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里那些紛華靡麗的排場描寫

《紅樓夢》里那些紛華靡麗的排場描寫

《紅樓夢》里那些紛華靡麗的排場描寫

作者:子凡shine

可卿喪儀(第13回,第14回)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寧國府長孫媳秦可卿病逝,舉行了浩大的喪祭儀式。

一直到了寧國府前,只見府門洞開,兩邊燈籠照如白晝,亂烘烘人來人往,裡面哭聲搖山振岳。寶玉下了車,忙忙奔至停靈之室,痛哭一番。然後見過尤氏。誰知尤氏正犯了胃疼舊疾,睡在床上。然後又出來見賈珍。彼時賈代儒帶領賈敕、賈效、賈敦、賈赦、賈政、賈琮、賈(左王右扁)、賈珩、賈珖、賈琛、賈瓊、賈璘、賈薔、賈菖、賈菱、賈芸、賈芹、賈蓁、賈萍、賈藻、賈蘅、賈芬、賈芳、賈蘭、賈菌、賈芝等都來了。……賈珍便命賈瓊、賈琛、賈璘、賈薔四個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請欽天監陰陽司來擇日,推准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後化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然後停靈於會芳園中,靈前另有五十眾高僧、五十眾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

賈珍命賈蓉次日換了吉服,領憑回來。靈前供用執事等物,俱按五品職例。靈牌疏上皆寫「天朝誥授賈門秦氏恭人之靈位」。會芳園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起了鼓樂廳,兩班青衣按時奏樂,一對對執事擺的刀斬斧齊。更有兩面朱紅銷金大字牌對豎在門外,上面大書:「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對面高起著宣壇,僧道對壇榜文,榜上大書:「世襲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御前侍衛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運太平之國,總理虛無寂靜教門僧錄司正堂萬虛、總理元始三一教門道錄司正堂葉生等,敬謹修齋,朝天叩佛」,以及「恭請諸伽藍、揭諦、功曹等神,聖恩普錫,神威遠鎮,四十九日消災洗業平安水陸道場」等語,亦不消繁記。

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應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參閻君,拘都鬼,延請地藏王,開金橋,引幢幡;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禪僧們行香,放焰口,拜水懺;又有十三眾尼僧,搭繡衣,趿紅鞋,在靈前默誦接引諸咒,十分熱鬧。……那時官客送殯的,有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柳芳,齊國公陳翼之孫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治國公馬魁之孫世襲三品威遠將軍馬尚,修國公侯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繕國公誥命亡故,其孫石光珠守孝不曾來得。這六家與榮寧二家,當日所稱「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孫,西寧郡王之孫,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蔣子寧,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兼京營游擊謝鯨,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戚建輝,景田侯之孫五城兵馬司裘良。余者錦鄉侯公子韓奇,神威將軍公子馮紫英,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不可枚數。堂客算來亦有十來頂大轎,三四十小轎,連家下大小轎車輛,不下百十餘乘。連前面各色執事、陳設、百耍,浩浩蕩蕩,一帶擺出三四里遠來。

走不多時,路旁彩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王府東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寧郡王,第四座是北靜郡王的。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近聞寧國公冢孫媳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祭,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一時只見 府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

通過秦可卿的喪儀描寫,對於過去喪事的程序、內容、規則有了一定的了解。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秦可卿只是賈府的孫輩兒媳,丈夫不過剛剛捐了一個五品龍禁尉的虛職,為何她的喪禮驚動了如此多的皇親貴胄,實在有些不合常理。還有的讀者認為其喪儀規格超過了賈敬,從而推斷秦可卿應該有一個高貴的出身,比如公主之類的。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賈敬喪事的描寫集中在第六十三、六十四回。「禮部見當今隆敦孝弟,不敢自專,具本請旨。原來天子極是仁孝過天的,且更隆重功臣之裔,一見此本,便詔問賈敬何職。禮部代奏:『系進士出身,祖職已蔭其子賈珍。賈敬因年邁多疾,常養靜於都城之外玄真觀。今因疾歿於寺中,其子珍,其孫蓉,現因國喪隨駕在此,故乞假歸殮。 天子聽了,忙下額外恩旨曰:『賈敬雖白衣無功於國,念彼祖父之功,追賜五品之職。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之門進都,入彼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弔。欽此。 」

賈敬之死驚動了皇帝,親自下恩旨,「追賜五品之職」,並且著令「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弔」。其他不用看,只這一句賈敬喪儀的規模已經清清楚楚了。秦可卿的喪事是悄悄地走了門路才得到一個「恭人」的牌位。

至於四王路祭,也交待得很清楚,是因為彼祖父之時的關係,何況秦氏畢竟是寧國府長房長孫媳,賈珍又如此重視,願意傾其所有,那麼八公四王的後人自然要給賈府一個面子,禮尚往來,參加祭禮。

賈敬的喪儀是皇帝下了旨意的,就應該有如此的規格和禮儀的,名正言順。

賈敬的喪事在六十四回只一筆帶過:「是日,喪儀昆耀,賓客如雲,自鐵檻寺至寧府,夾路看的何止數萬人」。敘事有詳略,那些認為秦可卿喪事過於隆重的讀者大概是被曹雪芹的寫作方式所蒙蔽了吧。文章寫法和結構安排講究詳略得當,前面秦可卿的喪儀已經詳細描寫了,到後來賈敬喪儀的時候再重複寫一遍是沒有必要的。

那麼,為什麼要詳細描寫秦可卿的喪儀而不是賈敬的喪儀呢?因為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而且以秦可卿之喪之哀與後面的元妃省親之盛之榮形成對比,能更好地體現樂極悲生,榮辱周而復始的主題。

元春省親(第18回)

元春省親是賈府重得榮光的標誌性事件,有了元妃省親,才有了大觀園,才有了紅樓一夢發生髮展的場所和舞台。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詳細描寫了省親過程:

展眼元宵在邇,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賈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燈煙火之類,至十四日,俱已停妥。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自賈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妝。園內各處,帳舞龍蟠,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街頭巷口,俱系圍幕擋嚴。

一時傳人一擔一擔的挑進蠟燭來,各處點燈。方點完時,忽聽外邊馬跑之聲。一時,有十來個太監都喘吁吁跑來拍手兒。這些太監會意,都知道是「來了,來了」,各按方向站住。賈赦領合族子侄在西街門外,賈母領合族女眷在大門外迎接。半日靜悄悄的。忽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綉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後面方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綉鳳版輿,緩緩行來。賈母等連忙路旁跪下。早飛跑過幾個太監來,扶起賈母、邢夫人、王夫人來。那版輿抬進大門、入儀門往東去,到一所院落門前,有執拂太監跪請下輿更衣。於是抬輿入門,太監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嬪等引領元春下輿。只見院內各色花燈熌灼,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上面有一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畢復出,上輿進園。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除夕祭宗祠(第53回)

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並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次日,由賈母有誥封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先坐八人大轎,帶領著眾人進宮朝賀,行禮領宴畢回來,便到寧國府暖閣下轎。諸子弟有未隨入朝者,皆在寧府門前排班伺候,然後引入宗祠。

且說寶琴是初次,一面細細留神打諒這宗祠,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字,旁書「衍聖公孔繼宗書」。兩旁有一副長聯,寫道是:

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

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亦衍聖公所書。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台上設著青銅古銅鼎彝等器。抱廈前上面懸一九龍金匾,寫道是:「星輝輔弼」。乃先皇御筆。兩邊一副對聯,寫道是:

勛業有光昭日月,

功名無間及兒孫。

亦是御筆。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寫道是:「慎終追遠」。

旁邊一副對聯,寫道是:

已後兒孫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榮寧。

俱是御筆。裡邊香燭輝煌,錦帳綉幕,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墊,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眾人圍隨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賈荇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是各女眷。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上賈敬手中。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內,每賈敬捧菜至,傳於賈蓉,賈蓉便傳於他妻子,又傳於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於王夫人。王夫人傳於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菜傳完,賈蓉方退出下階,歸入賈芹階位之首。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軒錦簇,塞的無一些空地。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噹,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並起跪靴履颯沓之響。一時禮畢,賈敬賈赦等便忙退出,至榮府專候與賈母行禮。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慎終追遠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一個方面。在我國南方的好多地區至今還有祭祖的習俗。孔子的高徒子路說過,「長幼之節,不可廢也」。祖輩父輩們不僅給了我們生命的傳承,還予以我們無私的養育之恩,他們一輩輩的辛苦奮鬥,給後代子孫留下了難以計數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或許房產、地畝等有形的財富還可以計量,而那種一脈傳承的家風、祖德的精神財富則無可估價。

不得不承認的是,儀式感的教化意義確實是其他形式無法取代的。比如我們今天的入黨宣誓,學校每周一早晨的升旗儀式,企業每周的例會,甚至有的餐館、理髮廳每天早晨都會來上一段儀式感十足的魔性舞蹈和口號。應該說這些形式都是傳統的禮儀教育的變形表現,其主要目的是要在精神上教化參與者。通過閱讀《紅樓夢》中的相關內容,了解過去的祭祀禮儀和程序,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賈母生辰(第71回)

因今歲八月初三日乃賈母八旬之慶,又因親友全來,恐筵宴排設不開,便早同賈赦及賈珍賈璉等商議,議定於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榮寧兩處齊開筵宴,寧國府中單請官客,榮國府中單請堂客,大觀園中收拾出綴錦閣並嘉蔭堂等幾處大地方來作退居。二十八日請皇親駙馬王公諸公主郡主王妃國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閣下都府督鎮及誥命等,三十日便是諸官長及誥命並遠近親友及堂客。初一日是賈赦的家宴,初二日是賈政,初三日是賈珍賈璉,初四日是賈府中合族長幼大小共湊的家宴。初五日是賴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人等共湊一日。自七月上旬,送壽禮者便絡繹不絕。禮部奉旨:欽賜金玉如意一柄,彩緞四端,金玉環四個,帑銀五百兩。元春又命太監送出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隻,伽南珠一串,福壽香一盒,金錠一對,銀錠四對,彩緞十二匹,玉杯四隻。余者自親王駙馬以及大小文武官員之家凡所來往者,莫不有禮,不能勝記。堂屋內設下大桌案,鋪了紅氈,將凡所有精細之物都擺上,請賈母過目。賈母先一二日還高興過來瞧瞧,後來煩了,也不過目,只說:「叫鳳丫頭收了,改日悶了再瞧。」

至二十八日,兩府中俱懸燈結綵,屏開鸞鳳,褥設芙蓉,笙簫鼓樂之音,通衢越巷。寧府中本日只有北靜王、南安郡王、永昌駙馬、樂善郡王並幾個世交公侯應襲,榮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靜王妃並幾位世交公侯誥命。賈母等皆是按品大妝迎接。大家廝見,先請入大觀園內嘉蔭堂,茶畢更衣,方出至榮慶堂上拜壽入席。大家謙遜半日,方才入席。上面兩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敘,便是眾公侯誥命。左邊下手一席,陪客是錦鄉侯誥命與臨昌伯誥命,右邊下手一席,方是賈母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帶領鳳姐並族中幾個媳婦,兩溜雁翅站在賈母身後侍立。林之孝賴大家的帶領眾媳婦都在竹簾外面侍候上菜上酒,周瑞家的帶領幾個丫鬟在圍屏後侍候呼喚。凡跟來的人,早又有人別處管待去了。一時台上參了場,台下一色十二個未留髮的小廝侍候。須臾,一小廝捧了戲單至階下,先遞與回事的媳婦。這媳婦接了,才遞與林之孝家的,用一小茶盤托上,挨身入簾來遞與尤氏的侍妾佩鳳。佩鳳接了才奉與尤氏。尤氏托著走至上席,南安太妃謙讓了一回,點了一出吉慶戲文,然後又謙讓了一回,北靜王妃也點了一出。眾人又讓了一回,命隨便揀好的唱罷了。少時,菜已四獻,湯始一道,跟來各家的放了賞。大家便更衣復入園來,另獻好茶。……吃了茶,園中略逛了一逛,賈母等因又讓入席。南安太妃便告辭,說身上不快,「今日若不來,實在使不得,因此恕我竟先要告別了。」賈母等聽說,也不便強留,大家又讓了一回,送至園門,坐轎而去。接著北靜王妃略坐一坐也就告辭了。余者也有終席的,也有不終席的。

《紅樓夢》里關於生日的描寫是最多的,二十二回寶釵的生日,四十三回鳳姐的生日,六十二回賈寶玉的生日,七十一回賈母的生日。通過幾個生日貫穿了《紅樓夢》的始終,且一人一樣,一事一情,各有佳妙之處。其中賈母的生日規格最高、最隆重,因為賈母的身份地位最高,禮部進行封賞,元春也特意奉上壽禮。北靜王、南安郡王、永昌駙馬、樂善郡王並幾個世交公侯應襲,榮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靜王妃並幾位世交公侯誥命,都親來道賀。

中秋開夜宴(第七十五回)

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著羊角大燈。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乾女客皆在裡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艷氤氳,不可形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賈母便說:「賞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廳上去。眾人聽說,就忙著在那裡去鋪設。賈母且在嘉蔭堂中吃茶少歇,說些閑話。一時,人回:「都齊備了。」賈母方扶著人上山來。王夫人等因說:「恐石上苔滑,還是坐竹椅上去。」賈母道:「天天有人打掃,況且極平穩的寬路,何必不疏散疏散筋骨。」於是賈赦賈政等在前導引,又是兩個老婆子秉著兩把羊角手罩,鴛鴦、琥珀、尤氏等貼身攙扶,邢夫人等在後圍隨,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餘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這座敞廳。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莊。於廳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圍屏隔作兩間。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上面居中賈母坐下,左垂首賈赦、賈珍、賈璉、賈蓉,右垂首賈政、寶玉、賈環、賈蘭,團團圍坐。只坐了半壁,下面還有半壁余空。賈母笑道:「常日倒還不覺人少,今日看來,還是咱們的人也甚少,算不得甚麼。想當年過的日子,到今夜男女三四十個,何等熱鬧。今日就這樣,太少了。待要再叫幾個來,他們都是有父母的,家裡去應景,不好來的。如今叫女孩們來坐那邊罷。」於是令人向圍屏後邢夫人等席上將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請出來。賈璉寶玉等一齊出坐,先盡他姊妹坐了,然後在下方依次坐定。賈母便命折一枝桂花來,命一媳婦在屏後擊鼓傳花。若花到誰手中,飲酒一杯,罰說笑話一個。

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的日子。賈府非常講究,連所坐的桌椅都取圓形,至於坐位的排序長幼尊卑,井井有條。不過此時的賈府已經江河日下,讀來有無限凄涼。《紅樓夢》開篇寫甄士隱、賈雨村中秋賞月,在尾聲部分寫賈府中秋賞月,首尾呼應。

金玉大婚(第九十七回)

一時,大轎從大門進來,家裡細樂迎出去,十二對宮燈排著進來,倒也新鮮雅緻。儐相請了新人出轎,寶玉見喜娘披著紅,扶著新人,著蓋頭。下首扶新人的你道是誰,原來就是雪雁。寶玉看見雪雁,猶想:「因何紫鵑不來,倒是他呢?」又想道:「是了,雪雁原是他南邊家裡帶來的,紫鵑是我們家的,自然不必帶來。」因此,見了雪雁竟如見了黛玉的一般歡喜。儐相喝禮,拜了天地。請出賈母受了四拜,後請賈政夫婦等登堂,行禮畢,送入洞房。還有坐帳等事,俱是按本府舊例,不必細說。賈政原為賈母作主,不敢違拗,不信沖喜之說。那知今日寶玉居然象個好人,賈政見了,倒也喜歡。

那新人坐了帳,就要提蓋頭的。鳳姐早已防備,請了賈母王夫人等進去照應。寶玉此時到底有些傻氣,便走到新人跟前說道:「妹妹,身上好了?好些天不見了,蓋著這勞什子做什麼?」欲待要揭去,反把賈母急出一身冷汗來。寶玉又轉念一想道:「林妹妹是愛生氣的,不可造次了。」又歇了一歇,仍是按捺不住,只得上前,揭了蓋頭。喜娘接去,雪雁走開,鶯兒上來伺候。寶玉睜眼一看,好象是寶釵。心中不信,自己一手持燈,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寶釵么!只見他盛妝艷服,豐肩軟體,鬟低鬢,眼息微,論雅淡似荷粉露垂,看嬌羞真是杏花煙潤了。

《紅樓夢》前八十回沒有詳盡的婚儀描寫,實在有些遺憾,如果曹雪芹之筆來描寫金玉成婚,不知又有多少精彩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凡小築 的精彩文章:

金陵十二釵之十二首菊花詩

TAG:子凡小築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樓夢》描寫春天的詩句,美極了!
《紅樓夢》趙姨娘是美女么?曹雪芹描寫賈環說明了一切
《紅樓夢》為什麼又叫《風月寶鑒》?看看書里這段描寫你就明白了
古詩詞里的雨太美了,這些描寫江南煙雨的詩句,旅行路上用的上!
閱讀與欣賞 談談《紅樓夢》第三回的人物出場描寫
君箋雅侃紅樓——《紅樓夢》中一共描寫了多少個人?
雨紛紛落在杏花村,十首描寫清明節的古詩詞,珍惜典藏
雨紛紛落在杏花村,十首描寫清明節的古詩詞,珍惜典藏
《紅樓夢》中描寫南京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十二位美女究竟有哪些?
那些描寫春天的詩詞
《楚辭》的描寫特徵
《燕雲台又一部描寫大同的歷史劇》
十首描寫桃花的古詩詞,明媚艷麗,傲笑春風
一葉知秋,那些描寫秋天的美麗詩詞!
除了以《青玉案》為首的元宵節詩詞 那些描寫湯圓的詩詞也很美
《兒女英雄傳》主要描寫了怎樣的內容?它與《紅樓夢》有怎樣的關係?
十首描寫桃花的詩詞,明媚艷麗,傲笑春風
十首描寫廬山的詩,隱在雲紗霧幔里,藏在美妙古詩中
賈寶玉如何與丫環襲人初試雲雨,紅樓夢裡描寫的這麼詳細!
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