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高樓著迷對名企好奇,非洲女企業家來中國學什麼?

對高樓著迷對名企好奇,非洲女企業家來中國學什麼?

非洲女企業家在上海一家公司參觀。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9196公里,這是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到北京的距離。兩座首都間沒有直飛航班,最少也要飛行近20個小時。從另一個西非國家迦納的首都阿克拉前往北京則需要再多飛2000公里。遙遠的距離讓處於一個半球兩端的人民交流不多,中國人到西非多是投資辦廠,西非人到中國則是為了貿易或打工。但《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認識了一群來自奈及利亞和迦納的非洲女企業家,她們來中國的目的有些與眾不同。

中國印象:商業環境開放

上海的初夏雨水頻繁,《環球時報》記者前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採訪當日,正好是「非洲女性創業與領導力(WELA)」課程的畢業典禮,37位非洲學員都穿上了從國內帶來的正裝,款式時髦,顏色明媚。WELA是該學院2012年起專門為非洲女企業家開設的教育項目,需要學員來上海參加12天的課程。大部分學員來自奈及利亞和迦納。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上海的高樓大廈令我著迷」,斯泰拉·阿塞都在迦納擁有自己的不動產公司「銀星」,從事建築行業的她從正在降落的飛機上俯瞰上海時就十分激動,「我真的很好奇,他們是如何設計這些建築的,使用了什麼樣的圖紙,如何保證工程質量?」阿塞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迦納目前約有170萬人缺少住房,有的人因為難以負擔房價,甚至住在集裝箱中。「我希望用從中國學到的經驗,讓迦納每個人都有一個體面的家。」

來自迦納的阿提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前她對中國的印象並不好,因為她在迦納遇到的中國人多是從事採礦等低端行業。除了特別勤奮,阿提坡幾乎說不出中國人的優點。「來到中國後,我變了」,阿提坡表示,她在中國看到了開放的商業環境、高效的政府部門以及充滿包容性的文化。「還有,中國人都很愛笑。現在我愛上中國了。」

奧莫·阿比波拉第一次從奈及利亞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親眼看到中國的一切,讓她開始真正了解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的內心。

中國市場:搞好關係才能做生意

「關係」,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你在中國學到了什麼」的提問時,阿比波拉用明顯剛學會不久的蹩腳中文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她補充道,「中國人很重視彼此間的信任,很多合作都是建立在這種信任關係上。」「搞好『關係』,我才能與中國人做生意。」

在不少非洲企業家眼中,中國企業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有大筆資金、大量的成熟技術以及開展更多國際經濟合作的雄心,這些都是非洲企業家所期盼的。但如果單槍匹馬來到中國,他們往往難以找到門路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WELA以及類似的交流培訓項目為渴望與中國建立商業關係的非洲企業提供了機會與平台。來自迦納的費里西亞·奧費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她曾經來過中國幾次,但從未有機會接觸中國的大公司,而此次上海之行讓她得以拜訪多家中國知名企業。「我問自己,如果我自己去,這些公司會讓我參觀嗎?他們是否還會讓我看遍工廠的每一個角落?」

中歐會計學管理實踐教授、非洲校園執行主任、WELA創始人蔡慕修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有很多的成功女企業家,其中一些經營著世界級公司。希望非洲女企業家也獲得經營全球化公司的能力。WELA為非洲女性企業家們在中國建立人脈、開展商業合作帶來了好機會。蔡慕修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一位從事服裝行業的學員,她在訪問中國時與浙江省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現在,她的生意規模是此前的5倍。

或許是看到了「榜樣的力量」,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學員都表示了對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的興趣。「如果你真的想做國際化生意,就必須學會與中國人合作」,阿比波拉表示,她的非洲聯合保險公司很想引進中國資金,而且是在「很近的將來」。該公司業務中包括貿易保險,阿比波拉認為,隨著中尼兩國貿易的成長,她的保險生意一定能吸引到中國投資者,得到他們的青睞。

作為這期項目中唯一的中國學員,在迦納經營「天天向上」二手車生意的劉潤青明顯感覺到同學的變化。來到上海後,不止一名迦納同學對她說,「你們中國人怎麼把這麼多好東西留給自己了,也應該帶給我們。」劉潤青的回答是:「那你們就把它們都進口到非洲去。」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人開始行動了。來自奈及利亞的謝里法特就告訴記者,結束在上海的學習後,她就要飛往佛山和多家中國企業商量合作事宜。謝里法特經營著一家名為「優雅」的美容產品公司,她希望將中國的美容產品及成熟的生產線引進奈及利亞。

中國經驗:經營案例很需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中國與非洲的交流中,這句話的意義體現得越來越突出。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6月份的一篇報道中援引中國商務部的數據稱,中國企業在非洲製造業的投資項目,已由2000年的僅2例,上升到每年150餘例。而真實的數據可能是這一數字的2-3倍。

中國的商品、中國的工廠、中國的資本和中國的商人都已經在非洲「存在感」十足了。在奈及利亞,中國企業冶煉的鋼鐵助力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在賴索托,中國企業生產了大量李維斯牛仔褲與銳步運動服,這些商品直接銷往美國的大型購物商場,使得服裝業成為賴索托最大的經濟產業。在衣索比亞,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取消了其建廠計劃,而中國的人福醫藥公司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開工建設價值2000萬美元的生產基地。

沒有人可以否定中國企業與中國投資對非洲發展作出的貢獻,但對於大量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非洲人與他們的政府而言,中國擁有最寶貴的東西或許是幾十年間經濟騰飛的經驗,一套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世界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此前發布的名為《聚焦中國:經驗與挑戰》報告中對「中國經驗」做出了概括:中國的經濟轉型是一個持續學習和政策創新的過程,其中含有對先進國際實踐的借鑒,以此推動中國轉型。這一轉型包括對政府和市場職能的重新定位,通過教育和培訓機構來汲取和傳播經驗,激勵人才。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丁遠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的課程與培訓項目之所以受到非洲人的歡迎,是因為它是一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商學院,它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商業發展經驗的總結對非洲商界與政界有著巨大意義。課程中的大量中國案例,包括中國企業出口、製造業競爭、固定資產投資後如何拉動經濟效率等,非洲學生都很感興趣。此外,知識經濟、互聯網、數字營銷等課程也都是非洲企業家所需要的。

據蔡慕修教授介紹,下一期他們還會招收摩洛哥和南非的學員,規模將越來越大,學院還計劃帶領更多中國企業家前往非洲遊學。「我們希望在中國與非洲之間建立一座橋樑,讓雙方的企業都能從中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那個把中國告上南海非法仲裁庭的菲律賓前總統,等來了他的報應!
謝謝!史上最客氣名字誕生,已被玩壞……
中國粉絲在韓國賒賬為韓星打廣告,然後……不付錢,失聯了
美國在阿拉斯加試驗「薩德」,一艘中國船悄悄靠近……
這真的是現場看中國最大武裝無人機首飛!

TAG:環球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非洲網友:中國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非洲沒有和中國一樣的高樓大廈
越南人:中國已經媲美歐美了,我們國家何時才能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世界第一高樓,不在中國也不在美國,藏在沙漠中!
越南很貧窮?來看看人家的高樓!當地人:我們將趕超中國
這個國家,黑人住高樓大廈,白人卻在貧民窟,到底是怎麼了?
越南人來到中國這座城市,看到到處的高樓大廈,大喊:我愛中國
這個國家黑人住高樓大廈,白人卻住貧民窟,還備受歧視
為什麼歐洲發達國家很少高樓大廈?而我國為什麼很多?
中國西部高樓最多的城市,全國排名第四,是你的家鄉嗎?
華裔美國青年:即使遍地高樓大廈,中國也不是發達國家
法國蜘蛛俠救下男童,男孩險些跌落高樓是因為有個痴迷玩遊戲的爹
中國西部高樓大廈最多的城市在全國排名第四。是你的家鄉嗎?
中國最著名的十棟高樓,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外國人設計的,尷尬!
最美的家園不是高樓大廈
中國成為世界上高樓最多的國家,尤其是這裡,不僅高樓林立,夜景也是堪稱一絕
中國「第一」高樓大廈:擁有世界最快電梯,這技術老外都搶著學
趙麗穎居家環境視野好,客廳大到可辦派對,窗外是高樓大廈!
美國與中國差距有多大?來看看美國第一高樓與中國第一高樓
中國在非洲造新城!將建成非洲第一高樓,打造世界級商務區
盤點世界的十大高樓,竟然有7座在中國,這是中國經濟崛起的標誌