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日習論語第61天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日習論語第61天

八佾篇第二十一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原 文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注 釋

社:古人祭祀土神的場所,為土神立的木製牌位叫主,這一木主便是神靈的憑依。

宰我:名予,孔子早年弟子。

戰慄:因恐懼、寒冷而顫抖。

遂事:指遂行的事,也就是已經做了的事。

義 釋

《四書蕅益解》:哀公患三家之強暴。問於有若。有若對曰。惟禮可御暴亂。此端本澄源之論也。今雲戰慄以敬神明。似則似矣。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敬止工夫。安能大畏民志哉。卓吾雲。實是說他諫他咎他。亦是說哀公。諫哀公。咎哀公。

《論語新解》:曰使民戰慄:曰字承上文。宰我既告哀公三代社樹不同,又雲周人所以用栗,乃欲使民戰慄。戰慄,恐懼貌。栗,今作栗。或說此乃宰我欲勸哀公用嚴政,故率意牽搭為諷。或說古者殺人常在社,時三家專政,哀公意欲討之,故借題問社,此乃隱語示意;宰我所答,隱表贊成。或說哀公四年亳社災,哀公之問,或在此年。時孔子猶在陳,故下文曰「子聞之」。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事已成,不再說之。遂,行義。事已行,不復諫。事既往,不追咎。此三語實一義。或說乃孔子責宰我告君以使民戰慄。一說乃孔子諷勸哀公。蓋孔子既聞哀公與宰我此番之隱謀,而心知哀公無能,不欲其輕舉。三家擅政,由來已久,不可急切糾正。後哀公終為三家逼逐,宰我亦以助齊君謀攻田氏見殺。今采後解,雖乏確據,而宛符當時之情事。

今 譯

魯哀公問宰我,製作土神主牌應該用什麼樣的木頭?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要人民產生戰慄的感覺。」 孔子聽到後,責備宰我的回答說:「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釋;已經完成的事,不能再挽救;已經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

主 旨

宰我妄言不知道的事,孔子責備他。

引 述

孔子主張過去的事,如果沒有辦法挽回,最好不要追究。現在宰我說了這些不符事實的話,孔子深深責備他,是不是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呢?當然不是。宰予對魯哀公的詢問,給了錯誤的答案,這方面既成事實,難以挽回,孔子不會因此而責備他。這三句話的用意,應該是提醒宰我以後說話,必須倍加小心,以免再次發生類似的錯誤。

生 活 智 慧

(一)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實,不要隨便亂說,以免誤導他人。但是既然說了,成為事實,再責罵他,也不能補救已經造成的錯誤。但是,如果是自己犯了這樣的毛病,最好下定決心,下次不再犯了。

(二)孔子在事後聽說宰我胡亂解說哀公所提的問題,不願意直接批評宰我的錯誤,避免造成更大的後遺症。這是老師愛護學生的一片至情。但是他仍然提出三點原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表示他對宰我的事情,是有所批判的。

(三)我們不能把孔子這三點原則,當做亂說、亂做的擋箭牌,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言行,卻可以仿效孔子的態度,來寬待他人的缺失。這種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心態,值得培養。

建 議

自己力求不要亂說話,對別人亂說話的事實,自己不要受到影響,也不必大加指責,好像抓住機會便不放過他。因為自作自受,每一個人遲早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起完全的責任。

別 裁

宰我是孔子的學生,他白天睡覺,挨了孔子的罵。這個問題,等下面講到的時候再討論。

魯哀公問社。什麼叫社呢?這裡的社就是社稷的簡稱,有形的社稷壇,過去國家的首都建有社稷壇,就是代表國家和天人之間的象徵。我們現在社稷的精神象徵,譬如過去在南京到中山陵謁陵獻花,幾十年來,我們還沒有完全正式確定這個精神的代表,最近又好像有外賓到國父紀念館致敬了。相對的,假定我們去國外做國民外交,或者負了國家外交任務出去,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別的國家,就要隨他們的禮俗,到他們所尊奉的地方行禮。這是古今中外不移的禮貌,也是現代國際上外交的禮貌。像當年西方英雄拿破崙,當他到每一個地方,即如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他也要到伊斯蘭教教堂行禮。這點他實在很聰明。同時我們再看到一點,從十七世紀末葉開始,印度由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統治,英國並派了總督駐在印度統治。英國人也深懂這套手法。所以有人說英國人專門研究老子,因為老子的政治手法很高明。英國總督出門,看到印度的婆羅門教(印度在宋以後沒有佛教了,那時起佛教已經完全移送到中國來,印度人保留只是穿白衣的婆羅門教),總督立即停車,下來站在路邊合十,讓婆羅門教士先過去。這就是說尊敬一個地方的民間信仰,對於他的工作很有幫助。這是由社講到社稷的精神而牽涉到的附帶問題。

現在回到本文,哀公問宰予,社稷壇與歷史文化演變有什麼關係呢?宰予告訴他夏朝社稷壇上栽的是松樹,殷朝栽的是柏樹,周朝栽的是栗樹(有如現在的國花,是國家的標誌。)不過他說栗樹栽得不好,栗樹使人看了會害怕,戰戰兢兢。宰予後來回到孔子這裡,報告見哀公的問答,孔子聽了以後就感嘆了。就周朝而言,孔子覺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沒有錯,只在這件事上還不大妥當,但對前輩的聖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評,所以他說已經既成事實,再說也沒有用。對人與人之間相處來說,既成事實,勸也勸不轉來了,過去了何必追究呢?

孔子這番話,雖然看起來是對歷史的一個寬恕,實際上透過這個寬恕,表明了孔子認為周朝的這件事是有問題的。這是怎麼說的呢?因為社稷壇種的樹,就像是一個民族文化、國家精神的標誌。如日本人以櫻花為國花,雖然很爛漫,但總是開得不長久;其他各民族、國家也都有標誌。宗教方面也不例外。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蓮花。再看歐洲人的標誌用猛獸,有虎、有獅;印度人用的是飛禽;美國人用老鷹,也不太好;中國文化則用龍,龍是水、陸、空三棲的東西。對於文化的標誌,我們要特別注意選擇決定,但有時有人漫不經心就定了。過去有一位朋友,想把台北市成為杜鵑城。後來在一次宴會中碰面,說起此事,好在他的杜鵑城沒做成,否則我第一個反對。因為杜鵑是亡國之花,又名杜宇;也是鳥名,又名子規,又叫望帝。唐人的詩所謂:「望帝春心托杜鵑」,有一個神話故事,上古時蜀國亡,蜀國的太子傷心而死,精魂不散,變成杜鵑鳥,晝夜啼哭,淚枯血出,滴在花上變成杜鵑花。這一些事,和《易經》的讖諱之學也有關係的。許多看起來不相干的事,有時候關係很大,尤其研究國家的歷史文化,不能不注意,孔子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很注意。不過他也只好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了。所以我們將來在處事的時候,必須注意這些事情,這也是學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還在讓紅血絲「霸佔」在你的臉上嗎?
你身邊符合要求的倒是挺多,可你還不是沒結婚
抗日戰爭「中流砥柱」的隊伍是什麼模樣
程序猿寫碼必聽的精選歌單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說話不說盡,做事不做絕;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古訓:說話不說盡,做事不做絕;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說話不說盡,做事不做絕;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老人言:說話不說盡,做事不做絕;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做人做事經典道理
薦讀 | 機關生存之道: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機關生存之道: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做人,不說3種話,不幹3件事
不得不說「米國」做事就是地道,但當時日本是「臣妾做不到啊」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人活著就要做事!
不說硬話,但也不做軟事的3個星座
不得不說這些事
人到老年:3不求,3不說,3不做,3不棄,3不怕,3不問!句句精闢
早安心語:有些事不說,不代表不知道
人到老年:3不求,3不說,3不做,3不棄,3不怕,3不問!句句在理
話不說盡,事不做絕,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職場:聰明人處世之道,3句話不說,3件事不做
就讓時光不說話,往事開成花
逢人不說事,便是無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