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9%的職場人都有嚴重心理疾病

99%的職場人都有嚴重心理疾病

中國有句古話,叫「當局者迷」,其實就是說的你身在特定環境中,受到外界干擾,無法清醒的判辨問題,身在職場中,也有許多人犯著自己沒有察覺的錯誤,同時受到身邊大環境的干擾,導致集體跑偏,真正保持清醒的人非常少,下面我們就來列舉幾條職場中最為常見的幾個心理問題及思維問題,幫助大家糾正錯誤的理解。

一、從眾心理

職場里最為嚴重的心理疾病,為什麼叫疾病,因為我認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大部分人吃虧在這上面,特別對於職場新人來講,更為嚴重,可以說99%的職場新人都或多或少有這個問題,我舉幾個例子:你到一個新環境以後,你很難去保持自我,你總是會為了融入這個團隊,採取一系列自我保護措施,例如模仿團隊行為,如果不太明白這個理論,我說個實際的例子,當工作未完成需要加班,但公司未強制要求加班,大部分人都決定先下班離開明天再繼續,你會選擇繼續做完還是隨大部分人一樣離開,多數人選擇後者,否則你會覺得自己會成為異類,會被團隊排斥,為了顯得自己正常一點,你會跟從大部分的行為。

從眾心理(有時被含糊地稱為隨大溜),越多的人認為一個想法正確,這個想法就更加正確——這當然是荒謬的。從眾心理是僅次於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惡魔。從眾心理能讓整個文化癱瘓——請想想邪教的集體自殺吧。 這一行為模式深深植根在我們體內,我們至今還在使用它。這一模式同時也用於缺少生存優勢的地方。我想到從眾心理能派上用場的唯一一種情況:比如你有一張陌生城市的足球賽的票,但你不知道體育館在哪兒。這樣,你只要跟在那些看上去像足球迷的人後面往前走就行了。喜劇和訪談節目常會利用從眾心理,在關鍵位置插入笑聲,事實證明這會引得觀眾發笑。廣告會有計劃地充分利用我們擁有從眾心理的弱點。當消費者的選擇漫無頭緒時(汽車品牌、洗滌劑、美容產品等的數量多得無法全面掌握,它們都沒有明顯的優缺點),在「你我」這樣的人們出現的地方,它最有效。 當一家公司聲稱它的產品「銷量最高」時,請你表示懷疑。這是個荒唐的說法。憑什麼一種產品「銷量最高」就應該更好呢?

二、自我認知的錯覺

首先舉個例子,當一個人下決心要想辦法解決他的頑固體重時,他考慮過各種體育活動。他覺得慢跑者乾巴巴的、可憐兮兮的;練健美的看上去肩很寬、傻裡傻氣的;打網球的人呢,哎呀,他們是高貴的中產階層!但他喜歡游泳健將們,他們身材勻稱、優美。於是他決定每周兩次鑽進游泳館含氯的水裡,好好練練。一段時間後他才發覺,他上了一種錯覺的當。職業游泳者體形完美,並不是因為他們鍛煉充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他們之所以成為出色的游泳選手,是因為他們擁有這樣的身材。他們的身軀是一種選擇標準,而不是他們運動的結果。女模特兒為化妝品做廣告,有些消費者就以為化妝品會讓人變漂亮,但其實讓這些女人成為模特兒的並非化妝品。這些模特兒天生麗質,因此才被選來拍化妝品廣告。就像游泳選手一樣,在這裡,美麗是一種選擇標準,而不是結果。 一旦我們混淆選擇標準和結果,我們就會產生游泳選手身材錯覺。如果沒有這種錯覺,一半的廣告都不會奏效。

所以許多職場人受了自我認知錯覺的影響,總是不能真正認清自己,總是好高騖遠,找不到發展方向。

三、過度自信心理

你為什麼會系統性地高估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信賴我們的學識?過度自信會令你忽視你真正知道的東西與你已知的東西之間的區別。真正令人吃驚的是:過度自信效應對專家的影響比對非專家的影響還嚴重,一位經濟學教授在預測油價的5年走勢時會與非經濟學家一樣出錯。只不過他這麼做時過高地估計了自己。企業家就像想結婚的人:堅信自己不在統計之內。如果沒有過度自信效應,工作上的積極性不會這麼高。每個飯店老闆都夢想開成下一家Kronenhalle餐廳或Borchardt餐館——可大多數3年後就關門大吉了。飯店業務里自有資本的利潤低於零,像患了慢性病似的。換個說法就是,飯店老闆在系統性地資助他們的客人。 幾乎沒有哪個大項目會比原計劃更快、更便宜地竣工。空客A400M運輸機、悉尼歌劇院、3條戈特哈德隧道的延期更是令人難以置信。這個清單想列多長就有多長。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有兩個效應在共同起作用。一個是傳統的過度自信,另一個是項目的直接利益人在激勵下低估成本。調研員希望拿到系列訂單,建築企業和供應商亦然,建築業主感覺得到了樂觀數據的支持,政治家們靠這樣做拉選票。重要的區別在於:過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勵,而是自然單純、生而有之的。

讓我們用3點說明來列舉:

(1)不存在相反的不夠自信效應。

(2)過度自信效應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顯——女人較少高估自己。

(3)不僅樂觀者會受到過度自信效應的影響,就連自稱悲觀的人也會高估自己——只不過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罷了。

結論:請對所有預測持懷疑態度,尤其是當這些預測是由所謂的專家們作出的。請你在籌劃任何事情時都從悲觀的角度出發,作最壞的打算。這樣你才會真正有機會,更現實一些地判斷形勢。

四、事後諸葛亮心理

今天,任何人重讀2007年的經濟預測,都會驚訝於當時專家們對2008~2010年前景的展望有多麼樂觀。一年之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了。問到金融危機的起因,還是那些專家們今天會給出相同的答案:格林斯潘統治下貨幣的泛濫、資金放貸的寬鬆、腐敗的信貸評級機構、隨意的自有資本規定等。回顧之下金融危機的發生似乎完全符合邏輯,是不可避免的。可沒有一位經濟學家——全世界的經濟學家有近百萬名——預言到了它的準確發展。相反,很少有哪個專家團體會這麼深地落入事後諸葛亮偏誤的圈套。

事後諸葛亮偏誤絕對是最頑固的思維錯誤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稱為「我早知道現象」,即事後回顧時一切都顯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事後回顧時,一位靠幸運獲得成功的首席執行官,對他的成功概率的估計要遠遠高於客觀估計。

事後諸葛亮偏誤為什麼這麼危險呢?因為它讓我們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預言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這會導致我們傲慢,誤導我們作出錯誤的決定。在私事上也是如此。我有一個建議,這建議更多是來自個人經驗而不是科學:請你記日記。請你寫下你的預測——有關政治、事業、體重、股市等。請你不時地拿你的記載與實際情況相比較。你會驚訝你是個多麼糟糕的預測家。另外,請你也同樣讀歷史。不是事後的、成熟的理論,而是那個時代的日記、剪報、備忘錄。這會讓你更好地感覺到世界的不可預見性。

五、老闆都是傻X

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老闆評價都不高,總是認為這樣的人怎麼也能當上老闆,肯定是富二代,肯定是暴發戶,肯定是運氣好,特別在工作上,對老闆的一系列決策都抱著懷疑態度,如果這個決策損害了自己,甚至會選擇消極怠工或者辭職。

當你有這樣想法的時候,請先問問自己,老闆身上有什麼特質是自己不具備的(除了錢),人千萬不能橫向對比,要縱向對比,你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如果你清醒的認識到這點,我相信你會在一家公司做得更輕鬆自在,而不是整天抱怨公司,抱怨老闆,給自己的離開找到借口。

作者老闆分享:草根創業者,現自己經營公司,做起了翹腳老闆,用最底層的思維,分享基本生存規律,喜歡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博士談職場 的精彩文章:

月入兩萬,是打工當白領還是創業做饅頭?
公司自從來了一名職場新人,老員工紛紛要求離職
P2P網貸老闆獨家解密網貸行業的經營黑幕
公司老闆準備跑路,幾處疑點讓你提前知曉
公司勸我離職,我拿出一張紙讓公司啞口無言

TAG:張博士談職場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疾病嚴重危害國人健康,平均每13人有一人患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嚴重困擾著中國人
心理學家:這5種癖好屬於心理疾病,第4種讓人難以置信!
凱文樂福自曝患有心理疾病 可能人人都患有心理疾病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狙擊手的心理素質有多重要?大多數人存在心理疾病,少數人會瘋掉
這個監獄的女人,每月平均生產150個嬰兒,或多或少都有心理疾病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壞情緒就有多少「病」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壞情緒,就有多少「病」
完美主義者或有心理疾病
NBA球星心理疾病有多嚴重?有人因此斷送前程!
鍾南山: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壞情緒就有多少「病」~
狗狗患有多種心理疾病,主人打造小窩幫它增加安全感
女性更易患上這5種心理疾病
曹操在殺人前,總有一個詭異習慣,專家:曹操或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鍾南山: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你有多少壞情緒就有多少「病」
每個人都毫無例外的有心理疾病,需要尋求佛法作為治療的藥方
驚恐發作和瀕死感,在心理疾病中的少數現象,只有極少人體驗過!
為什麼有人會被心理疾病困擾?
精神病與心理疾病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