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惠玲:《騰衝,一個響亮而鏗鏘的名字》

李惠玲:《騰衝,一個響亮而鏗鏘的名字》

騰衝,一個響亮而鏗鏘的名字

文/李惠玲

序言:在騰衝,我們參觀了「滇西抗日戰爭紀念館」!這是一生中,最讓我感到激憤和震驚的一一讓國人肅然起敬的純潔聖地……

去年金秋過後,我有幸來到了騰衝這個邊陲小鎮;雖然是初冬,這裡依然是鮮花盛開,山清水秀的。這裡屬於雲南省,和緬甸緊鄰。整個小鎮建在一個山坡上,街道鋪滿青石,兩邊的房屋有著極濃的民族特色,屋脊高高地挺立,房檐尖角彎彎的上翹著,雕樑畫棟民俗色彩十分濃烈,站在街上古風撲面而來,人婉約在清新的水彩畫中……讓你感受到另一種生活。古鎮建築環山而建,從東到西漸次遞升。一座座明清時代的祠堂、牌坊宅院遍布古鎮,鎮子前一馬平川,清溪繞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諧的田園風光。當你瀏覽了這些老屋祠堂,一定會驚嘆這古鎮建築的精緻。吃過了小鎮的各種小吃,更能讓你回味那段歷史的綿長和滄桑。這裡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建築,每一道小吃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這裡還是著名的僑鄉,民風淳樸,空氣濕潤氣候宜人,住在這裡很舒服,這是一個不可不來的好地方!

中國,經受了那慘不忍睹的二戰,很多地方都建有「抗日戰爭紀念館」,以各種方式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在二戰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這裡的「滇西抗戰紀念館」是大陸唯一飄揚著國民黨國旗的地方,剛剛看到飄在半空的旗幟讓人感到一驚,震驚在大陸做了六十多年當政者的共產黨,怎麼會容許在這裡飄揚著國民黨的旗幟,想當年,這可是一對老冤家。走進展館大廳,迎面是一組雕像,雕像是一個當地居民,一個遠征軍士兵,一個美國士兵,這三個人各代表著三方勢力,象徵著民眾後勤保障,軍隊後勤保障和盟軍強大支援,這是滇西抗戰勝利的基礎。頭頂上是陳納德的空軍王牌飛虎隊,這組雕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展廳特別高大,雕像又是安排在牆體上方,人物的頭頂上是飛機,好像這些人與飛機是從天而降!左右兩邊嵌在牆上的是1300多個鋼盔,這鋼盔是戰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各種式樣、各國製造不一而足,嵌滿了整整三扇牆密密麻麻,像是數不清的烈士鮮血淋淋的站在那裡。

看著這塑像和滿牆的頭盔,感受到了他強大的氣場受到了震撼!我們神情愣愣的走進了展館,像其他展館一樣有很多實物頭盔武器彈藥等。展廳內由一個一個的雕塑群組成,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我們面對的這一組群雕是緬甸境內,這裡林木濃密灌木叢生,盟軍的一支隊伍停留在樹林中,他們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為什麼?他們沒有了糧食實在走不動了便靠著樹榦坐在地上,當後來的人發現他們時,用手去推結果整個的人都散了,真可以說是灰飛煙滅了,只剩了骷髏架子,他們餓得走不動了就坐在那裡被螞蟻一點一點地蠶噬了,他們可以和兇殘的日本鬼子槍炮對接拚命,但當他們被飢餓折磨的沒有一絲力氣時,無力與大自然的災難抗衡。那是一百多條人命啊,真讓人毛骨悚然!

另一個展廳是聯合國軍隊和當地的老百姓站在熊熊燃燒的火堆旁,地上一片瓦礫,展廳背景上四個大字「焦土騰衝」。站在那裡真想放聲大哭,那是一副多麼悲慘的畫面啊,整個騰衝就是一片焦土!這一戰持續了四十四個日日夜夜,騰衝城就像一座燃燒的城一座爆炸的城,這是中國遠征軍光復的第一座縣城,戰後全城一片瓦礫。這場戰爭遠征軍犧牲了六萬七千多人,當地參戰民工犧牲四萬六千餘人,無辜民眾死亡六千五百餘人,共殲敵軍兩萬一千多人。

兵家說:殲敵一萬自損八千,一般來講這樣的戰役不能打。更何況這一戰我方的死傷大於敵軍,但是這一仗必須打,這一仗就是為了收復騰衝打通中緬通道,能夠為亞洲戰區運輸物資,不能再讓我們的士兵挨餓,不能讓他們再讓螞蟻吞噬!而且這一仗必須打贏。(從42年到45年全部收復失地中國遠征軍犧牲10多萬人,民眾20多萬,盟軍官兵1000多人。)就這樣中緬通道打開了,那是用戰士的鮮血打開的,那是戰士的屍體鋪就的一條通道!我突然想起在泰國旅遊時參觀過的一條鐵軌橋,叫「桂河大橋」又叫「死亡大橋」那就是抗戰時的中緬通道。據導遊介紹,修建這座大橋時特別艱難,遭到敵軍瘋狂轟炸,這條鐵軌上的每一根枕木就是一個遠征軍的生命。

我們站在又一副雕塑前,面對那橫七豎八躺在廢墟上的烈士,面對那遍地熊熊燃燒的烈火,站著的人緊握雙拳滿臉怒火仰望長空,那慘烈的場面不忍直視。

當時看著這一切我怒火滿腔咬牙切齒,真想把那些發動戰爭的日本鬼子的腦袋一個一個的擰下來,祭奠那些亡靈!看著那一片焦土瓦礫,可想而知當年騰衝人民做了多大的犧牲啊,場景竟是這麼慘烈!騰衝是國民黨抗日的最艱苦的前線,這一戰是抗日戰場上最艱苦的一戰,犧牲的將士數以萬計。

紀念館西牆外就是「國殤園」,草坪上一個一個的塑像都是當地的士紳,他們生前都是豪門大家族,在戰火來臨時,他們大義凜然,傾其家族所有都奉獻給了這場守土之戰。戰後人們在這個墓園為他們塑像、立碑,表彰他們為抗戰所做的一切。在騰衝這個小鎮子里有好幾個家族祠堂,都是戰後人們為這些在抗戰中立下豐功偉績的士紳建的祠堂、為他們續寫家譜、樹碑立傳。

1945年抗戰勝利後,當地政府和民眾建紀念館,當時滇西抗戰的勝利,是國軍、盟軍和當地民眾對日寇的一場決死之戰,所以這個抗戰勝利紀念館建成後,飄揚的是國民黨的旗幟一直延續到今。應該說這是歷史,不管飄揚的是誰的旗幟,都是中華民族勝利的象徵。

不管他是哪黨哪派,打贏了這場戰爭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不知如何表達我對這塊土地和這裡的人民的崇敬之情。我們在忠烈祠和遠征軍名錄牆下獻了鮮花。站在那裡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憑弔的不僅僅是逝去的亡靈,更是憑弔那一段悲壯的歷史以表達對抗日英雄的敬意。

我為戰爭的殘酷震撼!我為那些民族英雄自豪!對騰衝人民的犧牲精神發自心底的敬佩,我向騰衝這個古鎮和這裡的人民鞠躬致敬!

這是一個不可不來的地方!這是一個應該永遠記住的美好!莊嚴的地方!

1、文學作品不超過5000字(詩歌150行以內);

2、書畫、攝影作品1-10幅;

4、來稿時可附作者簡介一份、個人照片2-3張;

8、前7天讚賞所得的90%作為作者稿酬,20元內不結算;

鄭重聲明:投稿必須為作者原創作品,並且沒有在其它微刊(微信公眾平台)發表過,嚴禁抄襲、權,所有來稿文責自負,本微信公眾平台概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鼓勵原創,讚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歌歲月 的精彩文章:

一泓夜雨:《民國諜戰風雲(組詩)》
叢立峰:《第一次回家》
郭榮曼:《隨筆——有感暴雨連天》
謝思菁:頭像感悟
庄俊鴦:《信仰,是靈魂的主心骨》

TAG:如歌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