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情與金錢划上等號,你心中的秤會往哪邊傾斜
前
言
今日,網路上掀起了一番討論。
一份從北京各個公園相親角新鮮出爐的中國式相親價目表刷爆了朋友圈。它告訴了我們一些相親市場上殘酷的現實:門當戶對是鐵律。京籍、未婚、有房、經濟條件好早已是相親市場的標配。不乏走火入魔的例子:只要相親對象有北京戶口,就算輕度殘疾也有人能接受。
帝都的小夥伴在群里甩了一張相親價目表。我說,那你且得算是高配了:北京戶口、城六區有房(雖然是跟父母住)、月薪1w左右,還是個海龜。
其實,我想給她划到頂配的,誰讓她是個「馬路殺」不開車呢!
小夥伴投來了鄙視的表情。
門當戶對這事有錯么?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這大概是沒有錯誤的:相似的門第出生,接受的教育、成長環境、工作環境等等都有較大幾率的相似性,說白了門當戶對能較大概率的保證兩個人有共同話題。
然而,現在的門當戶對就有點變了味,金錢的銅臭味充斥著愛情的每個角落。
夢裡花落知多少
記得當時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樹梢鳥在叫
不知怎麼睡著了,夢裡花落知多少
相親市場的門當戶對,倒像是把自己的兒女放在了展櫃里,前面貼上「標籤」,當著異性來選。
愛情和婚姻倒像是一份合同,人卻被當成了標的物。有看上眼的,兩個人或者連同著父母雙方坐下來討論一下「合同」;若是沒有看上眼的,兒女這種新鮮的標的物會慢慢的變成剩男神女越發「古董」起來了。
我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吧。
朋友R的家裡給她介紹了個看似門當戶對的男孩子。男孩子家裡更有錢一些,他自己在金融行業工作,也不是遊手好閒的那種人甚至還會勤勞的經常加班,為人也不算大男子主義。說白了,一切都是中規中矩還算好。
兩個人在周末約會了幾次,平日里靠著微信聯繫著。男孩子的愛好就是吃,偏偏生在中產階級家庭。一天R跟我說,他打著飛的去澳洲吃龍蝦了,還買得頭等艙。類似的事情還發生了幾次。
談不上開始就更談不上分手。R說,生活上兩個人的世界差異太大。
如今看來,這樣的男孩子放在相親市場上必然是頂配了吧?
《澎湃新聞》評論說:
所謂中國式相親不過是瀰漫在整個社會的「成功學」的縮影。大爺大媽們在相親活動中費盡心思,正是出於對子女因為財富減少而離「成功」越來越遠的擔心。
好吧,這大概又是一個父母為兒女著想的例子。而導致的最終結果,除了會讓許多身為兒女的人哭笑不得外,更多的是欲哭無淚吧!
畢竟有句古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畢竟有那麼多血淋淋的現實。
當愛情敲了你的門時,最後你會敗給金錢么?這真的難以從假設上來回答。
順道來說另一件事情。
最近我不是在不太認真的追《我的前半生》嘛,劇中扮演凌玲的演員吳越被網友罵「小三」關閉了新浪微博的評論。
她只是劇中扮演了「小三」的角色,現實了據說還被某女演員撬走了相戀多年的男朋友,然後就一直獨身。
我是不大理解那些一個因為角色就去罵演員的人。猜測其心理大概不外乎兩種:其一,自己遭遇過「小三」翹了另一半;其二,自己的父母可能是因為「小三」分手的。要不就是真腦殘的瘋子。
如果你仔細想一想,這些噴子會有高達99.99%的概率在愛情婚姻生活中不如意吧?也許他們的愛情婚姻的開始就緣於明碼標價的相親:雙方覺得各自身價對等,也不管三觀有沒有巨大的差異就結婚了,倒頭來三觀越來越不一致最後「小三」上位。
好吧,這都是我的猜測,只是一種腦洞。
你覺得呢?


TAG:落花生慢生活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