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每周讀詩丨古代文人詠蘭梅菊:於花草之美處 見人生之境界丨語音播報

每周讀詩丨古代文人詠蘭梅菊:於花草之美處 見人生之境界丨語音播報

總是會失意,受到了他人的冷落,被他人誤解;總是會落寞,沒有人在身邊,陪著你笑,陪著你哭;總是會空落落,即使有人在身邊,也無法真正理解你、無法貼近你的內心;總是會慟哭,愛你的人你不愛,你愛的人不愛你,最終都走散。無論是一個人,還是走在人群里,總是孤零零。

生活似乎總是痛苦多,快樂少,可生活本就是痛並快樂著,有苦痛的快樂才更甘甜。誰都會有不如意,我們怎樣才能化苦為樂?且看古人如何淡然面對得失,尋求快樂。

GIF/91K

蘇轍詠蘭,以蘭自喻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蘇轍嘆蘭花生長在幽谷裡面沒有人賞識,也哀嘆自己的命運。

有一天,朋友送來了在東軒種的蘭花,它的芳香能解除繁穢,它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蘭花都能夠不畏嚴寒,高潔芬芳,何況一個人呢?

當我們不被人賞識,被人誤解,不要擔心,蘭花即便生在幽谷也成為了花中君子,我們只要靜下心來認真用心做事,定會受到關注和提升。

史鑄詠菊,托菊表意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菊花從不爭奇鬥豔,不搔首弄姿,不以嬌艷取媚於人,而是以素雅潔凈的姿態使人平心靜氣。

菊花是為了誰開放散發芳香,不像其他花兒一樣追逐著艷麗的陽光。只待瑟索的秋日霜色裹體,自甘在孤獨處欣賞自己的美。

詩人史鑄寧願孤獨遠居,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過,經常害怕別人議論你,為了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做事情小心翼翼,每說一句話都思慮千萬遍,每天活得非常累;或者為了喜歡的人,一切都迎合著他或她的標準,最後失去了原本的自己。可事實上,世上的人千千萬萬種,人的想法萬萬千千,像菊花一樣做自己,定會有真正喜歡自己、懂得欣賞自己的人。

方岳尋梅,因梅言志

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蹄殘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詩人尋梅六千里,終尋得三四花,梅花是如此的神清骨秀,高潔幽芳。拋棄了世界的繁雜,以梅花為伴,隱居鄉間,豈非樂事!

方岳終生仕途失意,卻沒有沉淪,而是享受當下的生活,怡然自足,高潔脫俗。

我們經常把自己淹沒在人群里,看到的是他人的喜怒哀樂,看不到自己。離開紛擾的環境,享受獨處的快樂,認真看看自己,你會活得更快樂。

古代的詩人詞人一旦被貶,再難有出頭之日。如今卻不同,只要努力,調整好心態,愛情總會有的,麵包總會有的,快樂也總是會大於痛苦的。一切失意、落寞、空落落、孤零零,都會過去的。

你的想法,決定你能否活得快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梁漱溟:如何才能痛快合理地生活?
寫信寫郵件時 如何有文采地寒暄?
《周易》:和氣致祥 乖氣致戾 為人處世四原則
樓宇烈: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朱德《詠蘭》五首
【詩詞】詠蘭
學雷鋒紀念日:濱州七旬志願者李詠蘭簽遺體捐獻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