈與地相互作用的複合物質系統,是地球圈層結構中的特定部分,與周圍的地球圈層其他部分存在物質能量交換關係,是一個開放的複雜次級巨系統。

結構狀況:

地球的圈層構造可以分為內部構造和外部構造。1.地球的內部構造 分為三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

三者被兩個顯著的不連續界面所分割:殼-幔之間為莫霍洛維奇界面(簡稱莫霍面),幔-核之間為古登堡界面。

地殼是指地表至莫霍洛維奇面之間厚度極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大陸地殼厚度較大,洋殼厚度較小。

地殼分為兩層:上層為花崗質層,稱為硅鋁層;下層為玄武質層,稱為硅鎂層。

陸殼除有較厚的硅鋁層和硅鎂層外,表面還有沉積岩層和風化物質。洋殼主要是玄武岩質層,其上覆蓋有極薄層沉積。

2.地球的外部構造 地球的外部構造分三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基本特徵

1.太陽輻射集中分布於地表,太陽能的轉化亦主要在地表進行。高空大氣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陽輻射,大量的太陽輻射到達地表後,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陽輻射主要在地表發生轉化,並對地表的幾乎所有自然過程起作用。

2.固、液、氣三態物質並存於地表。水體表面為液——氣界面,水底為液——固界面,陸地表面為氣——固界面,而沿岸地帶成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質相互滲透,三相物質相互轉化,形成多種多樣的物質和能量轉化系統。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自身發展形成的物質和現象。如生物、風化殼、土壤層、沉積岩、各種地貌形態等。

4.相互滲透的地表各圈層之間,進行著複雜的物質、能量交換和循環。如水循環、地質循環、生物循環、化學物質循環等,在交換和循環中伴隨著信息的傳輸。

5.地球表面存在著複雜的內部分異。這種分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其結果形成了不同等級的自然綜合體。

6.地球表面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環境。儘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有可能潛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間,但地表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

3、河川徑流的形成與變化。(2)

4、森林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

三、論述(25×2=50)

1、試述氣候變化及其成因。

2、應用人地關係理論,分析當今人類社會日益嚴重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

2004年

一、名詞解釋(3×10=30)

1、沉積岩

沉積岩:是由成層堆積於陸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膠體和有機物質等疏鬆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岩石。沉積岩具有層理,富含次生礦物、有機質,並有生物化石。暴露在地殼表部的岩石,在地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種外力作用的剝蝕破壞,然後再把破壞產物在原地或經搬運沉積下來,再經過複雜的成岩作用等四個而形成岩石,稱沉積岩。

2、季風(3)

3、冰斗

冰斗是一種三面環以峭壁、呈半圓形劇場形狀或圓椅狀的窪地。雪線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積雪斑邊緣的岩石因凍融作用頻繁而崩坍為岩屑,並在重力作用與融雪徑流共同作用下搬運到低處,使積雪斑後緣、雪斑下的地面則逐漸蝕低成為窪地即雪蝕窪地。積雪演化為冰川冰後,冰川對底床的刨蝕作用使窪地加深,並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檻,同時後緣陡壁受冰川拔蝕作用二後退變高,從而形成冰斗。

4、滑坡(2)

滑坡:由岩石、土體或碎屑堆積物構成的山坡體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響下,沿軟弱面(滑動面)發生整體向下滑落的過程,成為滑坡。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過軟弱面的抗滑力時才能發生,因此,坡體滑落必須具備一定的內在因素和誘發因素。

5、潮汐 (2)

6、土壤診斷層

凡是用於鑒別土壤類型,在性質上有一系列定量說明的土層診斷層。

7、富鋁化過程

是指土壤形成中土體脫硅富鋁鐵的過程。

在熱帶、亞熱帶濕熱氣候條件下,土壤形成過程中原生礦物強烈分解,鹽基離子硅酸大量淋失,鐵鋁錳在次生黏土礦物中不斷形成氧化物且相對累積。由於鐵的染色作用,土體呈紅色甚至出現大量鐵結核和鐵磐層。如磚紅壤。

8、太陽高度角

太陽高度:對於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高度角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該地作垂直於地心的地表切線的夾角。簡稱高度角。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陽輻射的多少。

9、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在一定的地段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物種彼此發生作用,形成一種有規律的組合,這種組合就是植物群落。環境條件越優越、群落髮育時間愈長和群落內部物理環境愈複雜即空間異質性程度愈高,生物種的數目愈多,群落結構也愈複雜。植物群落是在一定的氣候、基質、生物等綜合作用下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0、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

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以人為核心,自然環境為基礎,進行著頻繁的社會經濟文化活動,並彼此緊密結合形成一個複雜的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如農業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系統。

二、簡答題(15×4=60)

1、簡要分析地貌成因。

(一)構造運動與地貌發育

構造運動構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地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性因素。

(二)地貌形成的氣候因素

髙緯和高山寒冷氣候:冰川、冰緣(凍融)作用為主,形成各種冰川地貌、冰緣凍融地貌。溫濕氣候:流水作用為主,形成各種流水地貌類型。

乾旱氣候:風的作用為主,形成各種風蝕、風積地貌。

山地氣候:1)濕潤而又足夠高的山地以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組合及相應地貌類型佔優勢。2)乾旱區山地高、中、低山帶分別以冰川冰緣作用、流水作用和乾燥剝蝕作用為主要外動力並形成相應的地貌類型。

(三)岩性對地貌形成的影響

各種岩石因其礦物成分、硬度、膠結程度、結構與產狀不同,抗風化與抗外力剝蝕的能力常表現出很大的差別,形成的地貌類型或地貌輪廓往往很不相同。

(四)生物對地貌形成的影響

生物在其生命過程中使岩石發生機械風化和化學風化,進而影響地貌發育;生物也可以形成岩石,除生物遺體沉積形成生物岩外,生物的化學作用常促進某些化學物質形成典型的生物地貌。

(五)人類活動對地貌的影響

一是通過改變地貌發育條件加速或延緩某種地貌過程。二是直接干預地貌過程,甚至改變地貌發育方向。

2、舉例分析土壤與植被的相互影響與作用。

3、比較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的特徵與差異。

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三類。

1.上層滯水:存在於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上的重力水。

特點:分布範圍小,補給區與分布區基本一致;補給源是大氣降水和地表水;主要耗損形式是蒸發和滲透。上層滯水接近地表,受氣候、水文影響較大,故水量不大且季節變化劇烈。上層滯水的動態主要決定於氣候、隔水層的範圍、厚度、隔水性等條件。上層滯水礦化度比較低,但最容易受到污染。

2.潛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之上,具有自由表面(潛水面)的重力水。從地表到潛水面的距離稱為潛水的埋藏深度。潛水面到下伏隔水層之間的岩層稱為含水層,而隔水層就是含水層的底板。

特點:a.從力學性質看,潛水是具有自由水面的穩定重力無壓水;b.從埋藏條件來看,潛水埋藏深度較小,潛水埋藏深度時空變化較大,受地質構造、地貌和氣候條件的影響;c.從分布和補給與排泄條件看,補給區與分布區一致;d.從動態變化來看,潛水的季節變化較大受到降水、氣溫、蒸發等氣候因素的影響,潛水的水位、水量、厚度和水質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e.從與其他水體的水力聯繫看,潛水與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有著密切的補給聯繫;f.潛水補給條件好,水量豐富;g.正是由於潛水埋藏深度淺,水質容易遭污染。

3.承壓水:指充滿於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具有承壓水頭的地下水稱為承壓水。承壓含水層上部的隔水層稱為隔水頂板,下部的隔水層稱為隔水底板,隔水頂板底面和底板頂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稱為承壓含水層的厚度。

特點:a.從力學性質來看,承壓水具有壓力水頭,這是承壓水的基本特徵;b.從埋藏條件來看,承壓水埋藏於地下較深的部位,上部有穩定隔水層的存在,受氣候和地表水的影響小,水量水質較為穩定,不易被污染,一旦污染也不易被消除;c.從分布、補給與排泄條件來看,承壓水隔水頂板妨礙了含水層直接從地表得到補給,故承壓水分布區、補給區和排泄區不一致;d.從動態變化來看,承壓水季節變化較小,較為穩定,是良好的供水源;e.從水質來看,承壓水的水質具有垂直分帶現象。

4、簡要分析人類活動對現代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三、論述題(30×2=60)

1、對比分析歐亞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類型及其特徵。

2、自然地理環境為什麼會出現地域分異。

2005年

一、名詞解釋(3×10=30)

1、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分異規律:也稱空間地理規律,指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確定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上表現出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一般公認的地域分異規律包括緯度地帶性和非緯度地帶性兩類,分別簡稱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氣候乾濕分異和垂直帶性分異)。

2、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複雜性。或者說,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主要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主要層次。

3、氣壓

定義從觀測高度到大氣上界單位面積上垂直空氣柱的空氣質量為大氣壓強,簡稱氣壓。氣壓的大小取決於所在水平面的大氣質量,隨高度的上升,大氣柱質量減少,所以氣壓隨高度升高而降低。近地面層氣壓大約每上升10m減少1hpa;隨高度升高,由於空氣質點密度減少,遞減率也隨之減少。

4、土壤膠體

土壤膠體是指土壤中高度分散,粒徑在1—100nm之間的固相物質。土壤中的許多物理化學現象如土粒的分散和凝聚,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酸鹼性、緩衝性,粘結性和可塑性等,都與膠體有直接聯繫。

5、冰磧物

在冰川的運動過程中,通過攜帶冰蝕作用所產生的的許多的岩石的碎屑物,接受來自周圍山體因凍融風化、雪崩、泥石流等作用所造成的墜落堆積物,它們不加分選的隨著冰川的運動而位移,這些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屑物,統稱為冰磧物。主要包括:表磧、側磧、中磧、底磧、內磧、終磧。

6、岩相

人們把反映沉積環境的沉積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綜合特徵,稱為岩相。岩相是岩層形成環境的物質表現,一旦沉積環境發生變化,沉積岩的岩性和生物特徵也隨即發生變化。岩相一般分為海相、陸相和過渡相三大類。

一般來說,若地殼上升,岩相可從海相向陸相變化,從垂直坡面來看,自下而上沉積物的顆粒由細變粗,新沉積岩的面積小於老沉積岩,形成所謂的「退覆」,通常把具有這種特徵的地形稱為海退層位;若地殼下降,可從陸相變為海相,從垂直坡面上來看,自下而上沉積物的顆粒由粗變細,新岩層的面積大於老岩層,形成所謂的「超覆」現象,通常把這種特徵的地層稱為海侵層位。

7、黃壤

發育於亞熱帶濕潤山地或高原常綠闊葉林下的土壤。酸性,土層經常保持濕潤,心土層含有大量針鐵礦而呈黃色,故名。集中分布於南北緯度23.5°~30°之間。中國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等省,為南方山區的主要土壤類型。黃壤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發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鐵(針鐵礦)的黃色土壤。分布於本區東部和北部的貴州高原,是中國最主要的黃壤分布區。黃壤是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鐵(針鐵礦)的黃色土壤,黃壤亞類具土類典型特徵;漂洗黃壤亞類為具側向漂洗層的黃壤,A-E-B-C構型;黃壤性土亞類為具A-(B)-C構型的弱發育土壤。 黃壤的形成包含兩個過程:富鋁化作用和氧化鐵的水化作用。富鋁化作用指鐵、鋁在風化殼或土壤中富集的過程,是所有發育於熱帶、亞熱帶土壤的共有過程。由於這些地區高溫多雨、岩石風化作用強烈,在成土過程中硅酸鹽礦物以及水溶性鹽、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先後受到破壞和淋失,移動困難的鐵、鋁含量就在土壤中相對增多。氧化鐵的水化作用是由於土壤終年處於雨量足、雲霧多、相對濕度大(通常在75%以上)、水熱狀況穩定的環境中,土層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土壤含水量較高(土壤吸濕水含量在10%左右),因而土體中大量的氧化鐵發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針鐵礦,使心土層呈黃色。

8、潛水

潛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之上,具有自由表面(潛水面)的重力水。從地表到潛水面的距離稱為潛水的埋藏深度。潛水面到下伏隔水層之間的岩層稱為含水層,而隔水層就是含水層的底板。

9、斷裂

岩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岩層的連續性完整性受到破壞的現象稱為斷裂,雖有斷裂而破裂面兩側沿塊未發生明顯滑動者叫做節理,破裂而又發生明顯位移的則稱斷層。

10、洋流

洋流(海流):海水速度相對穩定、沿著一定方向有規律的水平流動。洋流是海水的主要運動形式。風力是洋流的主要動力,地球偏轉力、海陸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簡述題(15×4=60)

1、簡述地質構造和岩性對地貌發育的影響。

地質構造與地貌發育:

構造運動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代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因素。

岩性對地貌發育的形成:

各種岩石因其礦物成分、硬度、膠結程度、水理性質、結構和產狀不同,抗風化和抗外力剝蝕的能力常表現出很大的差別,形成的地貌類型和地貌輪廓往往不同。

2、簡述地球上的水分循環過程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3、簡述我國溫帶地區從東到西植被帶和自然土壤的分布規律。

4、全球劃分為哪幾大板塊?簡述板塊邊界的類型及其特徵。

三、論述題(30×2=60)

1、對重慶與昆明兩地的下述氣象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兩地氣候上的主要差異,並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圖略)

2、試述我國地貌外營力的區域分異,及在它的影響下形成的區域地貌特徵。

2006年

一、名詞解釋(5×8=40)

1、頂級群落

頂級群落:一個地區的植物群落,若沒有外來因素的干擾,通過順行演替,最後會發展成為與當地環境條件相適應的、結構穩定的群落,這種演替到最後階段的群落叫做「演替頂極」或「頂極群落」。

2、基座階地

基座階地多分布於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寬並發生堆積,後期下切深度超過沖積層而進入基岩的情況下形成的。因此階地上部是由沖積物組成,下部由基岩組成。

3、徑流係數

徑流係數:一定時期的徑流深度y與同期降水量x之比,稱為徑流係數。徑流係數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徑流則徑流係數值a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於蒸發和下滲,則徑流係數值a小。

4、氣團與鋒

氣團是指在廣大區域內水平方向上溫度、

濕度、鉛直穩定度等物理屬性比較均勻的大塊空氣。一個氣團內部的物理屬性相近,其天氣現象也大體一致,因此氣團具有明顯的天氣意義。按熱力性質分冷氣團和暖氣團。

鋒溫度或密度差異很大的兩個氣團相遇時,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狹窄的過渡區域,稱為鋒。通常把鋒看成是一個幾何面,稱為鋒面,鋒面兩側的空氣溫度、濕度、氣壓、風、雲等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鋒面坡度越大天氣變化越劇烈。鋒面與地面的交線稱為鋒線。鋒面和鋒線合稱為鋒。

5、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形態與風蝕殘丘近似,但它是發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狀堆積物中,它以羅布泊西北古樓蘭附近最為典型。雅丹「維語」意為陡壁小丘,後來泛指風蝕土墩,風蝕壟、槽相間的形態組合。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6、土地

土地,是指地球表層的陸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間範圍內的全部環境要素,以及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活動作用於空間的某些結果所組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土地是由地球陸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範圍內的岩石、礦藏、土壤、水文、大氣和植被等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

7、溫室效應

8、雪線

雪線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雪線以上年降雪量大於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積,形成常年積雪(或稱萬年積雪),進而變成粒雪和冰川冰,發育冰川。雪線是一種氣候標誌線。其分布高度主要決定於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條件。高度從低緯向高緯地區降低,反映了氣溫的影響。

二、簡答題(15×4=60)

1、簡述垂直地帶性地域分異的特徵。

(1)基帶為海洋性緯度地帶,垂直帶譜也將具有海洋性特徵;反之基帶為荒漠或半荒漠,則垂直帶譜成大陸性特徵。

(2)垂直帶譜中不出現比基帶緯度和海拔偏低的帶。低緯區山地垂直地帶數量較多,高緯區山地垂直地帶譜數量較少;山麓海拔低、相對高差大的山地垂直地帶譜結構較山麓海拔高、相對高差小的山地更完備而複雜。

(3)垂直帶譜上部是否出現高山冰雪帶,取決于山地海拔是否突破當地雪線高度。雪線受太陽輻射和固體降水量的影響。

(4)山地垂直帶在數千米高度內就能完成水平地帶需要的數千公里才能完成的地帶更替。但垂直帶遵循自身的發育規律,不是緯度地帶的縮影。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帶譜組成或同一垂直帶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

差別。

2、簡述岩溶地貌發育過程及岩溶地貌的地域分異。

3、簡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規律。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規律是物質的地質大循環與生物小循環過程矛盾的統一。

1.地質大循環

是指結晶岩石礦物在外力作用下發生風化變成細碎而可溶的物質,被流水搬運遷移到海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成沉積岩,當地殼上升,沉積岩又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再次受到風化淋溶。

2.生物小循環

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環釋放出的可溶性養分,通過生理活動製造成植物的活有機體,當植物有機體死亡之後,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變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礦質養料。

生物小循環是在地質大循環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了地質大循環才有生物小循環,有了生物小循環才有土壤的形成。

在土壤形成過程中,這兩個循環過程是同時並存、互相聯繫和相互作用的,從而推動土壤不停地運動和發展。地質大循環使岩石風化為成土母質,並釋放、淋溶出植物生命過程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生物小循環是植物營養元素的積累過程,它可以不斷地從地質大循環中獲得一系列生物所必需的養料元素,由於有機質的積累、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發生和發展了土壤肥力,使岩石風化產物脫離了母質階段,形成了土壤。

4、簡述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

三、論述題(25×2=50)

1、什麼叫自然區劃?分析說明如何進行自然區劃。

自然區劃: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的作用,分化為不同等級的自然區,以地域分異規律學說為理論依據劃分自然區,并力求反映客觀實際的方法,就是自然區劃。各級自然區之間都存在特徵差異性,自然區內部則具有相對一致性。

一、自然區劃原則

1).發生統一性原則:保證每一個自然區具有發生上的統一性。

2).相對一致性原則:保證每個自然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具有相對一致性。

3).空間連續性原則:亦稱區域共軛性原則,要求所劃分的區域作為個體要保持空間連續性,不可分離,也不可重複。

4).綜合性原則與主導因素原則:進行區劃時必須全面分析區域整體特徵和各自然要素的區間差異性、區內相對一致性,以及作為其根源的地域分異,尤其是主導因素。

二、自然區劃方法:順序劃分法、順序合并法、部門區劃疊置法、地理相關分析法、

主導標誌法

2、根據自然地理學的任務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試述GIS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考研人 的精彩文章:

TAG:幸福考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南寧期末統考八年級數學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