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科醫生應該怎樣看病?第一本規範化教材來了!

全科醫生應該怎樣看病?第一本規範化教材來了!

溝通技能是中國醫生培訓的短板。據中國醫師協會統計分析,90%以上的醫患糾紛是由溝通不當導致的。其中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醫生「不會說話」,加劇了醫患矛盾。

先來看個故事。

這不是段子,它是很多醫院診室內,每天都在上演的醫患溝通實景。這樣的「無效交流」,顯然與「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理念相悖。

「以病人為中心」應該從接診開始。「醫生的話本身就是良藥。如今,有一種很怪異的現象:病診斷準確了、治療方案對了、病人治好了,但醫生卻挨了打。產生這種可悲現象的原因不能只埋怨病人粗暴無禮,醫生也應該自身好好檢討。」國際全科教育聯盟(IPCEA)臨床導師、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中心主任李健教授說。

全科醫生不能成「頭疼醫生」

李健教授作為全科醫師,先後在德國、法國及美國學習和行醫20餘年。2011年,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專局引進的首位全科臨床專家,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投入全科醫學中心建設。

「回國後我發現,雖然我們培養了不少全科醫生,但他們還是在按照專科醫生的思維看病,缺乏全科醫生臨床思維。」 李健教授指出。

他認為,我國大力發展全科醫學,光靠規範化培訓住院醫師,遠遠達不到發展的需求,需要大量專科轉崗。

「在轉崗培訓中,一方面要扭轉專科醫師的臨床思維方式,形成整體醫學、整合醫學、連續性醫療、以病人為中心、防治一體及規範化行醫的臨床思維方式。另一方面,要內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提升其溝通和人際交往技能。」李健教授說。

美國全科醫師如何接診?

李健教授介紹,在美國,全科醫師是病人滿意度最高的群體之一。「他們能博得病人的喜歡,是因為具備一套嚴格訓練、操作嫻熟的接診技巧。」總結起來,就是「十步套路」,接診用語講究KISS(keep it short, simple and slow語句短,語意明,語速慢)。

開底問題:這是全科醫師接診時說的第一個問題。要求簡單提問,請病人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問題。如「你今天來看什麼」、「我今天幫您做什麼」。

閉底問題:讓病人回答有或沒有。如「您嘔吐嗎」、「抽煙嗎」。這類問題是醫生規定分享,讓病人儘快說出與病情有關的線索。省時間,多用於問診過程中。

一問一答:醫生每次只問一個問題,病人每次只回答一個問題。經典的錯誤是「您父母有高血壓、高血脂症或腦卒中嗎?」這個問題可以換成這樣「您父親有高血壓嗎」、「您母親有高血壓嗎」。

等待問題:要安靜等待病人完整地回答每一個問題,不催促、不急躁。

小結病情:複述病人告訴的要點,讓他知道你在認真聽。在問診過程中,可以小結主訴、小結現病史等。

語言恰當:用病人聽得懂的語言,與其交流。當不可避免要用到專業醫學術語時,必須對醫學術語進行解釋。

安慰保證:要避免做不恰當的保證。比如,病人問「我是不是要死了」,醫生不能隨口說「不會/會死」,可以繞開並回答「我知道您很擔心,我會全心全意為您診療。」

注意轉換:相當於文學中所說的「承接」。比如問完現病史、要問既往史,可以用個轉換句,「我還想知道您過去的情況」。病人同意後,醫生再問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肺氣腫等慢性病史。每次問診用四五個轉換句,較合適。

體檢語言:體格檢查時,與病人保持對話,能減少其緊張。最常用的「體檢語言」,就是每進行一項操作前,都告訴對方「接下來,我要聽一下肺」、「我現在給您量體溫」。

結束總結:這是對接診的總結,也是病人最關心的看病結果。一定要用病人聽得懂的語言,解釋初步發現。最後一定要問,「您還有什麼問題嗎?」

中國第一本全科規範化看病方法的教材

培育優秀的全科醫師,少不了優質的教材。

李健教授發現,國內出版了不少社區衛生服務、全科檔案建立、轉診流程建設的文獻,但沒有一本介紹全科學科特點,以及指導臨床規範化看病方法的書,「沒有教材,怎麼培養學生的全科思維?怎麼指導其看病?」

李健教授參考了國內外大量文獻,提煉出全科醫學基本原則和基本任務,出版個人專著《全科醫學基本原理》。這是中國第一本全科學科特徵的專著,也是中國第一本全科規範化看病方法的專著。

在這本書里,「實踐緊跟理論」。比如,先介紹什麼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概念,其廣義、狹義包括哪些內容,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接著就說,「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團隊需提供哪些服務,全科醫師的接診話術是什麼,全科醫學的診療計劃怎麼制定,甚至連著裝,如何自我介紹、稱呼病人,怎麼建立親密關係,都有詳細論述。

李健教授對這本書有3個期望。

1.TA是全科醫學的學科建設指南。「明確全科醫學的基本原則和任務,你才知道如何干全科」。

2.TA是全科醫學的通用教材,「你得學會書上的套路,能夠用這些方法診治患者」。

3.TA是中國國民認識全科的嚮導,「知道全科醫學是什麼?幹什麼?你才知道為什麼首先看全科」。

如果你想要全面了解全科醫學,了解全科醫生應該如何看病,推薦關注這本書。

來源:醫學界服務站 文:燕小六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臨床思維能力,剛好,我們為你量身打造了一款專門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平台,這裡有3000+虛擬病例,覆蓋19個專科300多個病種,擁有全球最大的「虛擬病例」庫,最大程度上滿足你所有的培養需求。實操機會不多怎麼辦?那就用治趣在線接診虛擬病人呀!

治趣·專註臨床診療能力提升

培養醫生、醫學生的臨床思維

快來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治趣 的精彩文章:

宋仲基&宋慧喬:這對神仙眷侶的孩子究竟能美成什麼樣?

TAG:治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