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河南人沒聽一個河北人的建議,就輸掉了天下,河北人死的很冤

一個河南人沒聽一個河北人的建議,就輸掉了天下,河北人死的很冤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爭奪天下。每一個割據梟雄身邊都有一幫謀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軍師聯盟》就是以謀臣為切入視角,觀察漢末三國風雲的好劇。

在漢末群雄中,有一位原本很有可能成就霸業,完成一統的人,很可惜最終還是失敗者。此人就是袁紹,一個「四世三公」出身的官N代,也是個優柔寡斷,缺乏決斷的人。

軍師聯盟

在袁紹身邊,曾經有一幫極有智慧的謀臣,如果袁紹能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就極有可能成為再造帝國的霸主。在袁紹的謀臣中,有一個叫田豐的人,就是這樣一個有智慧,有謀略的奇士。根據《三國志·袁紹傳》記載,田豐「字元皓,巨鹿人,或雲勃海人。豐天資瑰傑,權略多奇」。

無論是巨鹿,還是渤海,都屬於當時的冀州郡管轄。田豐少年時代就聲名卓著,「博覽多識,名重州黨」。這樣的有才之士,自然是要做官的,「初辟太尉府,舉茂才,遷侍御史」。

《三國志》

東漢時代的仕途選拔機制是徵辟制,田豐是被太尉府徵辟的,而後又被舉為茂才。「茂才」是漢朝選舉和評論士人的重要榮譽和稱號,也是進入仕途的途徑,一般說來,獲此榮譽者,應德才兼備。茂才原來稱之為秀才,因避光武帝劉秀之諱而改稱「茂才」。

茂才的含金量要比日後科舉時代的秀才高得多,根據盧弼《三國志集解》記載,「郡國舉孝廉,口二十萬人舉一人」,而茂才的比例比孝廉更少,「州舉一人,視孝廉尤殊異也」。如此看來,田豐肯定是很優秀,出類拔萃之輩,當然東漢時代的選舉風氣是世家大族壟斷進身之階,所以田豐也應該出身於冀州豪門強宗。

東漢

按照正常的邏輯,田豐這種出身又好,又比常人優秀的年輕人必然仕途順利,一路青雲。但是,他身處於東漢末年的混亂政局中,「閹官擅朝,英賢被害,豐乃棄官歸家」,由於宦官專權,田豐的仕途中斷了。

中平六年(189年),洛陽政局突變,先是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失敗,自己被宦官幹掉,再是何進部下袁紹誅殺宦官集團。接著,就是關西軍閥董卓進兵洛陽。

為了籠絡人心,董卓在中央和地方都執行了所謂的「顯拔幽滯」,起用士人代表,韓馥被委為冀州牧。韓馥是潁川人,也就是今天河南禹州那一帶的,曾任御史中丞。

何進

韓馥到了冀州之後,表面上任用不少冀州當地的讀書人,沮授、田豐、審配這些冀州籍的謀士都進入了韓馥的幕府。但是,韓馥從骨子裡是不信任這些冀州土著士人的,他內心還是願意用潁州人,派人從潁州接來不少謀士,後來牛逼的那些潁州籍謀士荀彧、辛評、辛毗、郭圖、郭嘉等人都是這個時候進入冀州的。

韓馥重用潁州人沒有錯,潁州確實也出奇士,但是他畢竟是外來的河南人,要在河北站穩腳跟,就不能與本地大族離心離德。當時的冀州受戰禍影響較小,破壞程度輕,人口較眾,儲備較豐,時人稱「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帶甲百萬,谷支十年」。

韓馥

韓馥得到此地,原本可以割據稱雄,成就霸業,但他沒有處理好與當地士人大族的關係,導致最後被渤海太守袁紹拱下去了。

袁紹原本在中央,後來和董卓翻臉,去了河北,當了渤海太守。袁紹是汝南汝陽人,也就是今天河南周口商水縣。

董卓

袁紹是漢末士人的代表和反宦官鬥爭的領袖,其家族自高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紹有姿貌成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

袁紹到河北之後,立馬就成了關東豪傑反董卓聯盟的領袖。韓馥原來不過是袁氏家族的部下,您讓袁紹當韓馥手下的渤海太守,這就太扯淡了。

袁紹

於是乎,在以田豐、沮授為代表的河北籍士人的支持下,袁紹攆走了韓馥,成為冀州的新主人。袁紹早就有割據冀州的計劃,他打算「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

田豐跟了袁紹,被任命為冀州別駕。別駕是漢代州刺史的屬官,協助刺史處理行政、財政、軍事和法律事務。田豐等人的上位說明了在冀州形成了一個冀州土著士人的集團,他們與袁紹相互利用,各有訴求。

袁紹希望通過冀州士人鞏固他的統治,發展其勢力,冀州士人則希望借重袁紹的聲名穩定地方局勢,同其他軍閥勢力杭衡,並進而開疆拓土。

田豐

在袁紹謀士班子中,田豐非常重要,在袁紹統一華北地區的征程中,田豐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消滅幽州割據勢力公孫瓚的戰爭中,史稱「紹用豐謀,以平公孫瓚」。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控制了冀、青、幽、並四州,實現了「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眾」的戰略,下一步便是如何統一河南地區了。

田豐、沮授在為袁紹制定發展戰略時曾明確指出,實現由河北走向全國的戰略轉變,必須具備一個重要條件,即迎奉漢獻帝,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輿論優勢。

漢末群雄

漢獻帝當時雖然流離失所,輾轉於各派軍閥,但他畢竟是漢朝法統象徵。漢朝統治四百餘年,一般人心目中仍以劉氏為正統,這就是劉備為何一定要扯上皇族血統的原因。

誰有了漢獻帝,誰就是中央政府,征討殺伐就是正義所在!

早在初平二年,田豐、沮授等人就建議袁紹一定要迎奉漢獻帝,這是一個其有超前眼光的建議,可謂深謀遠慮。

漢獻帝

很可惜,袁紹並不接受這個建議,在他看來,漢獻帝是個累贅,搞過來會給自己添麻煩。其實,袁紹內心還有的一個算盤,那就是代漢自立!

在袁紹看來,「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甚至他還指使主簿耿苞散布輿論,說「赤德衰盡,袁為黃胤,宜順天意」。雖然後來袁紹為了洗白自己,殺了耿苞,但袁氏稱帝之野心昭然若揭。

袁紹

漢末群雄,幾乎人人都有帝王心,但如何實現帝王夢,這可是個技術活兒。漢朝雖然威權喪失,但民眾人心還在,誰要敢代漢自立,必然會有天下群攻之的風險。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是最佳的方案,稱帝要需要時間和耐心!

袁紹不要漢獻帝,別人就要了,曹操最後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的實踐者,而袁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競爭對手曹操成了中央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國志集解》對袁紹失策的評價是:「狐疑未即奉迎,曹操先之,使號令為他人所服,不戰而成敗異勢也」。其實,曹操何嘗沒有稱帝的野心呢?

正如王夫之所言,「夫無君之心,操非殊於紹也,而名在操。故操可以制紹,而紹不能勝操,操之勝,名而已矣。」

曹操迎奉漢獻帝之後,田豐仍然建議袁紹把漢獻帝搶過來。

成為曹操王牌的漢獻帝

《後漢書·袁紹傳》記載田豐諫袁紹:

徙都之計,既不克從,宜早圖許,奉迎天於,動托詔令,響號海內,此策之上者。不爾,終為人所禽,雖悔無益也。

田豐未能說服袁紹,最終袁紹在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五年的官渡決戰中失敗了,從此失去了爭衡天下的資格。

官渡之戰

官渡戰敗之後,很多袁紹麾下將士「拊膺而泣」,說:「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是也。」

袁紹戰敗逃回河北之後,本該重用田豐,重整旗鼓,但是,他沒有看到田豐的睿智遠見,而是看到了田豐在河北的人心,這人心對袁紹是一種威脅。

曹操

於是,愚蠢袁紹竟然殺了田豐。這一點田豐早有預料,「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類」,袁紹是個「貌寬而內忌」的人,跟了這種領導,田豐真的悲催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 的精彩文章:

大軍師司馬懿之外,這位曹操的兒女親家也很牛,卻被曹操逼得自殺
唐朝最牛名將,一戰奠定中亞格局,再戰日本安穩一千年!
中國最不老實的藩屬國,對中國經常武力挑釁,國王還是篡位上台的
一個小國曾是中國一部分,獨立建國數百年,屢屢向中國挑戰

TAG:朱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