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五霸的興起與衰亡

春秋五霸的興起與衰亡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編者按:本文由讀史縮編自著名史學家柏楊所著《中國人史綱》,為通讀中國史第6篇文章,接下來會陸續推出相關簡讀經典史書文章,歡迎關注。

到了紀元前7世紀,也就是春秋時期開始幾十年後,封國間的戰爭升高,戰敗者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向戰勝國乞和,當戰勝國的尾巴國,即所謂接受「城下之盟」;一是想當尾巴國而不可得,被戰勝國并吞。

一句話,強大的封國不斷吃下弱小的封國而日益膨脹,小封國的數目因不斷被吃而日益減少,未淪亡的小封國也因不斷被蠶食而更加縮小。

封國內部,受到國際社會的衝擊和土地兼并的影響,國君不斷地被敵國或被本國政變所放逐或殺戮。

然而,無政府狀態的國際社會,不久即被納入霸權秩序。一個超強的封國,用他強大的兵力和威望代替沒落的周王朝的中央政府,行使職權。一方面保護弱小的封國不受其他強大封國的侵略,一方面保護國君的傳統利益不受國內新興力量的冒犯,這種霸權形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大特徵。

一、霸主的出現乃時勢所逼

周王朝所屬封國到底有多少,沒有人知道,僅在東周初期,有記載的就達170餘國。這些封國除了國王下令撤銷,或子孫斷絕自然消滅外,永不會滅亡。然而,自周中央政府東遷,實力大大削弱後,強大的封國開始蠢蠢欲動,從鄭國吞併胡國始,這種吞併現象便一發而不可收拾,諸如:

1、齊國并吞譚國(山東章丘)、成阝國(山東寧陽)、鄣國(山東東平東障城鄉)、陽國(山東沂南)、紀國(山東壽光南紀台村)、遂國(山東肥城西南)、宿國(山東東平東)。

2、晉國并吞霍國(山西霍州)、魏國(山西芮城)、耿國(山西河津)、虢國(河南三門峽)、樊國(河南濟源)、虞國(山西平陸)。

3、狄部落并吞衛國(河南淇縣,不久遷於漕邑,即河南滑縣復國,後再遷楚丘,即河南滑縣東,不久又遷於帝丘,即河南淮陽)、溫國(河南溫縣)、邢國(河北邢台,不久遷於夷儀,即山東聊城復國)。

4、秦國并吞西虢國(陝西寶雞)、梁國(陝西韓城)、芮國(陝西大荔)、滑國(河南堰師東南)、若阝國(河南淅川。不久於上都,即湖北鍾祥西北復國)、蜀國(四川成都)。

5、楚王國并吞息國(河南息縣)、弦國(河南息縣南)、黃國(河南潢川)、夔國(湖北秭歸)、江國(河南正陽南)、六國(安徽六安)、庸國(湖北竹山)、巴國(四川重慶)、申國(河南南陽)、呂國(河南南陽北)、宗國(安徽廬江)、蓼國(河南固始東北)、舒國(安徽廬江西南)、舒蓼國(安徽舒城南)、鄧國(湖北襄樊北)。

6、邾國并吞須句國(山東東平西須句城,不久復國)。

7、衛國并吞邢國(山東聊城)。

8、魯國并吞項國(河南沈丘)、須句國(山東東平西須句城)、戎國(山東曹縣西北)。

170餘封國,大部分太小和太不重要,有些僅只在史料上出現一次或數次,便如石沉大海。

西周時期,一開始的封國,只不過僅有一個城市或一個村落。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互相兼并,疆域膨脹,所擁有的城市和村落漸多,各封國才有首府的建立,逐步向獨立王國邁進。

封國間的互相併吞,和封國國內因之引起的緊張情勢,僅春秋中前期就發生了四十餘件逐君殺君的事件。我們不能一一敘述,只把它列為下表,代替說明。

表中所稱「公子」,是指封國國君的兒子,所稱「王子」,是指王國國王的兒子。不過並不一定是指現任國君國王的兒子,他可能是前任國君國王的兒子或幾代之前某一位國君國王的後裔;所謂「公子」「王子」,只是表示他的貴族身份。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封國統治者的恐慌之情,他們不但面臨隨時被鄰國并吞的威脅,也面臨隨時被國內反抗力量趕走和殺掉的威脅。國王和中央政府既無力維持舊有的秩序,它的那些禮教因之也不能發生約束的作用。現實的現象是,無論國際社會或國內社會,力量決定一切。

封國統治者都渴望有一位主持正義的英雄人物出現。他們所謂的正義,當然是指保護現存的封國不再被并吞和保護他們自己不再被逐被殺。於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國君開始往這個目標奮鬥,而且脫穎而出。他們並不希望建立自己的王朝,也不希望統一中國,只是希望建立霸權,成為一個霸主,諸封國以他的馬首是瞻,就大大的心滿意足了。

在這種霸權政治形態之下,霸主代替周王朝國王和中央政府的地位。封國本應朝見國王的,現在改為朝見霸主。本應向國王進貢的,現在改為向霸主進貢。糾紛爭執本應請國王審理的,現在改請霸主審理。受侵略時本應向國王控訴求救的,現在改向霸主控訴求救。

霸主唯一的依靠是武力而不是法理,所以職位不能世襲、武力衰弱時,霸權轉移,霸主資格即行消失。

二、春秋五霸

春秋時代,先後興起五個霸權,史學家稱為「春秋五霸」,即齊國、晉國、秦國、楚王國、吳王國。我們歸納為下列一表。

編者註:從古至今,關於「五霸」至少出現過8種說法,其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基本沒有疑議,秦穆公的爭議也不大,爭議最大的是宋襄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不過,宋襄公雖有霸權之心,但實力有限,曇花一下;越王勾踐起來時則已是戰國初期,且其實力並未真正涉足中原,只有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父子兩代王實力強大,且有會盟中原的野心,並真正實施,所以還是比較認同柏楊先生的這種排序。

每一個霸權都曾煊赫一時,但沒有一個霸權能伸展到全中國——猶如19世紀和20世紀沒有一個霸權能伸展到全世界一樣。他們只能在自己的周圍建立勢力,齊國霸許可權於東方,晉國霸許可權於北方,秦國霸許可權於西方,楚王國和吳王國霸許可權於南方。當齊國稱霸時,秦國不受影響。楚王國稱霸時,齊國也不受影響。齊秦兩國是短期霸權,霸主身死,霸權即歸消失,吳王國也不過父子兩世,倏興倏滅。只有晉楚二國是長期霸權,斷續綿延100餘年,鬥爭十分激烈。霸權決定於武力,武力顯示於戰爭。一場大戰下來,晉國勝則晉國霸。又一場大戰下來,楚王國勝則楚王國霸,所以春秋時代也是國際爭霸時代。

五霸的第一霸齊國,他的國君齊桓公姜小白是一位充滿傳奇故事的人物。

姜小白上一任的國君是他的哥哥齊襄公姜諸兒,齊襄公冥頑不靈而又一意孤行,他最荒唐的一件事是跟妹妹文姜通姦。

文姜嫁給魯國國君魯桓公姬允,紀元前694年,魯桓公夫婦到齊國訪問,一對狗男女重溫舊夢。魯桓公發現了醜聞,大怒之下,立即辭行回國。兄妹當然想到回國後會發生什麼事,於是命大力士彭生在扶魯桓公上車時把他扼死。魯國明知道內情,因軍事力量太弱,無可奈何。只好單單指控彭生,要求懲凶。齊襄公就把彭生殺掉,一則推卸責任,一則滅口。但人們已經嗅到一種不祥的氣味,諸公子紛紛逃亡。其中一位是齊襄公的弟弟姜糾跟他的智囊管仲,投奔魯國,另一位也是齊襄公的弟弟姜小白跟他的智囊鮑叔牙,投奔莒國(山東莒縣)。

彭生死後第八年(前686年),齊襄公到郊外打獵,發現一頭野豬。齊襄公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那野豬卻忽然舉起前蹄,像人一樣的站起來,發出慘叫。齊襄公驚恐中看那野豬竟然是已死的彭生,魂不附體,一頭就從馬上撞下來。等到救起時,一隻鞋子卻不見了。當天晚上,就發生大將連稱指揮的兵變,當叛軍怎麼找都找不到齊襄公,正要放棄努力時,在一個暗道旁邊看到那隻鞋子,於是把齊襄公抓出來,亂刀殺死。民間堅信這隻鞋子是彭生的鬼魂放在那裡的。

連稱立齊襄公的堂弟姜無知當國君,不久又發生政變,連稱跟姜無知一齊被殺。遠在外國的姜糾和姜小白得到消息,分別由他們所居留的封國,派遣軍隊,護送他們回國。

這是一個長距離賽跑,誰先到首府臨淄(山東淄博東),誰就能成為一國之主。管仲深恐姜小白先到,他單人獨馬先行追趕,途中聽說莒國軍隊護送著姜小白已經過去了,他快馬加鞭,終於趕上,他假裝恭順,上前拜見姜小白,然後猛的向姜小白射出一箭。姜小白大叫一聲,從車上栽下來。管仲大喜過望,上馬逃走。

然而姜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正射中他腰皮帶上的銅鉤。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姜小白恐怕他再來一箭,所以立刻故意栽倒,這是他超人的機智。等他到了臨淄,坐上寶座,姜糾才趕到,已來不及了。魯國軍隊發動攻擊,被擊敗,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向姜小白要求和解。姜小白的條件是:殺掉姜糾縛送管仲——因為他那一箭,要對他作最嚴厲的懲處。魯國答應了,姜糾身死,管仲被囚入戒備森嚴的囚車,送回臨淄。

任何人都不會想到,姜小白對管仲所作的最嚴厲的懲處,是任命他擔任齊國的宰相。

這件高度戲劇化的舉動,緣自於智囊鮑叔牙。姜小白最初請鮑叔牙當宰相,鮑叔牙竭力推薦管仲。姜小白把管仲從囚車中放出,促膝長談,連續三天三夜,相見恨晚。當宰相的命令發表時,國內國外無不震驚,尤其是魯國,馬上就警覺到受了愚弄。

齊國霸權從此開始,姜小白的霸業即管仲的霸業,姜小白只是軀殼,管仲才是靈魂。但齊桓公姜小白更為偉大,因為他能任用管仲。

三、齊國霸權的興衰

齊桓公姜小白是最受讚揚的一位霸主,在他稱霸的40年中,曾召集過國際和平會議26次,出動軍隊28次,一直保持著春秋時代初期那種兵農合一的樸實氣氛和貴族騎士風度,而這些在以後的霸主中便不再見。姜小白的兵力並不是壓倒性的,他曾經兩次進攻魯國,兩次都被擊敗。但他終於使魯國領悟到跟一個強大的鄰國為敵,雖然勝利也是一種不幸,因而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姜小白的政治號召是「尊王攘夷」,即尊奉周王朝國王和排斥蠻族。冷落在洛邑(洛陽)一隅的國王,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他了。現在姜小白重新把他從廢物箱里找出來,放到尊貴的神壇上,每次會盟和每次軍事行動,都宣稱是奉中央政府之命,並由國王的特使坐在首席,以證明確實如此。這種做法對任何人都沒有害處,卻可以減少嫉妒,減少各封國的自卑。統治階層因他們的既得利益又回到從前的那種被尊重的好日子,所以很樂意接受這種假國王真霸主的領導。

至於排斥蠻族,在當時最嚴重的是戎狄部落的侵略。周政府沒落之後,戎狄部落的壓力全部落到相鄰的封國身上,單獨一個封國的力量,很難抵抗。這種必須集結更大力量才能救亡的艱苦責任,現在由霸主承擔,姜小白遂成為中華文明的保護人。「尊王」是容易的,只要在儀式上做出熱衷就夠了,姜小白做的最好也最熱鬧。但「攘夷」是沉重的,那需要實力,不過至少有四件事,是他的成就。

第一、北方山戎部落於紀元前664年,進攻燕國(北京),燕國向齊國求救。姜小白親自赴援,把山戎部落擊潰。這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使燕國在未來的100餘年間,再沒有嚴重的外患。姜小白在勝利後,即行撤退,燕國國君送客,不知不覺送到齊國國境,姜小白根據「國君不出境」的古老規則,立即把那一塊土地割給燕國。

第二、狄部落於紀元前660年,進攻衛國(河南淇縣)。衛國國君衛赤是一位優秀的愛護動物協會的會員,但不是一位優秀的國君。他最愛養鶴,每一隻鶴都有一個官位,享受豐富的俸祿,而人民卻窮苦不堪,當狄部落發動攻擊,衛赤徵集人民入伍時,人民喊說:「讓鶴去打仗吧。」狄部落攻陷衛國後,竟把衛赤煮了吃掉。衛國潰敗的太快,霸主沒有來得及救援,但姜小白仍為它的殘民,在東方四十公里的漕邑(河南滑縣)地方,另築一個新都。

第三、狄部落於大獲全勝後的第二年(前659年),再進攻邢國(河北邢台),邢國又陷落。齊國也為它在夷儀(山東聊城)地方,另築新城,收集殘民。

第四、齊國和他的加盟國聯軍,於紀元前656年,遠徵到漢水,向不斷向北推進的楚王國展示威力。楚王國的使節屈完到聯軍司令部質問說:「齊國在北海,楚國在南海,風馬牛各不相干。你們找上門來,有什麼貴幹?」姜小白說:「楚國既然自稱是中國的封國之一,為什麼不肯進貢?國王姬暇(周宣王)南征時,死因不明,請你們答覆!」

——姜小白的問話必須加以註解。楚王國為了執行北進政策,跟中華人猛拉關係,曾經宣傳他們是黃帝王朝的官員祝融(後來成為火神)的後裔,曾被周王朝封為子爵,規定每十年進貢一車茅草。而周宣王溺死,則是300多年前古老的故事了。

屈完回答說,進貢這件事很抱歉,一車茅草算不了什麼,他們馬上就拉一車去。至於那位偉大的國王周宣王之死,他們不知道原因,齊國一定要調查原因的話,屈完建議直接去問漢水。姜小白顯然的不敢跟楚王國作戰,所以只提出兩項屬於鬧扯的、不關痛癢的問題。所以他立刻表示對屈完的回答十分滿意,凱旋而歸。這是有名的「召陵之會」(召陵,河南郾城),雖然虎頭蛇尾,卻使楚王國的北進政策,第一次受到阻撓。

紀元前645年,管仲逝世。

管仲病危時,警告姜小白說,他的三位親信豎刁、易牙、衛開方絕不可使他們掌握政治權力。

豎刁,是姜小白最親信的宦官,他本來不是宦官,為了能貼身服侍他所敬愛的國君,自願接受宮刑。

易牙,是一位精於烹飪的專家。有一天,姜小白說:「什麼向我都吃過,只沒有吃過人肉。」當天晚餐,就有一盤蒸肉,異常的鮮美。姜小白大大地讚賞他,易牙說:「這是我三歲兒子的肉,我聽說忠臣不顧惜他的家人,所以奉獻給國君。」

衛開方,是衛國的一位貴族,他追隨姜小白15年,都沒有回家。對這三位人物所表演的一臉忠貞,姜小白至為感動。

管仲說:「人性是這樣的,沒有人不愛自己超過愛別人,如果對自己身體都忍心殘害,對別人豈不更忍心下毒手!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如果連自己的兒女都能下得狠心,他對誰下不得狠心?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如果15年之久都不想見父母一面,連父母都拋到腦後,對其他的人又有誰不會拋到腦後?」

姜小白問:「這三個人在我身邊很久,你從前怎麼不提?」

管仲說:「國君在私生活中,應該享有他的癖好,否則當國君便沒有絲毫樂趣了,但這些癖好必須不干擾到國家大事。我死之前,還可以防止他們。我死之後,恐怕他們會像洪水一樣地潰決。」

姜小白一生都在管仲指導之下,只有這件事他大大地不以為然。

兩年後,紀元前643年,姜小白生病沉重,不能起床。豎刁、易牙發現姜小白已沒有利用價值,效忠已不能帶來利益,於是決定殺掉太子姜昭,擁立姜小白的另一個兒子姜無虧,這樣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取得宰相的高位。於是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寢宮,三天之後,姜小白仍然不死,豎刁、易牙勃然大怒,把姜小白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又在寢宮四周,築起圍牆,隔絕內外,姜小白不得不餓死在他的病榻上。餓死之後,蒼蠅雲集,屍體腐爛生蛆。一直等到蛆的數目多到爬出圍牆之外,人們才想到這位英雄已死。

以後發生的事是,太子姜昭逃到宋國(河南商丘),豎刁、易牙擁立姜無虧,衛開方擁立另一位公子姜潘,其他又有兩位公子姜商人、姜元也紛紛自稱國君,四位國君各自宣稱是合法繼承人,在首府臨淄廝殺混戰了整整一年,直至宋國軍隊護送姜昭回國,才算結束亂局。然而齊國的霸權卻告終止。唯一的安慰是,靠著管仲建立下來的法治基礎,齊國雖然軍事力量不振,但始終是一個政治大國和一等強國。當晉國霸權鼎盛時,也只能把齊國當作同盟國,不敢把齊國當做尾巴國。

四、晉國長期霸權

齊國霸權沒落後,晉國霸權興起。

晉國國君晉獻公姬詭諸有三個兒子,長子姬申生已立為太子,次子姬重耳,三子姬夷吾。後來晉獻公又娶了驪姬姐妹,生下姬奚齊、姬卓子。驪姬懷著掌握大權的野心,決定奪嫡——奪取嫡長子繼承人的位置。

奪嫡一定引起流血,但驪姬甘願冒這個危險。而年老的丈夫幾乎很少有人能逃出年輕貌美後妻的手心,晉獻公同意驪姬奪嫡,於是把姬申生殺掉。他的兩個弟弟姬重耳和姬夷吾,一看老爹已瘋狂喪失了人性,就分別逃亡外國。紀元前651年,晉獻公逝世,11歲的姬奚齊繼位。驪姬的作風早引起貴族們的憤怒,老爹一死,冰山倒塌,只兩個月,大臣里克發動政變,姬奚齊被殺。驪姬再立姬卓子,也只兩個月,里克發動第二次政變,姬卓子和驪姬同時被殺。

逃亡在梁國(陝西韓城)的姬夷吾聽到消息,唯恐怕逃到翟國(山西吉縣西北)的哥哥姬重耳比他先行回國,就向秦國國君,也是他的妹夫秦穆公贏任好求助,允許割五個城市作為酬勞。秦穆公派軍隊護送姬夷吾回去,是為晉惠公。可是姬夷吾坐上金鑾殿後,立即食言。紀元前645年,秦國大舉進攻,姬夷吾兵敗被俘,幸而他的妹妹為他求情,沒有把他殺掉,反把他放回,除了照割五城外,還送太子姬圉到秦國作為人質。

秦穆公待姬圉像親生兒子,把最心愛的女兒懷贏嫁給他。可是,五年後的紀元前638年,姬圉聽說老爹病危,恐怕其他兄弟乘老爹死時奪取寶座,心急如焚,就拋下懷贏,私自逃回晉國,這使秦穆公大為震怒。認為他們父子全是忘恩負義之徒。恰巧姬重耳流亡到秦國,秦穆公就再把懷贏嫁給姬重耳。

懷贏本是姬重耳的侄媳,為了政治利益,姬重耳也顧不得最尊貴的禮教名份了。紀元前637年,姬夷吾逝世,姬圉繼位,即晉懷公。次年,強大的秦國兵團就護送姬重耳強渡黃河,攻陷晉國首府絳城(山西翼城),姬圉被殺。姬重耳即位,是為晉文公,他這時候已62歲了,距他43歲時逃亡,流浪了20年。

晉文公姬重耳是五霸中的第二個霸權的創業霸主,在晉國內部不斷的動亂之後,本沒有這個可能性。但他當上國君不久,就碰上兩個機會——正應了中國一句諺語:「好運氣來了山都擋不住。」

第一,周王國的宮廷發生醜聞,第20任王周襄王姬鄭的妻子翟後跟姬鄭的弟弟姬帶私通,被姬鄭發現。沒有幾個男人對綠帽子不起劇烈反應的,何況他又是一個國王。姬鄭把翟後廢掉,還要逮捕姬帶,姬帶逃到翟國(山西吉縣西北),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把翟國國君說的大大光火,派出軍隊隨姬帶前往洛陽,去搭救囚禁中的女兒。姬帶於是攻陷洛陽,立翟後當王后,自己稱王。姬鄭既失去妻子,又失去寶座,狼狽地逃到鄭國的汜城(河南襄城),四顧茫然,前途暗淡。在過去他可以向霸主姜小白呼籲,現在姜小白去世,已沒有霸主,他面臨的是一個絕望的局面。姬重耳迅速地抓住這個機會,發兵勤王。姬帶不提防這個奇襲,於是跟翟後一同被殺,姬鄭複位。

第二,周王國內亂平息後的第二年,楚王國率領它的加盟國聯軍,進攻宋國。宋國向晉國乞援,這是推尊霸主的一種強烈表示。姬重耳面臨抉擇,這一次的對象不是花花公子姬帶,而是龐然大物的楚王國。但是他如果畏縮,他便得安於第二流國家的地位。最後,他決定出兵。為了先解宋國之圍,他派兵攻擊楚王國的東方尾巴國衛國(河南滑縣東)和曹國(山東定陶)。兩國原來都是齊國的尾巴國,現在卻成了楚王國的尾巴,可看出楚王國在姜小白死後只不過九年時間內的凌厲發展,這種發展只有軍事上的勝利才能遏止。楚兵團總司令成得臣放棄宋國,西上捕捉晉軍的主力。紀元前632年,兩國在城濮(山東鄄城)決戰。楚王國大敗,成得臣自殺。史學家稱這場決戰為「城濮之役」。

晉國霸權自此確定。

晉文公姬重耳於紀元前628年逝世,在位只9年,只有齊桓公姜小白在位43年的五分之一。但姜小白身死霸滅,姬重耳身死之後,霸權仍然繼續。因為姜小白所仗恃的只有一個管仲,管仲和管仲的繼承人都先姜小白而死。而姬重耳死後,當初跟隨他流亡在外的一批幹部,稱為「六卿」的六大家族所組成的統治集團,卻一直穩定的存在。所以晉國霸權不像齊國那樣,一墮即碎。而是長期的,屢墮屢起,雖有衰退的時候,卻不斷重振。

五、秦國短期霸權

五霸中的第三霸是秦國,國君秦穆公贏任好介入國際社會,比晉文公姬重耳早,但他的逝世卻在姬重耳之後。

姬重耳逝世後的第二年(前627年),秦穆公命他的總司令百里孟明統率精銳的秦兵團,向鄭國發動突襲。原來秦國有一小部份軍隊駐在鄭國協防,他們看到鄭國轉向晉國親善,大為吃醋,就向秦政府密報說,他們現在正保管著鄭國城門的鑰匙,如果突襲的話,就可以把鄭國并吞。然而這件事在那個時代有極大的困難,秦國首府雍邑(陝西鳳翔)跟鄭國首府新鄭(黃帝王朝姬軒轅的故都,河南新鄭),航空距離600多公里,沿途儘是窮山惡水和羊腸小道,急行軍也要30天以上,不可能完全保密。

果然,秦兵團到了距鄭國還有80公里的滑國(河南偃師東南),消息已經傳播開來。鄭國一位商人弦高正趕著一批牛群去洛陽販賣,立即偽裝為鄭國的使臣,把牛群趕到秦兵團軍營,宣稱奉了鄭國國君的命令,前來犒軍。百里孟明大吃一驚之餘,只好支支吾吾告訴弦高說,他的目標不是鄭國而是滑國。為了證明他不是說謊,就突襲倒霉的滑國,把它滅掉,然後撤退。

慘劇發生在撤退途中,洛陽以西一直到關中地區,有一座東西綿延180公里的崤山山脈(200年後,秦國完全控制崤山後,在它的西端築起聞名天下的函谷關,作為秦國東方的大門)。

崤山山脈主峰1850米,峰下群山開裂一線,懸崖絕壁,世稱「崤山峽谷」,只有一條僅可容納一輛戰車的小道,傍著萬丈深淵,盤旋曲折,下不見谷底,上不見天日。秦兵團進擊時沒有遇到阻攔,而現在卻埋伏著晉國大軍。秦兵團三百輛戰車和三千餘驍勇的士兵,到此無用武之地,全軍覆沒。

世界上假如有一個國家,存心忠厚的不斷救助另一個國家的危難,最後反而被兇惡的反噬一口,那就是秦國對晉國了。晉國這次出境邀擊,不但是忘恩的,也是不明智的,從此跟秦國結下世仇。

這對秦穆公贏任好的霸權是一個挫折,幸好晉國國君晉襄公姬歡在嫡母懷贏(秦穆公的女兒)要求下,把被俘的百里孟明以下幾個高級將領釋放,才再給秦國一個機會。

三年後(前624年),百里孟明的軍隊訓練完成,向晉國報復,晉國不能抵抗。百里孟明再度進入崤山,埋葬那些被屠殺的秦國戰士的屍體。接著幾年之間,秦國征服鄰近的封國達12個之多——大部分國名已無法查考。連驅使周政府東遷的犬戎部落,也被消滅,秦國向西方開擴疆土達200公里。

然而,秦國的霸權也是短期的。紀元前621年,秦穆公逝世,霸權終結。這是人才被摧殘罄盡的必然結果。秦國地處偏僻,崛起的時代很晚,教育不發達,民智閉塞,高級知識份子本已寥寥無幾。秦穆公之所以能夠終於建立霸權,主要原因在於他任用了兩位有行政才能的宰相百里奚和蹇叔,但他們都是外國人,而且都已去世。百里孟明曾推薦出生於本國的三位高級知識份子:車奄息、車仲行、車咸虎,他們是弟兄關係,因之人們稱為「車家三良」。秦穆公死後,他的繼承人把百里孟明和車家三良全部殉葬,這種愚蠢的措施,使秦國又回到秦穆公贏任好之前的草昧時代。

六、楚王國問鼎事件

楚王國自紀元前8世紀起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闖入中原的國際社會,並且一天也不停留的向東和向北侵蝕,僅只有兩次碰壁,一是齊桓公時的「召陵之會」,一次是晉文公時的「城濮之役」。——這是非常奇怪的一種現象,北方寒帶民族總是向南發展的,可是楚王國和稍後興起的吳王國和越王國,卻向北發展。大概北方在當時已高度開發,繁華世界具有更大的誘惑力,所以對尚是一片蠻荒的江南,視為畏途。

兩次碰壁都不是致命打擊,楚王國雄厚的國力不久就完全恢復。紀元前614年,第六任王羋侶即位,是為楚莊王,發奮圖強。不久,晉國發生內亂,國君晉出公姬夷皋過度暴虐,被他的大臣殺掉,新君晉成公姬黑臀初立,跟宰相趙盾正全力安定內部,在國際上採取低姿勢態度。

這是上天賜給楚莊王的機會,他開始使他的王國成為五霸中的第四個霸權,而且是長期霸權。紀元前606年,楚莊王準備完成,遠征北方陸渾(即嵩山地區,距洛陽僅60公里)的戎部落,把戎部落滅掉之後,順便率領大軍到洛陽近郊,向那可憐的周王展示威力,驚惶失措的周定王姬愉急忙派他的大臣姬滿,攜帶大批慰勞品,前往探聽消息。

在談話中,楚莊王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九鼎是九個三隻腳的大鍋。用當時最貴重的金屬青銅鑄成,據說每一個鼎代表夏王朝時代的一個州。周王朝掌有它,是作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一種憑證。楚莊王不過好奇,但姬滿立刻緊張起來,回答說:「周政府雖然衰弱,但天老爺仍支持它,九鼎的輕重,不宜過問。」楚莊王馬上發現他已觸及到這個殘餘政權神經中最衰弱的一環,不禁大笑說:「請放心,我不會要你們的九鼎。僅只楚王國民間的掛鉤,就夠鑄出九鼎。」

這麼尊貴的九鼎,應該是國寶中的國寶,但它的結局卻大大出人意外。四個世紀後的紀元前3世紀,周王國最後一任王姬延,他被稱為「羞愧之王」(赧王)。那時國土更小,周赧王姬延只能靠著向新興的商人們借債度日,負債纍纍,無法支持。他就悄悄地把九鼎熔化,陸續出賣還賬。等周王國被秦王國滅掉時,九鼎已賣了個凈光。

七、楚王國霸權的隱憂

楚王國知道,要想恢復自「城濮之役」後喪失的霸權,必須再通過一次戰爭。

紀元前597年,楚莊王向晉國的尾巴國鄭國進攻。合圍之後,猛攻十七晝夜。鄭國仗恃著晉國支持,拒絕投降。城角一處被攻破,楚莊王正要下令攀登時,聽到城中哭聲震天,心裡忽然不忍,反而下令撤退。可是鄭國卻誤以為晉國援軍已到,立即堵住缺口,男男女女蜂湧到城上繼續作戰。楚兵團看和平方法不能解決,再度進攻,鄭國終於陷落。

楚莊王並沒有把鄭國并吞,因為并吞後就直接跟晉國接壤,不如留一個小國作為緩衝。他取得鄭國城下之盟後,即行退出。而此時晉軍才緩緩趕到,楚兵團回軍迎戰。兩國在邲城(河南滎陽北)決戰,晉軍像山崩一樣的潰敗。兵士們狼狽奔竄,跳進黃河,向北游泳逃命。在激流中他們爭著攀住本國的船舷或抓住船槳,剎那間三十幾艘戰艦被攀沉沒。晉軍總司令荀林父下令:「凡攀船抓槳的,砍斷他的手指。」一霎時血淋淋的手指墮滿各船,船上兵士一掬一掬的把它們拋進黃河。

邲城之役使楚王國的霸權確定,晉國的霸權中落,晉國的尾巴國紛紛轉到楚王國的屁股之後,只有宋國、衛國、曹國、魯國還沒有變,但衛魯二國不久就暗中向楚王國飛媚眼。

楚王國下一個目標是宋國。兩年後(前595年),楚兵團對宋國發動攻擊。宋國向北方的舊霸主求救,晉國剛剛戰敗,沒有力量出兵。宋國首府睢陽(河南商丘)被圍九個月,城裡糧襪吃光,人民大批餓死,做父母的含著眼淚互相交換子女烹食,陷落在即。宋國宰相華元用一種只有春秋時代才行得通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危機。

一天晚上,他化裝成楚王國的兵土,縋城而下,一直混進楚兵團軍帥羋側的寢帳(由此可看出楚兵團戒備的鬆懈和囗側的低能),就在床頭把匕首逼到羋側的咽喉上,要求楚兵團撤退。華元表示,宋國可以投降,但必須楚兵團先行撤退十五公里,使宋國在外表上看起來不像是投降的樣子。羋側答應了,宋國也納入楚王國陣營。

楚王國的霸權達到極峰,然而也就在這時候,一把刀子已暗中在它背後舉起。這淵源於一個比三流作家筆下的言情小說還要荒唐離譜的男女戀愛故事,但它是事實。

女主角陳國大臣夏御叔的妻子夏姬,是鄭國國君姬蘭的女兒,生子夏征舒之後,丈夫逝世。夏姬是一位絕色美女,從她的滄桑經歷和因她引起的國際戰爭,我們可以肯定,她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具有魅力的女子之一。她首先跟陳國大臣孔寧、儀行父私通,經過二人的介紹,陳國國君媯平國也加入情夫的行列。最糟的是,他們還戲謔夏征舒像他們的共同兒子。

紀元前599年(邲城之役前兩年),夏征舒殺掉媯平國。孔寧、儀行父逃到楚王國向霸主告狀,楚莊王聽了一面之詞,而且逢上他正要展示他的霸權,而聲討「亂臣賊子」恰是一個理想的發動戰爭的堂皇理由。於是他滅掉陳國,把夏征舒處決。

夏姬的美貌使楚莊王動心,就要自己帶回皇宮。但大臣巫臣向他提出警告:「大王仗義興兵,全世界誰不尊敬。如今卻把禍首收做妃子,人們就會抨擊你貪色好淫,恐怕對霸權有不利的影響。」

楚莊王認為他的話有很深的道理,大為佩服。王子羋側(就是那位攻宋國時被敵人混到寢帳的總司令)請求把夏姬送給他,巫臣說:「這女子是不祥之物,為了她,已死了一個國君,滅亡了一個國家。如果娶她,一定後悔不迭。」

楚莊王說:「果然是不祥之物,少惹她為妙。」羋側大怒說:「我不要她可以,但巫臣也不能要。」巫臣用一種委屈萬狀的聲調說:「這是什麼話,我怎麼會有這種邪惡的念頭,我只是一心為我們的國家。」恰巧另一位大臣連尹襄老的妻子逝世,楚莊王就把夏姬送給連尹襄老,而夏姬不久就跟連尹襄老前妻的兒子私通。

兩年後(前597年),邲城之役中,連尹襄老陣亡,夏姬跟嫡子私通的醜聞漸漸傳開,在首都郢都(湖北江陵)住不下去,要求返回她的娘家鄭國。巫臣早已派人通知鄭國國君姬堅迎接他的姐姐,姬堅自然聽從霸主國的命令。

紀元前589年,晉國與齊國去鞍邑(山東濟南)會戰,齊國大敗,向楚王國尋求同盟。楚莊王派人去齊國締約,巫臣自告奮勇前往。紀元前584年,巫臣出發,卻在經過鄭國的時候,宣稱奉了楚王的命令前來跟夏姬結婚。然後他連齊國也不去了,締約的事更拋到腦後,他知道不能再回到楚王國,就帶著夏姬,雙雙投奔晉國。

巫臣是楚王國有名的智囊人物,以富於謀略聞名國際。晉國大喜過望,把他當作上賓招待。巫臣為了夏姬,千方百計,輾轉曲折,總算達到目的。——我們假設夏姬第一次結婚時16歲,兒子夏征舒16歲時殺死媯平國。那麼紀元前599年,她已32歲。到紀元前584年跟巫臣結婚時,至少已48歲。真是不平凡的女性,不僅僅駐顏有術而已。可惜處在那個時代,她只能被她所不能控制的命運擺布。

但巫臣跟媯平國一樣,也付出可怕的代價,王子羋側和巫臣的另一位政敵羋嬰齊,在巫臣娶了夏姬,投奔晉國後,妒火中燒,把巫臣留在楚王國的家族,不分男女老幼全體處斬。巫臣痛心地寫了一封信給二人說:「我固然有罪,但我的家族是無辜的,他們並沒有背叛國家,你們如此屠殺,我要使你們馬不停蹄的死在道路之上。」

兩位王子對巫臣的恐嚇嗤之以鼻,他們低估了巫臣的智慧、能力和復仇的決心。

早在紀元前6世紀初期,太湖之北的吳部落酋長吳壽夢,就建立吳王國,自封為第一任國王,定都梅里(江蘇錫山)。不過他的王國十分落後,作戰時軍隊仍停留在赤身露體的階段。巫臣發現吳王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無比價值,於是他向晉國政府獻出「聯吳制楚」的戰略,晉政府接受,派遣巫臣的兒子巫狐庸率領一個軍事顧問團,去教吳王國加強政府的組織和訓練他們的軍隊現代化——如何使用馬匹、戰車、弓箭及各種戰術。

從此,吳王國不但阻止了楚王國的東進,更成為楚王國背後的致命敵人,楚王國第一次面臨本土有被攻擊可能的威脅。

十年之後(前574年),吳王國開始向楚王國用兵,而且保持連續不斷的攻勢,使楚王國每年都要出兵七八次之多。羋側提前死於接下來我們所介紹的鄢陵之役,羋嬰齊則死於跟吳王國一次戰役後的道路上,楚王國的力量被消耗殆盡。

八、鄢陵之役

晉國同樣也知道,要想恢復霸權,必須反過來擊敗楚王國。

紀元前575年,晉國國君晉厲公姬壽曼親自統率大軍,攻擊鄭國。鄭國向楚王國求救,楚王羋審(楚莊王羋侶的兒子)親自統率大軍赴援。兩國在鄢陵(河南鄢陵)決戰,這一次輪到楚兵團大敗。羋審的眼睛還被射中一箭,他的兒子羋熊伐,被晉兵團俘擄。

然而,楚兵團雖然大敗,卻不像上次邲城之役晉軍那樣潰不成軍。羋審集結殘兵,重整旗鼓,預備再打一個回合。可是得到消息說,魯國、衛國已倒向晉國,派軍參戰,晉兵團已下令第二天發動拂曉總攻。

羋審大為震驚,急派人去請總司令羋側商議,想不到羋側卻喝得酩酊大醉,用盡方法都呼喚不醒。羋審失望說:「軍事情況如此緊急,總司令卻醉成這種模樣,怎麼還能作戰。」教人把人事不省的囗側綁到車上,全軍撤退。行到中途,羋側方才酒醒,慚懼自殺。

——羋側性格兇殘而尤其酗酒,每次出兵,楚王羋審都嚴令他戒酒。這一次因戰場失利,羋側心情惡劣,在營帳中徘徊到深夜,考慮如何扭轉局勢。但他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庸才,所以除了憂愁外,別無他法。他的親信侍從官谷陽同情他,把私藏的一瓶酒拿出來,斟一杯送過去,羋側嘗了一口,驚愕的說:「好像是酒。」谷陽說:「不,是冷茶。」羋側會意的一飲而盡,急問:「冷茶還有嗎?」谷陽又斟上一杯,羋側大喜說:「谷陽真正的愛我。」等到楚王羋審一連派人來請他時,一瓶冷茶已全下了肚,羋側像死人一樣頹卧在營帳之中。

谷陽垂淚說:「我本是愛總司令才獻酒的,誰知道反害了他,國王一定會追究這件事。」於是星夜逃走。

鄢陵之役距邲城之役23年,晉國又奪回霸權,尾巴國又回到它的陣營。但楚王國的主力並沒有受到嚴重傷害,所以仍虎視眈眈,不斷發動侵略如故。晉國霸權沒有城濮之役後那麼強大堅固。

九、國際和平會議

楚晉之間百餘年來不斷的戰爭,促使和平運動興起。所有的封國也都希望兩個超級強國能夠和解,安於它們的現狀,保持現有的均勢,不再用軍事行動解決問題。

第一次和平會議,由宋國宰相華元發起邀請。紀元前579年,在宋國首府睢陽(河南商丘)舉行,晉國和楚王國都派代表參加,簽訂一份盟誓,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和平條約之一。盟誓上說:「晉楚二國同意永遠摒棄戰爭,同意互相救助災難危急。楚王國如受到第三國攻擊,晉國就幫助楚王國與第三國作戰。晉國如受到第三國攻擊,楚王國也幫助晉國與第三國作戰。兩國政府同意保持道路暢通,經常派遣使節來往,隨時磋商,共同討伐叛逆。如果違背這個誓言,神明就降禍給他,使他國家的軍隊潰散,國命不長。」這個盟誓文字太美了,美的像一首詩,所以不能在實際政治中實行。簽約後第四年,即爆發鄢陵之役。

第二次和平會議,由宋國大臣向戍發起邀請,地點仍在宋國首府睢陽,時間是鄢陵之役後30年(前546年)。各國明知道和平會議沒有用處,但沒有人敢公開反對謀求和平的努力。這次參加和平會議的共有14國,包括當時所有的重要的國家。晉國代表是宰相趙武,它的集團有鄭國、衛國、曹國、宋國、魯國;楚王國代表是宰相屈建,它的集團有陳國、蔡國、許國;另有秦國和齊國,屬於獨立的一等強國,不列入尾巴國之內。還有邾國(山東鄒城東南)、滕國(山東勝州);邾國是齊國的附庸,滕國是宋國的附庸(可稱之為「尾巴的尾巴」),只能列席當觀察員,沒有資格在盟約上簽字。這份名單跟實際情形一樣,壁壘分明,顯示出晉楚兩大超級強國瓜分世界的藍圖。——當時人看起來,中國就是世界。

在會議席上,楚王國堅持當盟主,晉國說:「凡國際會議,晉國一向當盟主。」楚王國說:「正因為晉國一向當盟主,所以這一次楚王國應該也當一次。」晉國代表只好接受,會議才沒有破裂。不過盟誓依舊沒有具體內容,只規定了一項作為和解象徵:即尾巴國本來只向所屬的霸主進貢的,現在改把禮物分成兩份,分別向兩個霸主進貢。在這方面,楚王國顯然得到便宜,因為它的尾巴國只有三個,晉國的尾巴國卻有五個。

五年後(前541年),第三次和平會議在鄭國虢城(河南滎陽北)舉行,會議正在開的起勁之時,莒國(山東莒縣)派使節飛奔到會議所在,控告魯國正向它侵略,已攻陷了鄆城(山東鄆城)。這真是極端的諷刺,楚王國代表羋圍下令把魯國代表叔孫豹斬首。但晉國代表趙武堅決反對,又把他釋放。羋圍急於回國奪取政權,無心為這種抽象的原則付出更大的力量,會議於是草草結束,魯國用戰爭手段所造成的現實沒有人能夠變更。

不過,第三次和平會議雖草草結束,但晉楚兩國之間,卻再沒有戰爭。當然這不是和約的功效,而是兩國接著都發生內部問題,無暇對外。兩國霸權也相繼凋零,無力量也無必要發動戰爭,歷史重心開始轉移到新興的吳王國身上。

十、伍子胥鞭屍事件

第三次和平會議後不到三個月,楚王國發生政變。出席和平會議代表的羋圍,回國之後,殺了楚王羋麇,自己即位,是為楚靈王,「楚王好細腰,一國皆餓死」,就是指他,是楚王國的暴君之一,最愛纖纖細腰的女子,以致很多宮女為了培養細腰而餓死——或許出於自願減肥,也或許出於強迫。

紀元前529年,羋圍的弟弟羋棄疾再發動政變,羋圍走投無路,上吊而死。羋圍的另一個弟弟羋比繼位後,也被羋棄疾逼的自殺。羋棄疾就當了國王,是為楚平王,立他的兒子羋建當太子。

羋棄疾為了聯秦制晉,曾為他的兒子羋建聘下秦國國君的妹妹孟贏作妻子。紀元前526年,羋棄疾派遣大臣費無極前往迎娶。費無極是一個小聰明層出不窮的野心政客,急於爬上宰相的位置。當他把孟贏迎接到郢都(湖北江陵)後,立即向羋棄疾打小報告,渲染孟贏絕世美麗,天下無雙,建議羋棄疾自己娶她,羋棄疾欣然接受這個建議。

費無極就告訴秦國護送大臣說,楚王國的風俗,新娘要先到皇宮拜見公婆,才可以正式舉行婚禮。於是,孟贏進宮,老爹就留住不放。而把一位陪嫁的齊國少女,冒充孟贏嫁給羋建。一年之後,孟贏生下一個兒子羋軫,醜聞也開始泄露。

這是一百年前紀元前8世紀衛國新台事件的重演,劇情不差分毫,只是男女主角換由楚秦兩國擔任罷了。中國有一句古老諺語說:「有奇淫的人,必定有奇禍。」當然這不是定律,偶爾有逃得過去的,但大多數都逃不過去。羋棄疾奇淫招來的災難,比衛晉以及姜諸兒、蔡同所招來的災難,更加悲慘。

孟贏跟新台事件的宣姜一樣,是一個被犧牲的女子,她沒有力量阻止這種事情發生。但她比宣姜善良忠厚,她沒有殺害前任未婚夫而奪嫡的意思。可是費無極卻緊張起來,如果羋棄疾死掉,羋建繼位,他可想像得到自己會吃不了兜著走。即令羋建不殺他,他也再沒有前途,他的前途寄托在孟贏跟她的兒子羋軫身上。於是在他慫恿下,羋棄疾把羋建驅出線都,派到北方邊疆,鎮守城父(河南寶豐東)。然後費無極誣陷羋建謀反,建議把羋建殺掉,改立羋軫當太子。

費無極在這方面是一個發明家,他發明了「誣以謀反」的秘密武器,專門供當權派打擊要排除的人之用。自此之後,它在中國歷史上占重要地位,這種摧殘人權,毀滅人性,破壞法治,甚至反過來可能顛覆自己政權的手段,跟《封神榜》上的「翻天印」一樣,隨時隨地都會被祭出來,發揮它的惡毒功能,成為中國文化最大的污點之一。

羋棄疾對孟贏有一種歉疚的心情,他用種種方法,百般獻媚,可是他苦於無法解開這個結。費無極的設計雖然喪盡天良,但總算可以把這個結解開。紀元前522年,羋棄疾召回羋建的宮廷教師伍奢,好像是真的一樣,質問說:「太子謀反,你為什麼不檢舉?」

伍奢當面拆穿這個老畜牲的假面具:「大王已經奪去了兒媳,如果又要謀殺兒子,你於心何忍?」

這話當然使羋棄疾發瘋,他下令把伍奢囚禁。羋建在城父得到消息,就逃到宋國。羋棄疾遂順理成章的立羋軫當太子,任命費無極作太子的宮廷教師。在習慣上,當太子登極之後,宮廷教師通常都會擔任宰相,費無極長久的經營,現在一切都依照他的願望實現。

然而伍奢必須處死。他的長子伍尚、次子伍子胥都有超人的智慧,楚平王羋棄疾命伍奢寫信給他的兩位兒子:「等你的兩個兒子到來,我一齊赦免你們。」伍奢照寫了,伍尚是一個不懂政治的人,看到信非常高興。但伍子胥警告他:「我不相信任何昏君和暴君。」

於是弟兄分開,伍尚跟著使臣去郢都,伍子胥逃亡。

伍尚到了郢都,父子同時斬首。伍子管逃到宋國,跟羋建會合,偏又逢上宋國內亂,兩人再逃到鄭國。在鄭國時,羋建牽涉到一件失敗的政變,鄭國把他殺掉。伍子胥抱著羋建跟齊國少女所生的四歲兒子羋勝,僥倖地逃出虎口。可是天下雖大,卻找不到立足之地,只有新興的吳王國遠在楚王國背後,正在跟楚王國對抗,肯收容他們。

從鄭國到吳王國首都姑蘇(江蘇蘇州,前560年從梅里遷都於此),航空距離720公里,還要穿過楚王國的領土,這是一段殺機四伏路程。當伍子胥抱著羋勝到達吳楚交界的昭關(安徽含山北)時,街頭已貼出懸賞緝拿逃犯伍子胥的告示,盤查極嚴。伍子胥躲到郊外田野里露宿,苦無辦法通過。過度的愁悶憂慮,一夜之間,使他的頭髮全白。正因為頭髮全白,相貌改變,反而得以混出國境。

吳王國在巫狐庸以及巫狐庸的後台——晉國,有計劃的全力援助下,已經強大。楚王國在它的東界早已改攻為守,沿著邊疆一連築起三座巨城:州來(安徽鳳台)、居巢(安徽壽縣東南)、鍾離(安徽鳳陽),企圖阻止吳王國西進。但楚王國那種老式裝備的軍隊抵抗不住現代化的吳兵團,三城陸續陷於吳王國之手,楚王國的疆域自開國以來第一次萎縮。

紀元前522年,伍子胥進入吳王國,孤獨又貧窮,以致淪落為姑蘇街頭的乞丐,沿街吹蕭討食。向一個君王報仇,已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對一個乞丐而言,那更是一場幻夢。尤其是吳王國內部的權力鬥爭,這時正面臨爆發階段,更不可能為一個外國的乞丐而去攻擊一個超級強國。伍子胥的前途暗淡,他已註定這樣流浪下去,最後倒斃在大街之上。幸而王子吳光收容了他,送給他幾畝田地,使他耕種。吳光深知道伍子胥的才能,把他引做親信,參加機要密謀。

六年之後(前516年),楚平王羋棄疾逝世,孟贏的兒子羋軫繼位,是為楚昭王。伍子胥捶胸痛哭,他失去了向羋棄疾面對面復仇的機會。

紀元前515年,吳光發動政變,把國王吳僚刺死。吳光繼位,是為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出任宰相。而也就在這一年,那位楚王國新台醜聞的大導演費無極,在郢都(湖北江陵)被憤怒群眾毆斃,全家被屠。

紀元前506年,距楚王國新台醜聞20年,距伍奢被殺、伍子胥過昭關16年。吳王國向楚王國發動歷史上空前的大規模總攻擊,吳王闔閭自任總司令,伍子胥擔任參謀總長。從姑蘇到郢都直線距離800公里,吳兵團水軍分別沿長江淮河,逆流而上,陸軍則從昭關向西挺進,三路大軍節節勝利,不久進抵郢都,楚王楚昭王羋軫逃走。

伍子胥進入郢都後,把楚平王羋棄疾的屍體從墳墓里掘出來,親自抽打300皮鞭,直到屍體粉碎。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鞭屍事件,數千年以來,每一個時候,都有人為伍子胥這項艱難的英雄事迹發出感嘆和歌頌。

但吳王國還沒能力一下子把楚王國并吞,因為楚王國的面積太大了。等到次年(前505年),楚王國大臣申包胥率領秦國戰車500輛的救兵,向郢都進發。恰巧吳王國又發生內亂,吳王闔閭只好撤退,當然滿載著搶掠到手的金銀財寶。

——申包胥是一個可敬的楚王國的愛國志士。據說秦國國君本來拒絕赴援,但申包胥站在皇宮門前慟哭,七日七夜不進一滴飲食,秦國君臣們為他的忠心深深感動。

楚昭王羋軫總算復國,但楚王國遭到這種亡國的浩劫,已殘破不堪,首都遷至郢都北120公里的鄀城(湖北鍾祥西北),長期霸權也到此結束。

吳王國,這個五霸中的最後一霸,由這一戰而確定它的霸權。

十一、吳王國的敗落

紀元前6世紀結束時,春秋時代五霸的最後一霸吳王國奪取到霸權。但就跟從前它在楚王國背後悄悄舉起利刃一樣,正當它氣焰萬丈時,一個文化程度更落後的越王國,也在它背後悄悄舉起利刃。

越民族的來歷沒有人知道,它的部落設在諸暨(浙江諸暨),酋長姒勾踐宣稱是夏王朝開國君主姒文命(即大禹)的後裔。實際上他們比楚民族距中國文化更遠,血統也更不相干。他們使用一種比楚王國更難懂的言語,過著一種更奇異更野蠻的風俗習慣生活。

吳王闔閭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昧部落,當然看不上眼。紀元前497年,勾踐宣稱他不再是酋長,而是越王國的國王。紀元前496年,闔閭向他進攻,越王國在攜李(浙江海寧)迎戰,闔閭大敗,腳趾中了越軍的毒箭,潰爛而死。兒子吳夫差繼位,他每頓飯都命衛士大聲問:「夫差,你忘記殺父之仇了嗎?」他肅然回答:「誓死不忘。」兩年後(前494年),吳王夫差第二次進攻越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生擒了越王勾踐。

對越王國如何處理,吳政府發生歧見,那位忠心耿耿,鞭屍案的主持人伍子胥堅決主張把越王國併入版圖。而另一位高級官員伯嚭則堅決主張把越王國收為尾巴國,他們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當時吳、越兩國的形勢,跟之前鞭屍時吳、楚兩國的形勢不同,那時吳王國沒有力量并吞楚王國,現在吳王國已有足夠的力量并吞越王國了。可是,越王勾踐是一個可怕的敵人,他靠著諂媚和賄賂,使伯嚭提出與伍子胥相反的意見,並使吳王夫差採納這個意見。

吳王夫差允許越王國存在,但越王勾踐必須拘留在吳王國的首都姑蘇(江蘇蘇州)當作人質。勾踐對這種苦難,只好接受,但他握有更重要的秘密武器——忍耐。有一次,吳王夫差病了,勾踐親自去嘗夫差的糞便,然後用一種唯恐怕別人沒有聽到和傳播不廣的驚喜聲調喊:「病人的糞便如果是香的,性命就有危險。如果是臭的,表示生理正常。大王的糞便是臭的,一定會馬上痊癒。」

世界上只有少數像伍子胥那種智慧人物才能抵擋住諂媚和賄賂,夫差不過一個平凡角色而已,他被勾踐裝模作樣的愛心深深感動。於是,只三年光景,就在紀元前491年,就把勾踐釋放回國。

勾踐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挑選美女送給夫差,其中有一位西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夫差特地在姑蘇(江蘇蘇州)城外建築一座最豪華的宮殿姑蘇台,使西施居住。據說西施有一種「心痛」的病,大概是現代人稱的胃痛。每逢西施病發,她用手「捧心」(掬在胸前)的時候,正是她最美麗的時候,吳王夫差會魂魄消散,忘掉軍國大事。勾踐正要他如此,越王國在姑蘇台的歌舞聲中,秘密重整軍備。

只有伍子胥洞察到這個危機,但有遠見的人往往是悲哀的,他的警告沒有人聽,太多的警告反而使人憎惡。紀元前484年,吳王國進攻齊國,在艾陵(山東沂源)地方把齊國擊敗。吳王夫差興高采烈地向大臣們誇耀他的本領,伍子胥說:「越王國才是我們的大患,齊國不過小毛病罷了。這次我們如果失敗,大王可能生出戒懼之心,反而是吳王國的福氣,如今不幸勝利,大王一定心高氣傲,再向中原進發,跟古老的晉國爭霸。那時越王國乘我們國內空虛,發動突擊,吳王國危在旦夕。」

永無止境的忠言規諫,使吳王夫差對元老大臣的容忍達到最後限度。伯嚭於是適時的揭發伍子胥的叛國罪行——伍子胥預見吳王國不可避免的沉淪,在數年前出使齊國時,曾把兒子託付給齊國的大臣鮑息。通敵的證據沒有比這更確鑿的了,伯嚭用沉痛的表情指出:「無怪伍子胥總是反對進攻齊國,原因在這裡。」

吳王夫差像一隻被挑怒了的瘋狗一樣,狂怒起來,下令伍子胥自殺。

伍子胥死後第二年(前482年),夫差果然率領大軍北上,抵達黃池(河南封丘),這是南方霸權兵力到達北方最北的第一次,在那裡大會各國國君爭做盟主。當晉國稍為表示猶豫時,夫差就下令他的兵團擂起戰鼓,晉國立即屈服。

姑蘇到黃池航空距離700公里,急行軍也要20天左右,而經過20天之久急行軍的部隊,緊張疲憊交集,根本不能作戰。而越王勾踐卻抓住這個機會,向吳王國發動突襲,包圍姑蘇,焚燒姑蘇台,大火一月不熄。

夫差狼狽回軍救援,就在姑蘇城外,他的兵團一經接觸,即被擊敗。夫差不得已,向越王國求和,勾踐接受了,因為這時候他的力量還不夠強大。

夫差墮落了,他沉醉在以西施為首的溫柔鄉中,再沒有當年報殺父之仇時的英雄氣概,一敗之後,不能振作復興。

紀元前473年,距姑蘇城外挫敗整整9年,距生擒勾踐整整21年,越王國發動全面總攻擊,吳軍崩潰,姑蘇陷落。夫差逃到陽山(江蘇蘇州西北萬安山),向勾踐請求仿效20年前的故事,准許吳王國降格為越王國的尾巴國。勾踐答覆說:「從前天老爺把越王國賜給你,你不接受。現在天老爺把吳王國賜給我,我不敢拒絕。」

夫差只好自殺,臨死時用布把臉蒙起來,因為他在地下無顏再見伍子胥。

吳王國立國114年,到此滅亡。

春秋五霸也到此結束。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戰國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文化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存勖、隋煬帝何以身死國滅?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也!
被篡改的《道德經》,雖只寥寥數字,意境卻已完全不同!
安豐「智造+」小鎮:千年鹽韻 民安物豐
她將大唐畫成喵之國,寫意千年情!
一生必聽中國風歌曲,酥到骨子裡!

TAG:東方文化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春秋五霸的興起與衰亡是怎樣的?
【中國人史綱6】春秋五霸的興起與衰亡(震撼心靈的歷史長文!)
閻崇年:清朝的興盛衰亡
春秋時期的形成和東周王室衰亡的開端
唐之衰亡,宋之興衰
古羅馬的三個歷史階段:從興盛走向衰亡
蒂森帝國的衰亡與復興
清朝的衰亡早從乾隆就已開始,嘉道中衰早就被註定!
清朝的髮辮和衰亡的秘密
繁榮的唐朝,是楊玉環的出現而走向衰亡的嗎?
春秋最後的霸主越國是如何衰亡的?為何它始終無法融入中原文化圈
文史宴:藩鎮割據沒有導致唐朝衰亡,反而幫唐朝延命一百五十年
清朝歷史上被爹坑了的皇帝,清朝的衰亡由此開始
炎黃兩帝只是傳說人物嗎?揭秘四千年前的高地龍山雙城衰亡史
明朝各重要時期地圖,見證大明王朝的興起和衰亡
汴京之圍——北宋的危機與衰亡
從康乾盛世到溥儀退位:滿清的興盛與衰亡,都與兩個女人息息相關
蜀國的衰亡,始於諸葛亮?
他是勤奮節儉的皇帝,卻因為小氣摳門,導致了江山的衰亡
錢無耳,可使鬼:從王愷與石崇的鬥富看西晉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