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廉政制度趣談:皇帝的伙食費

古代廉政制度趣談:皇帝的伙食費

孫中山先生曾慨嘆,中國人的通病就是想當皇帝。其實,皇帝這份工作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有滋味,風險高、工作量大且不說,就是後勤部門報花賬這事,也很難對付。比如,自己的伙食開銷到底是多少,沒幾個皇帝搞得清。

根據當時的賬面記錄,明朝萬曆皇帝的伙食開支是每月480兩白銀,摺合人民幣15萬元左右,飯量這麼大?到了清代,皇上的伙食標準更無法想像,小皇帝溥儀每年要消費肉類1萬斤、家禽3000隻,年伙食開支將近20萬兩白銀。萬曆皇帝作風懶散,創造過30年不上班的記錄,對財務問題可能不上心;溥儀正是上幼兒園的年齡,騙小孩子不需要技巧,所以這兩個例子可能有點極端。那麼,正常的情況如何呢?

第一種情況:根本不知道實情

清朝早朝時間從凌晨5點開始,大臣們為了不遲到,每天起得比雞還早。有一天,一代英主乾隆皇帝親切地問候一位大臣:「你天天上班這麼早,在家吃早點了嗎?」大臣說吃了,乾隆又好奇地問:「早點吃什麼呀?」大臣答:「俺家裡不富裕,隨便吃幾個雞蛋。」乾隆驚訝得倒吸一口氣:「天哪,10兩銀子一枚雞蛋,我都不敢多吃,你還哭窮!」大臣立即明白是有人搞鬼,但也不好亂說,只好敷衍道:「外面賣的雞蛋都是殘次品,特便宜,質量好的雞蛋我們哪裡吃得起。」乾隆這才釋懷,倒過來安慰大臣:「別急別急,咱以後加工資。」

到光緒時期,雞蛋進價已變成30兩銀子一隻,其實市場上才三四個銅板。光緒偏偏喜歡吃雞蛋,因此每年要「吃」掉上萬兩白銀,弄得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有一天在跟翁同龢閑談時,光緒問:「雞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了,翁老師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也不敢直言:「過年的時候買一兩個給孩子們解解饞,平時不敢想。」可憐的光緒皇帝,終生都以為吃雞蛋屬於高檔消費。

第二種情況:知道了也沒辦法

道光皇帝特別節儉,每年個人的全部生活支出,還不及後來他的兒媳婦慈禧的一半,弄得後勤部門清湯寡水,大家都很鬱悶,就不斷創新貪污思路。時間一長,道光隱約感覺不對,就想搞搞調研。

有一天,道光突然問大軍機曹振鏞:「你家平常做飯,都是誰買菜?」曹振鏞知道皇上最欣賞艱苦奮鬥的幹部,痛快地回答:「保姆買菜我不放心,下了班俺自己上菜市場。」這是實情,曹振鏞不但親自買菜,還時常因為一顆土豆半根蔥跟菜農吵架,一點領導幹部的樣子也沒有。

道光切入主題:「那雞蛋多少錢一隻呢?」曹振鏞是個情商超常的老江湖,他一盤算,管後勤的可都是皇帝身邊人,豈能瞎摻和,便順口編了個故事,迴避了領導的問題:「我小時候得過一場大病,差點死了,醫生囑咐千萬不能吃雞蛋,一吃就沒命,所以我家從來不敢買雞蛋,真沒口福啊!」

道光還曾經想過叫外賣,這在今天是很平常的事,他硬是沒辦成。

道光上任前,曾在前門一家小吃店吃過一碗湯麵。這家的湯麵做得實在是好,以至於幾年後道光還記得。道光登基後,有一天發現吃飯開支過大,就明確要求伙食不要太講究,多搞點家常的,比如湯麵之類的。

第二天,皇室後勤事務管理局內務府就打來一份報告,建議設立湯麵管理處,選派得力幹部挂帥負責;修建專門的湯麵廚房一所,增加事業編製若干;請求撥付籌辦費6萬兩,此後每年需1.5萬兩保證運行。道光一看差點暈過去:「這也太誇張了吧,前門外就有一家湯麵館,不能讓太監去買嗎?」

過了幾天,內務府的人報告說,前門外的那家館子早就關張了。道光只好認栽:「算了算了,我不吃湯麵了!」

第三種情況:認真查辦案件,增加震懾力

有一次,咸豐皇帝書房的門壞了,後勤部門的意見是換扇新的,咸豐說修理一下就行了。門修好了,報銷單據上寫著白銀5000兩。咸豐大為震怒,桌子一拍:「你們當我是傻子嗎!」立即下令組成專案組,要求一查到底,絕不姑息。訊問了好幾圈,結果出來了:具體辦事的幹部是新來的,業務不太熟,加上第一次給皇上辦事,心情過於緊張,錯把50兩填成了5000兩。看到領導還有點專業知識,後勤部門著實小心謹慎了一陣子,但風頭一過,依然故我。

光緒與慈禧關係微妙,趁老佛爺六十大壽之機,光緒定做了手鐲作為生日禮物。內務府司長慶寬是經手人,報銷了4萬兩銀子。光緒責問:「怎麼這麼貴?」慶寬笑笑說:「太后已經看過了,很喜歡。」光緒無奈,暗下決心要除掉這個蛀蟲。

恰好此時,慶寬通過私下運作,包攬了慈禧壽辰慶典的採購工作,他的同事們眼紅了,集體向皇上舉報他的斑斑劣跡。光緒則順勢撤銷了慶寬一切職務,提前退休。兩個月後的一天,吏部班子成員突然開會,一致推薦慶寬擔任江西鹽業專賣局一把手。光緒乖乖畫圈,自此再不過問後勤的事。

第四種情況:揣著明白裝糊塗,甚至狼狽為奸

慈禧太后當政那些年,是大清歷史上腐敗分子感覺最爽的時期。這是因為慈禧自己就十分貪財,而納賄收禮少不了幫手,鼓勵報花賬就成了她購買忠心的妙招,事情更不可收拾了。

有一天,後勤部門按照領導指示,出去採購了100隻皮箱,每個箱子報銷60兩銀子。軍機大臣閻敬銘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還主管過財政部門,知道這裡面貓膩不小,便鄭重向慈禧提建議:現在市場上的皮箱,每隻不會超過6兩銀子,內務府明顯是報花賬、騙領導,不認真查處不得了。慈禧連連搖頭說:「你別聽人嚼舌根子,哪能這麼便宜。」閻敬銘以為領導不了解行情,說我們家前天剛買了一隻,還是名牌呢,就是幾兩銀子,而且,集中採購價格還會降低。慈禧這下不高興了:「那好吧,給你半個月時間,你幫我買100隻皮箱來,辦不到你負責。」

第二天閻敬銘興沖沖地拿著銀子上街,不料所有箱包店都不開門。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箱包店老闆,老闆壓低嗓子說:「昨天宮裡來人了,通知箱包店一律停業整頓半個月,如有違反,以後就不能開店了。」閻敬銘心想,少跟我來這一套,我就不信正不壓邪!奮筆疾書一封信,派人送給天津道台,請他趕緊代購100隻皮箱送來。

半個月過去了,天津那邊消息全無,送信的也不見蹤影,急得閻敬銘差點撞牆。幾年後他才知道,當時有人硬塞給送信的1000兩銀子,讓他滾得越遠越好,不然小命不保。氣得閻敬銘破口大罵:洪洞縣裡沒好人!(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廉潔一局 的精彩文章:

TAG:廉潔一局 |

您可能感興趣

皇帝的伙食費
古代的開國皇帝、守業皇帝和末代皇帝有何異同?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叫皇帝?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古代皇帝的各種稱號
古代最勤奮與最懶惰的皇帝
古代皇帝的一天
一些讓古代皇帝寢食難安的預言
揭秘中國古代的反腐皇帝
古代中國的皇帝當中,誰的執政時間最長?
中國古代史上最懶的皇帝是誰?
在古代時畫的古代皇帝畫像有可信度嗎?
古代最有實權的3位皇帝,漢代、明代與清代各一位
清代歷史:代皇帝
古代皇帝的中央軍――羽林
古代皇帝選妃子的九大標準
歷史|大宋的代理皇帝——做完皇帝做宰相,神奇的從政之路(上)
中國古代史上的傻皇帝——晉惠帝司馬衷
為什麼古代君王要稱為皇帝呢
古代的皇帝都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