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造衛星 UPSat 也開放源代碼?

人造衛星 UPSat 也開放源代碼?

人造衛星 UPSat 也開放源代碼?

開源代碼軟體很難用,開源操作系統佔有率很低,只有 Windows 才是王道啦!!相信很多人至今仍有這個錯誤印象,實際上在這個時代,智慧家庭幾乎完全仰賴 open source──家家戶戶的 Wi-Fi 無線基地台、數位電視機上盒、Android 手機或平板、智慧語音管家(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裡面都有個 Linux;iPad、iPhone、iMac、MacBook 裡面的系統也是衍生自開源的 FreeBSD 系統,再加上壓倒性採用開放原碼的網頁伺服器、雲服務等,沒有了開源軟體,現代人還真不知道要如何生活下去呢。如今更厲害的來了,開源代碼軟硬體增加了生力軍──人造衛星 UPSat 。

UPSat 是一顆 2U 的微型方塊衛星(20×10×10cm,外太空部署微型衛星的單位跟電腦主機類似),任務是電離層電漿密度的科學研究,由自由太空基金會(Libre Space Foundation)與希臘派特雷大學(University of Patras)合力開發且共同營運。它的尺寸不大,就像一台小電腦主機,設計上,所有的軟硬體完全排除了商用元件,全部以開源的軟硬體從頭開始打造起。

過去大眾印象里,送衛星上太空是很重大的任務,要先用火箭把太空梭專程發射到外太空,然後太空梭再飛到指定的軌道,打開肚子,把巨大的衛星卸載出去,然後宇航員離艙,進行危險的太空漫步把衛星設定好,這顆衛星才能開張營運;現在有了微型衛星以後,送衛星上太空比較像是貨運宅配到軌的概念,而且過程幾乎全自動,甚至還可以回收衛星,不用像過去,太陽能板壽限到了,電力耗盡後只能變成太空垃圾,在掉回地球的過程中燒毀。

首先是在 4 月 19 日,這顆衛星搭載於 Orbital ATK Cygnus 自動貨櫃太空船(當然是集貨好的,一次裝載 150 單位的貨物)用火箭發射升空,送到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在站里,會有專人管理配送的作業(類似宅配業者的營業所),這是全程唯一需要人工的地方;再於 UTC 時間 5 月 18 日早上 8:24 透過 NanoRacks的方塊衛星部署器從太空站發送到指定軌道(一次可以部署超過 40 顆方塊衛星)。30 分鐘後,地面的接收站就成功地開始收到 UPsat 無線訊號,這開啟了開放源碼軟硬體在太空應用的里程碑,這使得打造微型衛星的困難度大為下降,太空科技的運用將更加普及。

當然這個衛星的源代碼真的是開放的,全部放在自由太空基金會的 GitHub上,授權有 CERN OHLv1.2 與 GPLv3等。結構上,這衛星小歸小,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由六大子系統組成:

有興趣的話,按照這些縮寫索驥,就可以研究對應的源代碼,當然你有錢有閑的話也可以自己打造一顆(當然要發射到太空,問題只在運費啰)。

關於自由太空基金會

自由太空基金會是一個致力於開發自由太空硬體的組織(Libre Space Foundation)。它誕生於第一屆 Hackaday 獲獎的 SatNOGS 項目,是人人可以 DIY 的開源小型衛星地面站,硬體部分是一般人容易取得的材料、一般商用電子產品(Raspberry Pi 3 機板 + Linux 桌面系統等)與一點點的 3D 列印,就能組裝出自己的小型衛星地面站,接收來自低地軌道(Low Earth Orbit,縮寫 LEO)衛星的數據。訊號上,預設是支持 VHF、UHF 頻帶,擴充到其他頻帶也很容易,此外還可以把數個 SatNOGS 地面站以網路通訊整合程 SatNOGS Network,透過全球的 SatNOGS 地面站網路能更方便地接收特定衛星訊號,這讓衛星資料數據的運用範圍變得更廣泛,使用衛星不再是特定單位或公司的專利了。

人造衛星 UPSat 也開放源代碼?

現在你只要DIY 打造出一台自己的 SatNOG地面站,把頻率調到 435.765 MHz,當 UPSat 衛星不在命令控制模式時,你就可以接受到來自它的數據,在家也可以當個太空科學家啰。

另外,這次的火箭發射,還有個創舉,NASA 第一次提供了 360 度的發射影片(不過發射離開底座時,有幾秒的畫面不幸沒錄到),另外這影片發射時非常大聲,請留意音量。

(首圖來源:Flickr/Libre Space Foundation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維基媒體協會理事、開源碼軟體創作者、音樂人,關心開放原碼軟硬體的發展,以及在創作上的應用。

Latest posts by Shoichi Chou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長來台演講,來看 AI 是怎麼驅動社交平台上可怕的功能
筆電代工廠搶攻 AI 伺服器,人工智慧升級需求無敵大
概念行動診所,集合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技術
誤會一場!華為只是在日本設立研發實驗室,並非生產工廠

TAG:TechNews |

您可能感興趣

VUZIX開放VUZIX Blade智能眼鏡開發中心
開發者必看:8月 Python 熱門開放源碼
OPPO SuperVOOC開放日,快充技術,和你零距離接觸
三星One UI Beta測試已經開放給Galaxy S8和S8+用戶
Oracle:開放源代碼數據戰略的興起
三星One UI Beta測試已經開放給Galaxy S8和
YEEZY Desert Rat 500「Blush」將於 YEEZY SUPPLY 開放預購?
粉絲重製版PT《Unreal PT》完工 支持VR開放免費下載
iOS13將開放NFC功能,iPad Pro可支持USB滑鼠
微軟計劃開放MC源代碼!大鏢客2NPC很靈性
OPPO SuperVOOC閃充開放日 致力於解決充電痛點
SuperVOOC超級閃充開放日,OPPO正式打造閃充生態圈
Android P Beta版開放測試 OPPO R15夢鏡版可搶先嘗鮮
VR街機FPS遊戲《Space Junkies》即將開放內測
OPPO舉辦SuperVOOC超級閃充開放日活動 皮卡丘擔任vooc超級閃充電力大使
刷機包要來?三星Note9已開放內核源代碼
iPhone用戶爽了!iOS 12重磅更新曝光:開放NFC許可權
美版iPhone XS/XR即將開放雙卡功能
PSVR休閑派對遊戲《Animal Force》開放體驗版下載!
谷歌重拳開放Cloud TPU:GPU最強對手上線,Jeff Dean十條推文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