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文化之我見

中國文化之我見

中國文化之我見

晉明說文化(第二十九篇贏秦文化 .秦人自東)

我常說老秦人也是山東人,依據大致有五點:一是秦人高大威猛,善於養馬,能與戎人拼爭,非優秀種族不可為;二是戰國時期秦齊多次交好,著名的有蘇秦六國合縱,而張儀僅從齊秦連橫就妙解六國之圍,非親非故恐怕齊國不會幫這個忙;三是秦掃六合,對趙、魏、燕、韓、楚五國是武力征伐,只有齊是最終談判解決問題的;四是秦人諸王歸葬皆是頭西腳東,眼睛看著東方。要知道從西周開始風水要求已是坐北向南,歷代秦王這樣選擇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回望故鄉;五是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封禪齊魯泰山,昭告天下,是告慰上天和列祖列宗。要知道寶雞的吳山、華陰的華山更高更有名。綜上所述:我認為老秦人是從山東濱海一帶翻越太行山到山西,之後再遷至甘肅的秦城,今天水一帶。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秦人東來考古與文獻記載:1.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最早的秦文化遺址;2.甘肅清水李崖遺址;3.費家莊大型遺址群"非子牧馬"處;4.甘肅禮縣西山—石溝坪大型遺址群;5.大堡子山-鸞亭山-永興趙坪大型遺址群(大堡子山城址的考古發現、西垂陵園的發現和鸞亭山遺址與"畤祭");6.寶雞鳳翔縣長青鄉孫家南頭村遺址;寶雞陳家崖遺址("汧渭之會"的地望);8.寶雞出土的秦器已探尋秦人東進岐西之路;9.雍城遺址(雍城考古回顧及近年的新發現、城塹河瀕——雍城的水系與城市布局、臨其穴,惴惴其栗——秦公的陵園、從構件到建築:秦雍城瓦窯頭宮殿遺址的復原性研究、利用考古發現的瓦當、柱礎、青銅構件等材料,想像性復原瓦窯頭宮殿遺址。以文物、手繪圖、3D圖像為主,結合文字說明,綜合反映考古中建築遺址的研究和復原的基本過程、出土瓦當系統地展示雍城出土的秦瓦當);10.櫟陽(獻公遷都與戰國初年的時局、商鞅變法);11.咸陽(定都咸陽、考古發現與城市布局、文學、想像與考古發現中的"阿房宮"、始皇陵的發現與考古)根據文獻、文物材料,結合歷史遺迹,展示春秋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與秦之間的外交事件(如戰爭、會盟等)再現秦文化崛起的過程。

秦文化的根源乃嬴秦文化,又稱秦氏文化。而秦氏文化是歷代秦氏先祖和秦族人在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秦國文化主要來自周文化,它的載體包括秦族人及其相關族系組織。秦文化是贏姓秦氏先祖在秦氏文化的基礎上開創的人類文明成果,是我國法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典範,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明法度,定律令"的法治思想是秦文化的基礎,"維護國家大一統和推行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是秦文化的核心內容。

秦文化又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範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範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採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註:古代名人說秦。1.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2.西漢初年, 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並行於進取",雖然"功成求 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3.《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 利"。4.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這裡所說 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北大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主任雷鳴: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這一次,讓你做回真實的自己!
極晝樂隊特輯
一隻小小宮盌買1.41億元:成化官窯為何這麼貴?
電影界的「六怪」,你曉得是什麼嗎?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之國畫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中國傳統篇之酒文化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之中國書法
中華文化之中國書法文化
中國之最碗窯土陶文化之鄉
國外討論:今天的中國文化更接近美國文化還是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家教文化之總說
外國人問:今天的中國文化,更接近美國文化還是中國古代文化?
通過婚禮來了解中國文化與韓國文化
中國字輩文化
中國文化的未來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之中華文化之根!
中國民間文化瑰寶之一巫儺文化
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剔犀
中國文化的齋化
中國家教文化之以身作則
中國遠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