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2014年,「小鮮肉」一詞走進了廣大觀眾的視野,被用來形容那些年輕、帥氣的新生代男偶像。對於這些小鮮肉,一邊是粉絲們的瘋狂追逐,一邊是業內外人士的口誅筆伐。

小鮮肉的前世今生

從字面上看,小鮮肉是指年輕、帥氣、身材五官精緻的男性,回歸到影視圈則代表擁有這些特質的男星。

明星制的基因

若按照上面的定義,對於小鮮肉的推崇自打明星制誕生以來就如影隨行了,只不過當時不那麼稱呼而已。

20世紀初,為了獲得更多的觀眾,好萊塢逐漸形成的一種以強調演員(明星)為主,電影本身或其他要素為輔的商業手段。這種商業手段就是明星制,勞倫斯是當時第一個偶像明星,緊跟著又出現了神秘女星嘉寶,性感明星夢露等超級巨星。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明星制自然不會僅僅是打造男人夢寐以求的性感女郎,各種各樣的男神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卡薩布蘭卡》中的亨弗萊·鮑嘉,《羅馬假日》中的格里高利·派克都是一代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為什麼要採用明星制?

電影不同於其他工業品,不可能通過廠家、名稱、商標等方式和消費者建立起固定的需求結構。一部電影播放完了,觀眾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演員。

由於明星的個人吸引力促進了電影的流行,將演員打造成明星,相當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預定市場」,各大製片商紛紛實行造星計劃。於是電影的好壞可能就退到二線了,和現在的粉絲經濟如出一轍。

為了使明星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更有號召力,一些電影的會把大部分工作都圍繞明星展開,服裝、道具、布光方案無不如此,造成厚此薄彼的現象。同時,當明星成為了電影的核心因素,必然導致一些演員的報酬飛漲。

聽著是不是耳熟?去年央視點名批評明星天價片酬同樣是基於這種現象,當時最引人詬病的就是那些小鮮肉們。導演張江南曾表示:「現在很多影視劇質量差,一味依賴明星,人家當然要收高價」。

美麗青春的誘惑

有誰不喜歡青春靚麗的肉體?有誰不渴望精緻傾世的容顏?

既然大家都喜歡,這樣的明星娛樂圈肯定要造,演戲神馬的可以先擺在一邊,慢慢來嘛。

在大陸娛樂業尚不發達、民眾文化生活極其貧瘠的八九十年代,港台的明星蜂擁而至,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男神女神。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回頭看看當年青澀時期的郭富城、林志穎、謝霆鋒、金城武,他們何嘗不像今天的小鮮肉一樣演技拙劣呢?

但是,他們哪一個拍片也不少。誰都無法否認,他們也曾經嫩得出水,帥得爆炸,美得令人窒息,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就夠了。

愛上韓式偶像

帥哥年年有,流行大不同。基於傳統的文化審美,以往市場上流行的男神主要還是以下幾種款式:陽剛硬漢型、書香儒雅型、洒脫文痞型等等。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但是,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文化思想的開放多元,以傳統男權文化主導的男性審美開始發生變化。在娛樂圈,這首先得益於韓流西進。

雖然早在1993年韓劇就已經進入中國,但真正形成韓流是在1997年電視劇《愛情是什麼》在央視播出以後。隨後的《藍色生死戀》《大長今》等經典劇集更是將韓流推向最高峰。

在此之後,國內一些電視台開始不斷採購韓國電視劇,邀請韓國明星參加各種綜藝節目。

高度發達的韓國造星業讓中國的業內人士嘆為觀止。而一個個溫柔優雅、帥氣深情的陰柔美男、長腿歐巴,隨便一個撩撥的眼神也使得迷妹們無法自拔。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喜多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職業編劇和製片人,被稱為業界「第二毒舌」的汪海林就曾經表達過對此的不滿:

「韓國金秀賢來南京,出動2000武警給他護駕,他算個什麼東西啊!韓國歌手黃致列,中國請他的片酬,是韓國的100倍,誰給的錢啊?我們國營電視台,這樣追星、媚星,起了非常惡劣的示範作用!」

然而,經過多年的「消費者教育」,韓式偶像在中國很有市場,高度發達的互聯網也給追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吳亦凡、鹿晗就屬於韓國造星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偶像。

鼻孔都是演技的周傑曾經在網上批評過韓式鮮肉當道這種文化現象。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一代男神吳彥祖也曾經怒批過小鮮肉對韓星的模仿:很多人會變成韓星的樣子,就是頭髮要奇怪,化妝啊,男人不像男人啊那種感覺,這我不是特別明白。

消費男色的時代

與此同時,伴隨著自我意識的崛起,人性的解放,人們不再羞於談論性事,「污」開始成為了主流甚至有趣的代名詞。再加上男女平權理念的普及,女性不再將自身視為男性的依附而存在,不僅敢於承認自己的慾望,也呈現出物化男性和消費男色的傾向。

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小鮮肉」一詞橫空出世,概括得精準到位。過去我們說小生花旦,是一種職位性的描述,而「小鮮肉」則和早些年的「肉彈」異曲同工,都是將人器物化,帶有把玩消費的色彩。

馮小剛就曾經炮轟過這個詞:

「小鮮肉不是什麼好話,不禁琢磨,又帶點調戲,是上了歲數的女人對年輕男性的戲謔。」

如果從顏值上的嫉妒和氣質上的不喜就對小鮮肉們百般指責未免有些狹隘,人們對他們的詬病更多還是集中在演技上。

2016年9月17日,汪海林在「筆歌影視大師班」開班儀式上說,「IP加小鮮肉等於大傻逼」這個模式建立起來,這兩年影片不可能好。因為大IP就是去技術門檻,小鮮肉就是去演技。

他們都曾為小鮮肉鳴不平

儘管小鮮肉們受到了諸多指責,但也有很多業內人士替他們打抱不平: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張藝謀的新片《長城》就邀請了小鮮肉鹿晗參演,對於小鮮肉的爭議,他表示:不管老鮮肉還是小鮮肉,每個演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試鏡篩選,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演。

演員郭京飛和陳學冬合作過電視劇《解密》,他也表示,買片方常常說要以質量第一,但是為了掙錢,就把小鮮肉弄得很火,這跟小鮮肉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能莫名其妙地攻擊小鮮肉,我覺得這不公平,我們對他們缺乏一點理解,我看過鹿晗的一段採訪,他也很聰明,特別友善,他們都是未來要干大事的人,會很了不起。

《追兇者也》的導演曹保平對演技要求極高,他曾說:「對於小鮮肉的演技,我覺得不用太武斷,也許人家有這個能力。如果聊過試過沒這個能力,那可以不用嘛。」

但是,如果投資方出於商業考慮要求在自己導演的電影里安插「小鮮肉」,曹保平就會慎重考慮了:「如果是無關痛癢的,那也沒什麼。如果是關到痛癢的,那就讓投資人出局。」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小鮮肉的出現實屬必然

《七月與安生》的監製許月珍談到充斥銀幕的小鮮肉時表示,雖然飽受「無演技」的詬病,但大家對小鮮肉的評價還是要開放一點,不要光憑現有的銀幕形象去評價,如果遇到好的作品、好的導演,「小鮮肉」也可以很出彩。

而《解密》導演安建在談到陳學冬的時候也對他的付出予以了肯定。「《解密》是陳學冬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我是要拍《解密》才把他參演的電影《小時代》看了。可以說,《解密》這部戲對他的挑戰很大,『容金珍』這個角色對他而言是個出彩的角色。他的表演有時會顯得稚嫩,但他很努力、很聰明,有1700萬粉絲的人肯定比我聰明。」

《老九門》的製片人白一驄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小鮮肉和老戲骨是有差距的,但對於陳偉霆和張藝興的表演是滿意的,「陳偉霆是一個很敬業的演員,他在拍攝過程中吊威壓吊了上百次;張藝興也是一個很認真很認真的演員,經常去後期機房看,和導演不斷討論劇情。」

你是如何看待小鮮肉的?不妨留言咱們討論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毒藥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都在吐槽小鮮肉出道前和現在模樣差別大,其實老戲骨們也一樣!
劉昊然在眾多小鮮肉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這份踏實的態度
男生最流行的小鮮肉髮型,這些都是小鮮肉們的最愛
無數演技出眾的大明星,年輕時其實都是小鮮肉!
小鮮肉劉昊然,一個人現身機場,這打扮粉絲是真的認不出來!
「禁娘令」一出,小鮮肉紛紛大轉變,鹿晗秀肌肉,而他變化最大
小鮮肉當道的時代,其實是一種天象
現代版韓國鮮肉,只靠顏值的時代過去了,沒點肌肉還真出不了道
出道五年依然紅,大牌最愛小鮮肉
原來這些男神在小鮮肉時期,就已經演出了如此經典的角色
牛仔今年出鏡率真高,王源凹造型,很養眼,小鮮肉就是小鮮肉
「禁娘令」又出新規定,小鮮肉一律不準帶耳釘,現在管的好嚴
小鮮肉為何屢屢挨罵?他們其實是整個影視行業的替罪羊!
娛樂圈競爭激烈,小鮮肉層出不窮,明道不得已嚮導演推銷自己
小鮮肉的橫行折射出哪些問題?
男神也躲不過殺豬刀,油膩大叔曾經也是小鮮肉
他是小鮮肉也是實力派,出道就是最佳男演員,如今還是演男二!
白敬亭真是小鮮肉中的泥石流,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丸子頭到底是大叔范還是小鮮肉專屬,它是檢驗真男神的髮型
比起小鮮肉,其實港台黃瓜教的「老鮮肉」才是業界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