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抬頭時看不見它,因為它擋住了風雨擋住了日晒;俯視時看見它,那是一行行有情感的建築詩藝———。「表走,等我撿掉你這管漏去!」這是「土著」老贛州經典的一句吵架前的威勢動手的話,打架前,一人擼袖扯衣,強勢壓對方讓步。現在,這種如黑社會暗語的話許多人聽來陌生了。撿你管漏什麼意思呢?說是要像上房撿瓦的師傅一樣,要一行行把瓦片掀起,一層層往上撿,找准那漏水的地方補上新瓦,才能準確解決問題!這是關於瓦的故事。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當然,據了解,真正的老贛州是「屬鴨子的——肉煮爛,嘴還是硬的 」,真打架啊?別指望人家上你套,聽聽吵吵當聽採茶戲就可以了。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在我父輩生長的老屋有從前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冬天,跟著父親回到南康的鄉村老家,這是他當兵前與祖輩們居住的地方。晚上睡在四面黃土壘成的土屋裡有些不習慣。靜靜的夜晚,突然間聽到瓦面上有劈里啪啦的響聲,好像鍋炒豆子一樣在歡跳滾動,悅耳清脆。父親說那是下冰雪的聲音。當時,就一夜不想睡了,等著早早起來要看外面的雪景。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現在住在水泥盒子里的城裡人,是根本聽不到這種隔著瓦面聽雪聲的味道。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小小瓦片,在漫長的居住建築史中,凝結著先人的勞動智慧與藝術的原創。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如今,從水泥堅硬的包裹的現代城市,行走在「灰色峽谷」中抬首仰望,還能找到這種灰瓦的存在嗎?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藉助航拍器,借登高樓,尚可俯視贛州老城區里未拆除的零星青磚灰瓦,或在鄉村的客家圍屋裡保留的土屋區域,我們才驚詫地窺見這片瓦房是那麼地充滿詩意,彷彿是一代代的建築藝匠們,累積起歲月經年不滅的巧技。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在光影里,那排排瓦片的長與方、線與點,無聲地傳承著建築藝術之美,讓我們悲愴地惋惜這種曾經袒護了我們生存的瓦房,還有多少又要悄然消失在不顧憐文化,在「熱火朝天」的某些地產開發中化為烣盡。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看過太多有年份有溫度的平民老建築,被急功近利謊話推倒重建,重建後的那玩藝又被山寨複製了。原諒我個人情感偏見,我試著忐忑地相信有關部門的有關部門會修舊如舊的諾言,卻讓你重返時再也找不回往日的痕迹。(成都有一個「寬窄巷」,其古民居保護與利用值得我們學習)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防火牆、封火牆,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築的重要特色。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這是祖宗的智慧。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在東方傳統建築中,瓦片是屋頂的必備用材。縱向排列的瓦片,可以讓屋面過渡之處平滑而連續,讓建築本身更顯挺拔。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人們在觀賞古建的時候,視線便不自覺地從檐下引向屋面、屋頂直至遙遠的天際,給人廣闊深遠的想像空間。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這些曾經擋住了歲月風雨的老瓦片,是建築歷史的印記,現代人已經不屑一顧,那薄薄的瓦在風雨中泣憐,早已弱不經風,又怎麼抗得住今人放大了的貪慾。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青磚不再灰瓦何去?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今人這種蔑視無敬畏之慮,已禍害我們誰是誰了。沒有了這些個傳統老屋和灰瓦的殘片留存,以後誰來取證你是哪個屁民? 抬頭時看不見它,因為它擋住了風雨擋住了日晒;俯視時看見它,那是一行行有情感的建築詩藝———。 贛州日報 劉念海 攝影 更多的凡人故事,敬請添加微信公眾號「照真達俗」(amtf-yz)並留言,讓我們一起用影像關注世界,溫暖彼此。

贛南老家的那片瓦 是否勾起你的鄉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照真達俗 的精彩文章:

慈悲尼師呼籲10年 屢屢「發火」的棚戶區將華麗「變身」
垃圾焚燒工每月從灰堆中撿千枚被丟棄硬幣 運好時能碰上金項鏈
義烏治街出新招 請來三位「洋街長」
大別山神仙豆腐:用樹葉製成的美味 每公斤30元「秒光」

TAG:照真達俗 |

您可能感興趣

贛南人特別愛吃的炒板薯 辣椒清炒醋熘你也喜歡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