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朝廷抓了犯人,為什麼一定要留到秋後再斬?背後的學問不簡單

古代朝廷抓了犯人,為什麼一定要留到秋後再斬?背後的學問不簡單

古代的時候,很多的人觸犯了律法就要被關入大牢準備行刑,而這些死刑犯一般都是由監斬官們負責監斬,劊子手們負責在規定的日期規定的時間裡進行斬首,但這規定的時間卻有兩個要求,一個是要求斬首的日期在一年之中的秋後,也就是大家聽過的秋後問斬,而另一個就是定的時間為午時三刻。若是犯人早在年初的時候被判定為死刑,那豈不是還要再等個大半年才能行刑,但其實秋後問斬的背後,還有著大學問呢。

歷史老照片

先來說說午時三刻斬首吧,古代人們沒有鐘錶,一天之中分為十二個時辰,而一個時辰就是兩小時,所以這麼一算,午時三刻便是正午十二點的時候。正午十二點,也是一天之中太陽最大光照最強的時刻,古人認為,在午時三刻的時候斬首囚犯,可以受足最強的陽光與陽氣,避免他們死後怨恨。並且為了避免這點怨恨,行刑之前可是做足了準備,會給死刑犯們準備好就好肉,讓他們吃飽喝足了然後再上路。

影視截圖

然後是秋後問斬,這個說法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秦朝推崇法家,以法治國,但到了西漢開始尊崇儒家思想,秋後問斬這個規定也是出現在漢朝之後,在此之前人們其實並沒有這個規定。漢朝後,董仲舒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在秋冬的時候殺人不會有違天道,所以慢慢到了東漢時期,人們就將這個不違反天道的時間定在了十一月和十二月之間,也就是正式確定了秋後問斬的日子。

歷史老照片

慢慢的這個思想影響了後代,各朝各代都開始遵循這個秋後問斬的習慣。所以在唐宋的時候除了一些罪大惡極該早早斬首的窮惡之徒,都是要等到秋後才開始問斬的。而到了明清時期,哪怕是罪大惡極,不論犯了什麼罪都要等到秋後才能行刑。每逢市口斬首,很多百姓都會跑去圍觀,尤其在問斬一些貪官污吏的時候,更是大快人心,一刀落地解了百姓們的心頭大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來了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黑道第一人:東三省幾乎無人不識,最終下場卻十分悲慘
民國最荒唐的軍閥:老婆幾十個還偷睡小姨子,打仗前給士兵發黃符
患有神經病的皇帝:美女妃子向他說了一個請求,最終被做成了琵琶
元朝有一個制度,漢族女子婚前必須到保長家住三天,用途讓人厭惡
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為什麼還要去妓院?因為妓女有項特殊本領

TAG:歷史來了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處決犯人,為什麼要在秋後問斬?而且還要選在午時三刻?
古代的通緝令能抓到犯人嗎?絕對可以,你看了最後的一句話就懂了
古代女犯人斬首前為啥要脫掉上衣?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信
古代犯人腰斬之後,立刻就死嗎?那就要看劊子手了!
一瓶新葯找出犯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古代被判腰斬的犯人明明都要死了,還要給劊子手錢,這是為啥?
為什麼古代女犯人被砍頭之前,要脫去上衣?說了你可能不信
犯人臨死前那一刻,為什麼不說話,只等待一聲槍響?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古代斬首犯人一定要選在午時三刻?真相終於被說出!
無期徒刑的犯人,老了之後該怎麼處理?答案很簡單,沒幾人能想到
古代的通緝令真能抓到犯人?看到最後一句話,插翅也難逃!
一犯人被判死刑,臨終前說了一句話,劊子手聽後立馬跪下磕頭
執行死刑的犯人槍決就可以了嗎?並不是,因為後面才是最重要的
死刑犯人的最後一頓晚餐吃什麼?原來吃的不錯啊
古代給死刑犯人的最後一碗飯下放入一塊生肉,有什麼寓意嗎?來看看
古代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犯人最後一頓吃什麼都行,但必須有此物
古代的通緝畫一點都不像,但是逮捕犯人卻沒有影響,這是為什麼?
犯人被槍決前,為什麼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通緝令犯人畫像抽象,真的能抓到逃犯嗎?最後一句話才是關鍵
犯人被槍斃前,為什麼不讓戴手銬腳鏈,而是換上麻繩?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