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叔逵教授:2017 Best of ASCO 三大關鍵詞-「團結協作、發散思維、開拓創新」

秦叔逵教授:2017 Best of ASCO 三大關鍵詞-「團結協作、發散思維、開拓創新」

編者按

2017年7月6日至9日,在上海松江,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攜手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聯合主辦、北京市CSCO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協辦了「臨床腫瘤學新進展學術研討會——(Best of ASCO Event in China)」。大會主題是「與您一起讓癌症治療變革」,內容涉及腫瘤多個領域的新進展。大會期間,《腫瘤瞭望》有幸邀請到大會共同主席秦叔逵教授針對Best of ASCO會議的亮點、肝癌領域的進展以及CSCO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BEST OF ASCO——群英薈萃、火花四射

中國的BEST OF ASCO會議,是獲得ASCO唯一的官方授權和認證,由CSCO與ASCO共同舉辦的。早在2000年,ASCO就與CSCO成為姊妹學會,建立起良好的戰略協作關係,互認互惠,迄今已達17年之久。眾所周知,ASCO在芝加哥舉辦一年一度的年會,堪稱全球腫瘤學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每年參加會議人數多達4萬人以上,在會上針對臨床腫瘤學領域的新進展,特別是重大的前沿科研成果進行公布和報告,影響巨大、廣泛而深遠。BEST OF ASCO會議系ASCO年會的會後會,在中國舉辦BEST OF ASCO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為CSCO會員和其他腫瘤工作者提供ASCO年會的精華匯瘁,尤其是那些沒有能夠前往美國現場參加ASCO年會的醫務人員,以便他們全面、及時地學習、理解有關新進展、新知識和研究成果。自從2009開始舉辦中國的BEST OF ASCO,迄今已經是第九屆了,廣受歡迎。雖然我們一再控制會議規模,今年的BEST OF ASCO會參會人數達到1800多。

我們的BEST OF ASCO會議,主要設置了三個層次的內容:首先,每年ASCO年會投稿超過6000篇,從中ASCO教育委員會和國際委員會遴選出100多篇論文作為優秀論文,推薦給CSCO。我們再結合國情和需要從中精選30-50篇重要論文,邀請國內知名學者在BEST OF ASCO會上先進行簡要報告和解讀。其次,再邀請全國著名專家對上述論文報告進行點評,充分分析和討論該研究的背景目的、設計執行、質量控制、結果結論、優勢和缺點、經驗教訓、參考價值以及對於臨床實踐的指導意義等。然後,選擇某些重要領域,邀請了國際、國內頂級專家,結合一年來國內、外最新文獻、重要會議內容和自己的真知灼見,對有關進展和學術動態進行專題報告,闡述年度進展,指點未來方向。相信與會的代表可以藉此機會,通過聆聽不同領域的腫瘤專家的報告分析,受到很好的啟發和拓展思維眼界;不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主要關注的腫瘤領域的新進展,同時,也能夠對於其它腫瘤領域的動態有所了解;並且,在會議的討論、互動過程中,彼此學習交流、碰撞思想,產生火花,共同提高。

今年的BEST OF ASCO ,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共摘要解讀了35項研究報告,12場專家點評,4個專題進展述評,內容非常豐富。BEST OF ASCO不僅是一場學術的盛會,也是增進友誼的好機會,積極推動了CSCO學會和臨床腫瘤學事業的繁榮進步。實際上,CSCO每年都要舉辦三大會議,除了7月的BEST OF ASCO會議,還有4月的CSCO指南共識解讀會和9月的CSCO年會;特別是CSCO年會規格高、水平高和先進新穎。今年的CSCO年會,仍將於9月26日-9月30日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期間恰逢CSCO成立20周年,將開展紀念活動和理事會換屆,熱烈歡迎大家大力支持和踴躍參加。

肝癌研究進展---喜憂參半 需要反思

原發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見惡性腫瘤,亞洲人群為高發人群,其中中國人群發病率最高。中國原發性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超過了全球的50%,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因此被列入中國特色腫瘤之首。

與其他實體瘤相比,肝癌具有兩大特殊性:第一,在同一病人、同一時間、同一臟器,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疾病,即基礎肝病和惡性腫瘤。基礎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礙以及相關的併發症;惡性腫瘤則高度侵襲、非常難治、療效和預後很差;兩者相互影響,狼狽為奸,並且惡性循環,因此,在診斷、治療和研究過程中都需要全面兼顧,防止顧此失彼。第二,具有高度的異質性,中國的肝癌與歐美國家相比,無論在發病原因、流行病學特徵、分子生物行為、臨床表現與分期以及治療策略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並且顯著影響到療效和預後。上述肝癌的複雜因素給臨床實踐和研究帶來了諸多問題,多年來全球的學者開展了無數的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和臨床試驗,希望能夠早日攻克肝癌這一頑症,但遺憾的是與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研究進步相比,差距較大。如今,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業已進入「精準醫療」新時代,比如在非小細胞肺癌,已經發現和能夠檢測出EGFR突變、ALK融合基因、ROS-1和C-Met基因等多種變化,甚至細化到EGFR 20外顯子的T790M位點突變等,真正達到分子分型指導臨床診治和研究,而到今天為止,肝癌都沒有能夠確定一個有效的驅動基因,更沒有準確有用的分子分型,治療的盲目性大,因此還處於「基準醫療」階段。

在今年ASCO會議上,肝癌領域的研究,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樂伐替尼對比索拉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隨機對照、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取得了預期的結果。眾所周知,2007年索拉非尼治療晚期肝癌取得陽性的研究成果,極大地鼓勵了全世界醫藥企業和腫瘤專家,去積極研發更多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追求新進展,但遺憾的是所有研究都前赴後繼、以失敗而告終,十分可惜。而這次樂伐替尼試驗是第一個在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研究領域取得成功的案例,成為本屆ASCO會議的亮點之一,的確可喜可賀!在該項研究中,除了主要終點指標總生存期(OS)達到預設的非劣效目標之外,各項次要終點指標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疾病進展時間(TTP)、客觀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樂伐替尼都比索拉非尼對照組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樂伐替尼將有可能為臨床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增添了新的藥物選擇,值得期待。

第二,會上課題組進一步公布了免疫治療肝癌,即PD-1單抗Nivolumab(Opdivo,納武單抗)的CheckMate-040研究的隨訪結果,包括Ⅰ期臨床研究48例爬坡試驗和Ⅱ期214例擴展試驗,進一步證實了前面已經報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具有早期緩解,56%(未用索拉非尼的患者)和64%(已用索拉非尼的所有患者)的緩解發生在前3個月;可以持續緩解,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s)為17個月(未用索拉非尼的患者)和19個月(已用索拉非尼的患者;達到長期生存:18個月總生存率在未用索拉非尼的患者未57%,已用索拉非尼的患者為44%; 同時,納武單抗在未用和已用索拉非尼的所有患者中的安全譜,與在其它類型腫瘤中所觀察到的一致,沒有觀察到新的安全問題。通過該項延長的隨訪期報告,證明了在未用和已用索拉非尼的患者中,無論何種病因,納武單抗均表現出有臨床意義的有效性;即無論是肝癌的一線治療和二線治療、HBV感染、HCV感染或者無感染的病人,相當多的病人都可以從納武單抗治療中得獲得客觀有效和生存獲益,並且安全性好,使得廣大醫務人員和肝癌患者看到了曙光。

另外,也有兩項大型臨床試驗告以失敗,也值得一提。其一,既往的研究發現C-MET基因改變可能與肝癌的發生髮展有密切關係。先前Tivantinib 二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未能顯著延長試驗組的OS,但亞組分析提示MET 基因高表達的患者能夠從 Tivantinib 治療中顯著獲益,燃起了一些學者的無限期待,即通過基因檢測和篩選患者來指導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然而本次ASCO會議上公布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卻大跌眼睛,即口服MET抑制劑Tivantinib用於治療MET高表達的、之前曾經接受索拉非尼治療已失敗或不能耐受的晚期肝細胞癌,並不能夠改善病人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無法從中受益;因此,Tivantinib二線治療MET高表達的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臨床試驗,未能達到預設的主要研究終點;這項持續 4 年的 HCC「精準醫療」實踐最終折戟沉沙,以失敗告終。

其二,比較結合Y-90樹脂微球短距離放射治療(SIRT)與索拉非尼治療不適合根治性療法的局部晚期肝細胞癌試驗,即採用攜帶半衰期較短的核素Y-90樹脂微球經肝動脈介入實施近距離放射,與標準治療口服索拉非尼相比較。這是一項研究者發起的(ITT)大樣本的亞太區多中心臨床III期研究,亞洲-太平洋地區11個國家和地區 、27家研究中心共同參加,篩選了498例,實際入組360例。結果:研究試驗未達到預期目標,SIRT沒有顯示出比索拉非尼的優效性,患者無明顯的生存獲益,即SIRT不能夠代替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然而,與索拉非尼相比,SIRT治療的患者,具有更好的局部控制率和腫瘤緩解率;不良事件以及嚴重不良事件也明顯較少。

上述兩項研究應該引發我們的深刻反思:肝癌發生髮展的分子機制複雜、涉及信號通路多、基因變異性大,單靶點治療藥物雖能暫時抑制某個信號通路,但其他通路可能快速激活或上調,導致腫瘤進展或治療失敗。依靠對單個靶點突變的檢測來指導藥物治療可能是錯誤的選擇;而多個單靶點藥物聯合,毒性有增加,又可能影響治療獲益。索拉非尼開創肝癌靶向治療時代,採取同時阻斷腫瘤信號網路中的多個關鍵靶點可能是優選策略。肝癌 研究的十多種分子靶向藥物中,取得陽性結果僅有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和樂伐替尼,三葯均為多種激酶抑制劑,能同時作用於不同的環節和信號通路。因此,在沒有詳細明確肝癌的分子發病機制前,選擇單靶點藥物治療可能難以奏效,而採用多靶點藥物或不同靶點藥物聯合治療是未來研究方向。中國在肝癌外科和介入領域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專家,希望在腫瘤內科領域能做出應有的貢獻。

CSCO學會——開拓創新,攜手同行

今年,我們紀念CSCO成立20周年,將本著簡樸大方、著眼未來和學術為主的原則舉行一系列活動,主要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回顧歷史,1997年4月30日,在國家衛生部、國家科技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科協和中國抗癌協會支持關懷下,CSCO在北京飯店宣告成立,2015年8月21日升格為國家一級學會。可以說CSCO應運而生、毋容置疑,而蓬勃發展順應了天時、地利、人和。首先,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腫瘤防治改造,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於了許多指導和幫助,大環境促進了CSCO的成長。第二、改革開放,推波助瀾,使CSCO能夠在民主、寬容的氛圍中不斷進步。第三、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仍不斷增高,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臨床需求巨大,臨床腫瘤學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可能戰勝腫瘤。多年來,CSCO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老、中、青三代人,遵守 「團結、協作、務實」的根本宗旨,老一代專家帶領和指導,中青年醫生衝鋒陷陣,勇往直前,堅持「學術、公益、服務、奉獻」,與團體會員一起,為中國和全球抗腫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展望未來,通過總結經驗教訓,謀求開拓創新,不斷發展。CSCO學會將繼續把握大方向,努力完成五大任務:一、積極開展臨床腫瘤學領域的繼續教育;二、加大國內、外交流,繁榮學術,互相學習;三、促進臨床腫瘤學多中心的協作研究,研以致用;四、制定學會的共識和指南,規範臨床行為,推動多學科合作、多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合理的、有計劃的綜合治療;五、加強醫患溝通和患者教育,注重科普宣傳和人文關懷。我們相信,廣大CSCO會員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進一步聯合起來,甩開膀子干實事,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和社會的進步,為了實現「中國夢」和「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而攜手同行、努力奮鬥。

(來源:《腫瘤瞭望》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oncology 的精彩文章:

鮑慧錚教授:PET/CT檢測可指導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的臨床決策

TAG:ioncology |

您可能感興趣

「Red Velvet」「新聞」190502 在巴厘島發散了極致清純美的RedVelvet澀琪
幾何構成的發散詮釋-BOARDHEAD#006系列上市!
宣美 X ORYANY,從可愛到Girl Crush獨一無二的魅力發散(GETITK)
VERIVERY 清新+精練+特有 發散7人7色的魅力
鄭素敏,與TISSOT一起發散可愛魅力……「可愛的繆斯」(GETITK)
Mind Map思維發散,應該注意什麼?
「屬豬明星」鄭敬淏,甜蜜的時尚魅力發散(GETITK)
「GOT7」「分享」190419 「人間馬卡龍」魅力發散!段宜恩武漢線下活動現場
有限玻爾茲曼機器:對比發散——谷歌大腦 Hugo 的神經網路課第 44 期
《觸碰真心》李棟旭-劉仁娜,主海報公開……「極與極」之間的極強默契發散(GETITK)
尹智聖,深邃的眼神中不一樣的魅力發散(GETITK)
防彈少年團(BTS)JIN,「這臉不能浪費,帥氣發散中」
陸星材 BTOB的絕勢忙內「六德」的魅力發散時間
10款女生中長發散發髮型!
?男朋友?朴寶劍發散讓周圍人都變得明朗的正能量(GETITK)
泰民通過黑白更致命的魅力發散……』獨一無二的存在感』(GETITK)
薛仁雅,完美化身粉紅的春日女神……「可愛美麗發散」(GETITK)
"阿爾馬茲-安泰"為無人戰鬥機研製出連發散彈槍
閱讀中的發散思維——換詞思維
思維最發散的兩大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