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景樂·春歸物外

應景樂·春歸物外

【當歌詞稿】

一直以來,我喜歡一個人靜靜聆聽純音樂曲目,用以逸神洗心塵。今晨聆聽了一曲琴簫游吟《春歸物外》,一下子被那空靈曼妙的意境和清幽的古韻所陶醉。

清代養生名家石成金云:「養生必先養心。」古人又云:靜以養神,養心需要安靜。

《春歸物外》專輯,是由梵音歌者、心靈音樂家、古琴音樂家馬常勝和香港著名洞簫演奏家譚寶碩合作的琴簫和吟。細聽這清靜虛無,禪意空靈之「春歸物外」,而有「人在境中」一般,那種庭院春色,花香鳥語,小橋流水,碧波輕漾,靜謐靈秀,古樸恬淡,煙雨濛濛之江南古鎮,盡在琴簫吟唱中浮現不已。

據說緣因於本輯創作之時,馬常勝這位佛樂創作界最受矚目之心靈歌者,幽居江南小鎮,其撫琴於江南庭院中古宅,或輕吟於靜室曲廊,撫今追昔,神會古人,無數音樂思潮如當湧。

譚寶碩,自幼便學書畫及簫笛,師承嶺南派,且深諳製作洞簫之堂奧。於1993年製作出一支中國音樂史最大之洞簫,多年來致力於洞簫演奏及製作之研究殊有建樹,其演奏被譽為「靈魂深處的簫聲。」

馬、譚兩者之技藝已趨化境,尤其是即興音意相會宛若天成。

聆聽這《春歸物外》令人趨於心態平和,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古人詩詞之美,這些前人留傳之精粹,華夏文明之瑰寶,她形象地刻畫天地萬物,人間際遇,山水草木,感人至深。

在首曲《春歸物外》里,馬常勝操撫下之古琴,其琴音之古樸沉靜,松透清幽,質感鮮明,餘音裊裊,動靜跌宕。待至譚氏這發自「心靈之聲」之悠揚厚潤的超長洞簫響起時,其琴簫互答,暢然心至,教人神往,「春歸物外,人在境中「之馬氏吟唱於琴簫遨遊之中的禪遠意深之梵音,他那寬厚沉實,飽滿祥和,帶有自高遠遼闊青藏之地開曠豁達之聲,這」心靈歌者「發乎心底之」琴歌「,道出」不為外物所役,不被外境所擾「、」淡泊名利,物我兩忘「之境界。

其中還有唐詩以及唐、五代、宋、元、清等古詞和佛經貫穿,或琴簫和鳴,或馬氏吟唱,於品茶或有焚香之間聆聽,真會心如靜水,超然物外,通體愉悅,融化於無盡禪意,神遊於遠山近水。

應景樂·春歸物外

(調寄蕭回「金陵故國」)

文/對酒當歌

春歸物外,古意悠悠,裊裊多膜拜。

琴簫和,交融出華彩。

惜春華不待。

吟唱即興,夢裡江南依舊,痴心有誰解?

聽曲若天籟。

靜謐處、采韻長歌,洒脫少忌絆,精髓承載。

傳統華章,頗得珍愛。

芳草碧連天,純凈好愉快。

GIF/2K

(2017.04.27音樂心情)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對酒當歌舞長空 的精彩文章:

水調歌頭·春暮好景

TAG:對酒當歌舞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