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中國式相親:人性的貪婪一覽無餘

中國式相親:人性的貪婪一覽無餘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這個話題又一次上了熱搜。

北京各大公園的相親角,見證了婚戀市場上地域、學歷、屬相的多重鄙視鏈:找對象寧願有輕微殘疾但不能沒有北京戶口,女博士無人問津,屬羊的女生嫁不出去……

這裡鮮少有來擇偶的年輕人,大爺大媽把子女的條件寫在A4紙上,沿著街邊一字排開。

北京中山公園的相親角已有十幾年歷史了。圖片來自鳳凰WEEKLY

婚姻關係里的硬條件,以最直接的形式鋪陳在公園的地磚上。

門當戶對是相親角的第一鐵律。「京籍、未婚、有房、經濟條件好」是相親市場的標配。這裡有不少隨子女「北漂」的父母,帶著一條小板凳來到北京,想要在公園深處為子女佔得一席之地。

相親是為了爸媽滿意,而不是自己中意

「給孩子相親就像上班一樣。」受訪家長這樣說。

代兒擇偶這件事,在很多家長眼裡,是一項艱辛又光榮的使命。

但與其說家長在替孩子選伴侶,不如說是給自己選一個稱心如意的媳婦或女婿。

一個人擇偶的路上,總有許多「過來人」給出相似的指南。考據派會把「門當戶對」奉為第一指南,直白的會告訴你「買豬看圈」,文藝的人會說「婚姻的本質是兩個家庭價值觀的結合」。不同的表達,都指向同樣的邏輯:戀愛雙方的原生家庭,在他們婚戀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根據鳳凰周刊的採訪,相親角的徵婚簡歷是沒有照片的,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描述,都是「膚白貌美氣質佳」,對適宜相親對象的外表也沒有過多要求,但本地戶籍的年限、住房位置、大小、價值等等要求,則是極盡所能地詳細描述。

戶口這件事上,北京人找北京人也已經算客氣了。據說帝都人找對象基於位置的鄙視鏈是精確到地鐵站的,望京西和天通苑隔了三個地鐵站,祖輩階級得跨越三千年。

北京相親價目表。圖片源自鳳凰WEEKLY

婚戀關係市場化,如果是忙碌的北京青年給感情生活找的出口,其實無可厚非。畢竟有無數的例子曾證明,勢均力敵的愛情最好過。

而公園的招聘式相親不過是婚戀關係中的一個環節,只是它放在了戀愛之前——畢竟到了年紀,誰也不想再把寶貴的歲月,浪費在美好的試錯上。

比起這些,讓我驚駭的是「唯戶口論」擇偶觀下,父母對子女價值觀的影響。

這是兩代人的合謀。

之前有一部引起廣泛爭議的節目,叫《中國式相親》。

它完美還原了「公園相親角」形式:坐在家中「催婚」的父母在台上相看,待娶待嫁的子女只能退居後台,暗中觀察。

在這樣的設置下,平時相親時父母的壓力、親戚的意見、長輩對婚嫁男女的評價體系……明白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的眼前。

不少家長對兒媳婦的要求只有兩個:「會生孩子」「會幹活」。

還有的家長,一本正經地論證「手腳冰涼的女孩子不能要」,因為這樣的女孩可能有「宮寒」,而「寒氣」會傳給下一代,致使她生出的兒子會小腸疝氣,女兒會營養不良。

原本在一段正常的戀愛關係中,不太可能有男生因女友手腳冰涼而分手。

但在家長參與的場合下,這就變得微妙起來了:相親的男生默不作聲,彷彿接受了母親的判定。

節目是現實生活的映射和誇大,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聽到來自長輩的經驗之談:

「你那個女朋友看著瘦瘦小小的,別生不出孩子吧?」

「不是我勸你,你屬狗,他屬雞,雞犬不寧!」

「阿姨可是過來人…」

公園相親角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屬羊的媳婦,哪怕她是京籍京戶、三環有房、985高校碩士也不要。

而這僅僅是因為「十羊九不全」「女屬羊守空房」「八月羊挨刀殺」這些看似順口溜一般的俗語。

「我努力變得更優秀,不是為了讓你挑挑揀揀的」

如果不是朋友小庄的親身經歷,我還以為這種情節只會出現在都市婆媳劇里。

小庄名校畢業,性格開朗,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畢業後留在了當地一家時尚雜誌工作。她有一個從大學一直談到現在的男友,我們常開玩笑說,他的男友簡直是人生贏家。

但第一次去男方家裡後,兩人就分手了。

我十分疑惑,又不敢多問,倒是小庄咽不下氣,把一肚子苦水倒了出來。

原來,小庄男友的媽媽一見到小庄長得好看,又生了兩顆虎牙,便認定這種長相的女孩是「紅顏禍水」,虎牙能「咬斷夫家命脈」,娶回家早晚得敗運氣。

小庄一走她就和兒子攤牌:「你帶回來那女孩兒人挺好,就是面相太妖,你得讓她把那兩顆尖牙矯正了,我才認她作媳婦。」

更可氣的是,男朋友竟也沒有覺得這話有什麼不對,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了小庄,還一個勁兒勸她:「我媽帶我這麼大了不容易,要不咱們就去把虎牙磨了唄。」

小庄被這種無厘頭的理由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考慮了兩分鐘,斷然提出分手。

聽完後,我點點頭對她說,你分得太對了。

這一家子,當媽的迷信,兒子更是典型的媽寶,沒有質疑家長的勇氣。

女孩若是嫁過去了,即便婚前感情再好,也很難長久地維繫下去,因為作為妻子,最重要的責任是「旺夫」,所有人都盯著你這份責任。

我一路努力讀書,不是為了看那個「女強人都嫁不出去」的白眼;

我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不是為了得到那句「工作的女人不顧家」;

我泡健身房練出馬甲線,不是為了聽你抱怨「脂肪含量太低的女人是不是生不出孩子」;

我自己掙到錢買自己喜歡的包包,不是為了得到你一個「敗家」的評價;

我努力變得更優秀,不是為了讓你挑三揀四的。

長輩的愛情觀里,最喜歡強化一個人作為「家庭人」的那一部分。

網友@Vigor綿綿熊一語道出了真相:「在相親市場上,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正確認識,明明兒子沒禮貌沒教養毛病一堆,只因為工作單位穩定,便以為自己的兒子是天仙;明明女兒又聰明又可愛,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只因為28歲了還沒有找到對象,就硬生生地覺得自己的女兒低人一等。」

「寧願輕微殘疾也要北京戶口」秉承的正是這樣一種邏輯。男方認為,「外地人掙得再多也要背好多年房貸,萬一對方父母也是農村的,沒有醫保和退休金,生病照顧還要他管,以後有了孩子也不好上學,還得花錢報課外班,但找個北京的就省事多了。」句句指向都是將來的便利生活。

家長滿心以為硬碰硬的條件把關,能夠為子女贏來一段幸福、「省事」的好姻緣,卻不知,當媽式擇偶緊接著就是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以便利條件為導向的擇偶,恰恰是一段痛苦婚姻的開始。

「其實我們是自願接受父母對我們人生的掌控」

說到相親這件事,很多年輕人把它看做是戀愛自由的一種束縛。但其實,也可能是子女自願接受父母的安排。

父母對子女生活的插手,總是滲透到方方面面:從教育到擇業、從定居地到嫁娶,甚至於寶寶怎麼餵養,秋天要不要穿秋褲……每一個重大決定都少不了父母的參與。這樣看來,父母在結婚對象的選擇上插手,實在不意外。

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僅憑一己之力很難過好自己的人生。

在北京,一份普通單位公務員的起薪是6000元,朝陽區的房價均價8萬一平,在房價和工資同步上漲的前提下,靠自己的固定收入湊足一套普通小兩房首付,得省吃儉用攢五十年。

《歡樂頌2》里王柏川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在上海有自己的小事業,並非不求上進的啃老族。他也很喜歡樊勝美,但在房產分配上,王柏川依然只能選擇接受母親的安排,房產證上不加樊勝美名字。

王柏川還是一個相對比較精英的年輕人。很多時候,剛畢業的年輕人甚至沒辦法憑自己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他們不得不尋求父母的幫助,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順便接受父母掌舵自己的人生。

前不久微博出現了一個令人心酸的話題:我不想用父母一生的積蓄來娶你。

用盡父母一生的積蓄來構築婚姻的圍牆,或許是當代普遍的一種無力。

與其說是愛情買賣,不如說是全家協同上陣的一場階級保衛戰。其中最令人絕望的部分莫過於,這種無力感來源於我們的不自立。

父母干涉你的生活,除了他們的控制欲作祟,你對他們的依賴更讓對方認為你沒法處理好自己的生活;反過來,如果你經濟獨立生活充實,用成年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父母家人也沒有理由再不信任你。

畢竟你到了這個年紀,也應該知道,自由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馬伊琍們:比起出軌,不會說話才是婚姻第一殺手
抗生素就這樣濫用再濫用,耐藥性危機如何應對?
這樣秀恩愛,才是虐狗的最高境界!
重慶,一座讓GPS崩潰的城市
人走了錢還沒用完,諾貝爾獎創立者的孤獨人生

TAG:牛人班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式相親,一場暴露智商的真人秀
顛覆三觀的中國式相親——一場暴露智商的真人秀
中國式相親,就像一場豪賭
《柔情史》:呈現相愛相殺的中國式母愛
唯有這一部與大魚海棠相媲美,網友:中國式親情引人深思!
《無問西東》里最可悲的女人,撕開了中國式婚姻的真相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式相親的?
張愛玲書中的女人,撕開了中國式愛情的真相
讀《流浪地球》原著,感受中國式親情,有家一切都好
又一部印度神片中的女性角色,也有中國式的「婆媳矛盾」
「中國式相親」是理性計算,還是愛情買賣?
困擾中國年輕人的「中國式相親」
中國式的「好意」,真嚇人
中國式相親:飯桌上的相親,如何覓到真愛?
美國人:中國式的數字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
母親:是你讓我變得這麼無能的!一個中國式育兒的傷心經歷
中國式相親寶典,第一式:抓「豬」看圈,富養的姑娘,窮養的兒
很「臟」的人性圖:中國式家長的悲哀,怎麼樣才是成熟的女人?
中國式家庭,有多少父母在跟孩子相愛相殺
《都挺好》沒說破真相:有多少中國式父母,正在犧牲孩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