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半年,你好嗎?

這半年,你好嗎?

半年沒有更新,能看到這篇文章的,除了我的親朋好友,一定就是我的真愛了,哈哈~

首先,感謝你還在這裡。

其次,有一個壞消息:之前預計二月會出的書,還要耽擱一段時間。原來的出版社沒拿到書號,現在轉到第二個出版社了,因為近期外語類圖書審核嚴格,還不清楚什麼時候能出版,非常抱歉。這件事兒也讓我體會到拖延的教訓,希望大家以我為戒,重要的事情盡量提前做好,免得節外生枝。

最後,彙報一下我的半年,也希望你能做個簡單的半年總結,明確一下下半年的目標。

3月:因為上課過程中實在受不了自己的發音瑕疵,決定痛學發音。看了十幾本發音教材,發現沒有一本發音教材沒有錯誤,區別只是錯誤的多少,錯誤最少的是邱政政老師的《美音糾音、透析與突破》。

4月:家中有事,帶小安去北海,因為發音學習正酣,一半的行李都是書,結果最後全部灰溜溜快遞迴來的,哈哈。這件事告訴我:帶小安出門學習就是幻想,不如放下一切痛快玩耍吧。於是,本來計劃完成發音學習的4月被我倆過成了暑假。

5月:回來繼續發音學習,聽了幾百個小時的發音課,聽課聽到吐,最後用PotPlayer的兩倍快進才把全部材料聽完(推薦一下這個軟體:PotPlayer),再次確定:沒有一個發音課沒有錯誤,特別是喜馬拉雅上的幾個貴貴的收費教程都不值得買,9.9的倒很超值,只是不適合初學者。

6月:因為學發音遇到了一個奇葩的現象:母音大推移,就是它導致了很多英語發音的變化,然後500年後我們學英語時備受折磨。但是關於它的原因卻語焉不詳,很多書給我的印象就是「咔嚓」一聲所有說英語的人都決定:我們把發音變化一下吧,讓原來的發音都上台階一樣向上走一步,然後最上面走投無路的再變化成另外的音。這個奇葩極大地引起了我的興趣:它這麼任性憑什麼啊?於是開始看英國歷史書找答案,這一下又掉進了另一個大坑:從英語歷史到世界歷史。因為你懂的,英國這個不甘寂寞的小島曾經全世界得瑟,要搞清楚它的歷史,沒點兒世界歷史、地理的知識是啃不下來的。這個過程中對英語的發展歷史逐漸清晰,母音大推移的原因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推想。

從上課到學發音,從學發音到學歷史,這就是我的半年。想來也挺任性的,沒有什麼規劃。

收穫是我覺得沒有人能比我發音(僅限美語)講得好,這幾個月的鑽研效果非常顯著,但是練習發音方面進展不大,因為我還是沒有克服自己刷知識的局限,其實6月本來應該是練習的時間,但完全跑偏到另一個領域去了。中間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迴避重點的問題,但是人到中年,越來越容易向自己的性格妥協,只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兒。甚至發展出另一套說辭:練習不是我的強項,我還是好好學習,把難學的內容用易懂的方法講出來也不錯。

發音和歷史,這兩項都是我的弱項。發音是從學英語就被帶偏,歷史是高考都不及格。如果是四年前,我不會惹這兩個麻煩,因為想想都可怕啊。但是這幾年讀書下來,勇氣大增,我終於知道:只要去學,總會學會。

雖然我還是沒有練習,但是我對發音的態度已經完全改變了,我清楚它所有的規則,知曉規則背後的邏輯,甚至明白它的歷史演變。我知道只要我捨得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一定會把它練好,它已經無法再威脅我了。

至於歷史,我還是記不清楚年份、人名、地名,如果參加高考的話我一定還不及格,但是這不妨礙我享受歷史的樂趣。我了解了這塊脫離歐洲大陸的大不列顛島怎樣從安安靜靜的小島擴展到日不落帝國,美國人怎樣為了蓄奴權益和走私茶葉發起獨立戰爭,原來林肯當初並沒想要解放黑奴,只不過是戰敗後放的大招兒,還有安妮博林這個最牛也最慘的小三怎樣影響了英國與世界其後的歷史。歷史如果不是用來考試的話,真的好有趣呢。

下半年計劃:

1、雖然書稿出版一波三折,但我確定讀書+寫書仍是我的最愛和最適合我的工作,所以會繼續寫書,內容可能不限於英語。

2、鑒於發音課與發音教材的慘不忍睹,會做一個簡單、易懂、接地氣的發音課,用改造美國學生髮音的經驗來改造大家說英語,同樣是僅限美音,對了,很多發音課的宣傳都是英音、美音都教,表面上看好像很超值的樣子,買一送一嘛,但實際效果卻很坑人,因為我們學一種發音都學不會啊親,同時學兩種發音,就像一個老外同時學東北話和粵語一樣,這難度可想而知。粗淺地理解英美髮音區別是可以的,但是學習的話還是先集中精力搞定一種,心有餘力再去學另一種。心理學有一條「手錶定律」:當你有一隻手錶時你能清楚地知道時間,但是當你有兩隻手錶時你卻無法確定時間了。學發音也一樣,同時學兩種發音只會造成混亂混淆的局面。

關於學習的嘮叨:

老有同學問我怎樣養成看書的習慣,怎樣堅持學習,下面是一些提醒。

1、打卡學習。

打卡學習的大風迅猛地刮遍了朋友圈,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員,可以趁著半年結束之時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與當初的期待相符?你是否還在堅持打卡?打卡時你的心情如何?

打卡學習本意是為了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它有一個巨大的副作用:毀掉內部動機。學英語本來是你真心想做的事兒,滿滿的內部動機,但一旦有人讓你每天打卡,加上整個朋友圈的監督以後,打卡這個行為就變味兒了,它從自我監督變成了外界的監督,不再是自我激勵,而變成了外部的壓力。

不打卡的話,優惠怎麼領?圈裡人怎麼看?這些壓力會快速破壞學習的樂趣,此時的打卡變成純粹為別人做的任務,與自己的初心已經完全無關了。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離放棄也就不遠了。一件事一旦做起來全無享受,大腦就跑來反水了:學起來不開心——學習效果差——更不開心——更差——質疑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學習——放棄。

內部動機是我們行為的源動力,有位德國老頭就是通過先付錢給砸他窗戶的孩子,再通過降「工資」的手段阻止了孩子們的打砸行為。錢把砸玻璃的內部動機變成了外部動機,打卡也一樣。

2、保密VS宣傳。

心理學老是自相矛盾,一個說:想成功就要高調 。你要把稻草扔到牆那邊,不給自己留後路,讓你的目標舉世皆知,讓全天下的人都來監督你。

一個說:親哪,你可一定要保密,目標誰也不能告訴,就自己偷偷地憋大招兒,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留下我們這些群眾困惑: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這要看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你面對什麼樣的任務。

如果你是重承諾、一諾千金、一言九鼎、寧死也要守信的人,那適當地許諾對你有效。

不過大部分人其實意志力沒那麼強,對自己的目標應該像對支付寶驗證碼一樣誰也不能告訴。

因為,首先,宣傳自己的目標以後就把內部動機變成外部動機了。

其次,宣傳目標之後收到肯定、鼓勵、羨慕的回應會讓大腦放棄行動。比如你說要環球旅行,別人就會有禮貌地點贊:哇,好羨慕你!有夢想!不平庸!當你收穫到這些讚美時,你的大腦已經爽翻了,反正累死累活、勞命傷財地旅行就是為了收穫這些讚美,那我現在都得到了,還去行動幹嘛呢?那麼累!躺空調房裡刷微博多high啊。

最後,來看一下不同的任務。

如果任務很小,而你又很抗拒做,那麼不妨大肆宣傳。因為任務難度小,外界壓力大,此時只需要你主觀上努努力就能完成,別人的催促正好可以轉化成動力。

如果任務很大,而你又很喜歡做,那絕對不要輕易瞎說。任務難度大、時間長,最需要強韌的內部動機支持,一旦受困於外部動機,又一時半會兒難以完成,每每被人問起都會引發難堪焦慮,畢竟一個任務好幾年也完成不了顯得自己挺失敗的。人的大腦最喜歡趨利避害,既然這個任務顯得我這麼low,乾脆放棄得了。

如果你是喊減肥、鍛煉、學英語好幾年也不見成效的悲慘分子,不妨思考一下是否是戰略問題,過早地暴露了機密目標,喪失了內部動機的動力。

3、培養習慣。

說到習慣,你肯定聽過XX天養成習慣,不管這個數字是7天、14天、21天、30天,你都不要相信。因為習慣的難易區別、性格的堅毅與否、環境的支持程度都會影響習慣的形成,一刀切地認為所有習慣都可以由多少天養成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而當你相信別人會用這個時間養成習慣而只有自己失敗的話,對未來的學習心態又有毀滅的影響。

此處僅以培養看書習慣為例做個分析。

首先,你需要一個看書的環境。我最初看書時,小安和保姆在家,想看書只能離家出走,我就徵用了附近的KFC,因為每次都要消費,再加上家住六樓沒電梯的折騰,精力、金錢都有所付出,看書的心理價值自然增大了,所以雖身處鬧市,仍舊可以安心看書。因為養成在KFC看書的習慣,導致後來竟然不習慣在家裡看書了。如果你在家看書,不妨刻意打造一個閱讀的小環境,可以是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個角落,反正只要你在那裡就看書,看不下去就離開,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很快進入閱讀狀態。

最後,你需要選擇適合的書。如果你不喜歡看書,一定是你沒有選對書。這世界無窮無盡的豐盛,書里都有。小到怎麼下五子棋,大到怎麼統領世界,幽默、創意、幻想、嚴謹、思辨、哲學、育兒、理財、彩票,你想了解的內容,書里都有。從你感興趣的內容開始,從簡單的、薄一點的書開始,每天讀一點點,讀完一本書自己默默鼓勵自己一下,把讀過的書摞起來,讓自己看到成績。

4、計劃的彈性。

我聽過很多同學的故事,開始都是一個美好的計劃,結尾卻是一個失敗的結局。總結起來,似乎大家都為同一個問題所困:從完不成計劃到不了了之。其實,你應該知道:計劃就是用來打破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按計劃行事,除了突發事件在所難免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訂計劃的時候過於樂觀。

為了人類的生存發展,大腦對於未來態度的設定是樂觀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就是典型的樂觀取向,畢竟人類如果對未來不抱希望,那世界早滅亡了。基於此,我們制訂計劃的時候都是信心滿滿,超能力附體,默認所有相關條件都處在最配合計劃的完美狀態。這謎之自信到實施時就才高運蹇了,突髮狀況層出不窮,自身條件心有餘力不足。好好的計劃實施成了渣,我們當然不好過,索性破罐子破摔放棄計劃罷了,多少美好的計劃就這樣夭折了。

制定計劃最好的方法是遵從SMART原則:

績效指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學好英語不是,學發音——學哪個發音才是)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學好英語不是,學1000個單詞才是)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三天學好英語不是)

績效指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Realistic)(學好英語不是,可以看懂小說/美劇/文獻才是)

績效指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學好英語不是,某日前完成多少任務才是)

除了上述五點,我特別想說的是:計劃的彈性,每個人對未來樂觀的程度不同,高估自己行動力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大家計劃的不靠譜兒程度也不同,我自己是需要三倍時間完成計劃,所以雖然定計劃時我還會傻呵呵地樂觀,但我同時清楚這些計劃需要用三倍時間完成,或者這點時間只夠完成1/3的任務,一旦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就不會再那麼苛責自己,制訂出符合自身特點的計劃。

所以,放棄只有超人才能完成的完美計劃吧,畢竟我們只是凡人。去找你自己的倍數,那才是客觀、真實、可實現的計劃。

5、筆記。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可能會面對一個窘境:好像學了很多,腦袋裡還是空空如也。這是因為看過的東西沒有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那些爆款文章在你大腦中閑庭信步一圈就絕塵而去了。新知識只有與大腦中舊有的知識聯結到一起,才能內化。而這個過程,就是筆記隆重登場的時間了。

記筆記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與看書的走馬觀花不同,當你想記下某句話時,一定是它給了你某種觸動,這個觸動就像在大腦中掛了一個鉤子,給這份新知一個立足之地。

筆記狂人錢鍾書先生記了5萬頁筆記,7000多本書,念及先生是手寫的筆記,勞動量更是驚人。我了解到的很多優秀作家、自媒體人也都有自己的筆記庫,它們就像大腦的外掛,存不下的東西扔給筆記就好。

我的筆記很全面,記起來非常費時費力,導致很多好書我反倒沒有筆記,因為一想到工作量就頭疼啊。這曾是我想改掉的一個毛病,但每次記筆記還是囤積症附體,就怕哪個知識以後有用。

記筆記我用的app是訊飛語記,語音輸入後再發到電腦上整理,不過如果你的筆記短小精幹的話就不用這麼麻煩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能讓知識與你的大腦產生鏈接就好。

PS.匆忙寫就的文章,錯誤在所難免,見諒。

祝你的下半年精彩、豐富、充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本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原本英語 |

您可能感興趣

十年了,你好嗎?
七月,你好!下半年,你好!
你好,丟失的那幾年
那個少年很撩,初戀你好!
那年夏天,你好!這年夏天,再見!以後的夏天,我們都在一起!
三十歲,你好嗎?
再見,雞年!你好,狗年!
新年,你好!春天,你好!
你好,就到這裡吧,再見!
再見,童年!你好,將來!
你好,七月!願上半年所有的遺憾,是下半年驚喜的鋪墊
這些都沒有,還想十月對你好一點?你沒有我來送!
嗨!你好,我的更年期
天冷了,你好嗎?
3月,你好啊;春天,你好啊
這個二月,給你好看
一個人對你好不好,看這個……
臘八粥,你好吃在哪裡了?
又見六一,童年你好
女人的青春就那麼幾年,希望男人對你好,就要做到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