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芍藥將離、各自獨活(下)

芍藥將離、各自獨活(下)

中藥千味,我獨愛遠志與獨活,一是因為第一堂中藥課中藥老師講的書生的故事,做人應有遠志。另一個原因,做人應獨立自主,獨自成活。我最喜歡三毛女士的那段話: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關於獨活】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乾燥根。春初苗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發軟後再烘至全乾。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分枝,淡黃色。莖單一,圓筒形,中空,有縱溝紋和溝槽。葉膜質,莖下部葉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有3-5裂片,被稀疏的刺毛,尤以葉脈處較多,頂端裂片廣卵形,3分裂,兩側小葉較小,近卵圓形,3淺裂,邊緣有楔形鋸齒和短凸尖;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花序梗長22-30厘米,近於光滑;總苞少數,長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1毫米;傘輻16-18,不等長,長2-7厘米,有稀疏的柔毛;小總苞片5-8,線披針形,長2-3.5厘米,寬1-2毫米,被有柔毛。每小傘形花序有花約20朵,花柄細長;萼齒不顯;花瓣白色,二型;花柱基短圓錐形,花柱較短、柱頭頭狀。

果實近圓形,背棱和中棱絲線狀,側棱有翅。背部每棱槽中有油管1,棒狀,棕色,長為分生果長度的一半或稍超過,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7月,果期8-9月。

【形態特徵】

根頭及主根粗短,略呈圓柱形,長,長1.5-4cm,直徑1.5-3.5cm, 下部有數條彎曲的支根,長12-30cm,直徑0.5-1.5cm。表面粗糙,灰棕色,具不規則縱皺紋及橫裂紋,並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根頭部有環紋,具多殖環狀葉柄痕,中內為凹陷的莖痕。質堅硬,斷麵灰黃白色,形成層環棕色,皮部有棕色油點(油管),木部黃棕色;根頭橫斷面有大形賄部,亦有油點。香氣特異,味苦辛,微麻舌,以條粗壯、油潤、香氣濃者為佳。

【功能及主治】

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應用】

因其主入腎經,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關節疼痛屬下部寒濕者為宜。治感受風寒濕邪的風寒濕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與當歸、白朮、牛膝等同用,如獨活湯(《活幼新書》);

若與桑寄生、杜仲、人蔘等配伍,可治痹證日久正虛,腰膝酸軟,關節屈伸不利者,如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風寒挾濕表證。該品辛散溫通苦燥,能散風寒濕而解表,治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頭痛頭重,一身盡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風等,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少陰頭痛。該品善入腎經而搜伏風,與細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風擾腎經,伏而不出之少陰頭痛,如獨活細辛湯(《症因脈治》)。

PS:學渣筆記:獨活古代的炮製方法有淫羊藿制、鹽制、炒制、焙制、酒制等。現代應用以生品為主,其常與羌活作為葯對一起出現。另推薦一首歌繆培琪的熟地當歸,莫忘將離,裡面出現十三味中藥看看你能不能聽出來,超好聽的!

友情鏈接:芍藥將離,各自獨活(上)

END

種葯吧,從每一粒種子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葯吧 的精彩文章:

藍花丹-那一抹夏日的清涼
芍藥將離,各自獨活(上)

TAG:種葯吧 |

您可能感興趣

芍藥和牡丹的區別
牡丹花和芍藥的區別?
自古風流芍藥花
芍藥甘草湯治筋痿、抽搐、腹痛!(抽筋/靜脈曲張)
女科病的常用藥,芍藥的藥性和炮製方法
芍藥的養法!
花中丞相、五月花神——芍藥的栽培技術
王建林:芍藥花
梅花和臘梅 牡丹和芍藥的簡單區分方法!
陽台養盆芍藥花,養護記住以下3點,輕鬆養出飽滿艷麗的芍藥花
簡單的芍藥的養法!
芍藥花的種植及養殖方法!有養的都看看~
五月花神話芍藥——兼談芍藥的盆栽
「自古風流芍藥花,花嬌袍紫葉翻鴉。」迎澤公園芍藥正開時
美麗的芍藥的養護方法!
芍藥的秋季養法!
芍藥花的種植及養殖方法!有養的都看看
芍藥的芽為混合芽,屬地下芽類型,萌發後伸出地面既抽桂長葉
盆栽芍藥的管理與移栽簡說
立夏三照看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