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近期字畫的介紹與成交價格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收藏

近期字畫的介紹與成交價格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收藏

天下為公 鏡心 水墨紙本--估價:2,000,000-2,600,000--成交價:RMB 2,990,000

作者: 孫文 -尺寸:32×130cm

印文:孫文之印

邊跋:上海貧兒院創立三十有六載,教養貧兒,栽培國本,成績丕著,世有定評。邇因院舍傾圮,急待修葺,庶多數待哺貧兒不致流離失所。徐幾亭先生有鑒於此,因以國父賜贈其先君固公之墨寶慨助乃院,指定諸大善士捐資最巨者移贈之,以資紀念。固公於開國之初總司江浙聯軍,衛戍南京,勛勞極懋,乃從不自伐。至今日,眾幾忘其姓氏,不知當日相從締造,雲龍水石,非比泛常。此手跡特其一證耳。國父不以書名,而渾勁朴茂,一時無兩。凡曾侍揮毫者,類能言之。此又言書道者所宜知也。民國三十三年七月,葉恭綽謹志。

印文:葉恭綽

固卿先生屬,孫文。

備註:徐紹楨(1861-1936),字固卿,生於廣東番禺,出身官宦之家。祖籍浙江錢塘,民初革命家。清末民初著名軍事將領,孫中山先生的忠實擁護者。一生精於軍事,酷愛讀書和藏書,其父亦好藏書,家有「通介堂」,移居廣州後,在廣州建有「水南樓」、「攓雲閣」。藏書被其悉數繼承。他一生從戎,好藏書,領南京衛戍總司令時,購後湖地15畝,建藏書樓及亭園,有藏書樓名「學壽堂」,聚書至20餘萬冊。辛亥革命前後,所藏書被張勳屬下縱火所焚。後來他又重新購藏圖書數萬冊,在北平寓居期間,和琉璃廠書商往來頻繁,所藏古籍充棟。

1976年作 龍鬚島 卡紙油畫--估價:1,500,000-1,800,000--成交價:RMB 4,370,000

作者: 吳冠中 --尺寸:36×29cm--創作年代:1976年作

簽名:荼 七六

龍鬚島 七六年 吳冠中(背面)

來源

藝術家親屬舊藏,此作為吳冠中早年贈予妻子朱碧琴妹妹朱寶琴女士,並由朱寶琴女士珍藏至今

《龍鬚島》是吳冠中於1976年夏赴山東寫生時創作的小幅佳作。其時,藝術家居住在榮成市龍鬚島鎮大西庄村。龍鬚島三面環海,一面接陸,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此地景緻奇特蒼秀,吳冠中曾以龍鬚島為題創作過多幅速寫及油畫作品。比如同樣作於1976年的《山東榮成龍鬚島》,這幅油畫取全景視角,以寫實的手法描繪出島嶼的整體景觀。速寫作品分為全景式或局部景觀,為畫家探索各種構圖樣式提供了絕佳素材。吳冠中在創作風景畫時喜歡以迭加或拆解的方式對於景物進行重新組合,而非只是簡單的對景寫生,從此幅《龍鬚島》中即可見一斑。此畫截取了海岸線上一隅,雖然並非具有地標性質的景緻,但此處為島嶼與海洋相接之處,也是山石、水花相互撞擊之處,水石相擊,其聲穿雲裂石,氣勢恢宏,再摻雜海鷗鳴叫之聲,令畫面動靜結合,意味深遠。畫中沒有複雜的精緻,但構圖卻頗為巧妙:左側群峰連綿,峭壁巍然,右側海面波濤起伏,水花飛濺,遠處有船駛過,半空中一群海鷗上下飛舞,翻滾的水花和飛舞的海鳥營造出一種輕靈活躍的畫面氛圍,使原本靜態的畫面充滿了戲劇性。在畫面布局上,吳冠中採取了左滿右空、下滿上空的章法,山石高低羅列,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再以海鷗和水花的輕靈去化解這一穩定結構所造成的內在張力。

2013年作 鄰居婆婆的窗檯 布面油畫--估價:1,700,000-2,200,000--成 交 價: RMB 1,725,000

作者: 彭常安 -尺寸:50×60cm--創作年代:2013年作

自19世紀中後期,印象派在法國作為劃時代的繪畫流派登上藝術舞台以來,對人物畫和風景畫的藝術創作都帶來了重要且影響深遠的變革,將對「光」和「色彩」的關注和研究引入了藝術創作之中,開啟了室外寫生的創作技法,強調捕捉和表現對於創作對象的瞬間印象,追求畫面中新鮮生動的感覺。這種輕鬆且夢幻的表現方式讓印象派繪畫始終受到大量畫家和觀眾的喜愛,在當今國內藝術界也依舊非常流行。畫家彭常安的這幅《鄰居婆婆的窗檯》正是運用印象派藝術手法所創作的風景畫。若隱若現的窗網前,涌動著一片彩色的海洋。矮的有跳躍著的一串紅,高一點兒的有大片大片纏繞在窗網上的藤蔓和盛開在綠葉中的粉紫色小花,更高一點則是一棵伸展著枝丫的較為粗壯的藤蔓,枝繁葉茂,恣意生長。這正是《鄰居婆婆的窗檯》中所描繪的一個瞬間,在陽光的照射下,生機盎然的植物們都閃爍著活潑的光芒,顏色鮮艷豐富,充滿生動的場面感。畫面以大片的綠色為基調,而層次非常豐富,以淡墨綠為亮部,深墨綠為暗部,根據光線的不同適當調入藍色、黃色、棕色,並點綴以紅色、粉紫色的花朵,更遠處的背景則是偏湖藍的藍綠色。整幅畫面以冷色調為主,卻絲毫不顯冷清,反而有著抑制不住的熱情。

在平塗背景上採用的新印象主義的點彩畫法為整幅畫帶來了熱情靈動的表現力,從層層迭迭的葉子,小巧密集的花朵,到背景的層次處理,無不是通過這些短小有力的點彩筆觸來表現。通過這種靈活的筆觸,保持了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讓畫家對於瞬間色彩的把握和表現更加準確,也更加大膽,從而將植物在陽光下隨風搖曳的動感恰到好處地捕捉並呈現出來,並更好地描繪了光影的變幻,使畫面的表現充滿更多可能性,彌補了精細刻畫可能出現的刻板生硬。整幅作品在形態關係上追求韻律的統一,以造型手段表現出一種夢幻的詩的氛圍,讓觀者不由自主墜入這片彩色的海洋。在陽台上種植如此豐富多樣的植物,並且每種植物都打理照顧的如此健康茂盛,長成了一個生機盎然的微型小花園,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需要充足的耐心和毅力,還要有一定的精力體力。畫家鄰居家的婆婆顯然是一位非常熱愛生活,而且懂得經營生活的人,這個小花園不僅打發了婆婆日常生活的枯燥,點綴了每天目之所及的風景,想必更讓婆婆的身體越來越硬朗健康,心情越來越舒爽愉悅。就像畫家在捕捉並記錄下這一個瞬間時所感受到的,並希望通過畫面讓觀者也能感受到的一樣,這些盛開在窗台上的靈動的色彩,就像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所嚮往的幸福時光,溫馨、充實、快樂、色彩斑斕,並且充滿夢幻的遐想和無限的可能性。

2001年作 金陵紅樓十二釵 鏡心 設色紙本--估價:2,200,000-2,800,000--成交價:RMB 5,520,000

作者: 馮遠 -尺寸:144×365cm--創作年代:2001年作

題識:

1.金陵紅樓十二釵。辛巳年歲尾,馮遠寫意於京華西隅六和堂。

2.迎春誦經,惜春構圖,可卿春困,李紈課子,元春省親,黛玉葬花,寶釵戲蝶,鳳姐弄權,探春結社,妙玉奉茶,巧姐避禍,湘雲眠芍。

鈐印:馮遠、馮遠日課、馮、馮遠、鹿形肖形印、鍥而不捨

展覽:

1.「墨海為涯—當代水墨名家作品巡展」山東站,2017年5月1日-7日。

2.「墨海為涯—當代水墨名家作品巡展」北京站,2017年5月11日-16日。

1952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無錫。擅長人物畫。,著名中國畫家、藝術教育家。中國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等。

歷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文化部藝術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長,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文聯委員和副主席。

2008年8月起,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馮遠畫作曾入選第五、七、八、九屆全國美展,獲多類獎項十餘次。撰寫論文、評論、教材近百萬字,出版畫集、畫冊、專著15種。馮遠的作品影響較大,許多畫作被國內外美術館和藏家購藏。

馮遠在繪畫史中,其筆墨語言從傳統的疏淡飄逸、逸筆草草中抽離出形態美、黑白構成關係及可變性,又借鑒了西方藝術的造型、體量、結構等美感元素,展示為極具個性化的藝術旨趣與審美追求,那種坦蕩深沉、大氣磅礴的藝術品位與藝術特色,在當代畫壇尤為突出。

中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曰「運墨而五色具」,以水墨為主或在水墨的基礎上施加一些輔助性色彩的水墨畫備受文人的推崇。至20世紀,中國水墨畫在西方的衝擊下進入了重大轉折和改革的時期,在水墨材料傳統的前提下融入現代因素,進行形式拓展和思維探索成為一個重要的論題。而20年代50世紀以後開始學習國畫的畫家,基本上是在打破過去「山水」、「人物」、「花鳥」等分科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就意味著他們雖在後來的創作中有所側重,但是他們的知識結構以及情感容量是不能被類別所界定的,馮遠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畫家,他將人物、山水、花鳥巧妙結合。其畫作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水墨的本質,同時融入了寫實主義的特色,其畫作以現實主義具象寫實風格為主,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嚴謹傳神,畫風追求拙樸渾厚,筆墨蒼澀遒勁。

《金陵十二釵》幅丈二匹,是馮遠頗為罕見的精品。取題自曹雪芹《紅樓夢》,書中第五回說道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於薄命司里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全部判詞,由此也奠定了作品的基調,預示了最終的結局,這十二位女性角色在《紅樓夢》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畫中元春鳳冠霞帔,端莊大氣,柳眉鳳目,鼻若懸膽;迎春於竹林中倚石誦經,溫柔凝思,觀之可親;探春梅下讀詩,俊眼修眉,清麗嫵媚;惜春執筆和墨,文采精華,見之忘俗;黛玉握鋤葬花,目下無塵;寶釵悅然戲碟,顧盼神飛;可卿花下春困,美艷絕倫;鳳姐丹鳳雙眼,柳葉吊眉,心思算盡,令人嘆服;湘雲醉眠芍藥叢中,活潑率真,甜美可愛;妙玉雙手奉茶,氣質如蘭,秀外慧中,才華比仙;李紈捧書教子,恬淡安然;巧姐避禍他鄉,黯然神傷。由畫作中可見作者特別注意人物造型的個性化,注意表現特定人物的相貌、衣著、表情以及心理特徵,力求符合原著的人物性格描寫,同時也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趣味以及藝術想像。畫中不同的十二個女性形象皆以不同姿態出現在觀者眼前,人物的一顰一笑、眉梢眼角之間呈現的靈動流轉的眼波極為傳神。

「金陵十二釵」這一題材並非罕見,而馮遠的《金陵十二釵》卻極為特殊。他不僅精讀過《紅樓夢》,對人物性格有深刻的了解,而且吸收了從顧愷之、吳道子到陳洪綬、任伯年的筆墨技法,參考了改琦、劉旦宅等名家同類題材的作品,加之他良好的素描造型功底,以及強烈的現代意識,使得馮遠創作的人物形象具有個性化的特徵,脫離了傳統紅樓仕女的固化程式。

2012年作 碧葉映嬌花 鏡心 設色紙本--估價:1,200,000-1,500,000--成交價:RMB 2,300,000

作者: 蕭平 --尺寸:144×501cm--創作年代:2012年作

題識:碧葉映嬌花,清香溢野池。壬辰之冬月,余年屆七十設畫展,以自慶也,余向不喜寫大幅,然展廳甚廣,不得不寫此一幀以補廳之空耳,匆匆塗就如斯,未知有無是處,戈父蕭平並識於南京東郊聚寶山房燈下。

鈐印:蕭平書畫、生於山城長於石城、倚檻雲來去閉簾花送迎

展覽:

1.「墨海為涯——當代水墨名家作品巡展」山東站,2017年5月1日-7日。

2.「墨海為涯——當代水墨名家作品巡展」北京站,2017年5月11日-16日。

3.「蕭平先生70歲美術大展」江蘇美術館,2012年。

1942年生於重慶市,祖籍江蘇揚州市,別署平之、戈父。1963年畢業於江蘇國畫院,曾任書畫鑒定之職於南京博物院十九年。

1981年調江蘇省國畫院,專事創作和研究。擅書法、國畫、鑒賞、史論。作品不拘一格,借古開今,清新放逸。1983年和1996年兩度應邀赴美國,在加州大學、聖·瑪麗學院、明德大學講授中國畫課程;1988年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在港開設中國書畫鑒定講座;1996年應新加坡「藝雅鑒賞社」之邀,赴新講授中國書畫鑒賞課程。1983年以來,在國內外舉辦個人書畫展十次。

現任江蘇省國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學學會書畫研究會會長、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名譽會長,兼任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教授,文化部文化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美術館鑒定顧問,南京軍區老戰士書畫協會顧問,龔賢紀念館名譽館長,江蘇省海外聯誼會文化藝術委員會主任,江蘇省政協書畫室副主任,江蘇省政協委員。

蕭平先生是一位集繪畫、書法、鑒賞、史論於一身的藝術家,在各個藝術領域都取得突出成就,在當今中國畫壇實屬罕見;蕭平的中國畫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無不精湛;蕭平在書畫創作的同時,潛心於古今書畫真偽的辨識及中國書畫史研究,又是一位飲譽海內外的書畫鑒賞家。

傳統中國畫家歷來講究自己創作的個性樣貌,凡是有成就的畫家的畫作均有不同於人的創作體例和樣式風格。陳白陽之寫生畫一枝半葉,有疏斜離披之致,淺色淡墨之痕俱化,八大山人之花鳥畫剪裁大膽,寥寥幾筆盡顯孤傲之氣。蕭平曾表現出希望在創作中擁有自己的樣式的願望,而長期的熏陶和積累構成了他獨特的、與眾不同的繪畫風貌。

蕭平擅畫蓮花,這與他本身對於蓮花的喜愛密不可分。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他更名自己的畫室「朝華館」為「愛蓮居」,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激勵自己,顯示了他對淡泊名利的追求。他曾說:「中國畫的意象體系具有不息的生命力。在掌握其禮法之後,便可在造物和意念之間的廣闊天地里自由馳騁。」青年時便考入江蘇省國畫院專修班,後又開始專研古代書畫鑒定,長期浸淫在藝術環境之中促成了蕭平今天對於藝術的深刻理解。他積極吸取前人創作經驗,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並在嘗試各種個性的表達方式之後逐漸形成他儒雅、平實、柔和而又充滿力量的表達。

《碧葉映嬌花》一作是其後期的一件重要作品,為2012年江蘇美術館舉辦的蕭平先生七十歲美術大展中的一號展品。他運用大寫意的手法,流暢的線條以及和諧的構圖塑造了水天一色的景象,遠處以淡墨平鋪,更添遼闊之意。通觀全作,畫面中彩與墨相互交融,整體氛圍渾厚豐滿而不失情致意趣,細部的刻畫同樣耐人尋味。幾隻白鸛戲水於湖中,一群蒼鷺飛於天際,映襯著滿池的碧葉嬌花更添底蘊,而樹上站立嬉戲的幾隻小雀更為畫面增添了幾分活潑生動的意趣。

作者通過荷蓮抒發了他的審美理想,同時荷蓮作為其繪畫創作樣式的代表,也是其繪畫邁向成熟的轉折點。而這幅《碧葉映嬌花》更是作者經歷了多次探索之後的集大成作品,是作者忠於所感,發於所思的重要作品。蕭平一面順應著傳統大師的影響,一面將意念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更多地重視意念的作用。在保持自己一貫儒雅的風格之下,作品更添寫意意趣。

芋葉喜鵲 立軸 水墨紙本--估價:1,000,000-2,000,000--成交價:RMB 1,725,000

作者: 齊白石 --尺寸:122×33cm--題識:齊璜。--鈐印:白石翁

說明:題籤人黃狄非,湖南省南縣麻河口鎮人。著名收藏家。以收藏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家書畫作品聞名天下。歷任中國人民政協天津第五屆至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其兄為國民黨元老黃少谷。

在蔬果中,他還特別喜歡絲瓜和芋,「白石山前種芋田,家書報道鎖荒煙,客中逢友猶誇說,燕市無愁已十年。」正因為過去的「白石山前種芋田」,齊白石後來不厭雷同而反覆畫芋,也有喜歡食用的原因,所以「宰相懶殘今不在,芋魁牛糞亦千秋。」

——摘錄於王明明編《齊白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此幀皆以水墨而成,將喜鵲和芋葉並置,在白石的作品中並不多見。此幀構圖奇特,左下角的喜鵲和右側直立的芋葉構成對角線之勢,喜鵲下蹲,回頭,尾羽翹起,身軀略為拉長,其肢體、動作、毛羽皆以疏筆落成,惟妙惟肖,長長的尾羽和低垂的荷葉相接,動勢中充滿了精氣神,是芋葉喜鵲中少見的「大喜之作」;芋葉並不注重刻畫鋪展的形狀,而是意態,在略顯局促的畫面中,芋葉以沒骨法而出,水墨濃淡不均,層次分明。整幅雖造型簡練,卻通過物象的高與低、動與靜,水墨的輕與重、黑與白交織出種種變化,既富有生活趣味,又具有形式美感。

家中古董,手中珍玩,想知道年代嗎?想了解現在的市場行情價格嗎?急於出手,而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買家請聯繫我們,這裡為您提供專業的評估與鑒定以及出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成就夢想 的精彩文章:

瓷器要玩清三代:康熙琺琅彩碗7400萬港元創記錄
天價古錢幣」,一枚就值一套房!千萬別讓你家熊孩子給扔了!
中國古錢幣十大珍品賞析
為什麼你的藝術品很難變現?

TAG:藝術成就夢想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銷售不成交的問題在這裡,成交的四個法則,第一條就很有用
「裸女」估值數億成交,但是拍賣會還沒開始,這是怎麼回事?究竟是精心設計的圈套,還是另有內情
古錢幣的最新成交價格,快看看你家有哪幾種!
張大千字畫都有成交過哪些價格?
大清銅幣好不好出手,百萬的成交價格是真是假
大清銅圓的收藏價值與成交價值,可諮詢鑒定無費用
雙旗幣哪裡可以在家交易,成交的價格是多少?
楊穎說自己比老公有錢,看了她一幅畫的成交價我是信了
這樣的奇石,怎麼這麼低的成交價?
蛋化石最近的成交價格如何鑒定真假
最怕這種藏友:只要拍賣成交天價,立刻貼圖說我也有
成交價過億!這個價格一度被低估的宮廷御用品,終於逆襲了!
看看榮寶齋的收款單,再看看現在的成交價。不得了
簡說天然奇石的定價標準,奇石的成交價是談成的,怎麼談?
剛拍賣成交的價值近一千萬畫作,卻被原作者當場銷毀
5.37億成交!你的藏品如果具有這些特質,拍出天價將不再是夢想!
光緒元寶的種類及當前成交價格,哪裡可以私下穩妥出手?
看看榮寶齋的收款單,再看看現在的成交價。不得了!
光緒元寶曆年成交價格對比,看你手中的價值多少?
一種讓妹子不知不覺上鉤的方法,假定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