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骨氣叫作:不許紅塵染布衣!

有一種骨氣叫作:不許紅塵染布衣!

蘭茂生平感賦

嵐晴秀嵩(1),風來澤海(2),潮音大鼎(3),波撼楊林(4)。通京道以集商賈,扼咽喉而屯戍軍。雙江(5)爭競,匯眾流以濟鄉野;五尺(6)往來,居奇貨而賽昆明。

維明初建,其勢方興,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連親故或驚鹿散,有家人時作豹隱。命懸一線,荒投萬里。驛鎮緘口,審世道之翻覆;窄巷蟄居,姓空谷之幽蘭。(7)

風雷交感,山川氤氳,雲開霧散,雨過天青。石破天可補,人傑地自靈。鳳鳥未至兮波瀾不驚,文星隱耀兮廷秀(8)生降。既承庭訓,博通經史;乃逞才鋒,冠絕雲滇。幼聞宦海之凶濤,長絕科考之正途;訪求仙佛之大道,留心經濟之文章。心存終南之捷徑,自匾其軒曰止庵。蓑笠孤舟,柳邊垂釣伊呂(9);嚴寒酷暑,石羊(10)躬耕卧龍。纖管一枝,雄兵百萬;衷念社稷,憂憐蒼生。冀世主之眷顧,建曠代之奇功。感白駒之過隙,嘆驟雨之飄風。

麓川明徵,驥(11)取道以咨訪;諧語(12)暗渡,邊襲舟而蕩平。英雄執手,促膝侃侃;寒士託言,臨別依依。立峰頂遙想龍道,幾更朝回?步天庭俯望南野,何處恩深?人書俱杳,音訊全無。弟亡父喪,母病妻孤。青燈黃卷,荒祠悲烏,嘆庭樹以嘯中夜,趨綠野而操犁鋤。且樵且漁,或讀或牧,開館授學,懸壺濟世。

雪上雙鬢,志堅一心,寧弦歌以適性,傲王侯而自貞。誠能白首甘疏食,不許紅塵染布衣。好男兒特立天地,大智慧洞達幽微。性辨寒溫,效神農終成《滇南本草》(13);音分平仄,盡喉唇而標《韻略易通》。歸類聲母,《早梅》詩妙絕古今;刪削韻部,《發矇》對詠動南北。(14)窈兮冥兮,見性仰《性天風月》(15);炳兮煥兮,明心耀《玄壺》(16)世界。借《西遊》(17)括隱心情,賦《樂志》(18)傾訴平生。

滇中戲祖,文采狀元,知音恨猶少,諸事本為先(19)。不信有作皆虛幻,誰道無為即聖賢?

嗟乎!先生老矣,才不見用;英雄眼空,世未為重;雖多創設,竟屈蛟龍;預埋後事,認土歸宗(20)。形骸遁去,聲名日隆;空留荒冢,慨慕清風;澤海真成桑田,碧峰依舊峻聳。天下才人一哭,古今境遇殊同!

文炳自註:

(1)秀嵩:山名,又名瑤峰,瑤嶺山,葯靈山。此借山指地,兼指嵩明。又,「秀嵩晴嵐」曾為嵩明著名八景之一。

(2)澤海:嘉麗澤海,在瑤峰腳下,今楊林、四營、小街一帶,歷代多水患,水面逐年縮小,後幾成沼澤,民國時經李少竹先生大力整治,疏通牛欄江,水盡退,今已涸為良田。

(3)大鼎:山名,下臨嘉麗澤海,上有海潮古寺,解放後地下發現水晶宮。在今四營。「大鼎潮音」亦曾為嵩明著名景觀。

(4)蘭茂故里,嵩明古鎮,曾為通京驛道,有「小昆明」之譽,今為楊林鎮。

(5) 指牛欄江、盤江。

(6)即著名的「五尺驛道」。

(7)據許福榮、曾剛等蘭茂研究者認為,有相當證據證明蘭茂家應該與明朝著名將領藍玉有關係。「蘭」當是改姓,此段即取這種說法,對蘭茂家世作些推想。

(8)蘭茂,字廷秀,下文的「止庵」為其號,又別號玄壺子、和光道人、石羊山人等。

(9)指伊尹、呂望兩人。伊尹輔助商湯打敗夏桀建商,商湯逝世後,伊尹繼續輔佐他的後代,使商湯的孫子太甲改惡從善,實行德政。逝世後,帝沃丁(太甲的兒子)以天子之禮葬之。 呂望即姜子牙。

(10)石羊,楊林山名。蘭茂或別號石羊山人。(參看下《西遊》注)

(11)尚書王驥三征麓川,到楊林向蘭茂咨訪之事,諸多學者均認為是不可靠之附會傳說。但亦有力挺者。

(12)指蘭茂授以王驥的方略:「若要麓川破,船往山上過。」根據這個軍事暗語,王驥事先造好船,翻過沙木籠山,採用水軍奇襲的辦法蕩平邊亂。個人以為,此語在詼諧中展現出一種突破性的思維方式,不可能是一般人隨便編造得來的。

(13)《滇南本草》是蘭茂所著的一部地方藥物學著作,比李時珍《本草綱目》早百年。所附《醫門覽要》有人認為出自管氏之手,待考。

(14)蘭氏音韻學極富創見,以《早梅詩》「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二十字代表聲母,同時歸併韻部為二十個,配合平上去入四聲,即可拼出任何一個漢語字音,推導出整個漢語語音系統,簡潔異常。惠澤後學甚遠,並直接影響到現代普通話方案的制定。《韻略易通》被收入《四庫全書》。《聲律發矇》即是蘭茂根據其二十韻的音韻學思想所創作的教童子作對寫詩的啟蒙性教材,因內涵豐富、應用便俗,文采飛揚、音韻鏗鏘而傳遍大江南北,其創造性的構思被後來的李漁的《笠翁對韻》、車萬育的《聲律啟蒙》、《聲律啟蒙撮要》等著作所借鑒。蘭茂之後,本悟大師繼之,韻學大師輩出,何有庵甚至開出「禪韻相通」的佛教修證法門,嵩明的音韻學盛極一時。雲南狀元袁嘉穀在《瑤玲山歌》中贊到:「止庵學傳三大師,韻學往往瑤篇續!」

(15)蘭茂所著《性天風月通玄記》,是雲南本土文人創作的第一個南曲劇本,內寓作者所謂丹經大道的修行體驗,其豐富的內涵至今未被人充分挖掘。

(16)《玄壺詩》,完成於作者晚年,與《性天風月通玄記》合為蘭茂「性命之學」的代表性著作。《玄壺詩》的完成應視為蘭茂思想最終通達成熟的標誌性事件,綜貫百家,自成體系,個人以為是蘭茂留給後人的最有價值的思想遺產,後人若能作創造性的現代闡釋和轉換,將會大大有益於世道人心,有利於將來。如果說蘭氏的醫藥學是醫人的「身」病的話(所謂「懸壺」),那麼可以說《玄壺詩》是專門醫人的「心」病的。

(17)此書刻本名為《續西遊記》,但蘭氏所續,非通行的吳承恩本《西遊記》。蘭氏在前,兩書的成書時間相差一百多年。劉蔭柏、蘇石等研究者考證此書確為蘭茂所作。2010年8月6日,《雲南日報》刊出一篇署名為容津萶、紀興的文章:《蘭茂與最早的西遊記》。此話題再次在全國範圍內引起熱議。9月初,我與此文作者之一的容津萶老先生相見,據他談:因回杭州探親,竟偶然發現揚州韋姓人家藏有金鑒堂所刻的評點本十冊(甲類冊),首冊有些地方已模糊難辨,唯在第二冊見有「石羊山人撰」的字樣。且據眉披上的文字所述,刻本對原抄本的書名和內容的多處文字作了更動,把原書《紀西域》更名為《續西遊記》,相應在首回的開篇詩中作了更改,使之與刻在先的通行《西遊記》有所照應。眉披上甚至言及此書寫成於當時的申年三月初三踏青之節……

經查,金鑒堂刻本的評點文字中並沒有容津萶所述內容,細問其所見文字是版刻還是手寫,他也語焉不詳。據容津萶言,當時僅對全書內容作了手抄,擇要摘抄了眉披內容,沒有帶回原本,後來回訪亦沒有能再次找到此家人的行蹤。但我既未親見容津萶手稿,亦無緣見他所述的奇怪本子,難以判斷其真偽,即令見到真本果有如上內容,也許還要結合其他條件才能作進一步的判定。

另,「石羊山人」這個號不見籍載,然而石羊確為蘭茂楊林老家地名。又據我對《續西遊記》的研讀感覺,蘭茂作《續西遊記》的可能性不是一般的大。相信隨著相關材料的不斷披露,真相終有大白天下的一天,我們都靜靜等候吧……

(18)蘭茂《樂志賦》是目前能見到的作者生前的最後一篇文字,前有自註:「成化巳丑仲夏初吉,緱山七十三翁和光道人,書於止庵之吟室。」

(19)據目前資料來看,在雲南,甚至在全國,在醫藥、音韻、戲曲、小說等領域,蘭茂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開創者,可惜很多後來者雖受其恩澤而不知。

(20)蘭茂只留下一個空冢,遺骸不知葬於何處,逝世前幾年寫《樂志賦》仍自稱「緱山七十三翁」,可以看出蘭茂直到晚年仍對其祖籍故里河南緱山帶有強烈的思慕之情;蘭茂之後楊林再無蘭姓,身後著作多在山東、江浙等中原地帶出版流傳。根據這些線索,我以為蘭茂生前對自己的身後事作過周密的安排,家人可能遷徙他鄉,而其遺骸可能返歸河南緱山故里的祖瑩。

李文炳1979年生,雲南嵩明縣小街鎮李官村人,現居昆明教書寫作。自幼愛好文學,19歲開始發表習作品,至今已在《滇池》《昆明作家》《春城晚報》《邊疆文學文藝評論》《讀者》《小作家選刊》等省內外報刊上公開發表各體文學作品十餘萬字,作品入選多種選本,有個人作品集《鑿破渾沌》,系昆明市作協、雲南省作協會員。

熱愛瑤玲山麓、嘉麗澤畔、牛欄江邊的山高日月故土;好讀蘭茂、賈惟孝等鄉土先賢的著作詩文。一直以個人方式參與嵩明地方的文化研究和建構事宜,先後參與創建和編輯過《瑤嶺》《黃龍山》《盤江源》等地方民刊。因此,以「蘭茂」為核心的地方文化一直是其書寫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早年創作的「嵩明三字經」《山高日月謠》收入《蘭茂研究文集》等地方文選,部分段落及一些歌詞經黃河、羅睿等本土音樂家譜曲後一直在民間播揚;古風《山高日月二十韻》入選地方志《嵩明風物誌》當代藝文部分;詩歌音樂劇《不見蘭止庵》獲首屆蘭茂文化節演出一等獎。《蘭茂生平感賦》《勾勒蘭茂》等各類賦體散文篇章均由各種途徑傳播而產生一定的影響。

鑿破混沌

《鑿破渾沌》

李文炳著

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平裝278頁

關於教育和孩子最美的文字

到淘寶、噹噹、京東即可預購

老長長的日子,老寬寬的天,粘連連今天的「詩和遠方」暫到這裡,都只是一小串粘連連,不過癮,別急,美麗的風景已在來的路上,或許是下期,或許是下輩子……

(編輯:永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粘連連 的精彩文章:

四季的歌,唱徹彌良河深情的回眸!

TAG:粘連連 |

您可能感興趣

著意問詩箋,卻被風塵染
詩人筆下最美的桃花:不入濁世凡塵染,情願枝頭做花仙
人像攝影作品:歲月太斑駁,荒老了初心,都被紅塵染上了色彩
秦嶺,國之綠肺,豈容塵染!
以水洗水,水自非水水自清;以塵染塵,塵自無塵塵自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