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信仰級水冷平台!華碩ROG M9E主板裝機評測

信仰級水冷平台!華碩ROG M9E主板裝機評測

硬體學堂

給您帶來更及時

更專業的IT硬體資訊

就等你的關注

十年前還在上學的深居中華內陸四線城市的筆者,因為玩遊戲的緣故沉迷於電腦硬體。除了小城裡很難見到的高端型號的CPU和顯卡,對於我來說還有兩個謎一樣的詞語,那就是機械鍵盤和水冷散熱。工作了以後,機械鍵盤從104鍵的雷柏,用到鍵帽換了十八次的87鍵IKBC,然後再到現在自己從PCB、軸體、外殼和鍵帽完全DIY的60%配列,機械鍵盤算是玩過癮了。沾了自帶水冷頭的華碩玩家國度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的光,現在我又有了揭開水冷散熱的神秘面紗的機會。

近幾年的DIY硬體走向,以燈光、水冷和電競遊戲風為主導越發地個性化、高端化。華碩玩家國度ROG在Intel 200系列晶元組的時代,推出了具有與Bitspower合作開發的Monoblock全覆蓋水冷頭的Maximus IX Extreme主板(後面簡稱M9E)。M9E這款主板不僅有原生水冷頭的天賦加成,燈光效果核心AURA SYNC技術以及能夠帶來優秀遊戲體驗的音頻、網路等模塊的優勢,都是DIY玩家裝機信仰的終極體現。今天,筆者就以M9E主板為核心,用ROG的頂級硬體以及能夠烘托ROG信仰的其他配件為大家獻上M9E水冷裝機的評測。

灌注信仰的裝機過程

此次ROG M9E的水冷裝機,我們選擇了Bitspower一體式軟管水冷套件、迎廣303機箱和C750W 80Plus白金牌全模組電源、Intel Core i7-7700K處理器、ROG STRIX RX580顯卡、芝奇幻光戟內存以及浦科特M8SeG 256G M.2 NVMe固態硬碟。外設部分是ROG的PG258Q專業電競顯示器、Claymore分體式機械鍵盤以及Spatha無線遊戲滑鼠。所有的配件單拿出來都是一個故事,這信仰還不滿嗎?

迎廣旗下的機箱和電源產品,想必DIY圈子裡的老玩家一定不比我了解的少。開放式的D-Frame機箱是各大PC相關展會裡的爆紅款這個沒有異議吧?迎廣909在封閉式全塔機箱產品中,也是很多老炮搭建分體式水冷平台的必選產品。迎廣303機箱屬於主流偏高端的機箱,配合迎廣的C750W 80Plus白金牌全模組電源,造個雙GTX 1080 SLI也沒有問題。

迎廣C750W 80Plus白金牌全模組電源,全模組的設定和黑化扁平線材都很利於走背線。

迎廣303這個中塔式機箱內部空間充裕,特別適合打造分體式水冷的散熱系統。ROG M9E作為自帶水冷頭的旗艦級主板,採用了EATX規格的板型,所以我們要在迎廣303原本四個銅柱的基礎上再補上五個,這樣才能將ROG M9E主板固定得足夠牢靠。

雖然採用了Z270的晶元組,但是ROG M9E主板憑藉頂級的做工、用料、功能設定以及原生的CPU散熱水冷頭,已然成為了玩家國度ROG系列中售價最高的主板!相比上一代旗艦Maximus VIII Extreme,M9E除了介面規格的不同帶來的差異,視覺上最大的區別就是產品配色的不同。M9E整體採用黑灰的配色方案,省去了上一代旗艦M8E中的紅色元素點綴,主視覺顯得更加剛硬、奢靡。

EATX的大板型不僅是有著視覺上的衝擊力,充裕的空間能夠給讓電路設計獲得更好的優化,同時也能容納更多的介面和電器元件。即便是面對M9E這樣EATX規格的主板,迎廣303機箱的內部空間依然顯得餘量十足。

玩家國度ROG與Bitspower合作開發的Monoblock全覆蓋水冷頭,需要在與Bitspower一體式軟管水冷套件組裝完成後再裝到主板上。

軟管水冷散熱系統,從複雜性和安全性上都比硬管分體式水冷更加簡單且安全一些。但是連著CPU和顯卡的硬管分體式水冷系統從樣子上看著更虎氣一些,散熱性能的話一般來講分體水冷是更強一些的。

水冷模塊先別安到主板上,外部通電先試一下漏不漏液,試過不漏液之後,就能放心地將水冷頭安裝到M9E主板上了。因為Bitspower一體式軟管水冷套件的構造特殊性,冷排需要安裝在主板的這一側。

小Tips:配置再高端,機箱風道搞不好,強勁的性能也不能長時間地穩定輸出。因為迎廣303機箱的側板出風口是在右邊,所以上圖的兩個120mm風扇就要安裝成向著冷排抽風的模式,這樣才能以更高的效率將機箱和冷排傳來的熱量送出去。

具有NVMe協議的走PCIe通道的M.2介面高速固態硬碟,能夠打破整個硬體平台的速度瓶頸,但是高性能就有高發熱的附帶問題。ROG M9E主板還有一個先進性,就是它的兩個M.2固態硬碟插槽都配備了與主板融為一體的原生散熱模塊。浦科特M8SeG 256G M.2 NVMe固態硬碟雖然自己有一個簡易的散熱裝甲,但是相比M9E的巨型散熱塊還是遜色太多。

M.2固態硬碟的水冷輔助散熱塊那磨砂工藝處理和整體顏色造成的與主體稍有不同的視覺衝擊,同樣能夠提升M9E的顏值和檔次。其背部是兩塊大小、顏色都不同的導熱膠墊,能夠與主體部分進行導熱。

之後安裝上芝奇幻光戟內存和ROG STRIX RX580顯卡,機箱跳線在對應的位置插一插,本次頂配的M9E水冷裝機作業的機箱部分就正式完成了。接下來,筆者將對這一整套信仰硬體平台的燈效和性能進行全面的展示和評測。

信仰滿滿的性能輸出和信仰溢出的AURA SYNC聯動燈效

成型的平台先展示一波。電競時代的旗艦級硬體,功能和性能都是按照無極限的標準制定的。兩個標準,外設要用著順手,而作為更大功能呈現者的主板則要在性能方面提供上佳的支持。

Intel Core i7-7700K處理器,CineBench R15的基準測試成績為單核心195cb,多核心960cb。基於Kaby Lake架構的i7-7700K擁有4.2-4.5GHz的主頻,不用加電壓就能將主頻超頻至5GHz以上。

與華碩ROG M9E主板配套的AI Suite 3的控制套件,內含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五重優化功能,可以為超頻玩家提供硬體詳細的狀態參數以及包括自動超頻、自動調整供電相數、自動設置節能、自動為軟體設置情景模式、自動設置風扇轉速在內的多個功能,方便玩家對CPU的超頻進行掌控。

上圖左邊是浦科特M8SeG 256G M.2 NVMe固態硬碟的性能測試成績,連續讀取速度2480MB/s、寫入速度1015MB/s,已經十分優秀了!而右邊的讀取12507MB/s和寫入10295MB/s是怎麼回事呢?這其實就是華碩的RAMCACHE II軟體在發揮效力,我們可以通過該軟體,實現將內存劃為磁碟緩存以極大提升磁碟讀取能力的效果。

華碩ROG STRIX RX580 GAMING顯卡,作為當下AMD顯卡的先鋒,其性能之強大即使在2K解析度下依然能夠以超高的幀數運行幾乎全部電競遊戲。所以,視頻輸出性能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來了,能夠將高幀數呈現出來的專業電競顯示器。

ROG PG258Q專業電競顯示器,在240Hz超高刷新率的基礎上,還支持NVIDIA G-SYNC技術。又一個小Tips:NVIDIA G-SYNC技術是不支持AMD顯卡的,想要將A卡的高幀數呈現出來需要支持AMD Free-SYNC技術的高刷新率顯示器。高刷新率對於玩家在FPS類遊戲中取得競技優勢有著很大的幫助。

ROG PG258Q不僅是一款專業電競顯示器,它同時也是玩家用來突顯個性的利器。顯示器支架底座上就ROG紅的光源,能夠將玩家自定義的畫圖以幻燈片投影的方式投射在桌面上,瞬間信仰爆棚!

良好的電競體驗或者說競技優勢,是建立在擁有極致響應的網路速度上的。ROG M9E主板採用了Intel I219-V千兆網卡,Intel網卡可以與CPU、晶元組更好地協同完成網路優化,佔用資源量更少,相對而言能帶來更快更爽的遊戲體驗。通過與ROG M9E主板配套的GameFirst IV軟體,玩家就能方便、直觀地對寬頻網路資源進行控制和調節了。

除去優秀的音頻硬體基礎,華碩ROG M9E主板還為SupermeFX音效卡配備了專門的管理軟體,不僅可以幫助玩家輕鬆識別設備的種類和阻抗,並通過軟體調節來優化玩家得到的音效體驗,還加入了Casting Enhancer功能來在錄音過程中強化特定頻段以提升效果。

ROG Calymore RGB背光機械鍵盤,採用Cherry原廠軸體。相較於傳統的旗艦鍵盤,ROG Calymore獨有能與ROG主板滑鼠燈光同步、控制機箱風扇以及CPU監控等高可玩性附加功能。

作為一款旗艦雙模遊戲滑鼠,ROG SPATHA在性能方面擁有8200dpi、30G最大加速度、無線1000Hz/有線2000Hz回報率的頂級配置。能夠與所有支持AURA SYNC燈效的硬體進行光效聯動的特性,又賦予了這款產品更多的歸屬感和信仰。

說到華碩的AURA SYNC燈效同步技術,那就來看看它具體能夠做哪些事情吧。首先,能夠對所有支持AURA SYNC的硬體進行統一的光效設定,是引領RGB酷炫燈效時代的基礎。

然後,包括統一的常亮、呼吸、閃爍以及流線型的波浪、彩虹等酷炫光效的設定功能,是增加整個平台信仰和可玩性的利器。隨著AURA SYNC燈光同步技術的精進,玩家現在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將支持AURA SYNC的硬體單獨進行光效設定,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想法讓這些獨立的光效聯動在一起了。

最後,作為華碩第一款具備原生水冷頭的主板,ROG M9E除了I/O介面保護罩和晶元組散熱片處具有燈光模塊外,連與Bitspower合作開發的Monoblock全覆蓋水冷頭都設置了燈光模塊。更厲害的是,ROG M9E能夠通過板載的RGB燈帶接針與每個燈珠都能自定義光效的RGB燈帶相連,再通過AURA SYNC軟體去控制RGB燈帶的燈效!

以華碩玩家國度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為主角的信仰級水冷平台裝機,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與Bitspower合作開發的Monoblock全覆蓋水冷頭,無疑是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最大的特色。這個具有流速監測、進/出水溫監測、漏水檢測功能的原生水冷頭,出類拔萃的性能無人能敵,自身生來就有的ROG信仰加成更是想要打造分體式水冷散熱平台的玩家們不二之選。加上所有ROG的硬體和其他能夠支持AURA SYNC燈效的配件,這套平台能夠為你帶來的除了強大的性能和遊戲電競功能外,就是自成體系的外觀和酷炫的燈效了。加入玩家國度ROG的大家族吧,讓你的愛機散發出王者的光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硬體學堂 的精彩文章:

MIU9或許就長這樣!Android系統發展趨勢預測
為什麼藍牙耳機更適合運動?下面這六條理由給你答案
小白學攝影:教你拍出在朋友圈讓大家都點贊的美食照
期待!vivo驍龍660新機跑分出爐 性能表現很是喜人

TAG:硬體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X299平台新旗艦 華碩玩家國度 R6E OMEGA主板評測
Mini機箱旗艦配置 ROG G21遊戲主機深度評測
高性價比裝機之選 影馳B360 GAMER主板評測
8核平台實惠之選 華碩PRIME Z390-A主板評測
摩豹CK89 BOX軸RGB機械鍵盤評測
微星IMMERSE GH10遊戲耳機評測
小板王者回來了 華碩 ROG MAXIMUS XI GENE評測
1MORE SPEARHEAD VRX電競耳機PRO版評測
CHERRY MX BOARD 1.0 TKL RGB遊戲機械鍵盤評測
微星MPG Z390 GAMING EDGE AC刀鋒板主板首發評測
微星MPG Z390 GAMING EDGE AC主板評測:銳利的刀鋒戰士
微星MPG Z390 PRO CARBON暗黑板評測
AMD主板的中堅力量 華碩TUF B450-PLUS GAMING評測
酷威WINBOX P1 APEX主機鍵鼠轉換器評測
Z390首發 華碩ROG MAXIMUS XI HERO評測
微星X470 GAMING PRO CARBON評測:主機零噪音時代來臨
主流級OLED首選!LG 65英寸B8電視評測
影馳B360 GAMER主板評測 光影變幻
微星MEG X399 CREATION創世板評測:地表供電最強的主板參上
華碩ROG CROSSHAIR VII HERO評測:旗艦X470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