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香港電影,別來無恙

香港電影,別來無恙

香港,一個離我們很遠又很近的地方。

在內地還沒崛起的時代,香港一直作為一座極其繁華的城市,令多少內地人趨之若鶩。

到了今天,香港已經回歸20年了

這20年間,作為內地人,我們是怎麼樣認識這座城市的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通過下面的這些影像吧。

GIF/371K

《英雄本色》、《大話西遊》、《精武英雄》、《倩女幽魂》、《喜劇之王》……

香港電影一經提及,在人們的腦海里便會浮現一部部經典港片的名字。

是的,香港電影已融刻在一代人的血肉里。

可到了現在,我們似乎很難再看到港味十足的電影了。港片情懷已經在內地(尤其是北方地區)逐漸消失。

「港片已死」。

有港片情懷的觀眾,如今只剩下無奈的感嘆。

港片確實在衰落,但說「港片已死」就有點過了。

香港電影並沒有消失,他們只是變成了「華語電影」。

從這期開始,影洞將連續五期帶來香港電影特輯,帶領大家深入香港電影。

上世紀90年代之前,香港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在亞洲甚至世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那時香港電影,很多都具有代表性。比如成龍的功夫喜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劉偉強的黑幫劇等,都是香港電影中的典型。

但在90年代初,香港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致使許多香港電影進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資金無法迴轉導致停拍,內地設立電影保護機制導致許多電影無法出口給大陸市場,好萊塢大片來襲霸佔本土市場,盜版橫行導致票房收成很低……

許多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很長一段時間香港電影的拍攝量呈走低趨勢。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1997年~2002年的香港電影迎來了完全的衰落。香港電影處境變得十分尷尬

但也因為經濟的不景氣,香港這段時間出現了一些關注民生的電影。比如陳可辛的《甜蜜蜜》、黃真真的《女人那話兒》等。

可惜,當時內地把香港電影定義為「進口片」,嚴格限制香港電影在內地的播放數目。我們能在電影院看到的香港電影屈指可數。

即使是這樣,香港電影的盜版VCD和錄像帶依然在內地十分流行,許多港片成為無數內地觀眾心中的經典。

香港電影在2003年迎來了一次機會。

2003年6月29日,中國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自此香港電影不再受到進口片配額的限制。加上內地香港關係更加密切,香港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數量更多了。

這個時期受益最大的電影莫過於劉偉強導演的《無間道》系列

《無間道》第一部2002年12月就已經在香港上映了,直到次年9月才於內地上映,時間正好在CEPA簽署之後。

雖然內地版和港版結尾不同(沒看過港版結尾的請自行百度),但並不影響它的口碑。豆瓣9.0的評分足以看出這部香港電影在內地觀眾心中的分量。

可惜的是,當眾人以為《無間道》系列是香港電影的轉機時,後面的十幾年裡香港電影卻依然沒有太大起色。

內地電影的數量與日劇增,市場日益擴大,國際的關注點也從原來的「亞洲四小龍」逐漸變成了「金磚四國」。香港電影完全錯失了巨大的機會,在短暫的迴光返照後又開始流失內地市場。

許多導演為了適應巨大的內地市場,紛紛開始北上拍戲。

2005年,陳可辛北上導演了《如果愛》,請了內地演員周迅做女主角,故事發生在北京。雖說有內地演員參與,但陳可辛依舊用他慣用的愛情片風格,沒有太脫離港片定位

2008年,吳宇森北上拍攝《赤壁》系列,請了胡軍、趙薇等內地實力派演員。雖然是香港的班底製作,卻看不到香港電影的影子

確實,北上的香港導演越來越多了,真正有香港風格的電影卻更少了。甚至可以說,由於合拍政策的開放和內地市場的吸引,除了杜琪峰等寥寥數人之外,其他人的作品很難再被打上「港片」的標籤。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說CEPA是轉機,不如說是香港電影的覆滅。

然而香港電影的境況卻比我們想像的好得多。

首先,北上的香港導演一直都是華語導演界中的佼佼者。即使是競爭激烈的賀歲檔,假期檔,他們的作品依舊能夠取得一席之地。

在去年,香港導演周星馳的《美人魚》以33.9億票房收官,成為賀歲檔最大贏家。後來新晉香港導演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取得了1.67億票房,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其次,純香港班底製作的電影雖然數量沒那麼多,但質量卻可以甩大部分內地電影幾條街。

今年上半年,《29+1》《原諒他77次》等純香港班底製作的電影雖然在內地票房一般,但是口碑依然高於其他華語電影,甚至高於歐美大片。

除此之外,目前內地電影總票房的前十名,個都是香港導演的電影。(周星馳《美人魚》、許誠毅《捉妖記》、唐季禮《功夫瑜伽》、徐克《西遊伏妖篇》)

所以,拿電影質量和票房來說,香港導演還是更勝一籌

但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黃金期已過,現在是華語電影的時代。

如今,內地觀眾的關注點變了。關注的歐美電影越來越多,甚至連日韓電影的關注度也要高於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也在變革。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在碰撞中交流,逐漸的融合貫通,最後成為了華語電影。

在這種大環境下,香港本土的金像獎為了保護香港電影,增加了香港電影的入圍數目

有些北上的香港導演也想返璞歸真。《殺破狼》系列的導演鄭寶瑞在最近的採訪中透露了:「拍久了大片很累,如果有時間和空間,我想回去拍一些小電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現在返璞歸真太晚了。再做香港電影已經太難贏得市場了。

可是,如今不僅僅是香港人想要看本土的電影,內地有港片情懷的觀眾更想看富有港味的電影。

令人遺憾的是,現在在做香港本土電影的導演有幾個呢?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雖然大環境如此,但是請不要再講「港片已死」。認真做香港電影的導演還有,認真做華語電影的香港導演也有,只要他們還在,香港電影就不會消亡。

香港電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於電影市場。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我們依舊能看到優秀的,有代表性的香港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洞 的精彩文章:

直面《加5》《神奇女俠》,這部國產片就是辣么硬氣!
悟空,快來收了這群妖怪!
安曉芬炮轟院線,中國電影背後的這潭水有多深

TAG:影洞 |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香港電影的出路何在?誰能扛起香港電影的大旗?
20年了,香港電影別來無恙?
兩度擦肩而過,古天樂終奪影帝!「香港人一定支持香港電影。」
我們終於和香港電影不告而別
他曾經香港電影中的御用反派,拍攝影片無數,最終卻得上癌症,去世後草草埋葬無人問
來來來,跟我一起去香港看電影吧!
他們曾經都是香港影視的驕傲,娛樂圈的影帝,如今膝下無子
古天樂連摘兩影帝,香港電影代言人的他們,卻和大獎無緣
香港要聞|古天樂連摘兩影帝, 香港電影代言人的他們, 卻和大獎無緣
看香港電影,就不得不看這部電影
幾大影帝逐漸老去,香港電影界誰還能鎮住檯面
成龍稱香港電影已死,而古天樂卻要還香港電影一個新輝煌!
香港深水埗,這個香港最窮的區域,今天還保留著電影中的老香港
記憶里的香港電影
香港搞笑喜劇電影,這些電影你是否都看過呢?
回味香港電影——賭片,香港電影特有的類型片,一代人的記憶
三月,電影人都該去香港
香港電影界的傳奇胖子
跟著王家衛電影漫遊香港,來一場懷舊之行
事不過三!古天樂終奪影帝!「香港人一定支持香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